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边城(节选)》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2《边城(节选)》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7 13:4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一曲田园牧歌,一种美的形式
——《边城》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作者介绍
《边城》内容梗概
《边城》电影
边城故事美
湘西风情美
边城人情美
翠翠 ←互生情愫→ 傩送

天保(单恋退出)
祖父 误会 顺顺
杨马兵 → 替代祖父成为翠翠监护人
边城故事美
撑船老人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淳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撑船老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撑船老人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故事美
三:当地端午节的风俗——边城赛龙舟 (第三个端午节)(顺叙)
四:翠翠与傩送的相遇——美丽的邂逅 (第一个端午节)(插叙)
五:翠翠与天保的见面——意外的相识 (第二个端午节)(插叙)
六:祖父对翠翠的试探——甜美的心事(今年的端午节)(顺叙)
1.小说节选围绕“端午节”,写了哪些事情?有什么作用?(按文本顺序进行梳理)
活动一:梳理节选内容
结构上:避免平铺直叙,形成文章布局上的跌宕起伏美
内容上:使“翠翠的心事”有了依托,交代了翠翠爱情产生、发展过程,充实人性至善的内容
1.小说节选围绕“端午节”,写了哪些事情?有什么作用?(按文本顺序进行梳理)
活动一:梳理节选内容
PART-01
风情美
1.《边城》里一年之中最热闹的节日有哪些?
中秋节——唱情歌
过春节——赏花灯
端午节——赛龙舟、捉鸭子
边城风俗美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的呐喊助威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
风 俗 美
14节:龙船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晴朗
19节: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的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
21节:河面已朦朦胧胧,看上去好像一只白鸭在潭中浮着……
92节: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
小说以川湘边境的小山城茶峒和距其一里多地的渡口为背景,写了青山绿水、夕阳、朱红色的船、黄狗、月亮、长颈大雄鸭等。这里的风景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纯净、自然、古朴、原生态、平静,远离世俗的尘嚣。
1、请在文中找出描写边城自然环境的句子,并概括其特点。
环境美
2.除了边城的自然景物,选文还为我们交代了边城的社会环境,边城还有着怎样的特点?
(第一段) 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①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爷爷总会找来的。”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
②到路上时,祖父想起什么似的,又问翠翠:“翠翠,翠翠,人那么多,好热闹,你一个人敢到河边看龙船吗 ”翠翠说:“怎么不敢 可是一个人玩有什么意思 ”
③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
人物美——翠翠
④“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他不会,他答应来找我,就一定会来的。”轻轻地说:“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⑤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 ”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翠翠在风日里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
人物美——翠翠
形象小结:翠翠清纯美丽、天真无邪、自然善良、活泼可爱,孝顺体贴,腼腆羞涩、矜持可爱,她和爷爷相依为命,对爷爷充满了依恋。
人物美——翠翠
探究:作者是怎样借助鱼来表现主人公翠翠的心理活动和人物形象的
第一处:“你不愿意上去,要待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你了,可不要喊救命!”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36、37)(翠翠与傩送初次相见的一番谈话提到了鱼)
第二处: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 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46)(第三处:翠翠嗔怪爷爷没有去接她的一番话中提到了鱼。)
第三处:“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54)(当年护送翠翠回家的人看到翠翠时,一番玩笑话提到了鱼。)
第四处:“前年还更有趣,你一个人在河边等我,差点儿不知道回来,天夜了,我还以为大鱼会吃掉你!” (81)
“爷爷,你还以为大鱼会吃掉我?是别人家说我,我告给你的!”(83)
“翠翠,现在你人长大了,一个人一定敢上城去看船,不怕鱼吃掉你了。”(84)(祖孙回忆两年前端午的谈话中提到了鱼。)
探究:作者是怎样借助鱼来表现主人公翠翠的心理活动和人物形象的
闻一多先生说,古代“鱼”是“匹偶”或“情侣”的隐语。
第一处:翠翠觉得素不相识的人来和她搭讪,对方是不怀好意的,于是轻骂了他,表现了当时恐慌、害羞的心理,以及纯真的少女之美。傩送:即使翠翠误解了他,也只是一笑了之,安排家人护送翠翠回家,傩送是古道热肠的人。
第二处:翠翠脱口而出的一句“无心之言”,表明此时的翠翠,她的心上开始惦记着这个爱开玩笑的善良的小伙子了。依然刻画了一位可爱而纯真的少女。暗示着情愫的增长。
第三处: 此时的翠翠由原先的沉默到此时一个明显的动作——笑,羞涩的、甜蜜的情窦初开。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此处沈从文暗示出翠翠刻意而为之的“思”。
这四处里,翠翠的情窦初开有它的发展轨迹,轻骂—惊羞—沉默—笑,少女之美、爱情之美、人情之美在这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1、前后照应,使故事情节连贯紧凑
2、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使翠翠的感情倾向愈加明朗化
3、展示人物性格,充满含蓄美,而最终对爱情的强烈追求与人性含蓄化的矛盾,又无意加剧了当事人的痛苦
“鱼”这一意象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
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 ”便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 ”说明爷爷对翠翠生活上无比关爱,婚事上用心良苦,体现了爷爷的慈爱可亲。
溪边的那个朋友,也应当来看看年轻人的热闹,回去一趟,换换地位还赶得及。且说:“看得好,就不必再回来……”说明爷爷体贴他人。
老船夫听说十分高兴,于是把酒葫芦取出,推给城中来的那一个。两人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不到一会儿,那人却在岩石上被烧酒醉倒了。说明爷爷豪爽热情。
一个人乘船过河后,一定要给钱,而爷爷却坚持不肯收,为此两人还起了争执。爷爷说“礼轻仁义重”,虽然他不肯收人家的钱,但他还是领了这份情。说明爷爷纯朴厚道、重义轻利。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爷爷这一人物形象。
人物美:爷爷
除了这些人情美,文章还提到哪些人物身上折射出的人情美了吗?
爷爷的城中老熟人:帮爷爷摆渡,让他们去城里看赛龙舟。
城中戍军长官,为与民同乐,增加一个水上项目:放鸭子,捉鸭子——上下和谐。
傩送派人送翠翠回家(四节)
顺顺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他们拮据,又送许多尖角粽子。(五节)
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边城的“人生形式”的?
①风景美。湘西山城充满了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的风景美--天朗、风轻、水清,这是一个健康、自然、美丽的世界。
②风俗美。端午节时有龙舟比赛、捉鸭子比赛,中秋、过年时有月下对歌、舞龙耍狮子、放炮仗烟火,边城祥和安定,人民和睦安乐。
③人性美。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祖父之间纯真的亲情、祖父与朋友之间淳朴的友情……这里的人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体现了人性美的一面。
通读全文,概括《边城(节选)》的主旨
文章主要叙述了翠翠在第一、二个端午节遇到傩送和天保的故事,显露了翠翠与傩送、天保感情纠葛的端倪,写出了翠翠、傩送、天保、祖父等人物的人性美,展现了湘西特有的秀美别致的风俗人情。作者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的人性美进行了热情的讴歌,从而体现出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和对生命自由的追求。
有人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理想的桃花源,生活于此时此地无疑是幸福的、美好的,但也有人认为文中弥漫着压抑和忧伤,对此,你怎么看 请谈谈你的观点。
观点一:我认为“边城”是理想的桃花源,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都是美的。这里不受土匪和战争的影响,社会平安有秩序,人们安分乐生。不论是“边城”绿水的环境,边民淳朴的风情,祖孙相依为命的亲情,还是翠翠那纯真朦胧的初恋之情,读来都让人心生向往。
观点二:我认为“边城”是美的,但还是让人感到压抑忧伤。首先,“边城”的安宁和睦不是高度文明的结果,是因为其“边”,偏远闭塞,虽然人性美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翠翠与爷爷的生活还是拮据的,甚至连粽子都不能自己包,这是让人心痛的。其次,翠翠的身上更能体现压抑、忧愁的情感。翠翠没有同龄人,陪伴她的是黄狗和爷爷;翠翠没有父母,爷爷不能细致地理解她少女的心思,翠翠也觉得不好跟爷爷说,总是闷在心中;二老一次不经意的关怀就在翠翠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以致让她排斥其他所有人,正是因为这是来自同龄的异性的关怀,可以想见翠翠的精神生活是贫乏的。在翠翠美丽、善良、清纯的外表下是一颗孤独寂寞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