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学科高二年级必修三第六单元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学科高二年级必修三第六单元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19 10:1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历史学科高二年级必修三第六单元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曾发生过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在当时得到了下列哪位人物的支持(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答案:B
解析:20世纪7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对这一运动进行了有力支持。
2.在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庆祝晚会上的主题歌《始终有你》中,有“……东方跟西方的文明,邂逅了冲劲,繁荣这里,遇上安定;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的繁盛”等几句歌词。这里的“路径”是邓小平理论中的(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改革开放战略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D
解析:“香港回归”“庆祝晚会”“主题歌”等词语说明“路径”与香港回归有关,这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材料信息“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表明邓小平强调市场经济只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集全党全国人民智慧创立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在1978~1984年我国经济领域的体现是(  )
A.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阐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C.变革传统的农业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1978~1984年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主要是从农村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项不是经济领域;B、D两项是20世纪90年代逐渐提出并完善的。
5.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中战争与和平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对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正确的战略判断,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为新时期外交方针提供依据,从而为国内建设赢得有利的国际环境,C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美苏尚处“冷战”时期,关系时好时坏,A项错误;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排除B项;改革开放方针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已经确定,D项错误。
6.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年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答案:D
解析:据题干材料时间可知此书与南方谈话有关,南方谈话中对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论述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D项正确。A项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内容,排除。
7.邓小平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的这段话(  )
A.是邓小平理论发端的标志 B.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C.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有力地推进了祖国统一进程
答案:B
解析:这段话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这段论述明确了改革开放的方向,极大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8.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答案:D
解析:1978年底讲话出现时尚未建立经济特区,所以应该是推动经济特区的建立而不是发展,A项错误;1978年底讲话时尚未进行体制改革,B项的“深化”不正确;同样道理,C项也不准确。
9.英国诺丁汉大学一位学者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作者对“这个思想”的评价是(  )
①给中国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②为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 
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形成  ④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解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中国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形成。
10.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为缅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经济特区倡导者邓小平,大型展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深圳博物馆开幕。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地,深圳一下子又活了起来
②邓小平同志的“改革要快一些、步子要大一些”为这座年轻的城市辟出一条康庄大道 
③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发表后,我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 
④30年过去了,不仅特区走出了试验田,而且带动沿海及全国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深圳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实行改革开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1.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讲话中指出,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下的新世界观,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里邓小平“新的理论”主要指(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答案:B
解析: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A、C、D都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内容。
12.一代伟人邓小平经常妙语连珠,以下语录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③“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是真正的不结盟” 
④“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答案:C
解析:①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初,②是1978年邓小平的讲话,③是1984年提出的,④是1992年南方谈话的内容。
13.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
①具有时代精神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的产物,排除②;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具有很大局限性,排除④。
14.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  )
A.积极促进国际合作 B.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C.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D.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答案:D
解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现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体现。
15.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
A.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答案:A
解析:“三个代表”中,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出发点和归宿。。
16.下列政策最能体现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是(  )
A.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B.1995年中央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C.部分省市决定取消农业税 D.党中央号召:众志成城,抗击“非典”
答案:B
解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央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中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7.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是(  
A.科学发展观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D
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18.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哪次会议确定的(  )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六大
答案:B
解析: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分别在中共七大、十五大和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是(  )
A.互不相关 B.一脉相承
C.相互等同 D.互相对立
答案:B
解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进行探索的理论成果,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因此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2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四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
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答案:C
解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一般特征的归纳应首先从历史事件的内容中去考查比较一个事物区别于另外一个事物的显著特征。
21.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三个代表”成为高频词汇
A.③②①④ B.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答案:A
解析:①是1992年十四大,②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③是“文革”刚刚结束,④是2002年中共十六大。
2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①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②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③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或建设有重大指导 ④它们之间依次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三大理论都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或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的理论创建,因此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它们分别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大问题,是一脉相承的三个体系,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据此①②③④都是正确表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二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在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是什么?
(3)有专家指出,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30年改革的每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今天。过去30年间,中国思想界形成了哪些伟大成果?他们着重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
答案:(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原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世界。内容: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立足点:自力更生。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界的理论探索和具体政策的实施。题目难度不大,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点评: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1)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2)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24.20世纪以来的三大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三大理论的探究任务。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列知识结构中字母代表的内容。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根据下列材料,简述三大理论间依次“继承”的主要表现。邓小平是怎样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
材料一  ……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12日)》
材料二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理论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在军阀割据的时候,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了政权。……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要在每一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都坚持从实际出发。
——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1978年9月16日)》
(3)20世纪以来的三大理论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思想领域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案:(1)新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继承:毛泽东思想继承新三民主义精神,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邓小平理论继承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解决: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3)应有利于解决现实重大问题;具有继承与发展的特征等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中国三大理论的基本内涵和具体实践。第(1)问结合知识结构图,从其发展脉络看,A、C、D处对应的是三大理论的具体内容,B处对应的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第(2)问实际是比较三大理论在内涵上的相似点。第(3)问考查三大理论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是对三大理论的升华。
点评: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1)从思想路线上看,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从道路选择上看,正如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样,邓小平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3)从统一战线上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同样,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统一战线。
2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邓小平
材料二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江泽民
材料三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坚定不移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胡锦涛
(1)材料一集中体现了什么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应怎样完整表述?
(3)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
答案:(1)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述: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解析:本题所选材料较少,但包含的有效信息却较多。材料一主要反映邓小平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材料二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材料三则突出强调实事求是。根据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回答第(1)、(2)问集中体现的思想和第(3)问中的本质上的联系。
点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1)总体上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2)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这一思想的基础和根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这一思想的灵魂和先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这一思想的本质和归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0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