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杨氏之子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六个生子,以及新词
过程与方法:
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语》,主要讲述了梁国姓杨一户人家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块很好的敲门砖。 21*cnjy*com
三.教学重点
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四.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五.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老师请你们讲一个笑话:安徒生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尽管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有些人就是不喜欢他。有一次,一个绅士见到安徒生,讥笑他:“安徒生,你脑袋上面的玩意儿,能算个帽子吗?”“你帽子下面的玩意儿,能算个脑袋吗?” (课件1)
非常巧妙的回答,这里就体现了语言的艺术。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很多,同学们看看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其中的一个。引出《杨氏之子》。
解释课题:题目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姓杨人家的儿子)
(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 。
1.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疏通文意”,大致了解课文意思。在反馈交流时以文章朗读时为什么这样停顿来检查,进而达到初步理解古文的目的。21·cn·jy·com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 ( http: / / www.21cnjy.com )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课件2)www.21-cn-jy.com
2.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借助书本的注释,理清字的笔画,读准字音。(课件3)2·1·c·n·j·y
生字: 梁 惠 诣 乃 曰 禽
多音字: 为 应
3. 思考: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课件4)
4. 有感情地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你读的最好的部分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三)合作研读。
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并作好记录。
交流汇报课文大意。逐句分析汇报总结。(课件5、6、7)
意思:梁国的杨家的小孩只有9岁,特别聪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因为父亲不在,就叫儿子出来。他为客人端果子,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小孩回答他说:“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先生家的家禽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读了课文之后,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你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杨氏之子的话外之音:如果你认为杨梅是我家的水果,那孔雀就是你家的鸟啦 !。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课件8)21cnjy.com
你还有更巧妙的回答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拓展
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例子还有很多,几年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禁止采摘花朵!”这样生硬的,带着指令性的提示语随处可见,但是几乎没什么效果。同样的意思,换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更容易让人们接受,体现语言的艺术魅力。(课件9)21·世纪*教育网
在生活中有哪些语言让你铭记在心呢?(交流自己搜集的或听到、看到的精妙语言。)
(五)总结
这杨家小儿真是不简单啊,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 ( http: / / www.21cnjy.com )妙,让人回味无穷!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课件10)21教育网
(六)课堂练习(课件11、12)
1.读拼音,写词语。
liáng guó cōng huì yáng méi www-2-1-cnjy-com
( ) ( ) ( )
wèi wén kǒng jūn píng jiā qín
( ) ( ) ( )
2.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
(七)布置作业
1.会背诵课文,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课件13)
七.板书设计(课件14)
杨氏之子
杨家小儿 孔君平
杨 梅 孔 雀
聪惠(智慧)
八.教学反思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古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虽然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孩子们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降低学生学习上的难度,唤起他们阅读的欲望,就成了教学的重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以读促悟,体会语言魅力.学习古文,读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说它难是因为不好读,说它重要是因为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文的魅力。秉着这一观点,在课文的感知环节中,我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按照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的程序好好的读书。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杨氏之子》练习
一、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____”。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shèn shè ( http: / / www.21cnjy.com )nɡ)聪惠。孔君平诣(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 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īnɡ yìnɡ)声答曰:“未(wèi wéi)闻孔雀(què qiǎo)是夫子家禽。”21教育网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闻:a.听见;b.听见的事情;消息;c.有名望的;d.用鼻子嗅;e.姓。
(1) 都说小明是一个小天才,今天看到小明真的能出口成章,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
(2)郭沫若是全国闻名的诗人。( )
(3)汶川地震的新闻真让我们感到难过。( )
(4)你闻一闻这碗汤是不是酸了?( )
(5)我们班新来的语文老师姓闻。( )
三、指出下列加黑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 ( )
A.杨氏(shì) 昏与庸(yōng) 聪惠(huì)
B.诣(zhǐ)其父 杨梅(méi) 答曰 (rì)
C.应声(yìnɡ) 僧人(sēng) 家禽(qín)
四、读下列句子,完成练习。
1.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里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这里用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缩写句子。
1. 在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的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 懂事的孩子给爱开玩笑的孔君平端来了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体会文中杨氏之子的言外之意。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如果您认为杨梅是我家的水果,那么 。如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 。21cnjy.com
七、按要求写句子。
(1)周俊当上大队长后,就处心积虑地想把工作搞好。(修改病句)
(2)别乱采摘学校的花草。(请用上礼貌用语,并把句子写得更亲切。)。
八、选词填空。
抱怨 埋怨
(l).你没做好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不能( )别人。
(2).我( )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清早的班车。
安静 平静
(3).老师说:“班会就要开始,请大家( )。”
(4).南湖( )得像一面镜子。
九、根据拼音填上适当的汉字。
liánɡ 桥( ) 荒( ) ( )食 ( )心
huì 智( ) 实( ) ( )报 ( )议
qín 家( ) 弹( ) ( )菜 ( )奋
yì 造( ) 友( ) 容( ) ( )处
十、查字典。
“禽”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禽”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⒈ 鸟、兽的总称。⒉ 特指鸟类。⒊ 古通"擒"。"⒋ 姓。 “飞禽走兽。”的“禽” 应取第( )种解释。2·1·c·n·j·y
十一、阅读理解。
趣答难题
周恩来总理是我国人民敬爱的领袖,同时,在外交领域,周恩来总理也是享誊世界的外交大师。
一天,周恩来总理主持招开一次中外记者召待会。总理介绍完中国经济和建设方面的成就后,记者们纷纷提问。
有的西方记者对中国抱有偏见,提出来的问题让人很难回答。每次周总理都能随机应变,绕过暗礁。
一个记者问:“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存款?”这是一个挑衅性质的提问,它实质是嘲笑中国人穷。
周总理不慌不忙,幽墨地说:“十八元八角八分。”全场都愕然了,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总理解释道:“当前我国发行的人民币有拾元、伍元、贰元、壹元、伍角、贰角、壹角、伍分、贰分、壹分。它们加起来是十八元八角八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人们听了总理精采的解答,不禁热烈地鼓起掌来。
(1)找出短文中四个错别字,并改正。
( )——( ) ( )——( )
( )——( ) ( )——( )
(2)短文的第3自然段和后面的4个自然段是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暗礁”在短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所在的句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人们听了周总理巧妙地回答,为什么热烈地鼓起掌来?
。
答案及解析:
一、 shèn yì wèi yìnɡ wèi qu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会读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写法。
二、(1)a (2)c (3)b (4)d (5)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的理解。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学生平时对词语的理解。例如:“百闻不如一见”中的“闻”是听见的意思,就是说光听说不如见面的意思。“新闻”的“闻”是消息的意思。21·cn·jy·com
三、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四、答案:1.足音 悠悠的小令 “我”对拉好琴重新找回了自信
2.潭水 慈祥的眼神 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的比喻掌握情况。比喻的结构都具有一定的特性,其情况是:把本体比喻成喻体,用喻体来比喻本体。。21·世纪*教育网
五、答案:1.儿子聪明。
2.孩子端来了水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缩句掌握情况。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www.21-cn-jy.com
六、孔雀就是您家的鸟。杨梅不是我家的水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中心句的理解,杨氏之子的回答巧妙之处。
七、答案:(1)周俊当上大队长后,就一心一意地想把工作搞好。
(2)花草在睡觉,请勿打扰他。
解析:(1)修改病句要先找到病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对症下药。这句话属于用词不当。处心积虑是个贬义词,用在这里明显不恰当。(2)用上拟人的修辞方法,效果最佳。
八、答案:(1)抱怨 (2)埋怨 (3)安静 (4)平静
解析:考查角度是同音近义。抱怨和埋 ( http: / / www.21cnjy.com )怨都有不满和责怪的意思。二者的区别在于,抱怨一般是针对事物或环境的,或者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一般是针对某人的。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安静与平静的区别:前者强调周围的环境和人表面的静止状态;后者强调人的心里等内在方面的静止状态。
九、 桥( 梁 ) 荒(凉 ) ( 粮 )食 ( 良 )心
智( 慧 ) 实( 惠 ) ( 汇 )报 ( 会 )议
家(禽 ) 弹( 琴 ) ( 芹)菜 ( 勤 )奋
造(诣 ) 友( 谊 ) 容(易) ( 益)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的运用情况。学生应根据字的意思来理解词语填空。
十、人 10 Q qín 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查字典熟练运用的情况。
十一、(1)享誊——享誉 招开——召开 幽墨——幽默 精采——精彩
(2)先概括后具体
(3)外国记者的挑衅性提问 比喻
(4)周总理巧妙地回答了记者的问题,缓解了尴尬 捍卫了国家尊严,树立了良好的外交形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字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掌握情况,句子的理解及运用,修辞手法的理解,以及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情况。重在学生平时阅读能力的培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6张PPT)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杨氏之子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尽管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有些人就是不喜欢他。有一次,一个绅士见到安徒生,讥笑他:“安徒生,你脑袋上面的玩意儿,能算个帽子吗?”“你帽子下面的玩意儿,能算个脑袋吗?”
非常巧妙的回答
甚至
shèn
聪惠
huì
造诣
yì
乃
nǎi
应声答曰
yìng
yuē
家禽
qín
为设果
wèi
liáng
梁国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杨氏之子面对孔君平的笑话,用巧妙的语言,回应了孔君平的话,且不失大雅。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人家的儿子才九岁,很聪明。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于是就把儿子叫出来。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孩子给孔君平摆放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小孩看,并说:“这是你们杨家的水果。”
1.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 儿/应声答曰:“孔雀是君家禽。”
孩子听了以后马上回答:“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比较一、二句哪句好?
读了课文之后,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最妙的是,他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有礼貌,又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拓展延伸
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例子还有很多,几年前像“禁止采摘花朵!”这样生硬的,带着指令性的提示语随处可见,但是几乎没什么效果。同样的意思,换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更容易让人们接受,体现语言的艺术魅力。
禁止
采摘
别摘我
我怕疼
课堂小结
这杨家小孩真是不简单啊,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
课堂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liáng guó cōng huì yáng méi
( )( )( )
wèi wén kǒng jūn píng jiā qín
( ) ( ) ( )
家禽
梁国
聪惠
杨梅
未闻
孔君平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
拜见
于是
说
听说
没有
给……看
作业布置
1.会背诵课文,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杨家小儿 孔君平
杨 梅 孔 雀
聪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