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语言运用之表达得体
【命题规律】
考情透析
所谓“得体”就是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应各种情境条件,要符合场合、对象、目的等语境条件。既要考虑说话者自己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者的诸多情况,并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单机添加标题
学通方法——
表达得体的4种技法
想想这个故事的结尾?
秀 才 买 柴
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者过来。”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就过去了。秀才又问:“其价几何?”挑夫只听懂“价”这个字,就开了个价。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
这回挑夫怎么也听不懂,于是挑起柴走了
技法一:注意对象
1.注意区分对象
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担当着一定的角色,在交往中,说话要符合自己在彼时彼地的身份,自己在充当什么角色,就要说这个角色的话。
讲话或书写时应考虑谁是听话者或阅读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素养、性格、气质、爱好甚至禁忌等)。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重点不同,取舍要有别。例如,祝贺生日,则要考虑到不同对象年龄的差异。对儿童,可祝他永远健康;对年轻人,可祝他永远年轻、漂亮;对老年人,可祝他长命百岁。
技法一:注意对象
2.准确运用尊称、谦称
谦辞,即表示自我谦虚的词语;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敬辞的正确使用是中考语文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重要内容。
“家大舍小令外人”是对谦称、敬称的最好概括。即称呼自己的亲属用谦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用“家”,如“家父”“家兄”等;比自己辈分低或年幼的用“舍”,如“舍侄”“舍弟”等;称呼对方的亲属一般用“令”,如“令尊”“令爱”等。
技法一:注意对象
3.注意特殊词语的使用
有些词语有固定的用法,如“美轮美奂”只指建筑物的高大华美;“举案齐眉”只适用于夫妻之间;“鼎力相助”只适用于对方,是敬辞。
技法二:注意语境
合乎事理、语境
对失意人不说得意的话,对有缺陷的人不说人家忌讳的话,对长辈谈话忌大模大样,在人家办喜事时不说丧气的话,对方情绪好时可以多说几句,对方情绪低落时就该少说几句,对方彬彬有礼时说话要客气、文雅、谦让,对方蛮不讲理时就应据理力争,决不低三下四。
常见的谦辞一览表
“鄙”字 ①鄙人:对人称自己。②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③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舍”字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
①舍侄:称自己的侄子。②舍弟:称自己的弟弟。
③舍亲:称自己的亲人。④舍间、舍下:称自己 的家。
“家”字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①家父、家严:称自己的父亲。②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③家兄:称自己的兄长。
“敝”字 ①敝人:对人谦称自己。②敝姓:对人谦称自己的姓。③敝校:对人谦称自己的学校。
常见的谦辞一览表
“愚”字 ①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②愚见: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拙”字 ①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②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③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小”字 ①小人:地位低的人的自称。②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敢”字 ①敢问: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②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③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常见的谦辞一览表
“见” ①见教:客套话,指教(我)。②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多用于书信)。
其他 谦辞 ①马齿徒增: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②涂鸦:谦称自己字写得很差或画画得很差。
③错爱:用于感谢对方对自己的关心、爱护。
④刍荛之见:称自己浅陋的看法。⑤过奖、过誉:用于自己受到表扬或夸奖时的话。⑥寒门:称自己贫寒的家庭。⑦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
常见的敬辞一览表
“令”字 ①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②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③令嫒、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④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⑤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⑥令阃:尊称对方的妻子。
“拜”字 ①拜读:读对方作品。②拜贺:祝贺对方。③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④拜托:请对方帮忙。⑤拜识:结识对方。⑥拜辞:告别对方。
“奉”字 ①奉告:告诉对方。②奉还:归还对方的物品。
③奉送:赠送对方礼物。④奉劝:劝告对方。
“惠”字 ①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②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③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④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⑤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常见的敬辞一览表
“垂”字 ①垂问: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②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③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④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⑤垂怜: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怜爱或同情。
“贵”字 ①贵姓:询问对方的姓。②贵庚:询问对方的年龄。③贵恙:称对方的病。④贵干:询问对方要做什么。⑤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
“高”字 ①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②高龄、高寿:称老人家的年龄。③高见:指对方的见解。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⑤高堂:称对方父母。⑥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
“光”字 ①光临:称对方到来。②光顾:商家多用来欢迎 顾客。
常见的敬辞一览表
“宝”字 ①宝号:称对方的店铺。②宝眷:称对方的家眷。
“呈”字 ①呈正:把自己的作品送请别人批评改正。②呈报:用公文向上级报告。③呈请:用公文向上级请示。
其他敬辞 ①璧还:用于归还对方物品。②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③斧正:用于请对方修改自己的文章。④恭候:用于等待对方。⑤借问: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⑥千金:称别人的女儿。⑦雅正:用于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请对方指教。⑧鼎力:用于向对方表示感谢。⑨华诞:称对方的生日。⑩海涵:大度包容(用于请人原谅时)。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玉照:称别人的照片。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求人办事说拜托,请改文章说斧正
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
看望别人说拜访,送礼给人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所说寒舍
请人谅解说包涵,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未及迎接说失迎
请人勿送说留步,请人决定说钧裁
常见谦辞敬辞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指教”,请人原谅说“包涵”;
请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宾客来到用“光临”,伴朋友用“奉陪”;
中途先走说“失陪”,等候客人用“基候”;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光顾”;
问人姓名说“贵姓”,答说已姓说“免贵”;
称人住处叫“府上”、“贵府”,
称自己住处为“敝处”、“寒舍”。
常见谦辞敬辞
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听话人
年龄
身份
文化背景
性格
禁忌
年龄
身份
性格
文化程度
注意对象
说话人
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1)生老病死的禁忌语:(避讳说“死”,西方人忌称别人“老”)
(2)节庆日的禁忌语:(婚庆不说“分离”,喜庆不说“死”、“病”)
(3)职业的禁忌语:(渔民忌“翻”,戏班忌“散”、“伞”)
(4)私隐的禁忌语:(家庭情况、年龄、收入、感情生活)
禁 忌 语
技法二:注意语境
合乎事理、语境
对于写景的复句或语段,要注意语境因素,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别,就不容易辨别选项的正误,也不容易选出衔接恰当的续句来。例如:为画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技法三:注意话题
把握主题
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脉络清晰,文气顺畅,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所谓话题统一,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围绕着一个中心,集中地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无关的话不放在一起。一段话中,如果随意变换陈述对象,就会影响语句的畅通。
技法四:注意文章整体性
语句前后照应
语句要前后照应,包括答句与问句的照应、上下句词语的照应、前后句式的照应。
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了问题,后句便要作出正确的回答。有的问句一连提出两个问题,便要兼顾两个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一概肯定,都会造成语句的不连贯。
技法七:容易理解
1.语言简明。是指语言简洁明了,如果简满却不明了,妨碍意思的表达,那就成为苟简了。
例如某衡上有个卖削价皮鞋的,牌子上写着“男牛40,女猪20”,行人看了很费解。原来他是想告诉顾客:男式牛皮鞋每双40元,女式猪皮鞋每双20元。
2.避免歧义。有些句子,孤立地看,可以有不同的解,这样,语言表达就不清晰,让人抓不住主旨。
技法五:容易理解
3.切忌晦涩。语言含混晦涩,就会令人费解甚至误解。而造成晦涩的原因,主要是语言不规范,如说话、写文章不合乎语法和语言习惯,用语不准确,生造词语,滥用简称和方言土语,不注意词语的感彩和语体色彩
4.语序恰当。就语言清晰而言,语序主要指句内语序,即并列词语(含短语)的语序、多层定语的语序和多层状语的语序。
5.多用短句。即句子容量要适当,多用短句,少用长句。这不是说长句不好,也不是说长句与语言清晰相盾,而是说短句更能使句意清楚,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
技法六:把握语体
1.辨析口语和书面语。
注意区分语段中使用的词语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于不同的语言材料,以适应不同的语境和满足交际需要。如文言词语典雅、庄重,适合书面语体,在公文中使用;方言和俚语简明、通俗,在口语或文艺作品中使用。
技法六:把握语体
2.明确不同文体的语体特点
一般来说,不同的文体应有与之相适应的语体,而不同的语体又常常表现出不同的语体色彩和语体特征。如文艺语体要具有形象性,科技语体要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政论语体要具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语体要准确、简洁和程式化。而不同的文体,具体来说,对用语又有不同的要求。就实用文来说,新闻稿要求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广播稿、演讲稿要求用语通俗、口语化;合同要求措辞严密、表述清晰;贺词要求热情、庄重;讣告要求严肃、郑重而沉郁。
语体
口头语体
书面语体
①公文事务语体
②文艺语体
③科技语体
④政论语体
①日常生活用语
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
④演说辩论
③广播
亲切自然,
生动活泼
庄重、严谨
客观,平实,有逻辑性,多用长句
讲文采,语言生动形象,句式灵活
明确、简要、平实,程式化
逻辑性与形象性并重,准确严密
【针对训练】
文章语体是为适应不同交际需要形成的语言体式,下列句子不合语体风格的一项
( )
A.村子里很静,杜鹃鸟在果林的深处不住气地啼叫。果树的嫩叶,在四月的微风中絮语。蝙蝠,扇动着它那半透明的黑纱似的翅膀,在树枝间飞翔。(文学语体)
B.细菌有三种形态:球形(球菌)、杆形(杆菌)及螺旋形(螺旋菌)。在这三类之间,还有许多不显著的过渡形态。细菌虽形体小,体积差别却很大。(科技语体)
C.同学们,励志小学校园广播开始了!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我校四(1)班李想同学在省城折桂了!她参加作文比赛,精骛八极,倚笔驰骋。(广播语体)
D.为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特制定本《森林法》。(公文语体)
[答案]
C
[解析]
广播语体不是书面表达,而是要通过播音员向听众传达信息,所以要通俗易懂,尽量做到口语化,要让听众听懂。C项,“折桂”“精骛八极,倚笔驰骋”为书面语体。
【针对训练】
引用得体
引用得体也是语言表达得体的一个方面,通常是在表述中引用古诗词中的句子,这些诗词句的意思要与语句表述的意思或情境保持一致,否则,就会造成引用不得体。
引用得体
判断引用是否得体的两个要点
1.把握引用诗词的意思。
语句引用的古诗词一般会有两个方面的意思需要思考,即诗词句在原诗词中的意思以及诗词句后来被赋予的意思。
2.把握给出的语境的意思。
分析完诗词句的意思后,还要准确理解语句表达的意思,辨析诗词句与语境是否相符。
【试题举例】
某校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下列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 ( )
A.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
B.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李白)
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D.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题干设置了“线上成人仪式”这一情境,点赞、留言、相互勉励的对象为同学。A项,出自《尚书·君陈》,意为每天都孜孜不倦地工作,不敢贪图享受。B项,出自李白的《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后两句是“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诗人借兰、松这两个意象极力赞美了高洁傲岸的节操。C项,出自杜荀鹤的《题弟侄书堂》,勉励年轻人少年时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面对易逝的光阴不要放松懈怠。D项,出自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与题干情境不符。故选D。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