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22 10:05:02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1教学目标
1、说出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视觉的形成 3、近视与远视的成因 4、知道如何保护眼
2新设计
用动画展示视觉形成的过程,学生有能力分析光线的传播路径,较适合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晶状体(凸透镜)成像知识没有学到,需要到初二物理才有专门讲解。因此用凸透镜当堂作一展示,并讲明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有效解除学生对视觉形成的疑虑。近视与远视、正常眼的视物调节过程由flash动画来完成,学生有兴趣有能力探讨获得相应结论。这节课的新知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同时能促进学生的课堂合作与创新。
3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1、用PPT对眼球的结构作了精确的分层展示,再通过模型认知,学生能基本了解其结构,并稍作记忆,为后面的目标达成打下基础。2、用动画展示视觉形成的过程,学生有能力分析光线的传播路径,较适合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晶状体(凸透镜)成像知识没有学到,需要到初二物理才有专门讲解。因此用凸透镜当堂作一展示,并讲明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有效解除学生对视觉形成的疑虑。3、近视与远视、正常眼的视物调节过程由flash动画来完成,学生有兴趣有能力探讨获得相应结论。总之,这节课对重点与难点的处理是很巧妙的,并且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同时能促进学生的课堂合作与创新。
4重点难点
重点: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视觉的形成 难点:近视与远视的成因
5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模型观察
对照课本,了解眼球结构及各部名称,小组内讨论与交流。
活动2【讲授】眼球结构动画分析
师生交流。教师播放眼球结构动画,每播放一小部分,由一名学生概括所学到的内容,教师作适当评价。此活动的目的是详细了解眼球构造,并形成系统的知识。
活动3【讲授】视觉的形成
观察播放的动画,由小组共同分析光线成像的过程,并写出光的路径。确定成像位置。教师作出评价。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作一展示,使学生减少知识体系中的疑虑。
活动4【练习】新知巩固
本节4个目标实施结束后,有部分巩固性选择题与判断题,对知识的运用起到一定的训练,加强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课件20张PPT。生活体验想一想: 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快要扑来,这时候,你会怎样做呢?
——找地方避雨你怎么判断出要下雨呢?乌云:看——
狂风:感觉——
闪电:看——
雷鸣:听——
我们的视觉是怎样形成的?视觉 触觉视觉
听觉视觉1、说出眼球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视觉的形成3、近视和远视的成因4、如何保护眼?第一课时目标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眼球的结构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 络膜视网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FLASH视觉的形成有个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他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可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动动脑可能是视神经或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发生了病变。
             OK远视与近视近视和远视比较的flash近视和远视成因近视远视矫正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走路看书不躺卧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眼的保护练一练:1、在眼球的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 )
A、角膜 B、瞳孔 C 、晶状体 D、玻璃体
2、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3、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DCB4、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 )到达视网膜。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5、眼球中具有主要折光作用的结构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巩膜 D、虹膜CB6、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
7、为了节约时间,应边走路边看书学 习。( )
8、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10厘米左右。( )
9、躺卧看书很舒服,应当提倡。( )
10、当人观看一个由远处移近的物体时,晶状体会逐渐变厚。( )××××√12345678910角 膜瞳 孔视神经玻璃体晶状体睫状体视网膜脉络膜巩 膜虹 膜11、眼球的结构名称?作业完成本节学案。12(拓展)、人们常说照相机的成像跟人的眼球成像的原理相同,根据你对眼球的认识,想一想,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晶状体——
瞳孔——
视网膜——镜头
光圈胶卷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