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22 18:04:15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时) 感受呼吸
将一只手按在胸廓处,有意识地尽力吸气和呼气。
思考:你感觉到吸气时胸廓是扩大了还是缩小?呼气时呢?
全员参与呼吸运动就是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是“呼吸”引起“胸廓的扩大与缩小”?还是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引起呼吸?
我思我在 自学课本第59页第二自然段,结合呼吸运动示意图,回答导学案第1,2题.自主学习模型组装大比拼目的:模拟膈肌与呼吸运动的关系材料:空瓶子、橡皮筋、气球、橡皮泥、三通管等小组合作剪掉约瓶子三分之一的下端。模型组装大比拼把2个小气球用橡皮筋扎在三通管上,另一端穿过开过孔瓶盖。
用橡胶手套把瓶子的底部封上。用橡皮泥防止漏气!
步骤:一剪二扎三封我创作,我快乐!我分享,我成功!交流分享
模拟膈肌的运动一、说出模型各部分代表什么结构二、收缩收缩向外运动扩张扩张舒张向内运动舒张缩小缩小总结汇报吸气呼气 我国健康专家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呼吸方式不健康,呼吸过于浅短,无法将肺部底下积存的废气排尽,长此以往不仅会让许多人的大脑缺氧,容易疲惫,而且还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小资料谢谢4321肺肋骨肋间肌膈你会呼吸嘛?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呼吸运动

【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感受呼吸、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使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充分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
【设计思路】
初中生具有善学、乐学、勤于动手、思维活跃等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实际中见到的现象,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激励学生科学地分析思考,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呼吸运动,进而理解呼吸运动的过程。通过组织学生组装膈肌运动模型等活动促进全体同学动手动脑、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增强学生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制作模型和演示分享,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学的情感,品尝成功的喜悦,关注健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呼吸运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
【教法设计】
讲述法、演示法、实验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肋间肌运动模型、膈肌运动模型

学生准备:1、预习本课内容
2、带空饮料瓶子、橡皮筋等自制模型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观看《中国达人秀》,思考每个人的呼吸功能有强有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由此导入呼吸运动。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感受呼吸
(1)活动一:先用一只手按在胸廓处,尽力呼气吸气感受胸廓的变化,进而尝试用语言进行描述
(2)活动二:讨论呼吸与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关系
2、自主学习
活动三:自学课本,完成导学案
3、合作学习
活动四:小组完成膈肌运动模型的制作
三、阳光体育 关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