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十三)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作业(十三)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6 12:4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十三)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分值:62分)
[基础达标练]
1.(3分)18世纪末,一些拉美土生白人不再认为自己是原有种族的后裔,开始把居住地视为自己的祖国。他们从感情上脱离了自己的同胞,否认西班牙白人是自己的父辈和兄弟,并高度赞扬印第安人的文化和传统,将其视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启蒙思想促进拉美地区的觉醒
B.拉美地区民众的民族独立意识增强
C.民族融合成为拉美发展的主流
D.印第安人成为反殖民斗争的主力军
2.(3分)[2024·山西太原期末考试]早在19世纪初,很多拉美国家就获得了独立,但是拉美的资产阶级却成了国际资本主义的单纯工具,成为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带来创伤的这台世界机器上的得力部件。地主是资产阶级的同伙,他们对解决“土地问题”漠不关心。这反映了(  )
A.拉美民族民主革命任务艰巨
B.美国“金元外交”政策的失败
C.资本主义不适合拉美的国情
D.独立后的拉美社会严重衰退
3.(3分)1917年墨西哥新宪法规定:“国家是所有一切土地、河流和矿藏的所有者,国家有权收回外国垄断组织占有的土地、矿山和油田;国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拆散大地产。”对以上宪法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B.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C.根除了独裁统治基础 D.“外国”主要指英国
4.(3分)[2024·海南高一期末]1906年,提拉克在印度国大党年会上提出,建立美国式或法国式的民主共和国,实现经济独立,抵制英货。随后在孟加拉、孟买和旁遮普等地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组织工作。提拉克的做法(  )
A.开启了印度民族抗英斗争
B.践行了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C.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实现
D.增强了印度民族民主意识
5.(3分)伊朗在立宪革命期间颁布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触动了伊朗极端专制的封建制度,争取了国家的主权和人民的民主权利,限制和约束了国王的权力,对封建政治制度进行了初步改革。这表明伊朗立宪革命(  )
A.具有强烈的资产阶级民主色彩
B.推翻了伊朗的封建制度
C.赢得了近代伊朗的民族独立
D.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6.(3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求得民族解放,亚洲各国的资产阶级不断开展宣传活动,呼吁建立自己的政治组织或政党,各国民主革命纷纷展开,但他们大都“孤军奋战”,革命最终均以失败而告终。这主要是由于(  )
A.欧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B.亚洲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局限
C.国内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
D.资产阶级未协同其他阶级作战
7.(3分)美国总统门罗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1879年,埃及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这两种提法(  )
A.反映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B.都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发展
C.均出现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D.具有不同的本质与内涵
8.(3分)[2024·河北唐山高一期末]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过程中,非洲人民不断抗争。其中,埃及阿拉比领导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突出事件。这些事件(  )
A.矛头直指封建势力
B.采取不同的方式动员民众
C.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D.形式上暴力与非暴力并存
[提能培优练]
9.(3分)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门罗发表的国情咨文指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欧洲的政治制度与美洲的政治制度在本质上不同,欧洲列强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的任何企图都将危及美国的和平与安全。这表明美国意在(  )
A.实现对拉丁美洲的控制
B.维护推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C.支持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D.阻止美洲和欧洲的经济来往
10.(3分)[2024·黑龙江佳木斯高一期末]19世纪中叶,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还属于旧式的反抗斗争,只把外国侵略势力当作主要打击对象。19世纪末,这种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批富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造现行制度的设想与方案。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先进政治人物的推动
B.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11.(3分)[2024·山东青岛高一期中]提拉克多次到孟买工人中进行宣传,深受欢迎。他说:必须首先给人房子,然后你才能要求他们把屋子布置得井井有条。在他的努力下,1906年国大党通过他提出的自治、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四大纲领。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实现民族解放
B.解决民生问题是民族自决的前提
C.用非暴力不合作方式争取民族自治
D.唯有民族独立才能实现民族振兴
12.(3分)1881年,面对苏丹马赫迪起义的强大力量,英国殖民当局提出由马赫迪担任北苏丹国王,马赫迪予以驳斥:“我除了需要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外,不需要国王的封号。”这说明(  )
A.苏丹民族意识有所觉醒
B.马赫迪追求君主立宪
C.资产阶级主导民族抗争
D.英国殖民统治的瓦解
1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不仅是美洲和澳大利亚被欧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欧洲庞大的殖民地结构在亚洲和非洲得以建立的主要原因。这种帝国的营建在1763年出现巨大的殖民拓居地之后的数十年间稳步地进行着。19世纪初叶,在英、法两国的某些集团中存在着不少反帝国主义的情绪。自由贸易的拥护者认为殖民地仅具有极小的经济价值,事实依旧是英、法两国在那数十年间继续获得属地。不过,这些获得物与1870年以后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相比是微不足道的;1870年以后,“新帝国主义”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初的亚洲出现了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在印度,提拉克建立国大党,提出民族独立的纲领,以建立美国或法国式的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要求经济独立,以抵制英货斗争为手段,以启迪民族意识、建设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进行民族教育;在伊朗表现为立宪革命,成为亚洲觉醒时期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潮流的先声;在中国,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运动的顶点,它结束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0年前后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不同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亚洲觉醒时期亚洲国家的主要诉求,并分析亚洲觉醒运动兴起的原因。(10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年)出生于委内瑞拉土生白人贵族家庭。他少年时代接受了欧洲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青年时代就参加祖国独立解放事业。他主张解放黑人奴隶,给印第安人以平等权利,主张用法律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他虽然崇奉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但又认识到绝对的民主自由、权力高度分散的联邦制都不利于新生共和国的巩固。他设计了一套介于传统的君主制和欧美共和制之间的政治体制。他认为,只有争取实现新独立的西班牙美洲各国的大联合,组成足以与欧洲抗衡的均势力量,才是不可摧毁的。玻利瓦尔为争取在美洲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争取新国家的繁荣和进步、争取被压迫群众的生存权和受教育权、争取社会改革而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的经验被拉美和整个第三世界人民当作反对现代殖民主义斗争的宝贵遗产。
——摘编自罗荣渠《论西蒙·玻利瓦尔的世界历史地位——为美洲第一革命巨人诞生二百周年而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玻利瓦尔对拉美的历史贡献。(6分)
课时作业(十三)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末,拉美地区民众的民族独立意识增强,美洲地域的认同感加强,B项正确;材料与启蒙思想的推动无关,A项排除;仅从“一些拉美土生白人”的行为无法得出民族融合成为拉美发展的主流,C项排除;材料说的是拉美土生白人,D项排除。
答案:B
2.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独立战争的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的地主和官吏手里,因此独立后大土地所有制保留下来了,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很缓慢,外国资本趁机入侵,使拉美各国无法摆脱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控制。从这个意义说,拉丁美洲的独立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完全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拉美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艰巨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A项正确;“金元外交”是美国用经济扩张手段来控制拉美等地区的经济,使各国日益依附于美国,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排除;独立后的拉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不能说是严重衰退,排除D项。
答案:A
3.解析:材料“国家有权收回外国垄断组织占有的土地、矿山和油田”体现了反帝主张,“国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拆散大地产”体现了反封建主张,故选A项;1917年墨西哥新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而非社会主义性质,排除B项;大地产制是独裁统治的基础,宪法虽然规定采取必要措施以拆散大地产,但没有根除大地产,排除C项;“外国”主要指美国,排除D项。
答案:A
4.解析:本题考查印度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根据材料“建立美国式或法国式的民主共和国,实现经济独立,抵制英货”可知,提拉克倡导抵制英货,有利于刺激人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对民主政体的追求则能够激发人民的民主意识,故选D项;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在1906年以前就已经开始,排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于1920年,排除B项;印度民族独立是在1947年,排除C项。
答案:D
5.解析:本题考查伊朗资产阶级立宪革命。根据材料“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争取了国家的主权和人民的民主权利,限制和约束了国王的权力,对封建政治制度进行了初步改革”可知,伊朗的立宪革命具有强烈的资产阶级民主色彩,A项正确;题干中“触动了”意味着并未推翻封建制度,排除B项;伊朗的立宪革命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且革命最终失败了,排除C、D两项。
答案:A
6.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大都‘孤军奋战’”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这不仅导致其领导的革命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也导致其无法有效地发动其他阶级进行联合斗争,即亚洲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局限,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答案:B
7.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美国的门罗宣言意在把拉美地区变成美国的势力范围,体现了美国的扩张主义;1879年,埃及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特征。因此材料中的两个口号体现了扩张主义和民族主义,具有不同的本质与内涵,D项正确;“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体现的是美国扩张主义思想,没有体现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没有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排除A、B两项;两次世界大战发生在20世纪,而题干时间为19世纪,排除C项。
答案:D
8.解析:本题考查非洲的反殖民斗争。据所学可知,埃及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唤起人民的民族意识;苏丹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即这些斗争采取不同的方式动员民众,故选B项;这些事件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排除A项;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胜利,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排除C项;这些事件形式上都是暴力斗争,排除D项。
答案:B
9.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对拉美地区的控制意图。据材料“欧洲列强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的任何企图都将危及美国的和平与安全”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意在反对欧洲列强对拉美地区的渗透,实现对拉丁美洲的控制,故选A项;欧洲列强也推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体现不出美国与他们的不同,排除B项;美国的主要意图在于控制拉美地区,而非支持拉美民族独立运动,排除C项;美国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欧洲国家在拉美地区的扩张,而非阻止美洲与欧洲的经济往来,排除D项。
答案:A
10.解析:本题考查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19世纪中叶,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打击外国侵略势力,到19世纪末,一批富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提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造现行制度的设想与方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当地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故选C项;“一批富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的推动是出现题干所述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会促使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要求摆脱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但是这种因素与题干内容中“一批富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的主张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能够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意识觉醒,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
答案:C
11.解析:本题考查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可知,提拉克认为民族独立是社会革命的前提和基础,他形象地说:“必须首先给人房子,然后你才能要求他们把屋子布置得井井有条”,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提拉克是印度资产阶级民族解放斗争的杰出领导人,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能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提拉克追求民族独立,反对在没有政治独立的情况下空喊社会改革,B项恰恰与之相反,排除;C项是甘地的主张,排除。故选D。
答案:D
12.解析:据材料“我除了需要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外,不需要国王的封号”可知,面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利诱,马赫迪严词拒绝,强调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说明苏丹民族意识有所觉醒,故选A项;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用共和政体,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苏丹马赫迪出生于造船工人家庭,借助伊斯兰教起义并非资产阶级主导民族抗争,排除C项;苏丹马赫迪起义最终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瓦解”说法错误,排除D项。
答案:A
13.解析:(1)据材料一“这种帝国的营建在1763年出现巨大的殖民拓居地之后的数十年间稳步地进行着”“这些获得物与1870年以后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并结合所学可知,1870年前,扩张速度缓慢而稳定,1870年后,扩张速度极快;据材料一“自由贸易的拥护者认为殖民地仅具有极小的经济价值,事实依旧是英、法两国在那数十年间继续获得属地”“1870年以后,‘新帝国主义’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并结合所学可知,1870年前,欧洲列强在殖民地获得的经济价值较小,1870年后,欧洲列强普遍从殖民地获得巨大收益;据材料一“工业革命不仅是美洲和澳大利亚被欧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欧洲庞大的殖民地结构在亚洲和非洲得以建立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可知,1870年前,欧洲列强在殖民地往往采用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如种植园奴隶制),1870年后,欧洲列强通过资本输出,广泛传播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2)第一小问诉求,据材料二印度国大党、伊朗、中国“提出民族独立的纲领,以建立美国或法国式的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要求经济独立,以抵制英货斗争为手段,以启迪民族意识、建设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进行民族教育”“表现为立宪革命,成为亚洲觉醒时期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潮流的先声”“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运动的顶点,它结束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亚洲觉醒时期亚洲国家的主要诉求是在政治上,争取民族独立,摆脱殖民者的控制和干涉;在经济上,发展民族经济,实现经济独立和国家富强。第二小问原因,据第一小问中亚洲国家的主要诉求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亚洲觉醒时期亚洲国家的主要诉求,在政治上,争取民族独立,摆脱殖民者的控制和干涉;结合所学可知,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浪潮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在经济上,发展民族经济,实现经济独立和国家富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帝国主义经济扩张的影响下,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此外,20世纪初亚洲觉醒,也与西方近代思想及教育方式的传入密切相关。
答案:(1)不同点:1870年前,扩张速度缓慢而稳定,1870年后,扩张速度极快;1870年前,欧洲列强在殖民地获得的经济价值较小,1870年后,欧洲列强普遍从殖民地获得巨大收益;1870年前,欧洲列强在殖民地往往采用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如种植园奴隶制),1870年后,欧洲列强通过资本输出,广泛传播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答出两点即可)
(2)诉求:政治上,争取民族独立,摆脱殖民者的控制和干涉;经济上,发展民族经济,实现经济独立和国家富强;思想上,加强民族教育。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浪潮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在帝国主义经济扩张的影响下,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西方近代思想及教育方式的传入。
14.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接受了欧洲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玻利瓦尔为争取在美洲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争取新国家的繁荣和进步……争取社会改革而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并结合所学从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经济、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原有殖民统治衰落及玻利瓦尔个人因素等方面进行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的经验被拉美和整个第三世界人民当作反对现代殖民主义斗争的宝贵遗产”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及反殖民斗争等方面进行阐述。
答案:(1)历史背景:北美独立战争的鼓舞;拉丁美洲经济有一定发展;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西班牙殖民霸主地位的衰落;玻利瓦尔的个人作用。
(2)历史贡献:推动了拉美地区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传播了欧洲启蒙思想;促进了拉美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或社会进步);鼓舞了拉美民众的反殖民斗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