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期中复习地图突破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 (第7章—第8章)
(1)半球位置:亚洲位于 半球和 半球。
(2)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 (填重要纬线的名称)内,南部延伸到 以南。
(3)海陆位置:亚洲南临E 洋,东临A 洋,北临D 洋。西与B (填大洲名称)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 大陆。东北隔G 海峡与 (填大洲名称)相望。西南隔 与C (填大洲名称)相望。东南隔海与 (填大洲名称)相望。
(4)F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
1
亚洲的地理位置
北
东
北极圈
赤道
印度
太平
北冰
欧洲
亚欧
白令
北美洲
苏伊士运河
非洲
大洋洲
阿拉伯半岛
(1)填出亚洲重要地形区:A 平原;
B 高原;C 平原;D 平原;E 高原;
F 平原;G 高原。
(2)河流:a 河;b 河;c 河;
d 江;e 河;f 江;g 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流出中国后被称为 河;h 河;i 河。
(3)湖泊:k ,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m ;n ,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2
亚洲的自然环境
西西伯利亚
m
n
中西伯利亚
东西伯利亚
东北
青藏
德干
伊朗
鄂毕
叶尼塞
勒拿
黑龙
黄
长
澜沧
湄公
恒
印度
里海
咸海
贝加尔湖
(4)填出亚洲重要山脉:① 山脉;
② 山脉;③ 山脉;④ 山脉;⑤ 山脉;⑥ 山脉;其中 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山脉(填序号)。
(5)填出亚洲重要半岛:甲 半岛;
乙 半岛;丙 半岛。
(6)填出亚洲重要岛屿:丁 岛。
(7)读图中信息判断:
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你判断的依据是 。
2
亚洲的自然环境
乌拉尔
m
n
大兴安岭
天山
昆仑
喜马拉雅
大高加索
①⑥
阿拉伯
印度
中南
加里曼丹
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从中间流向四周,呈放射状
3
亚洲的气候
(1)亚洲的气候:①是 ;
②是 ;③是 ;④是 ;⑤是 ;⑥是 ;⑦是 ;
⑧是 ;⑨是 ;
(2)亚洲的气候特征: ,
, 。
(3)①③④⑨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是: 。
④⑤⑦气候变化影响因素是: 。
⑥气候的影响因素是: 。
热带雨林气候
⑧
⑨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气候
气候类型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 (填“多”或“少”)的大洲。
(2)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有① ,② ,③ 。
(3)亚洲人口分布不均匀,每平方千米人口数在100人以上的地区集中 部和 部。原因是: ,
。
(4)亚洲人口稀疏区有M ,原因是
。K ,原因是
。J ,原因是 。
4
亚洲的人口
多
K
J
①
②
③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南
东
① 自然条件优越
② 水陆交通便利
③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北亚
纬度
较高,气候寒冷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海拔高
空气稀薄,氧气不足
西亚
热带沙漠气候,气候极端干旱
(5)图中M、N两地人口分布稀疏,每平方千米人口数均在 。其中M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所处位置 (填“纬度”或“海拔”)高,气候 (填“寒冷”或“温暖”);N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亚洲大陆 (填“内部”或“沿海”),气候 (填“干旱”或“湿润”)。
4
亚洲的人口
10人以下
K
J
①
②
③
纬度
寒冷
内部
干旱
5
日本的位置与自然环境
(1)写出日本四大主要岛屿:B 岛,C 岛,D 岛,E 岛。
(2)写出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F ,G 。
(5)景观图N所示的山峰是 ,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3)写出日本所临海洋:① ,
② 。
(4)日本首都:A 。
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
中国
韩国
日本海
太平洋
东京
富士山
6
日本的工业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工业区名称:
① 工业区;② 工业区;
③ 工业区;④ 工业区;
⑤ 工业区。
(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 (海域)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越来越严重,原因是日本地域 ,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严重不足。日本依靠科学技术和 资源的优势,加工进口 ,大量出口 。
京滨
名古屋
阪神
濑户内
北九州
濑户内海
多优良港湾
对外交通便利,便于进口原材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
狭小
人才
原材料
工业制成品
7
日本多火山地震
(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上图中A 板块与B 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 。从图中看,日本位于这两个板块的 (张裂/挤压)处。
(2)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但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请你总结一条日本防震减灾的经验。
亚欧
太平洋
活跃
挤压
提前预防演练;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
8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国家:
① ,② ,
③ ,④ ,
⑤ ,⑥ ,
⑦ ,⑧ ,
⑨ 。
(2)图中A为 洋,B为 洋;C为 洲;D为 半岛;E为 海峡;F为中国的 海。
(3)G为 半岛,气候类型为为
;H为 群岛,气候类型为为 。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越南
柬埔寨
泰国
老挝
缅甸
新加坡
太平
印度
大洋
马来
马六甲
南
中南
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
热带雨林气候
9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1)如图,东南亚包括① 半岛和② 群岛两大部分。
(2)左图所示,东南亚地处A 洲与B 洲、C 洋与D 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③ 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3)①半岛的地势特征是 ,因此其河流的大体流向为 。
中南
马来
亚
大洋
印度
太平
马六甲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自南向北流
10
中南半岛的城市与河流
①
②
③
④
⑤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河流:
① ,② ,
③ ,④ ,
⑤ 。
(2)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 (填序号);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 (填序号)。
(3)中南半岛由于地势 ,河流的流向为 。
(4)中南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
红河
湄公河
湄南河
萨尔温江
伊洛瓦底江
①②③
④ ⑤
南高北低
自南向北流
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11
印度的概况
(1)印度为亚洲 部,东临A 湾,西邻B 海,南邻C 洋。
(2)首都D ,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源地为E为 ,该城市所在地形区为 高原。
(3)陆上邻国:① ;② ;
③ ;④ ;⑤ ;⑥ 。
(4)印度的圣河⑨为 ,冲积形成⑩ 平原。
(5)印度地形以 和 为主,因此耕地面积广大。
南
孟加拉
阿拉伯
印度
新德里
班加罗尔
德干
巴基斯坦
中国
尼泊尔
不丹
孟加拉国
缅甸
恒河
恒河
平原
高原
12
印度的农业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区域的主要农作物名称:A ;B 。
(2)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从热量带来看,绝大部分地区处于 带和 带(五带名称);从热量和水分配合来看是 (雨热不同期/雨热同期);从地形和土壤来看是 、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 频繁发生。
(3)A、B两种农作物在图中不同位置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两种作物对 (水分/热量)的需求量差异大。
小麦
水稻
热
北温
雨热同期
地形平坦
旱涝
水分
13
俄罗斯的概况
(1)半球位置:俄罗斯位于 半球,
地跨 半球。大部分领土位于 洲,属于 洲国家。
(2)俄罗斯北邻E 洋,东邻F 洋,西邻B 海,东北隔A 海峡与 洲相望。
俄罗斯南部与H 和G 接壤。
(3)图中C为 ,D为 ,N为 ,M为 。其中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填序号),最深的湖泊是 (填序号)。
F
G
H
M
N
北
东西
亚
欧
北冰
太平
波罗的
白令
北美
蒙古国
中国
黑海
里海
咸海
贝加尔湖
D
M
14
俄罗斯的地形
(1)河流:图中①为 河,河流流向为 ,注入 。②为 河,③为 河,④为 河,这些河流的流向均为 ,说明俄罗斯的地势为 。
(2)主要地形区:C为 平原,D为 平原,E为 高原,F为 山地。
伏尔加
自北向南流
里海
鄂毕河
叶尼塞
勒拿
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南高北低
东欧
西西伯利亚
中西伯利亚
东西伯利亚
14
俄罗斯的气候
A为 气候,
气候特征为 。
B为 气候,
气候特征为 。
C为 气候,
气候特征为 。
北半球的寒极是 。
温带大陆性
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寒带
气候极端严寒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温暖短促,降水集中在夏季
奥伊米亚康
15
俄罗斯的交通
(1)城市:A为 ,B为 ,C为 ,D为 。其中终年不冻港口为 (填序号)。
(2)交通分布:以 为中心,呈 状分布。
(3)说明为什么俄罗斯的铁路大多是东西走向。
莫斯科
圣彼得堡
符拉迪沃斯托克
摩尔曼斯克
D
莫斯科
放射状
人口、城市、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工业区名称:
① 工业区;
② 工业区;
③ 工业区;
④ 工业区。
(2)据图,以序号③工业区为例,
说明俄罗斯工业分布的特点。
16
俄罗斯的工业
圣彼得堡
莫斯科
乌拉尔
新西伯利亚
靠近矿产资源分布
感谢聆听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