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2024人教版)七年级
下
第十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第1课时)
【人地协调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巴西热带农业生产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综合思维】运用图文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及形成原因,说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影响。
【地理实践力】联系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热带农业生产的途径。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描述巴西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1
素养目标
2
巴西
(一)巴西的自然环境
2
【新知导入】南美大国:巴西
3
新知讲解:巴西的地理位置特点
【1】读图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赤道
南回归线
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绝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
位于南美洲东部,西临大西洋
热
带
大
西
洋
4
新知讲解: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
【1】读图,找出亚马孙平原、巴西高
原,并描述巴西的地形地势特征。
【地形特征】
西北部:亚马孙平原
东南部:巴西高原
巴西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地势特征】:东南高,西北低。
亚
马
孙
平
原
巴
西
高
原
亚马孙平原
4
新知讲解: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
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斯山脉,东至大西洋,南北介于巴西高原与圭亚那高原之间,面积约 560 万平方千米,由亚马孙河冲积形成,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
巴西高原
4
新知讲解: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
巴西高原介于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间,海拔300—1500 米,地面起伏平缓,其总面积为 500 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2】亚马孙河
4
新知讲解: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
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二长河,发源于巴西北部的安第斯山脉,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水文特征】:亚马孙河流域内降水多,水位变化小,河流含沙量少,没有结冰期,水能资源丰富。
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下册》 审图号:GS 京(2024)0377 号
安
第
斯
山
脉
【3】读图,找出巴西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气候特征。
4
新知讲解: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北部)
热带草原气候(南部)
全年高温多雨
终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气候特点是湿热
【课堂探究】试从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4
新知讲解: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①气候: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 。
②地形:北、西、南三面地势 ,向河流汇集的水量 。
高温多雨
高
多
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下册》 审图号:GS 京(2024)0377 号
安
第
斯
山
脉
圭亚那高原
亚 马 孙 平 原
巴 西 高 原
2
巴西
(二)混血人种为主的国家
4
【视频】:巴西的混血人种
5
新知讲解:混血人种为主的国家
【1】巴西的种族构成
巴西人口超过2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人口中,混血种人数量众多,约占总人口的2/5。
巴西是一个以白种人为主的国家
5
新知讲解:混血人种为主的国家
【2】混血种人的由来
我叫卞卡。我的家族有黑种人、白种人和黄
种人的血统。巴西有很多像我家这样的家庭。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15世纪末,葡萄牙殖民者进入巴西。随着种植园的发展,大批非洲的黑人奴隶被贩卖到巴西。葡萄牙人、黑种人、原住民印第安人相互通婚,他们的后代便成为混血种人。
5
新知讲解:混血人种为主的国家
【3】巴西的种族分布
混血种人
印第安人
葡萄牙人
黑人
巴西种族和文化差异显著。
南部居民多有欧洲血统,可溯源到19世纪初来自欧洲各国的移民。而北部和东北部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欧洲或非洲血统。东南地区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该地区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后裔和意大利后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亚洲和印第安人后代。
5
新知讲解:混血人种为主的国家
巴西的人口分布很不平衡,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这一地区气候较温和,利于人类居住,且殖民者最先到达和开发,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
【4】巴西的人口分布
首都:
巴西利亚
最大城市圣保罗
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
5
新知讲解:混血人种为主的国家
【5】巴西的多元文化
在这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国家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西多元文化,比如足球、狂欢节、桑巴舞等。这种多元文化的形成源于欧洲殖民、非洲奴隶贸易、原住民文化以及大量移民的影响。
狂欢节
6
巴西的多元文化
巴西狂欢节被誉为“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是全球最大的狂欢节之一,也是巴西文化的象征,通常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举行。狂欢节的庆祝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化妆舞会、彩车游行、宴会、桑巴舞等。
6
巴西的多元文化
6
巴西的多元文化
6
巴西的多元文化
7
【课堂活动】:认识巴西的多元文化
狂欢节是从欧洲传到巴西的节日。每年 2 月下旬,巴西各地都要举行隆重的游行活动,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地狂欢。
在巴西,足球是人们最喜欢的
一项运动。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
地,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称
世界一流。不论在巴西的街头还是
海滩,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
青年在踢足球。
7
【课堂活动】:认识巴西的多元文化
巴西人喜欢跳桑巴舞。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的鼓乐、舞蹈,在桑巴舞中得到完美的结合。巴西各大城市都有不少桑巴舞学校,民间还有桑巴舞协会。
7
【课堂活动】:认识巴西的多元文化
7
【课堂活动】:谈谈多元文化对巴西的影响
我最喜欢巴西足
球队。我就是通过足球认识巴西的。
巴西的狂欢节太有趣了!世界各地游客都愿意前往观赏。
不同文化相互交
流,一定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
提高巴西的国际知名度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促进文化交流
8
板书设计
巴西
(1)地理位置:南半球、西半球,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2)地形特点: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3)气候特点: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全年湿热。
自然环境
特征
混血种人
为主的国家
(1)人种构成:白种人53.7%,混血种人38.5%
(2)人口分布: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3)多元文化的影响:足球、狂欢节、桑巴舞
9
课堂练习
1.读巴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濒临 (大洋),所在国家位于 (大洲)。
(2)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位于世界最大的高原 上,该城市虽然位于热带,但有“四季如春”之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3)从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巴西属于 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间关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商谈称为“ ”。
南美洲
大西洋
巴西高原
地形
发展中
南南合作
9
课堂练习
读巴西地图,完成下列小题。
2.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个热量带( )
A.寒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热带
3.巴西境内有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该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D
C
读“澳大利亚示意图”和“巴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共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均位于北半球
B.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两国矿产资源短缺
D.两国均被北回归线穿过
B
9
课堂练习
读“澳大利亚示意图”和“巴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澳大利亚和巴西人口和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国都是混血人种为主,通用葡萄牙语。
B.澳大利亚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巴西有“咖啡之国”之称。
C.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
D.两国的首都都不是其最大城市
A
9
课堂练习
读“澳大利亚示意图”和“巴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从气候因素方面分析,巴西境内的亚马孙河成为世界上流量最大河流的原因是( )
A.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B.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
C.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
D.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
A
9
课堂练习
读“澳大利亚示意图”和“巴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墨累河发源于大分水岭,注入太平洋
B.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C.西部有大自流盆地
D.气候呈半环状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
B
9
课堂练习
读巴西的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8.巴西工业主要分布在( )
A.巴西高原 B.东南沿海地区
C.亚马孙平原 D.西部内陆地区
9.受被葡萄牙殖民的历史影响,巴西文化具有多元性,下列不属于巴西典型文化特色的是( )
A.英语 B.足球 C.狂欢节 D.桑巴舞
B
9
课堂练习
A
读巴西的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0.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推断亚马孙河( )
A.结冰期长 B.流域面积小
C.水量大 D.向东注入太平洋
11.下列有利于热带雨林保护的措施是( )
A.兴修公路 B.开辟牧场和农场
C.乱砍滥伐 D.建立生态保护区
C
9
课堂练习
D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