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八 撰写中外经贸合作调查报告 活动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主题活动八 撰写中外经贸合作调查报告 活动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31 10:34:48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粤教版)七年级

第八章
主题学习八
撰写中外经贸合作调查报告
活动目标
激趣导入
活动制作过程
活动评价
作业布置
新课标要求
活动成果
1.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利用模拟、虚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验。
2.设计简单的调查方案,利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
3.设计简单的考察方案,利用工具进行观察、观测等野外考察。
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解读
1.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和归纳,了解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情况,理解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1.调查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情况,理解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提高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初步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活动目标
激趣导入
我国2024年贸易状况
活动过程与方法
1.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国家,通过中国商务部、中国海关等官方网站,查找中国和该国经贸合作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与方法
2. 利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从背景、内容、结构、历程、影响、展望等方面展开,分析归纳中国和该国经贸合作的情况,形成报告。
活动过程与方法
3. 班级推选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通过学校网络平台进行展示,由学校师生及社会公众通过网络投票评选出若干最佳调查报告。
2024年1-9月,中国医械进出口贸易详情
案例:中埃经贸合作情况调查
中国和埃及经贸合作情况调查报告
埃及位置示意
图片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下册》
(粤教粤人版)[审图号:JS(2017)01-462号]
案例:中埃经贸合作情况调查
作为两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和埃及关系深厚久远。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埃及“2030愿景”深度对接,中国和埃及经贸合作持续深化。截至2023年,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埃及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是近年来对埃投资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1. 调查背景:
2. 调查内容:
调查中国和埃及经贸合作的历程、形式、内容等情况,展望中埃经贸合作前景。
案例:中埃经贸合作情况调查
中国知网网页
维普期刊网页
万方数据网页
3. 调查方法:文献调查法
案例:中埃经贸合作情况调查
[1] 文言.“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埃及产能合作:现状、挑战及对策[J].中阿科技论坛,2023,(09):1-5.
[2] 戚洪波. 中非工业园区合作的得失与影响研究[D]. 南京大学,2020.
[3] 王林聪. 中国与埃及经贸关系简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01):20-25.
[4] 高铭铭. 中埃教育合作现状与发展探析[J].文化产业,2021,(04):106-107.
3.调查方法:文献调查法
案例:中埃经贸合作情况调查
4. 调查结论:
(1)发展历程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埃及成为首个同我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
进入21世纪,中埃经贸合作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从2013年开始,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
案例:中埃经贸合作情况调查
4. 调查结论:
(2)形式与内容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埃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在埃及的投资不断增加,涉及领域包括电动汽车、农业、智慧交通等。中国对埃及的投资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两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和机遇。
案例:中埃经贸合作情况调查
(2)形式与内容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于埃及苏伊士省苏赫奈泉港,距离埃及首都开罗120多千米,是中埃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于2008年开工建设,2017年底基本完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 调查结论:
案例:中埃经贸合作情况调查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
(单位:万美元)
案例:中埃经贸合作情况调查
(2)形式与内容
中埃两国在人文交流和教育领域也有着密切的合作。
埃及是中东及非洲国家中最早开展汉语教学的国家之一,中文教育在埃及受到重视。2007年11月,埃及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开罗大学成立。随后,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也得以顺利创办。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
4. 调查结论:
案例:中埃经贸合作情况调查
4. 调查结论:
(3)总结与展望
中埃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面向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两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中埃经贸合作有望迈上新的台阶,为构建中非、中阿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
活动评价
评价 类型 评价成果(根据评价高低,将 涂色) 评价维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表现性评价 合作沟通能力:能够与组员积极沟通,合作完成任务
参与度:能够全程参与报告撰写,积极性高
创新力:能够提出创新性想法和建议
整理与归纳:能准确获取信息、快速整理与归纳信息
终结性评价 作品符合调查报告基本框架
作品完整准确的呈现调查报告内容
作品体现地理学科价值,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学生活动评价表
1. 是否符合调查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
中国和埃及经贸合作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调查内容
调查方法
调查结论
报告体现了调查研究的全过程,结构完整,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内容充实。
调查主题
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
2. 是否完整准确呈现调查报告的内容。
中国和埃及经贸合作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结论
(1)发展历程
(2)形式与内容
(3)总结与展望
报告内容明确,包括中埃两国合作发展历程、合作形式、合作内容。根据这些内容选择文献调查法进行资料收集,得出结论,内容完整准确,若能将引用的参考文献标示出来会更好。
活动评价
3. 是否体现地理学科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中国和埃及经贸合作情况调查报告
在中埃合作发展历程的调查中,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区域联系,动态地认识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交流所产生的综合效应。能基于国际视野,认识到国际合作交流的必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时在查阅文献、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个人的地理实践能力。
作业布置
结合教材P86的指引及所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国家,撰写一份中外经贸合作调查报告。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主题活动八 撰写中外经贸合作调查报告 教学设计
课题 撰写中外经贸合作调查报告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主题活动为撰写中外经贸合作调查报告,基础理论为全球化概念、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如比较优势)、中外合作典型案例(如中欧班列、中非合作论坛)。实践技能为调查方法(问卷设计、访谈、数据整理)、报告撰写规范(问题提出→数据分析→结论建议)。本活动跨学科整合,融合经济(贸易逆差/顺差)、政治(国际协议)、技术(物流网络)等多维度视角。设置开放性问题(如“中美贸易摩擦对本地企业的影响”),引导学生自主调研并提出解决方案。
2022新课标要求 1.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利用模拟、虚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验。2.设计简单的调查方案,利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3.设计简单的考察方案,利用工具进行观察、观测等野外考察。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活动目标:1调查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情况,理解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提高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初步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能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和归纳,认识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情况。2.综合思维:通过资料,理解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地理实践力:通过搜集、整理和归纳经济全球化,培养创新意识。4.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已掌握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资源分布、经济特征等基础知识(如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主要贸易伙伴分布)。相关学科知识通过历史、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国际贸易、全球化等概念有初步接触,但对经贸合作的具体机制(如进出口结构、跨国公司运作)理解较浅。部分学生通过新闻、社交媒体了解中美贸易摩擦、中欧班列等热点事件,但缺乏系统分析能力。这里待补充知识有经贸专业术语:如“贸易顺差/逆差”“关税”“自贸区”等需结合实例简化解释。数据关联能力:如何将地理要素(资源、交通、区位)与经贸合作模式结合分析(如中东石油贸易与港口分布的关系)。
重点 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情况,理解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难点 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情况,理解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材料准备 教材、教材解析、教辅资料、互联网材料、地图、文字材料、视频、多媒体、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考评价体系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我国2024年贸易状况 学生观看后并进入课堂学习,表达 让学生看视频并了解我国的贸易状况
讲授新课 任务一:活动过程与方法1.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国家,通过中国商务部、中国海关等官方网站,查找中国和该国经贸合作的相关资料。2. 利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从背景、内容、结构、历程、影响、展望等方面展开,分析归纳中国和该国经贸合作的情况,形成报告。3. 班级推选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通过学校网络平台进行展示,由学校师生及社会公众通过网络投票评选出若干最佳调查报告。案例:中埃经贸合作情况调查调查背景:2. 调查内容: 3.调查方法:4. 调查结论:(1)发展历程(2)形式与内容(3)总结与展望任务二:活动评价是否符合调查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2. 是否完整准确呈现调查报告的内容。3. 是否体现地理学科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学生按要求操作:学生按要求操作:学生按要求操作:学生按要求完成:学生完成: 作为两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和埃及关系深厚久远。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埃及“2030愿景”深度对接,中国和埃及经贸合作持续深化。截至2023年,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埃及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是近年来对埃投资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学生完成: 调查中国和埃及经贸合作的历程、形式、内容等情况,展望中埃经贸合作前景。学生完成:文献调查法学生总结: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埃及成为首个同我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 进入21世纪,中埃经贸合作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从2013年开始,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学生回答: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埃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在埃及的投资不断增加,涉及领域包括电动汽车、农业、智慧交通等。中国对埃及的投资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两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和机遇。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于埃及苏伊士省苏赫奈泉港,距离埃及首都开罗120多千米,是中埃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于2008年开工建设,2017年底基本完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埃两国在人文交流和教育领域也有着密切的合作。 埃及是中东及非洲国家中最早开展汉语教学的国家之一,中文教育在埃及受到重视。2007年11月,埃及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开罗大学成立。随后,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也得以顺利创办。学生总结:中埃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面向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两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中埃经贸合作有望迈上新的台阶,为构建中非、中阿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教师评价或者学生之间评价: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 让学生自主操作让学生了解调查背景让学生了解调查内容让学生了解调查方法让学生了解调查结论让学生报告是否符合调查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让学生了解报告是否完整准确呈现调查报告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活动是否体现地理学科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①.运用网路视频资源,剪切出我国2024年贸易状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运用网络资源和教材资源,突破教学重点难点。③.运用探究式合作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反思 通过撰写中外经贸合作调查报告,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贸易状况,学会查阅资料,归纳资料,材料分析到位,思维得到了训练,课堂上有积极而良好的互助合作学习气氛,整体上达成了学习目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