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检测卷01(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模拟检测卷01(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26 09:0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人教版2024)
期中模拟检测卷01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域水系特征深受本区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读亚洲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部地区人口稠密 B.全部位于北半球
C.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2.下列关于亚洲水系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 B.缺少内流河,内流流域面积狭小
C.西部河流径流量小 D.广阔的地形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了条件
3.关于亚洲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跨经、纬度最广的大洲( )
B.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是世界上工业密集,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洲
D.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
【答案】1.D 2.B 3.D
【解析】1.亚洲北部地区纬度高,气温低,人口稀少,A错误;亚洲地跨南北两个半球,但大部分位于北半球,B错误;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没有临大西洋,C错误;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D正确。故选D。
2.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A叙述正确;亚洲地域广阔,有较大面积的内流区,有较多的内流河,内流河流域面积大,B叙述错误;亚洲西部以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C叙述正确;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广阔的地域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了条件,D叙述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一项,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3.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A错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B错误;是世界上工业密集,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洲是欧洲,C错误;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D正确。故选D。
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发生7.6级地震。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和日本传统建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4.日本地震频发是因为其位于( )
A.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5.读日本传统建筑景观图,推测其主要建材最可能是( )
①木材 ②竹子
③玻璃 ④混凝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室内,迅速躲到墙角 ②在室外,迅速撤离到高大建筑物附近
③在高楼,尽快乘坐电梯下楼 ④在野外,避开山崖、陡坡,防止山石滚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4.C 5.A 6.D
【解析】4.由图可知,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这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所以日本地震频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日本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和竹子获取相对容易,且木材和竹子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在地震发生时可以一定程度上缓冲地震的冲击力,减少建筑物的损坏,有利于抗震,①②正确;玻璃易碎,在地震时容易造成伤害,不是主要建材,③错误;混凝土相对比较厚重,抗震性能相对木材和竹子在传统建筑理念中要差一些,且日本传统建筑中较少将其作为主要建材,④错误。故选A。
6.当地震发生在室内时,迅速躲到墙角等“生命三角区”,可以利用墙体等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①做法正确;在室外,应该远离高大建筑物,因为地震可能导致高大建筑物倒塌造成伤害,而不是迅速撤离到高大建筑物附近,②做法错误;在高楼时,不能乘坐电梯下楼,因为地震可能导致电梯故障,使自己被困在电梯内,增加危险,③做法错误;在野外,避开山崖、陡坡,防止山石滚落砸伤自己,④做法正确。故选D。
2023年10月1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尼西来总统佐科共同为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揭幕,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雅万高铁开通后印尼首都雅加达到第四大城市万隆的时间,由之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有关雅万高铁通车的影响,正确的有( )
①利于印度尼西亚经济的发展 ②利于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③利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④促使印度尼西亚人口分布更加聚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雅万高铁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包括( )
A.洪水、泥石流 B.高寒缺氧 C.高温潮湿 D.地震火山
9.据图可知,影响雅万高铁线路选址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城市分布 B.地形 C.气候 D.河流
【答案】7.A 8.B 9.A
【解析】7.雅万高铁是印度尼西亚境内的铁路,雅万高铁通车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人才的流通,故有利于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①正确;雅万高铁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并帮助印度尼西亚修建的铁路,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故利于中国高铁走向世界,②正确;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都是发展中国家,两国之间的合作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③正确;雅万高铁的修建促进了人口的流动,能够影响沿线地区的人口分布,但不会影响整个国家的人口分布格局,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印度尼西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受降水的影响,易形成洪涝灾害,在山区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且印度尼西亚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因此,滑坡、泥石流,高温潮湿,地震火山是雅万高铁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ACD不符合题意;印度尼西亚地处低纬度低海拔,高寒缺氧不是雅万高铁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B符合题意。故选B。
9.由图可知,雅万高铁线路连接了众多的城市,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高铁运输需求量大,因此影响雅万高铁线路选址最重要的因素是城市分布,A正确;气候、地形和河流不是影响雅万高铁线路选址的最重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印度半岛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盛行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左图为印度半岛风向示意图,右图为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孟买的气候特点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冬季严寒且漫长,夏季温和且短促
C.全年高温,可分为旱、雨两季 D.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1.根据盛行风向推断,印度半岛夏季的湿润气流主要来自( )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印度洋 D.太平洋
12.夏季的盛行风减弱可能造成印度半岛( )
A.寒潮加剧 B.地震频发 C.高温干旱 D.洪涝严重
【答案】10.C 11.C 12.C
【解析】10.由题干可知,印度半岛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由图可知,孟买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故C正确;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是温带季风气候,故A错误;冬季严寒且漫长,夏季温和且短促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故B错误;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是热带雨林气候,故D错误。故选C。
11.由图可知,印度半岛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湿润的气流,故C正确;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来自亚欧大陆的东北风会较为干燥,故A错误;印度半岛离非洲和太平洋遥远,故BD错误。故选C。
12.印度半岛夏季盛行的西南季风不稳定,夏季风减弱可能造成印度半岛高温干旱,夏季风增强可能造成印度半岛洪涝严重,故C正确,D错误;印度半岛基本上不受寒潮影响,故A错误;地震频发是板块运动的影响,不是夏季风带来的影响,故B错误。故选C。
雅库茨克市位于勒拿河沿岸,是俄罗斯著名的内河港口,可以直航北冰洋。俄罗斯为了加强和我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计划修建由雅库茨克纵向连通我国东北的铁路线(下图所示)。左图为俄罗斯及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右图为雅库茨克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地理事物与其地理意义搭配不正确的是( )
A.a山脉—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 B.b河流—平原和高原的分界线
C.c湖泊—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D.d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14.修建雅库茨克至我国哈尔滨的纵向铁路,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①地形复杂 ②气候寒冷 ③劳动力不足 ④多台风,多泥石流 ⑤多冻土层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5.雅库茨克到哈尔滨的铁路开通后,俄罗斯经该铁路运往我国的以下货物中,可能性最小的是( )
A.煤、铁等矿产 B.木材 C.衣帽、电子设备等轻工业产品 D.钢铁、机械
【答案】13.D 14.A 15.C
【解析】13.读图可知,a为乌拉尔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A正确;b为叶尼塞河,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比利亚高原的分界线,B正确;c为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C正确;d为勘察加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D错误。故选D。
14.读图可知,雅库茨克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冻土多,人口少、劳动力不足,②③⑤正确;从雅库茨克至我国哈尔滨的纵向铁路经过高原、山地、山脉,平原,地形复杂,①正确;A正确;俄罗斯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且台风为热带气旋,台风少,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
15.据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重工业发达、钢铁、机械产品产量大,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但俄罗斯的轻工业落后,因此,从俄罗斯经该铁路运往我国的以下货物中,可能性最小的是衣帽、电子等轻工产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亚洲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极寒、狂风 B.季风气候显著
C.以热带气候为主 D.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17.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大,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包括( )
①面积广大 ②地形复杂 ③深受大西洋的影响 ④地跨寒温热三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6.B 17.B
【解析】16.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C错误;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错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B正确;极寒、狂风是极地地区(尤其是南极地区)的环境特征,A错误。故选B。
17.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形起伏大,加剧了气候的复杂程度。综上可知,①②④正确。亚洲没有濒临大西洋,③错误。故选B。
读“日本部分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日本著名旅游胜地富士山位于图中的( )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19.图中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A.临海分布 B.沿河分布 C.集中在内陆 D.集中在山区
20.小云参加“日本之行”夏令营,不能体验到的是( )
A.看到身穿和服的老人 B.看到平原上狮子、斑马在奔跑
C.攀登富士山 D.参观太平洋沿岸汽车出口港
【答案】18.A 19.A 20.B
【解析】18.本著名旅游胜地富士山位于本州岛的东部,位于图中东南部,A正确,排除BCD ,故选A。
19.根据轮廓形状和地理位置可以判知,图示国家为日本,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区,读图可知,该国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是因为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由轮廓和地理位置可知,该国是日本;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气候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狮子和斑马是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动物,B符合题意。日本的民族服装为和服;太平洋沿岸地区有日本重要港口;日本有著名的旅游景点--富士山,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读“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交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西伯利亚地区的乙、丙、丁三条河流航运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含沙量大 ②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
③河流南北流向对东西向运输没有大的帮助 ④河流流速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是( )
①山区风景优美 ②纬度高,温度较低 ③资源丰富,运输需求量大 ④人口、城市较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21.B 22.C
【解析】21.乙河为鄂毕河,丙河为叶尼塞河,丁河为勒拿河。①乙、丙、丁三条河流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并不大,故①项错误;②乙、丙、丁三条河流主要流经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河流经冰期长,故②项正确;③俄罗斯的城市和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北部地区人口非常稀疏,而这三条河流是南北流向的河流,对东西向运输没有大的帮助,故③项正确;④这三条河流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流速较慢,故④项错误。故B②③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山区风景优美并不会有利于铁路的修建,也并不是影响铁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故①项错误;南部山区纬度低气温高,城市和人口更多,故②项错误;读图可知,南部山区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运输需求量大,故③项正确;南部山区纬度低气温高,城市和人口集中,故④项正确。故C③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日本对俄投资,多在油气项目方面。左图为俄罗斯简图,右图为日本局部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下列关于日本、俄罗斯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均处高纬度地区,濒临北冰洋 B.日本油气资源丰富有利于工业发展
C.日本工业产品全部销往国内 D.俄罗斯工业区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附近
24.影响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劳动力素质高 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人口城市集中 D.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答案】23.D 24.B
【解析】23.日本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度,只有北部小部分地区处于高纬度,且日本濒临太平洋和日本海,并不濒临北冰洋,俄罗斯北部濒临北冰洋,大部分地区处于中高纬度,A错误;日本矿产资源贫乏,油气资源也不丰富,B错误;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主要依赖国际市场,C错误;俄罗斯的工业区如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等,均分布在矿产资源附近,便于获取原料和燃料,D正确。故选D。
24.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是影响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的有利自然条件,B正确;“劳动力素质高”和“人口城市集中”属于社会经济条件,不是自然条件,AC排除;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其发展的不利条件,而不是有利自然条件,D错误。故选B。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
25.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你补充、完善他们的研究结论。(每空1分,共7分)
研究内容:分析印度与俄罗斯两国的地理差异研究思路:查找信息——比较归纳一得出结论相关资料:
(1)印度、俄罗斯两国共同的粮食作物是小麦。从图中可知,印度小麦主要分布在 高原和恒河中上游平原;俄罗斯小麦主要分布在 。
(2)俄罗斯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体现在纬度高, 不足。关于印度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同学们绘制了印度粮食生产与气候关系表,请在横线上填出适当的内容。
热带季风气候 东北季风 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降水② 形成旱季
①季风 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降水多 形成③季
很不稳定 ④灾害频繁 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① ,② ,③ ,④ 。
【答案】25.(1) 德干 俄罗斯南部
(2) 热量 西南 少 雨 水旱(或旱涝)
【详解】(1)由图可以看出,印度的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上游及德干高原西北部,这些地区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高纬度,冬季寒冷而漫长,小麦主要分布在气候较温暖的南部地区。
(2)俄罗斯是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影响农业生产。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由于西南季风的不稳定,④水旱(或旱涝)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大,盛行①西南季风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形成③雨季。盛行东北季风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②少,形成旱季。
26.2024年是澜湄合作启动8周年。“澜湄合作”的宗旨是六国(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2024年3月25日,云南省2024年“澜湄周”启动仪式在昆明举行。云南同湄公河五国共赴每年一度的澜湄之约,共叙成果、展望愿景。读中南半岛示意图和万象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5分)
【山水相连】
(1)“澜湄合作”的成员国中,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越南、老挝、 。
【共同合作】
我国为澜沧江下游国家多次提供应急补水,开通澜湄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共享澜沧江水文信息。
(2)湄公河是中南半岛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其在我国境内的名称是 江,最终注入南海。读图可知,湄公河的一个重要水文特征是 。
【共同富裕】
贸易畅通是“澜湄合作”的重要内容。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汽车轮胎、白咖啡、棕榈油、大米等产品在中国市场广受好评。
(3)根据材料可知,在贸易合作中,我国进口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品有白咖啡和 等,这些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答案】26.(1)缅甸
(2) 澜沧 水量大;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等
(3) 天然橡胶 水稻
【详解】(1)“澜湄合作” 的成员国中,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越南、老挝、缅甸。在我国的陆地邻国中,这三个国家属于 “澜湄合作” 成员国。
(2)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的名称是澜沧江,它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最终注入南海,是东南亚重要的国际河流。读图可知,当地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季,湄公河主要靠降水补给,所以其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热带地区气温较高,无结冰期等。
(3)材料中提到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汽车轮胎、白咖啡、棕榈油、大米等产品在中国市场广受好评,汽车轮胎的原材料是天然橡胶,橡胶属于热带经济作物,我国进口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品有白咖啡和天然橡胶等。东南亚气候湿热,适合水稻生长,该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所以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7.日本是中国“搬不走的邻居”,两国经贸往来密切。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问题是王先生多年在日本做市场调查工作时发现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日本的“岛”:日本是由四个大岛和附近的小岛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B ,日本地形多山地,最著名的山是 。
(2)日本的“食”:日本寿司中,紫菜、生鱼片、鱼籽、虾肉等食材丰富,说明日本的 资源丰富。
(3)日本的“雪”:在日本,除了看富士山,赏樱花外,冬季还可到北海道札幌市泡着温泉看“雪国风光”。请分析日本西海岸多暴雪的原因: 。
(4)日本的工业: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地区。是因为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沿海地区交通运输便利,便于进口原料与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答案】27.(1) 本州岛 富士山
(2)渔业
(3)位于西北季风迎风坡,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丰富的水汽,受到日本海附近山脉的阻挡,经地形的抬升作用,使气温急剧下降,形成降雪。/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带来的水汽经地形的抬升作用,使气温急剧下降,形成降雪)
(4) 太平洋 濑户内海
【详解】(1) 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B本州岛;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日本最高的山是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2)读图可知,A岛为日本北海道岛,附近有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北海道渔场。日本寿司中,紫菜、生鱼片、鱼籽、虾肉等食材丰富,说明日本的渔业资源丰富。
(3) 由图可知,北海道札幌市位于日本北海道岛的西岸, 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大量的水汽,到达日本的西岸受到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由于冬季的气温低再加上地形的抬升,温度下降幅度大,形成降雪天气。
(4)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因此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2024年3月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某地理兴趣小组对世界气候进行了探究。根据资料,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探究活动——识气候】
(1)①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乙处的气候类型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 。
②甲地地处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人口密度较 。
【探究活动——析影响】
(2)探究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 衣:欧洲西部的英国绅士,穿着西装、礼帽,配带雨伞,结合气候资料图,分析当地气候特征为 。
② 住:南美洲热带雨林区域,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其作用是 。
③ 行:格陵兰岛由于纬度 ,积雪深厚,狗拉雪橇是当地人们传统的出行方式。
【探究活动——悟关系】
2030年我国将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2060年将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这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
(3)为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一名中学生,列举一条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
【答案】28.(1) 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
(2) 全年温和湿润 利于排水 高
(3)绿色出行/低碳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合理即可)
【详解】(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乙处位于亚洲内陆地区,其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大陆的内部地区。甲地位于非洲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自然环境恶劣,水源匮乏,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人口密度较小。
(2)欧洲西部的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全年温和湿润,多阴雨天气,所以英国绅士常穿着西装、礼帽,配带雨伞。南美洲热带雨林区域,降水丰富,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其作用是利于排水,便于雨水快速流下,避免雨水积聚在屋顶造成渗漏等问题。格陵兰岛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积雪深厚,在这种环境下,狗拉雪橇成为当地人们传统的出行方式。
(3)作为一名中学生,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有很多种方法,比如绿色出行(如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进行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等,可降低资源消耗和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