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染病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传染病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22 08:4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传染病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会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知道艾滋病的一般常识,懂得关心和帮助艾滋病人。
能力目标:
当遇到常见的传染病时,会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懂得要积极正确的和传染病人相处,要关心、帮助传染病人。
2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紧密,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目的是要让学生对身边的疾病有所了解,本章内容还贯穿着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特点。
2、举例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播放MV《永远在一起》,由不要歧视艾滋病病人引入传染病话题。
你之所以害怕艾滋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性。是不是所有疾病都会传染?你知道那些疾病是传染的吗?什么是传染病?我们今天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活动2【讲授】(一)常见的传染病
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
1、表格展示常见的人类疾病,请学生讨论判断哪些不可传染?哪些可传染?
2、老师分析后,小结传染病的概念。
3、比较分析表格中可传染疾病的共性,归纳出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说出下列常见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流行性感冒、水痘、肺结核、手癣、足癣、蛔虫病、血吸虫病
分析它们的共性,引出病原体的概念。
传染病的类型
根据传染病的不同病原体可将其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真菌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
还可以根据传播的途径不同,进行分类。(学生调查,预习,小组抢答)
常见的传染病 传染病类型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
蛔虫病、蛲虫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吸血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淋病等
过渡: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想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就是先要了解它是怎么传播的?
活动3【活动】(二)传染病的传播
1、PPT展示资料,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关键词。
2、学生根据材料分析这两种传染病流行的要素,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环节。
师生共同归纳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活动4【练习】学以致用
1、某家庭中,哥哥患了流行性感冒,并且传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弟弟,弟弟又传给了同学。
2、蚊子叮咬疟疾患者甲后,又去叮咬乙,乙也患了疟疾。
请分析: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   )
2.弟弟被传染前是(     )
3.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是(    )
4.蚊子在疟疾病的传播当中充当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5【活动】出谋划策
1、提问:假如我们班有三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防止流感扩散,现在该怎么办呢?
2、学生各抒己见,结合生活经验,给出合理建议。
3、尝试将大家的建议结合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进行分类,并引出传染病预防的措施。
活动6【讲授】传染病的预防
1、归纳梳理大家的建议,总结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检验大家对三个措施的理解,做快速判断。
3、结合身边的常识小结:传染病预防的措施。
活动7【活动】小结
结合知识树,小结本课内容。画出概念图。
活动8【练习】
1、下列各种病症中都属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染病的是( )
A、 胃病、非典型性肺炎、肺结核
B、血吸虫病、神经炎、淋病
C、艾滋病、流行性感冒、蛔虫病
D、水痘、胃癌、疯牛病
2、家人患肝炎期间,为切断传播途径,应该( )
A、隔离并彻底治疗病人 B、 对病人的餐具进行消毒
C、不随地吐痰 D、 消灭吸血昆虫
3、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播媒介
4、大量消灭“四害”,从防止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以上都不是
5、 下列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肺结核 B.甲型H1N1流感
C.乙肝 D.聋哑
6、 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
A.H1N1病毒 B.HIV
C.蛔虫 D.蚜虫
7、 甲流和蛔虫病的病原体分别属于( )
A.细菌和病毒 B.寄生虫和病毒
C.病毒和寄生虫 D.病毒和细菌
8、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在机场、码头和车站 有些人戴口罩,其目的是(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以上都对
9、为了防控甲流,教育部门纷纷决定各校暂不举行开学典礼、取消军训,这种措施属于( )
A 切断传播途径 B 控制传染源
C 保护易感人群 D 增强免疫力
10、我校防控甲流注意落实“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此措施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以上都对
11、2011年3月24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已知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罪魁祸首”,那么,结核杆菌属于
(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病原体
【解析】选D。本题考查传染源和病原体两个概念的区别。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发生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结核杆菌是病原体,患病的人是传染源。21教育网
活动9【活动】走进艾滋病
1、补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了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利用所学知识各抒己见,我们应如何与艾滋病病人相处呢?为什么?
3、结合图片,知识梳理,快速判断。
活动10【作业】完成一份生物学小报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那么在春季里最易引发哪些传染病?应该怎样预防?请你收集相关资料,办成生物学小报,在班级、学校等地方做好宣传工作。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