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综合与实践体重指数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3 综合与实践体重指数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28 07:5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20.3 综合与实践体重指数
第20章 数据的初步分析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示范课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学习目标
1.了解体重指数的含义,会用公式计算一个人的体重指数.
2.以“体重指数”为问题载体,会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能够运用这些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了解菱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经历菱形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体会类比、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对菱形判定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菱形判定定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菱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与应用。
难点
菱形判定定理的证明以及灵活运用菱形的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清晰的讲解,向学生传授菱形判定的相关知识和定理。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菱形判定的理解。
练习法:通过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菱形判定定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5 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菱形的定义和性质,谁能来说一说菱形的定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教师继续提问:那菱形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
学生回答: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教师引导:既然我们知道了菱形的性质,那么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菱形的判定定理(20 分钟)
判定定理 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教师活动: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四条长度相等的小木棒,将它们首尾顺次连接,组成一个四边形。
提问:同学们,观察这个四边形,它是什么形状?
学生回答:菱形。
教师引导:那我们能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来证明这个结论呢?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 = BC = CD = DA。
求证: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证明:
因为 AB = CD,AD = BC,
所以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 AB = BC,
所以平行四边形 ABCD 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教师总结:由此我们得到了菱形的第一个判定定理: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定理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教师活动: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ABCD,然后通过操作,使对角线 AC⊥BD。
提问:同学们,观察此时的平行四边形 ABCD,它有什么特殊之处?
学生回答:它是菱形。
教师引导:同样,我们来证明这个结论。
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求证:平行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证明:
设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
因为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OA = O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又因为 AC⊥BD,
所以 BD 是线段 AC 的垂直平分线。和一个小正方形。
逐步推导证明思路: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c^{2}\),也可以表示为四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9
布置作业
学习目录
据报载:截止2010年,全国18岁以上的居民超重率达到32.1%,肥胖率9.9%,肥胖已经成为困扰当今医学界的四大医学问题之一,如果不加以重视,对于人民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大。
原来肥胖不仅影响我们的外表,同时它还对身体有很大危害,你知道肥胖都有哪些危害吗?
思考
据报载:截止2010年,全国18岁以上的居民超重率达到32.1%,肥胖率9.9%,肥胖已经成为困扰当今医学界的四大医学问题之一,如果不加以重视,对于人民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大。
原来肥胖不仅影响我们的外表,同时它还对身体有很大危害,你知道肥胖都有哪些危害吗?
研究表明,不仅超重、肥胖能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其实消瘦也是不健康的表现,你知道正常范围内的体重是多少吗?
目前国际上有很多衡量体重的标准,这里我们介绍一种常见的!
思考
假设某人的体重为 m kg,身高为 h m,我们把 的值称为体重指数(BMI).
体重状况 体重指数(BMI)的范围
消瘦 <18.5
正常 18.5≤ ≤23.9
超重 23.9< ≤26.9
肥胖 >26.9
您的体重
状况是怎样的呢?
问题 为了解你们班学生的体重情况,统计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各位多少,应该怎么做呢?
1
思考
问题 为了解你们班学生的体重情况,统计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各位多少,应该怎么做呢?
1
(1)根据班级的人数制作统计表,收集班上每位学生的体重和身高的数据;
(可参考下表的样式制作)
学号 体重/kg 身高/m 学号 体重/kg 身高/m 学号 体重/kg 身高/m 学号
1 11 21 31
2 12 22 32
3 13 23 33
4 14 24 34
5 15 25 35
6 16 26 36
7 17 27 37
8 18 28 38
9 19 29 39
10 20 30 40
体重/kg 身高/m
在收集数据的过
程中,如果数据较多
或者收集时面向的对
象较广,可借助调查
问卷进行收集.
问题 为了解你们班学生的体重情况,统计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各位多少,应该怎么做呢?
1
(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计算出每位学生的体重指数;
学号 体重指数 学号 体重指数 学号 体重指数 学号 体重指数
1 11 21 31
2 12 22 32
3 13 23 33
4 14 24 34
5 15 25 35
6 16 26 36
7 17 27 37
8 18 28 38
9 19 29 39
10 20 30 40
思考
问题 为了解你们班学生的体重情况,统计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各位多少,应该怎么做呢?
1
(3)列出体重指数的频数分布表,统计体重指数落在不同范围内的学生数;
体重状况 体重指数(BMI)的范围 学生数
消瘦 <18.5
正常 18.5≤ ≤23.9
超重 23.9< ≤26.9
肥胖 >26.9
思考
问题 为了解你们班学生的体重情况,统计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各位多少,应该怎么做呢?
1
(4)画出频数直方图,通过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请你根据频数分
布表和直方图说说班里学生的体重情况是怎样的?
思考
问题 为了解你们班学生的体重情况,统计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各位多少,应该怎么做呢?
1
(5)将你们班学生的体重状况与其他班级学生的体重状况进行比较,简要说明你得到的主要结论.
思考
思考
问题 根据你们班学生的情况,估计全年级学生的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各为多少.
2
你估计的结果和其
它班级学生估计的结
果相比较,有什么
差异?为什么?
思考
问题 (1)测量你的家人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出他们的体重指数,并判断他们的体重情况;
3
(2)查找和收集相关资料,及引起消瘦、超重、肥胖的相关因素,并就如何保持正常体重与健康身体提出你的建议.
①先分别测量每个家庭成员的身高和体重;
②接着根据体重指数的公式计算出每位成员的体重指数;
③最后根据体重指数表判断每位成员的体重情况.
饮食营养均衡
有规律地饮食
适当锻炼身体
注意合理休息
……
1.某水库为了了解某种鱼的生长情况,从水库中捕捞了10条
这种鱼,称得它们的质量(单位:)如下:, ,
,,,,,,, ,请你估
计该水库中,这种鱼的平均质量约为_____ .
1.21
返回
2.对某市初中毕业生进行一项技能测试,有4万名考生的得分
都是不小于70的两位数,现从中随机抽取3 000个数据,统
计如下表:
数据
个数 800 1 300 900
平均数 78 85 92
请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估计这4万个数据的平均数约为( )
B
A.92 B.85 C.83 D.78
【点拨】由表可得样本的平均数为
, 估计这4万个数据的平均数
约为85,故选B.
返回
3.养殖户李师傅2月份往鱼塘投放了2 000尾
鱼苗.据统计,鱼的存活率约为 .年前,
李师傅打算将这批鱼全部卖掉,他随机捕捞
了20条鱼,将每条鱼称重后得到的质量作为
(1)这20个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
1.4
一个样本,随后把鱼又放回鱼塘.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2)求这20个数据的平均数;
【解】
, 这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43.
(3)若鱼的售价为15元/ ,
利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李师傅
售完鱼塘里的鱼的总收入.
估计李师傅售完鱼塘里的鱼的
总收入约为 (元).
返回
4.我国首个自主设计实施的海上超深大位移井在珠江口盆地
海域投产,成为我国海上第一深井,同时创造了我国钻井水
平长度纪录.某校为了解学生对我国勘探事业的知晓程度,随
机抽取了该校部分九年级学生,就“勘探事业知多少”进行了
问卷测试,并将测试成绩(满分为10分)整理成如下不完整
的统计图表:
测试成绩/分 6 7 8 9 10
人数 3 4 7 2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表中 的值为___,所抽取学生的测试成绩的众数为___
分,中位数为___分.
4
8
8
(2)请计算所抽取学生测试成绩的平均数.
【解】, 所抽取学生测试成
绩的平均数为
(分).
(3)已知该校共有300名九年级学生,若对这300名九年级学
生全部进行此项问卷测试,请你估计能得满分的有多少名学生?
调查的学生中得满分的百分比为

估计该校能得满分的学生约有
(名).
返回
体重指数
评估体重状况的步骤:
用样本状况估计总体状况:
如果要测量的个体比较多或者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具有破坏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样本进行收集,最后根据样本的状况评估总体的状况.
①测量每个个体的体重和身高;
②根据体重指数的公式计算出每个个体的体重指数;
③整理测量、计算得到的数据;
④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⑤编写或说一说得到的结论和相关信息;
⑥交流.
注意: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如果数据较多或者收集时面向的对象较广,可借助调查问卷进行收集.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课堂作业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