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基辛格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1
01 震憾全世界
问题1、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问题2、中美建交的时间、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时
2
02 改变旧格局
问题1、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会议
问题2、影响
3
问题1、中国特俗大国外交布局、意义
02 走进新时代
第一篇章 震憾全世界
7月11日下午,离开的飞机起飞前,终于完成了关于尼克松总统访华声明的草拟通稿。“(尼克松即将访华)公告一经公布,震撼世界”。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1971.07
新中国建国后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美国对示意图
材料1: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登载的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的消息。
新中国反美宣传标语
中苏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激烈交火。这次事件后,中苏两国在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关系降至冰点。——整理自《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中苏边境冲突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局面
70年代初期,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力量对比在向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联凭借其迅速膨胀起来的军事力量到处伸手。而美国先是深陷于侵越的泥潭之中,后来又为侵越战争的‘后遗症’所困扰。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
材料2:
美国深陷越战泥潭
苏联
中国
美国
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美苏争霸
敌对状态
中苏恶化
【探究】中美关系为什么能在20世纪70年代走向正常化?
国际
第三世界国家崛起,并支持中国
时间 重大事件
1953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1964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 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国际地位
经济实力
国防科技
国内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
美国经济“滞涨”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苏攻美守)
根本原因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
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
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
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美国态度:
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
1971年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美国队员科恩为赶比赛,意外搭上了中国队的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寒暄。这本是一件运动员友好交往的小事,却打开了中美交往的新局面。
毛泽东听闻此事后,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美国总统尼克松得知消息后,电示美国队:“务必去北京。”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美国一批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14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
中国反应: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投石问路: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1日)
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
——周恩来
中美会谈
尼克松与周恩来总理在上海举行会谈,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尼克松夫人及美方一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给予他们有礼貌的款待,表示感谢。
——1972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意义:《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不同时期中国新增建交国统计
年份 美国从中国进口额 美国对华出口额 双边
贸易总额
1971 4.7 0 4.7
1972 32.2 60.2 92.2
1979 592.3 1724.0 2316.2
美国官方统计相应年份中美贸易情况(单位:100万美元)
中美关系 建交国家数量
和解前 (1971年之前) 64国
和解后 (1972年) 新增18国(日本、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
建交后 (1979年) 119个国家
②促进中美双方的合作。
①促进了中国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
建交国家增多
中美贸易急剧增长
1972年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史料: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日政府《联合声明》
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第二篇章 改变旧格局
“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果,但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使我难为情……”。
——基辛格《白宫岁月》
1971.10
联合国总部
(1)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仍由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联合国国徽
www.islide.cc观看以下视频,并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哪一年?(2)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哪次重要会议?西方媒体称之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乔的笑”
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会议。中国代表团一出现,立刻成为了全场关注的焦点。有记考问:“乔团长,您能不能谈谈现在的心情?”乔冠华仰头大笑,那自豪的、淋漓尽致的笑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片刻后,他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现在的心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
他的笑容,被在场的摄影记者抓拍了下来,在普利策新闻奖中定格为永远的历史。
概况:
(1)时间:
(2)会议:
(3)经过: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即著名的联大2758号决议。
【合作探究】为何我国能够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1950—1953年,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材料二: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
中国的军事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材料三:毛泽东后来对此评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材料四: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根本原因
影响:
对中国:正式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进一步提高了国际地位,加强了对国际事务的作用与影响;
对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
第三篇章 走进新时代
改革开放后
1.外交政策:
2.外交原则:
3.主要措施::
周边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美关系
中苏关系
欧盟国家
中日关系
睦邻友好关系
政治经济合作
积极发展关系
稳定发展
逐步实现正常化
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
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3.主要措施:②积极参与全球外交
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4.外交布局: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积极参与湄公河禁毒行动
中国向摩尔多瓦提供援助安置乌克兰难民
中国中国援助柬妇女界物资
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1)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4.成就:
成就:
2017年,在北京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4年,在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
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6年,在杭州举办G20领导人峰会
2017年,在厦门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2018年,在成都举办亚信峰会
(2)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本课小结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外交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