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23讲横断山区
区域地理复习系列
建议课时:1课时
新课导入:攀枝花”热带水果王国“
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的川西南小城,地处位于亚热带,却盛产热带水果,现已成为横断山区颇具盛名的热带水果王国。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芒果树喜温暖,不耐寒霜,耐旱能力强,但不耐涝。一般认为,北回归线是芒果栽培的北缘。攀枝花市气候独特,降水较少,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
问题1:从影响农业区位自然因素出发,评价攀枝花种植芒果等热带水果的合理性。
问题2:与广西、海南相比,分析攀枝花芒果的市场优势。
学习目标 重点提炼
1.能说出横断山区的地理位置,了解横断地区主要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特征。(区域认知) ①横断山区地形的形成
2.探究横断山区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②横断山区的物种多样性
3.分析山高谷深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③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横断山区的干热河谷)
4.依据横断山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其特色农业的成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④横断山区的特色农业
学习目标
横断山区概况
01
02
微主题问题式探究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03
目录
横断山区……
1
第一部分
位置
位置
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位于中国四川省、云南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的总称
1000E
300N
形成
形成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猛烈碰撞,受阻向东扭转,
形成南北走向的褶皱山体;
河流沿着断裂带侵蚀下切,形成深谷
地形特点
地形特点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地势起伏大,北高南低;
山高谷深,河流地貌发育;
多雪山冰川,冰川地貌广布。
横断山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
气候
生物/资源
地形
水文水系
土壤
聚落
农业
工业
交通
人口
服务业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中低纬度
亚欧大陆东侧
受季风环流影响
山高谷深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焚风效应
径流量大
水能资源丰富
森林、生物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丰富
受制于自然环境,集中分布于谷地、山间盆地
因地制宜,“半农半牧”
依托当地矿产资源,发展工业
横断东西向交通
增强南北向交流
服务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真题感悟
(2021·全国·高考真题)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和地表水资源地域差异显著。下图示意该区域中三个典型地区的位置及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布(径流深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其集水区上的水层深度,反映地表水资源量丰缺)。据此完成1-2题。
3.Ⅰ、Ⅱ、Ⅲ区年均降水量( )
A.I>Ⅱ>Ⅲ B.Ⅱ>I>>Ⅲ
C.Ⅲ>Ⅱ>I D.Ⅱ>Ⅲ>I
D
西南季风
Ⅱ区位于迎风坡,距风源地近,降水量大
Ⅰ区距风源地远,众多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水汽深入
Ⅲ 区位于河谷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介于 Ⅱ 区与Ⅰ 区之间
真题感悟
(2021·全国·高考真题)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和地表水资源地域差异显著。下图示意该区域中三个典型地区的位置及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布(径流深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其集水区上的水层深度,反映地表水资源量丰缺)。据此完成1-2题。
4.相较于I、Ⅱ区,Ⅲ区径流深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集水面积大、植被截留强
B.集水面积小、蒸散发较强
C.地表渗漏多、蒸散发较强
D.地表渗漏多、植被截留强
C
集水面积对径流深影响小
Ⅲ区构造活动频繁,断裂发育;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渗漏较多,
Ⅲ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散作用强
植被截留作用强会使当地径流深较大,
微主题问题式探究……
2
第三部分
探究主题1:物种基因库
探究问题1:说明横断山区成为“物种基因库”的原因。
横断山一直被称为物种的基因库,大批被誉为生物活化石的孑遗物种在此得以保存,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③山高谷深,环境封闭,受外界的干扰少。
①横断山区纬度较低,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水热充足;
②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带性明显,水热组合丰富,生态环境多样,生物类型多样;
适宜的
生存环境
多样的
生存环境
受干扰少
物种基因库
滇金丝猴
熊猫
探究主题2:干热河谷
谷底自然生长着热带干旱的典型植被——仙人掌
(2022·辽宁·高考真题)我国某段峡谷谷底自然生长大量仙人掌,山坡上是稀疏的灌丛,山顶有森林分布。小华同学暑期沿该段峡谷进行地理研学,途经“大流砂”。“大流砂”宽约300米、高约900米,坡面有大量碎石,由上至下呈发散状分布直至坡底。此处时常发生地质灾害。下图示意“大流砂”位置。据此以下问题。
该段峡谷夏季气候特征为( )
A.湿热 B.冷湿 C.干冷 D.干热
D
定位:横断山区
夏季风
焚风效应
干热
探究主题2:干热河谷
探究主题3:特色农业
探究问题3: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保持“半农半牧”的原因。
在横断山区东北部,高山、峡谷交错分布,藏族的一个分支——嘉绒藏人在这里开创了一种“半农半牧”的独特生活方式,在半山(指山麓到山顶之间的山坡,海拔通常在2500~3000米)地带耕种、居住,在高山草甸放牧牦牛,至今保持着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因地制宜
积极影响
经济:
社会:
生态:
历史因素
①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显著,适宜半农半牧
⑤受传统的生产经验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保持半农半牧
②半农半牧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安排农牧业生产,市场适应性强
④半农半牧方式因地制宜,对山地生态环境破坏小
③合理安排农事,提高时间利用率;
学以致用……
3
第四部分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的川西南小城,地处位于亚热带,却盛产热带水果,现已成为横断山区颇具盛名的热带水果王国。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芒果树喜温暖,不耐寒霜,耐旱能力强,但不耐涝。一般认为,北回归线是芒果栽培的北缘。攀枝花市气候独特,降水较少,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
问题1:从影响农业区位自然因素出发,评价攀枝花种植芒果等热带水果的合理性。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气候:
攀枝花市纬度较低;
夏季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地带,降水少,下沉气流增温效应强(焚风效应强);
冬季高大山脉阻挡北方冷空气(寒潮),
金沙江河谷气温较高,热量充足
土壤
水源
肥沃
充足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的川西南小城,地处位于亚热带,却盛产热带水果,现已成为横断山区颇具盛名的热带水果王国。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芒果树喜温暖,不耐寒霜,耐旱能力强,但不耐涝。一般认为,北回归线是芒果栽培的北缘。攀枝花市气候独特,降水较少,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
问题2:与广西、海南相比,分析攀枝花芒果的市场优势。
河谷地区晴天多,光照充足;
海拔较高,
纬度较高,
昼夜温差大;
品质优良
攀枝花的芒果晚熟,错开旺季,市场竞争力强
生长周期长;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2020·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两山地属于( )
A.昆仑山脉 B.秦岭
C.祁连山脉 D.横断山脉
2.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
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
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
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
D
C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2017·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3-5题。
3.1980 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
A.技术要求高 B.劳动力投入大 C.种子成本高 D.单位面积产量低
4.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
A.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B.建设特色商品基地
C.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
D
B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2017·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3-5题。
5.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 )
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 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
C.丙类村地形较平坦 D.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
A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2023年陕西高三模拟考)甲图为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地质灾害综合分区图,图示区域多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乙图为三大分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非易发区的面积占比图。据此完成6-7题。
6.甲图中分区I、Ⅱ、Ⅲ分别对应乙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7.相较于分区Ⅱ、Ⅲ,与分区I地质灾害形成最为密切的特征是( )
A.植被覆盖率高 B.谷地多呈南北走向
C.地震发生频率高 D.昼夜温差大
A
B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8、(2019·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1) 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地形主要特点:山高谷深
耕地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
数量少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8、(2019·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干
热
干热河谷
气温高
不易散热
降水少
蒸发大
谷地盛行下沉气流
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
河谷地形封闭
夏季风
冬季风
不易形成降水
盛行风背风坡
山高谷深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8、(2019·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气
候
气温
热量
光照
昼夜温差
全年气温高
热量充足
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
海拔高,晴天多
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和品质提高
昼夜
温差大
光照强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8、(2019·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产品
市场
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
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
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
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
交 通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9、(2020·全国·统考高考真题)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
③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
板块运动压力
构造运动活跃
岩石承受力
板块运动
①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
②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
>
断裂发育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9、(2020·全国·统考高考真题)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
断裂沿线岩石破碎
易受流水侵蚀,
发育河流。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9、(2020·全国·统考高考真题)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
金矿的位置
金矿所在的位置易出露
有多处类似的位置
河流较多,金矿石出露的空间范围增大。
金矿与断裂空间分布一致。
图示区域山高谷深(地壳抬升,河流深切),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金矿石出露的概率增大;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9、(2020·全国·统考高考真题)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
当河流流速减小时,河水挟带的金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形成沙金。
金矿石
(岩石中)
沙金
(河床中)
河 流
金沙江及其支流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或崩塌、破碎,随流水进入金沙江。
金沙江比降大,水流急,搬运能力强,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
课程总结
板块运动
造就
横断山区
山高谷深
多断裂发育
水热条件多样
生物种类丰富多样
迎风坡:降水量大
背风坡:焚风效应
(干热河谷)
人类生产方式多样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