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十六)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作业(十六)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6 12:3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十六)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分值:62分)
[基础达标练]
1.(3分)下表所示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伊拉克发展大事记。这可以用来说明(  )
年份 事件
1921 英国将费萨尔立为伊拉克国王
1922 费萨尔政府与英国签订《英伊条约》,伊拉克取得名义上的独立
1930 英国宣布正式结束委任统治,伊拉克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1932 伊拉克在英国的支持下成为国际联盟的成员国
A.伊拉克民族独立运动发展
B.民族自决成为国际共识
C.帝国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
D.国际关系日益民主化
2.(3分)[2024·山东鄄城一中月考]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传统经济,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这一思想的核心目的是(  )
A.抵制西方资本控制印度
B.实现印度的繁荣与强盛
C.竭力维护当时社会秩序
D.倡导发展印度本土经济
3.(3分)甘地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非暴力是认识神、认识真理的手段,是强者的武器。这种抽象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学说在当时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
A.有利于非暴力思想的宣传
B.为谴责殖民压迫提供了理论武器
C.有利于发动群众进行斗争
D.有利于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
4.(3分)20世纪20年代,黑人民族主义者马库斯·加维(1887—1940年)积极鼓吹黑人的自豪感,号召生活在外的非洲人“回到非洲”。他认为他们是同一种族的成员,希望推动所有具有非洲血统的人统一成一个非洲国家。这一主张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
A.非洲一体化的发展
B.非洲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
C.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D.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
5.(3分)埃及在反对英国的占领的斗争中,颁布了宪法,规定内阁向议会负责,议会有权讨论国家预算,从而削弱了英法的财政监督权。从中可以看出(  )
A.埃及完成了民主化进程
B.英国承认了埃及独立
C.政治建设是反殖民的重要手段
D.埃及的政治建设深受美国影响
6.(3分)[2024·山东潍坊高一检测]20世纪30年代,埃塞俄比亚农牧民成为军队的主要来源,不少妇女参加了妇女救国会,知识分子在城市和农村宣传革命斗争传统,许多封建上层统治者和封建主积极抵抗外来侵略,英勇献身。这说明(  )
A.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B.埃塞俄比亚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C.埃塞俄比亚人民斗争的方式较为落后
D.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缺乏稳定的领导核心
7.(3分)1926年8月,尼加拉瓜自由党成立了立宪政府。但美国支持臭名昭彰的尼加拉瓜保守党领袖迪亚斯为尼加拉瓜总统,引起尼加拉瓜境内许多地方的起义。从中可以看出(  )
A.尼加拉瓜建立了民主制度
B.民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
C.尼加拉瓜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D.资产阶级掌握了革命领导权
8.(3分)[2024·辽宁营口期末考试]1938年,卡德纳斯将墨西哥国民革命党从以地方首领控制的地方党组织改为以地方的军人、工人、农民和民众团体为基层组织的政党,在中央设工人、农民、军人和民众四个部,将墨西哥工人联合会、全国农民联合会及其他全国性群众团体纳入党内。这次改组(  )
A.增加了地方党组织的独立性
B.奠定了制宪运动的阶级基础
C.有利于提升改革的民众支持度
D.建立了工农联盟的社会主义政权
[提能培优练]
9.(3分)1922年印度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逐渐走向暴力抗争,甘地立即指示国大党停止反帝运动,并召开国大党工作委员会紧急会议,责成国大党地方组织让农民缴纳田赋税收,保证不反对地主合法利益。这些举措(  )
A.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性
B.导致英国殖民统治的力度加强
C.背离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宗旨
D.使国大党成为殖民统治者的帮凶
10.(3分)[2024·江苏南通高中检测]被称为“印尼国父”的苏加诺认为民族主义不应该是一种狭隘的排他主义,他将团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孙中山作为民族主义者的榜样,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者等团结起来,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这一主张意在(  )
A.获得亚洲各国人民同情与支持
B.凝聚民族力量争取国家独立
C.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D.表达对北伐战争的深切同情
11.(3分)历史学家彭树智从改革的角度探讨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北非地域型的改革运动,即扎格鲁尔在埃及的改革、克里姆在里夫共和国的改革和塞拉西一世在埃塞俄比亚的改革,三次改革时间跨度较大,改革成就也不如同时期的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那么突出。这是由于三次改革(  )
A.惨遭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B.缺乏和平的国内外环境
C.面临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D.未能唤起本国民族力量
12.(3分)[2024·江苏宿迁高中检测]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阿根廷共产党的奠基人胡安·胡斯托曾尝试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相调和;智利工人运动领袖雷卡巴伦创立了智利共产党;巴西创办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纸。材料表明(  )
A.马克思主义成为拉美主流思潮
B.拉美工人运动走向联合
C.拉美革命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D.拉美革命出现了新气象
1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滥砍滥伐后,以及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冲击,殖民政府终于认识到“过去六十年的愚蠢错误和漫不经心所酿就的恶果”,并表达了对“保护和改善森林的巨大忧虑”。因此,殖民政府在孟买、马德拉斯、缅甸、西北省、中央邦、奥德等地建立了森林管理机构。森林管理机构的两大目标是保护森林、获得税收。19世纪30年代殖民政策进入新阶段后,其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使命都逐渐明朗。但殖民者对破坏性和建设性两个使命的完成都不彻底,一般说都是在进行一定阶段后半途止步。这同样是由其卑鄙私利决定的。为了巩固殖民统治,它需要谋求殖民地半殖民地原有封建势力的支持,为此就需要自觉地与旧势力妥协,人为地保留某些旧的制度与结构;而说到建设性使命,殖民者虽然不得不实行,却绝不愿看到殖民地半殖民地真正出现一个新社会。
——摘编自孙中华《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森林的影响(1757—1947)》等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结合所学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4.(14分)[2024·广东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6年,阿根廷正式宣布独立。1862年,米特雷担任阿根廷总统后,结束了国家的长期分裂与动乱,掀起了阿根廷历史上第一次工业化的高潮。统一后的阿根廷联邦政府大力扶持畜牧业的发展,而后在1870—1914年,阿根廷借助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快速增长,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初步转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该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富裕和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此期被誉为该国现代化进程的“美好时代”。
——摘编自董国辉《初级产品出口与阿根廷的早期现代化—拉美独立运动爆发200周年的反思》
材料二 1880至1912年的阿根廷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被誉为“世界粮仓和肉库”,但经济主要依赖于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对外依附性问题尤为突出,其增长进程多次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所打断,造成了该国经济发展的停滞或下降。阿根廷在金融领域深受英国资本的掌控,几乎成了英国的商业殖民地,被称为“不列颠帝国的第五自治领”。它盛行的大庄园制度和前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加剧了国内贫富差距,严重阻碍了农业及民族经济的发展。总之,快速发展的阿根廷仍隐藏着诸多问题,使该国早期现代化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后劲。
——摘编自孙俊杰《论阿根廷的“黄金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述阿根廷“美好时代”出现的条件。(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约阿根廷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因素。(6分)
课时作业(十六)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解析:据材料分析可知,1921—1932年间,伊拉克先是取得名义上的独立,之后再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这说明了伊拉克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历程,故选A项;民族自决是指在没有外部压迫或干扰的情况下,人民可以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材料中伊拉克进行艰难的民族独立运动,背后仍有外部势力的干预,排除B项;帝国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帝国主义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强国在政治利益分配上的不平衡,材料强调的是伊拉克的民族独立运动发展历程,不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国际关系民主化表现为反对单边主义、强权政治,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国际问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材料未体现此方面信息,排除D项。
答案:A
2.解析:据材料可知,甘地崇尚传统经济,主张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发展印度自己的产业,由“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并结合印度近代被殖民的史实可知,其目的是实现印度的繁荣与强盛,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核心目的”这一要求,排除;C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发展印度本土经济属于手段而非目的,排除D项。
答案:B
3.解析:甘地提出非暴力思想时,印度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但印度的多宗教不利于印度各族、各阶层人民的团结,甘地的这种思想有利于将印度人民团结在“真理”这一统一的“神”之下,有利于发动群众进行斗争,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4.解析: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积极鼓吹黑人的自豪感,号召生活在外的非洲人‘回到非洲’”“他认为他们是同一种族的成员,希望推动所有具有非洲血统的人统一成一个非洲国家”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实力,促进了非洲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故选B项;此时的非洲大多数国家还处于殖民统治中,并没有一体化发展,排除A项;材料强调民族解放运动,与民族矛盾无关,排除C项;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答案:B
5.解析:由材料“从而削弱了英法的财政监督权”可知,埃及通过颁布宪法的手段反对英法的殖民,故选C项;埃及的抗英斗争最终失败,民主化进程并未完成,排除A项;当时英国并未承认埃及独立,排除B项;由材料中埃及的“内阁向议会负责”可知D项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C
6.解析:材料表明埃塞俄比亚国内各阶层积极反抗外来侵略,民族矛盾成为埃塞俄比亚国内的主要矛盾,民族主义情绪高涨,B项正确。埃塞俄比亚在同盟国的配合下进行反攻,于1941年恢复国家独立,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斗争方式的落后性,故排除C项。由材料不能得出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缺乏稳定的领导核心,故排除D项。
答案:B
7.解析:尼加拉瓜的起义明显具有反美和反迪亚斯的双重特性,因此体现了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统一,故B项正确;“民主制度”与材料不符,A项排除;C、D两项从材料无法看出,故排除。
答案:B
8.解析:本题考查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根据材料可知,墨西哥国民革命党吸纳了更多的群众,故这次改组有利于提升改革的民众支持度,故选C项;根据材料“地方首领控制的地方党组织”等可知,这次改组增加了中央的权威,削弱了地方的独立性,故排除A项;材料时间为“1938年”,当时已经完成制宪了,故排除B项;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改革,故排除D项。
答案:C
9.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印度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又是领导阶级自身的矛盾性导致的,A项正确。B、D两项夸大了甘地领导的国大党的负面作用,有将国大党与英国殖民统治者混为一谈的倾向,这是对材料内容的误读,排除。甘地领导的国大党以“非暴力”作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形式,C项表述不当,排除。
答案:A
10.解析:据材料可知,苏加诺以孙中山为榜样,“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者等团结起来”,其意在促使国人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强化国内的民族力量,为争取印尼的独立而共同努力,故选B项;材料中苏加诺的主张主要是为了团结本国国民反抗殖民统治,并非为了获取他国人民的同情与支持,也不是为了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更与北伐战争关系不大,排除A、C、D三项。
答案:B
11.解析:根据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可知,北非地域的三次改革面临着帝国主义干涉或法西斯侵略的严重威胁,都缺乏一个和平的国内外环境,B项符合题意。A项符合克里姆在里夫共和国的改革,C项符合塞拉西一世在埃塞俄比亚的改革,这两项都不是三次改革的共性,故排除。三次改革都得到了本国民族力量的支持,D项表述错误,排除。
答案:B
12.解析:据材料“尝试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相调和”“创立了智利共产党”“创办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纸”可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拉美民族解放运动中,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拉美革命出现了新气象,故选D项;在当时的拉美国家,马克思主义影响增强但并未成为主流思潮,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部分国家的工人运动情况,并未说明不同国家之间工人运动走向联合,排除B项;当时拉美民族民主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项。
答案:D
13.解析:根据材料的出处《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森林的影响(1757—1947)》,可知该材料内容主要通过英国对印度森林治理态度和方法的变化来展示出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既具有破坏性,也具有建设性,据此我们可以把观点概括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使命”;我们在对该观点进行论述的时候,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是破坏性,其二是建设性;就破坏性而言,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分析:英国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极力榨取殖民地的资源财富,致使印度森林一度濒临毁灭,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就建设性而言,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分析:在平定印度民族大起义后,英国开始重新审视在印度的殖民政策,设置了近代化的森林管理机构,对印度森林实施更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了印度的近代化;在论述的结尾,我们还要对以上分析做一个小结,目的在于使论述结构完整,以照应观点:综上所述,森林作为印度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它见证了先进文明和落后文明的碰撞,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具有双重使命。
答案:示例
观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使命。
阐述:纵观印度森林的发展历史,英国的殖民活动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英国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极力榨取殖民地的资源财富,致使印度森林一度濒临毁灭,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另一方面,在平定印度民族大起义后,英国开始重新审视在印度的殖民政策,设置了近代化的森林管理机构,对印度森林实施更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了印度的近代化。
综上,森林作为印度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它见证了先进文明和落后文明的碰撞,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具有双重使命。
其他示例: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客观上推动了印度的近代化。(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言之有理亦可)
14.解析:(1)由材料一“阿根廷正式宣布独立”“米特雷担任阿根廷总统后,结束了国家的长期分裂与动乱”可得,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由材料一“阿根廷联邦政府大力扶持畜牧业的发展”可得,政府引导与支持;由材料一“阿根廷借助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快速增长”可得,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由材料一“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初步转变”可得,社会转型的初步实现。(2)由材料二“经济发展的对外依附性问题尤为突出”可得,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强;由材料二“其增长进程多次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所打断,造成了该国经济发展的停滞或下降”可得,深受世界经济的影响;由材料二“阿根廷在金融领域深受英国资本的掌控,几乎成了英国的商业殖民地”再结合所学拉美独立运动和英国殖民扩张的相关史实可得,英国采用新殖民方式,利用资本掌控金融领域;由材料二“它盛行的大庄园制度和前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加剧了国内贫富差距,严重阻碍了农业及民族经济的发展”可得,大庄园制度和前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加剧国内矛盾;由材料二“经济主要依赖于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发展”可得,国内产业结构不合理;由所学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及其各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可得,阿根廷独立后民族经济实力较弱,发展缺乏后劲。
答案:(1)条件: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政府引导与支持;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社会转型的初步实现。
(2)基本因素: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强;深受世界经济的影响;英国采用新殖民方式,利用资本掌控金融领域;大庄园制度和前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加剧国内矛盾;国内产业结构不合理;民族经济实力较弱,发展缺乏后劲。(答出三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