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灯光(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灯光(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9 11:19:10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灯光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946年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解放战争爆发。第一阶段,1946年夏至1947年6月中共属于守势,甚至离开延安。第二阶段,1947年7月至1948年9月,战略反攻时期,故事发生于这一时期。营长生的光荣,死的伟大!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多么来之不易,都是如营长一样的英雄的鲜血与盛,生命换来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
战地 突击 歼灭 陷入 憧憬
阻击 点燃 性命 焦急
zhàn

jiān
xiàn
chōngj ng
z
rán
xìng
jiāo
宏伟 围歼战
交通沟 倚
胸墙 黑魆魆
千钧一发 璀璨
华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认读词语: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宏伟:(规模、计划等)雄伟壮大。
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交通沟:阵地内连接堑壕、工事,供交通联络的壕沟。也叫交通壕。 倚:靠着。
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黑魆魆:形容黑暗。
千钧一发: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华灯:雕饰华美或光华灿烂的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读第1、2自然段,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a.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
b.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今天幸福生活的赞美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
从“多好啊”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默读课文3―10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先写郝副营长在战斗开始前,借着火柴的亮光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情景。接着写在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
从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中,体会到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美好生活而献身的精神。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这句话感情深沉,含义深刻。话中称“年轻的战友”,是对年仅22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的痛惜。可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后代的幸福和安乐,“孩子们在电灯底下学习”成了“幸福与安乐生活”的一种象征,强调了郝副营长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最后一句话既是对前面的情节的呼应,也是作者在由衷地赞叹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以“灯光”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今天幸福生活的赞美)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从2、3句可以体会到郝副营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4、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亮光,……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5、后来才知道,……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从4、5句可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6、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可以体会作者对革命先烈牺牲精神的赞美)   7、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可以体会作者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拓展延伸
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都是无数英雄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大家还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新中国?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这些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一讲。
板书设计
灯光
赞叹 勾起回忆
羡慕 在灯光下学习
憧憬 幸福生活
怀念 伟大战友
——多好啊!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灯光》练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
tè shū   hónɡ w ( http: / / www.21cnjy.com )ěi wèi lái   jiāo jí
(   )  (    )  (   )  (   )
huí yì   zhù mínɡ  chōnɡ jǐnɡ  cuǐ càn
(   )  (    )  (    )  (   )
二、划掉错误读音。
夹着(jiā jiá)  冲进(chōnɡ chònɡ)  21cnjy.com
大约(yuē yāo)  打中(zhònɡ zhōnɡ)
三、 比一比,组词语。
歼( ) 倚( ) 憧( ) 扭( )
纤( ) 椅( ) 撞( ) 钮( )
微( ) 漆( ) 振( ) 爆( )
徽( ) 膝( ) 震( ) 暴(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 ) 暴露──( ) 挺进──( )
璀璨──( ) 黑暗──( ) 漆黑──( )
五、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 )
2.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
3.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专指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
4.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
六、补充成语。
( )精会( ) 震( )动( ) ( )( )一发
七、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一( )英雄  一( )电灯  一( )火柴
一( )孩子  一( )部队  一( )画
一( )树林  一( )战斗  一( )书
八、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带“被”字的句子和带“把”字的句子。
例:我们打败了敌人。
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敌人被我们打败了。
1.他父亲带走了闰土。
2.少先队员送鲜花给解放军。
3.一阵风吹灭了蜡烛。
九、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不是……就是  一边……一边  既然……就  即使……也
1.( )山高路险,我们( )要努力向上攀登。
2.( )老师让我帮助你,我( )要负责到底。
3.他( )自己刻苦学习,( )热情帮助同学。
4.售票阿姨( )验票,( )扶老人、孩子下车。
5.最近,我校课外活动很丰富,( )搞诗歌朗诵会,( )举办故事会。
6.(  )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困难,(  )我们一定能够克服。
十、理解课文填空。
1、本文的写作特点及好处?
2.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3.“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与解析:
一、答案:
tè shū  hónɡ wěi  wèi lái  jiāo jí
(特殊)   (宏伟)   (未来)  (焦急)
huí yì  zhù mínɡ  chōnɡ jǐnɡ   cuǐ càn
(回忆)  (著名)    (憧憬)     (璀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要熟悉生字词,正确写出来。
二、答案:
夹着(jiā jiá)  冲进(chōnɡ chònɡ)  大约(yuē yāo)  打中(zhònɡ zhōn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读音的掌握情况。是易错读音和多音字,学生要能做出正确的而选择。
三、答案:
歼灭、纤维;倚靠、椅子;憧憬、撞击;扭动、钮扣;微笑、徽章;漆黑、膝盖;振奋、地震;爆炸、暴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象形字的组词,要能正确识别出象形字,还要会组词,要注意平常对词语的积累。
四、答案:
狭窄 隐藏 退却 暗淡 光明 明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情况。要了解给出词语的意思,也要明白与之意思相反的词语,注重平时的积累。21教育网
五、答案:
1.自言自语
2.千钧一发
3.聚精会神
4.震天动地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四字词语的掌握情况,要根据平时的阅读理解词语的意思,重在学生平时对词语的积累。www.21-cn-jy.com
六.答案:
( 聚 )精会( 神 ) 震( 天 )动( 地 ) ( 千 )( 钧 )一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课文内词语的掌握情况。重在学生平时对词语的积累。
七、答案:
一(位)英雄 一(盏)电灯 一(根)火柴
一(个)孩子 一(支)部队 一(幅)画
一(片)树林 一(场)战斗 一(本)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平时应多加积累。正确明白和使用量词可以使表达更准确,更明了。2·1·c·n·j·y
八、答案:1.他父亲带走了闰土。
他父亲把闰土带走了。
闰土被他父亲带走了。
2.少先队员送鲜花给解放军。
少先队员把鲜花送给解放军。
鲜花被少先队员送给解放军。
3.一阵风吹灭了蜡烛。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蜡烛被一阵风吹灭了。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把字句和被字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另上“被”就成了被字句。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九、答案:
1.(即使)山高路险,我们(也)要努力向上攀登。
2.(既然)老师让我帮助你,我(就)要负责到底。
3.他(不但)自己刻苦学习,(而且)热情帮助同学。
4.售票阿姨(一边)验票,(一边)扶老人、孩子下车。
5.最近,我校课外活动很丰富,(不是)搞诗歌朗诵会,(就是)举办故事会。
6.(虽然)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困难,(但是)我们一定能够克服。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关联词,要正确运用关联词,明确关联词的假设、因果、承接、递进、并列、选择、转折的各种关系。21·世纪*教育网
十、答案:
1、使用了倒叙的写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首尾呼应,使文章紧凑
2. 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 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 命开创的新中国!
3.“多好啊!”这句话在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出现了三次,在 3 种情况下说的。 第一次是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 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 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 赞美。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 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 “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 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 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 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 光底下学习”。21·cn·jy·com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写作特点的结构理解以及这种写作特点的好处。
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把握和是否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
3.本题考查的是对整体内容的了解,和对重点句的了解,“多好啊”作为全文线索贯穿全文,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深入了解全文。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灯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2-1-c-n-j-y
二.教材分析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解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21*cnjy*com
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却是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词。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郝副营长和很多革命志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平静的口吻写出自己的回忆,却蕴涵着深沉动人的情感。【来源:21cnj*y.co*m】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本文采用倒叙的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对往事的回忆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略写”,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
三.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同学搜集王愿坚先生的简历和他的作品。
2.搜集有关当时解放战争艰苦条件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衔接导入: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就是王愿坚与陆柱国合写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他写的另一个感人的故事《灯光》。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介绍当时写作的背景。(课件2)
1946年国民党全面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攻解放区,解放战争爆发。第一阶段,1946年夏至1947年6月中共属于守势,甚至离开延安。第二阶段,1947年7月至1948年9月,战略反攻时期,故事发生于这一时期。如果上点纲的话,营长生的光荣,死的伟大!毛主席当初对于能否反攻成功,力挽革命事业之狂澜,已经做了最坏打算,取得辉煌胜利,有点意外,这也是多亏了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所以,这充分证明营长的牺牲多么具有历史革命意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多么来之不易,都是如营长一样的英雄的鲜血与盛,生命换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认读生字。(课件3)
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
(2)理解词语。(课件4、5)
豫皖苏:豫,河南省的简称。皖,安徽省的简称。苏,江苏省的简称。
宏伟:(规模、计划等)雄伟壮大。
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交通沟:阵地内连接堑壕、工事,供交通联络的壕沟。也叫交通壕。
倚:靠着。
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黑魆魆:形容黑暗。
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华灯:雕饰华美或光华灿烂的灯。
(3)通读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课件6)
(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三)感悟课文,积累语言。
1、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课件7)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a.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
b.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今天幸福生活的赞美
(3)理解重点句子:(课件8)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
从“多好啊”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2、学习3―10自然段:(课件9、10)
(1)默读课文3―10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
先写郝副营长在战斗开始前,借着火柴的亮光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破书,书上的插图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情景。接着写在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从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中,体会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美好生活而献身的精神。21教育网
(4)理解重点句子。
 ①“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 ( http: / / www.21cnjy.com )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21cnjy.com
②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这句话感情深沉,含义深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中称“年轻的战友”,是对年仅22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的痛惜。可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后代的幸福和安乐,“孩子们在电灯底下学习”成了“幸福与安乐生活”的一种象征,强调了郝副营长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最后一句话既是对前面的情节的呼应,也是作者在由衷地赞叹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21·cn·jy·com
3、学习第11自然段:
(1)默读第十一自然段并思考: 结尾写了什么?我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www.21-cn-jy.com
(2)理解句子:(课件11)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可以体会作者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3)认真读读课文的开头、结尾,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2·1·c·n·j·y
(4)从“多好啊”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下学习。”
  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以“灯光”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今天幸福生活的赞美)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从2、3句可以体会到郝副营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4、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亮光,……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5、后来才知道,……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从4、5句可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6、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可以体会作者对革命先烈牺牲精神的赞美)
  7、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可以体会作者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21·世纪*教育网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部分内容。把这一部分变成自己的话,按照自己的理解讲一讲。
(五)师生总结,明确文章主旨
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对往事的回忆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略写”,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七、板书设计
灯光
赞叹 勾起回忆
羡慕 在灯光下学习
憧憬 幸福生活
怀念 伟大战友
——多好啊!
八、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绝大部分写往事。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中间部分先写郝副营长在战斗开始前,借着火柴的亮光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情景。接着写在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从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中,体会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美好生活而献身的精神。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