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下第二单元:学习抒情 作文指导 范文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下第二单元:学习抒情 作文指导 范文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6 19:4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七下第二单元:学习抒情 作文指导+范文
写作任务
有些景,虽然只是刹那芳华,却能灿烂一个季节;有些人,也许只是擦肩而过,却留下温暖与感动;有些光阴,虽然呼啸而过一去不返,却成为记忆里永恒的美好。
请以“那段______的时光”为题目,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④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⑤不少于600字。
作文指导
一、精准审题,补全题目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它将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与叙述方向。补题时,既可以从自身情感体验出发,如 “温暖”“快乐”“悲伤”“孤独”,精准概括那段时光带来的感受;也能从特定行为或经历着手,像 “奋斗”“探索”“旅行”“阅读”,突出时光中的核心事件。例如,若你曾在某个暑假参与支教,那段经历令你难忘,就可补题为 “那段支教的时光”;要是你在某个阶段因爱好绘画,沉浸其中,收获满满,“那段沉醉于绘画的时光” 便是不错的选择 。
二、立意明确,凸显价值
1.情感共鸣立意:
以情感为核心,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比如写 “那段温暖的时光”,将视角聚焦于家庭聚会,亲人们围坐在一起,长辈们回忆往昔趣事,晚辈们嬉笑打闹,你在其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这种温暖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让读者也能体会到家庭团聚的美好。
2.成长励志立意:
通过讲述一段促使自己成长的时光,展现坚韧、勇敢等品质。如 “那段拼搏的时光”,讲述自己为了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每日早起训练,在训练中不断突破身体极限,最终不仅获得了优异成绩,还明白了坚持与努力的意义,激励读者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
3.兴趣探索立意:
围绕个人兴趣爱好,讲述在探索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比如 “那段探秘星空的时光”,描绘自己对天文学产生兴趣后,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天文社团、用望远镜观测星空等活动,对宇宙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与探索精神。
三、巧妙选材,充实内容
1.校园生活素材:
回忆校园中的难忘经历,如 “那段参加校园戏剧社的时光”,讲述从剧本创作、角色排练到最终登台表演的全过程。排练过程中,与队友们为一个动作、一句台词反复琢磨,遇到分歧时共同商讨解决,最后在舞台上收获掌声与欢呼,展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团队合作的力量。
2.家庭生活素材:
挖掘家庭中的温情时刻,像 “那段与爷爷共度的田园时光”,描绘假期到爷爷家,和爷爷一起在田间劳作,播种、浇水、施肥,看着种子发芽、长大,在这个过程中,听爷爷讲述过去的故事,感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质朴,体会祖孙之间深厚的情感。
3.社会活动素材:
选取参与社会活动的经历,例如 “那段当志愿者的时光”,讲述在社区为孤寡老人服务,陪老人聊天、帮他们打扫房间、给他们表演节目,看到老人们脸上绽放的笑容,自己内心充满成就感,展现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
四、合理布局,清晰结构
1.总分总结构:
开头通过回忆或引用,引出 “那段______的时光”,如 “每当听到那首熟悉的童谣,我的思绪便飘回到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中间详细叙述那段时光中的具体事件,分点阐述,如 “在那段时光里,春天我们在田野里放风筝,追逐着春风,笑声洒满田野;夏天我们在河边捉鱼,清凉的河水溅湿了衣裳,却浇不灭我们的热情……”。结尾总结升华,再次强调那段时光的意义,如 “那段美好的童年时光,是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它教会我快乐、勇敢,让我永远怀念”。
2.小标题结构:
根据时光中的不同片段,拟定小标题。比如写 “那段追梦的时光”,可设置 “梦想萌芽”“努力生长”“绽放光芒” 三个小标题。“梦想萌芽” 讲述自己如何产生梦想;“努力生长” 描述为实现梦想付出的努力,如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培训等;“绽放光芒” 展现梦想实现的那一刻,如在比赛中获奖、获得他人认可等,使文章层次分明。
3.一线串珠结构:
以一条线索贯穿全文,如 “那段充满音乐的时光”,以一首喜欢的歌曲为线索。从初次听到这首歌被吸引,到学习演唱这首歌,再到在重要场合演唱这首歌获得掌声,歌曲见证了自己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将不同的事件串联起来,使文章结构紧凑。
五、细腻描写,生动呈现
1.人物描写: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人物形象与情感。例如写 “那段与老师相处的时光”,描述老师为了帮助自己提高成绩,课后单独辅导的场景,“老师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神专注地看着我的试卷,手指轻轻点着题目,温柔地说:‘这道题你看,思路应该是这样的……’她的声音如春风般温暖,让我原本紧张的心情渐渐放松下来”。
2.环境描写:
恰当的环境描写能烘托氛围,衬托人物心情。比如写 “那段悲伤的时光”,“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密布,仿佛随时都会压下来。街道上冷冷清清,偶尔有几片枯黄的树叶被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声响,更增添了几分凄凉的氛围”,通过压抑的环境描写,强化悲伤的情感。
3.细节描写:
抓住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使文章更具感染力。例如写 “那段手工制作的时光”,在描述制作陶瓷的过程中,“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陶泥,轻轻揉成一个圆球,然后慢慢将它放在转盘上,双手微微颤抖,一点点地将陶泥向上拉起,眼睛紧紧盯着陶泥,生怕出现一丝差错”,通过对手部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现制作过程中的专注与紧张。
六、真挚抒情,升华主题
1.直接抒情:
在文章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 “那段时光,我真的很快乐,每一个瞬间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让我永远难忘”,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2.间接抒情:
借助环境、事物等抒发情感。比如写 “那段奋斗的时光”,“教室里,同学们都在埋头学习,安静得只能听到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窗外的树枝上,小鸟欢快地唱着歌,仿佛在为我们加油鼓劲”,通过描写教室的安静和窗外小鸟的歌声,间接地表达出在奋斗过程中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在结尾部分,升华主题,阐述那段时光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如 “那段奋斗的时光,不仅让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让我明白了坚持与努力的价值,它将永远激励着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
满分秘籍
如何在作文中巧妙运用多种抒情技巧
一、明确抒情目的与主题
1.紧扣主题
在写作前,要明确作文的主题。例如,主题是 “感恩母爱”,那么所有的抒情都要围绕母亲的爱展开。可以是对母亲日常关怀的感激,如母亲在自己生病时的悉心照料,或者是母亲为自己的成长默默付出的赞美。抒情的目的是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2.确定情感基调
根据主题确定情感基调,是欢快、忧伤、激昂还是深沉。如果是写 “青春的奋斗”,情感基调可能是激昂向上的,抒情句子就要传达出积极进取、不畏困难的情感,如 “青春的热血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如同汹涌的海浪冲击着礁石,每一次的挫折都不能阻挡我奋斗的脚步,因为我知道,这是青春赋予我的使命,是我向着梦想高歌猛进的号角”。
二、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1.开头抒情,奠定基调
直接抒情开头:
直接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例如,在一篇题为 “故乡的味道” 的作文中,可以这样开头:“故乡啊,你是我心中最柔软的角落,那萦绕在舌尖的味道,是我对你最深切的思念。” 这种开头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为全文奠定了深情的基调。
借景抒情开头:
通过描绘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画面来烘托情感。比如写 “成长的烦恼”,开头可以是:“黄昏的余晖无力地洒在窗前,那棵曾经枝繁叶茂的小树,如今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几片黄叶飘落,如同我那破碎的梦想,成长的烦恼如影随形。” 用黄昏的景象和凋零的小树,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引出成长中的烦恼。
2.文中抒情,推动情节与情感发展
叙事抒情相结合:
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抒情。例如,在写 “难忘的一次旅行” 时,可以这样写:“当我们终于登上山顶,望着那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那绚烂的光芒,仿佛照亮了我内心深处的每一个角落,我不禁热泪盈眶。在这广袤的天地间,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也领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这不仅仅是一次身体的攀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叙述登山看到日出的情节后,通过对内心感受的描写,抒情自然流畅,同时也推动了文章情感的发展,从震撼到领悟,层次分明。
巧用修辞抒情:
比喻抒情: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比如在写 “友谊的珍贵” 时,“友谊就像一杯香醇的咖啡,初尝时或许有些苦涩,但细细品味,那浓郁的芬芳便会在舌尖散开,在心头弥漫。我们的友谊也是如此,经历过小小的摩擦,但那些波折却让它更加醇厚,更加让我珍惜。” 将友谊比作咖啡,通过对咖啡味道的描述来表达对友谊的理解和珍惜。
拟人抒情: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增强情感的感染力。例如写 “校园的四季”,“春天的校园,小草从地下探出脑袋,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世界,仿佛在和同学们打着招呼。花儿们也不甘示弱,绽开笑脸,争着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在这样的校园里,我的心也被这勃勃的生机所感染,充满了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 把小草和花儿拟人化,通过它们的 “张望”“绽笑脸” 来表达自己对校园春天的喜爱和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排比抒情:增强情感的气势和力量。如在写 “爱国情怀” 时,“爱国,是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叹;爱国,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爱国,是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呐喊。这种情怀,如熊熊燃烧的火焰,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熄灭,在我的心中也深深扎根。” 通过引用诗句构成排比,充分展现了爱国情怀在不同历史人物身上的体现,也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感。
3.结尾抒情,升华主题
直接抒情升华:
在结尾处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升华文章的主题。比如在写 “挫折与成长” 的作文结尾可以是:“挫折啊,我要感谢你,是你让我在风雨中学会坚强,在泥泞中学会奋进。我将带着这份成长的力量,向着远方的星辰大海,永不停息地奔跑,让我的生命在磨砺中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 直接抒发对挫折的感激之情,并且将这种情感与自己的成长和未来的追求联系起来,升华了主题。
借物抒情升华:
借助具体的事物来抒情,使主题更加含蓄而深刻。例如在写 “希望” 的作文结尾:“那破土而出的新芽,在风中微微颤抖,却又坚定地向着天空生长。它承载着生命的希望,就像我心中那永不磨灭的梦想。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坎坷,我都要像这新芽一样,怀揣希望,奋力向上,因为希望的曙光,永远在前方照亮我前行的路。” 通过描写新芽来象征希望,抒情自然而富有深意,升华了希望的主题。
三、注意抒情的自然性与适度性
1.自然融入
抒情要自然,不能生硬地堆砌情感语句。抒情应该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自然流淌出来的。比如在描写了一段和朋友在雨中相互扶持的场景后,可以这样抒情:“雨水打湿了我们的衣裳,却浇不灭我们心中的温暖。在那一刻,我明白了,真正的友谊是在风雨中相互依靠,这份情谊如同雨中的灯塔,照亮了我的心房。” 这样的抒情是基于雨中场景的描写,过渡自然,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2.适度抒情
避免过度抒情,防止情感泛滥。抒情要恰到好处,不能让情感掩盖了文章的内容和逻辑。如果一篇作文满篇都是夸张的情感表达,如 “我太伤心了,我的心简直要碎成无数片,世界都变得黑暗无光” 之类的句子,会让读者觉得虚假和空洞。要根据文章的情节和主题,适度地抒发情感,让情感的表达为文章增色,而不是成为文章的负担。
范文引领
那段温暖的时光
岁月无情,日夜不停,转眼间,我告别了小学,踏上了初中。虽然离开了小学同学, 但我会永远记得那段温暖的日子。
那是四年级的时候,我由家乡的小学转到了这所小学,当时每个人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陌生,我在同学们的目送下坐在了座位上,羞红了脸,低着头不语。没想到一下课同学们竟围着我旁边与我交流,仿佛彼此是老朋友一般,这种熟悉的感觉令我迅速适应了新的环境,也消去了我的一切顾忌,我很快融入了这个团结友爱的大集体中。
彼此熟悉了,交流也更多了,一下课,男同学便拉着我玩起了救人木,记得第一次玩的时候,我竞把“木”说成了“不”引起了大伙儿哄堂大笑,虽然输掉了游戏,却收获了友谊与欢笑。
记得在校运会的拔河比赛中,我们班的同学体重上明显比对方轻得多,吨位上不是一个档次的,可大家没有放弃,虽然最后仅在两秒内便结束了比赛,可我们却聚得更紧了。
仍在忘不了每个周末与同学约好去骑单车,骑到脚踏板不见了;你就旧记得在严冬中,同学们一起吃着冰棍,冻得发颤心里却暖得舒心的声景。
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我五年级时的一场球赛,当时我被一个大我很多的人掀翻在地,队友马上上前推开那个人,并当着老师的面抛出了一大堆指责对方的话,甚至场下的同学也加入其中。
最后比赛输了,我们的士气却不落下风,至少我们展现出集体的团结与友情的无价。即便年少轻狂,却为朋友两肋插刀,即使受罚,也共同承担。至今的我成熟了不少,可也会怀念小学时的不羁和豪放。
铭记那段哭笑交织的小学时光,那是发自内心的笑,也是毫无顾忌的哭,那也是我人生里最美好的日子,那段日子真的很难忘很温暖!
那段令我眷恋的时光
岁月伊人,半点零星梦。细碎的光斑在回忆里,有那么一首歌,旋律很熟悉,歌词很模糊,带着一丝眷恋的伤感静静地沉淀在时光里。
那是记忆初开之时,我觉得母亲的声音是世上最动听的。这个温柔的声音给了我那么多快乐,教会我说话,为我轻声歌唱。小时不懂事,半夜哭闹时,那一首轻柔的歌就会如期而至,伴着夜的星光陪着我,直到我再次安恬入梦。平凡的催眠曲,成了我多年后心中仍化不开的一点砂。
岁月总是近乎无情地摧毁着曾经的美好。母亲的声音在时间的磨砺下也不似那般动听了,那首夜曲,也似乎消失在那些虫鸣的夜里,成了夜深人静时的一点祈盼。我虽早已长大,心中却仍深深眷恋着这首足以温柔到让我流泪的歌。
又一年的夏夜,花香像沾湿了翅的小虫,徘徊在身边,飞不远,让人心安。母亲走过来,在我身边坐下,安详地注视着远方,伴着蝉儿的鸣叫,不时扬起手中的柳枝子驱赶蚊虫。我们并排坐着,感受彼此的呼吸在空气中交融。我有些乏了,便躺在了母亲的腿上。母亲愣了一下,手轻轻抚上了我的额头。这时我央求道:“妈妈,还记得以前睡前的那首歌吗?我想听,就现在。”她的目光转了回来,笑了,一丝鱼尾纹迅速攀上了眼梢。“多大孩子了,还听催眠曲。”她一边笑一边责备着我,最后还是清了清嗓子为我唱起了儿时的歌。
月色清明,大地上投下了些许暗影。母亲的歌带着一缕惆怅回响在故乡的土地上。她的声线染上了回忆的味道,淡淡的夹着岁月的尘埃,仿佛有阵阵木香,摒弃了世俗,静滞了流年。歌声静静地飘荡在浓重的夜色里,天上的星,也一颗接一颗地亮了起来。母亲垂下眼帘,如水的眸中漾着盈盈月光,却溢出了丝丝惆怅。
这一段令我眷恋着的时光啊,牵着母亲的心,连着我的心。
歌声还在故乡上空回响吧?至少,我的心中永远有歌!
那段温暖的时光
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
——题记
无你的地方再多繁花似锦也太过荒凉,有你的地方再破旧不堪也胜似天堂;春去秋来,即使青丝变白发,那段温暖的时光,有你的陪伴,真好。
夏季中我最期待的便是暑假。暑假到来的第一天,晴天霹雳:妈妈让我在姥姥家生活一个暑假。我郁闷极了,因为姥姥是一个农村妇女,平时没有过多的来往,所以我和姥姥的感情并不亲厚。
我心不甘不情愿地搬着行李箱上车,路途上大约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到了姥姥家附近,远远便望见了姥姥在大门口焦急地张望,我下了车,她就面带微笑且快步走到我的身旁帮我拿行李,我只感觉到她的身上散发出一种刺鼻的汗味,我不自觉地后退了两步。
到了姥姥家,我的表情更加地夸张,虽然是一个小院,可是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温馨雅致。这个墙角是农具,那个墙角是废纸箱等,物品摆放杂乱无章。慢慢到跟着姥姥走到院子的最里面,才看到了一个像样的房间,“妞妞这是你的房间。”她用最温柔的语气说出最温暖的话,而我却只冷冷地回了句:“哦,知道了。”
到了饭点,我的肚子发出了“咕咕”的声音,姥姥便去厨房做起了她们眼中最丰盛的饭菜。“妞妞,快来吃饭啦!”我走到厨房只看了一眼便大叫道:“我要吃汉堡!”厨房一片寂静。哎,现在想想,我那时是真任性啊!那是极具松弛感的一段时光,可是我没有珍惜。
第三天我睡醒了,肚子很饿,去了姥姥屋,没见到她。我等了好久。天黑下来才见到了姥姥,她满脸笑意地说:“妞妞,你猜我手里是什么?”她那时像个小孩儿,将手中的汉堡拿了出来。我抬眼看到了她额头的汗珠已顺着脸颊流到了衣服上,我不争气的眼泪早已朦胧了双眼,深深地抱住她:“姥姥,谢谢!”
后来我才知道姥姥为了满足我吃汉堡的愿望,既不知道什么是汉堡,也不知道在哪里才能买到汉堡的情况下,给我带来了惊喜。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啊!那一刻的温暖流遍全身,更让我羞愧难当啊。
向日葵,为了追逐光,总是不停地扭动花茎,追逐着光。它们一生都向阳而生,而我们亦当如向日葵一样,向阳生长。我亦如向日葵一样,心即阳光,一路向阳。姥姥,您的温暖,让我的人生处处充满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