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景阳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谋财(mú) 迸(bìng) 出 踉跄 ( niàng qiang)
B.蹿(cuān) 霹雳(pī lì) 酥( sū )软
C.揪住(jiū ) 景阳冈(gāng) 晌(xiǎng)午
D.抡(lūn)起 簌( shù)地 咆(páo)哮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谋财(mú) 迸(bìng) 出 咆哮(páo)
B.蹿(cuān) 霹雳(pī lì) 酥软( sū )
C.揪住(jiū ) 晌午(xiǎng) 景阳冈(gāng)
D.抡起(lūn) 簌地( shù) 踉跄 ( niàng qiang)
3.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逾越:超越,超过。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思考。
B.启迪:开导,启发。 堕落:(思想、行为)变坏。
C.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晨曦:早晨的太阳。
D.猝然:突然,出乎意料。 矫正畸形:改变生物体发育不正常的部分。
4.《景阳冈》一文中“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这句正如俗语所说( )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C.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5.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出武松有勇有谋这一性格特点的是( )
A.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B.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C.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
二、填空题
6.看拼音写词语:
yì yǐn ér jìn xìnɡ mìnɡ bàn yè sān ɡēnɡ ɡuǐ jì
( ) ( ) ( ) ( )
pò làn chǐ xiào xiōnɡ tánɡ quán tou sū ruǎn
( )( ) ( )( ) ( )
7.看拼音,写词语。
(1)他做事从不tuō lā( ),是我们学习的bǎng yàng( )。
(2)看到zhuì luò( )的石块,我吓得心都要从xiōng táng( )里蹦出来了。
(3)他拄着guǎi zhàng( )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shēn qǐng( )。
8.默读《景阳冈》,遇到不懂的词语,如“梢棒、筛酒”,可以猜一猜意思。
9.看词语写拼音
恰好( )谋财( )诡诈( )肋骨( )霹雳( )
胯下( )咆哮( )揪住( )铁锤( )迸出( )
棒橛( )血泊( )
10.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1)爷爷拄着guǎi zhàng( ),tuō( )着双腿,慢慢爬上shān ɡānɡ( )。看着记忆中shú xī( )的景色,他的心好像要从xiōng táng( )里蹦出来,泪水不禁淌了满脸。
(2)店家劝武松不要上冈,武松xún sī( )着店家是不是要在bàn yè sān gēng( )时害他。看到榜文时,武松想回去又生怕遭人chǐ xiào( )。幸好武松wǔ yì( )高强,最终打死了那只凶猛的老虎。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写句子。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改为陈述句)
2.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改为转述句)
3.俺家的酒,虽是村酒。 俺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溢味。(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2.短文选自元末明初 (填作者)的长篇小说《 》(填作品),武松人称“ ”,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行第 位。
13.用小标题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 )——武松打虎——( )
14.联系上下文,猜猜下列词语的意思再写下来。
梢棒: 纳定:
15.短文详写了打虎的经过,写武松打虎用了“劈、 、 、踢、打”等一系列动作,充分展示了一个 、 打虎英雄。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老虎的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7.对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并说说你的理由。
(1)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
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里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8.这一段文字是写 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 、 、 ,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 ,这样的好处是 。
19.文中的“闪”字能换成“躲”字吗?为什么?
《6.景阳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B C B C
1.B
2.B
3.C
4.B
5.C
6. 一饮而尽 性命 半夜三更 诡计 破烂 耻笑 胸膛 拳头 酥软
7. 拖拉 榜样 坠落 胸膛 拐杖 申请
8.梢棒:防身用的木棍。
筛酒:斟酒﹑倒酒。
9. qià hǎo móu cái guǐ zhà lèi gǔ pī lì kuà xià páo xiào jiū zhù tiě chuí bèng chū bàng jué xuè pō
10. 拐杖 拖 山冈 熟悉 胸膛 寻思 半夜三更 耻笑 武艺
11. 你留在家里歇,肯定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 武松道,这奇了怪了!店家如何不肯卖酒给他呢? 俺家的酒虽然是村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12. 施耐庵 水浒传 行者武松(行者) 十四 13. 武松遇虎(老虎袭人、突遇老虎); 打死老虎 14. 用来防身的棍棒。 事情在预料之中或事态在掌控之中/牢牢地控制住/紧紧地按着。 15. 揪 按 力大无穷、 武艺高强、机敏勇武等 16.这是对老虎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老虎的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反衬出武松的机敏勇武。 17.我赞成评价(1),武松明知山有老虎,却无惧无畏,而且最终打死了老虎,体现了他的英勇无畏、武艺高强。
我赞成评价(2),武松不听店家劝阻,有些固执,而且看到官府的榜文后,不肯返回,说明他很要面子。
我认为这两种评价都有道理。武松明知山有老虎,却无惧无畏,而且最终打死了老虎,这是他勇敢的一面;另外他不听店家劝阻,有些固执,而且看到官府的榜文后,不肯返回,说明他很要面子。
18.武松与老虎搏斗 扑 掀 剪 闪 武松以退为进,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 19.不能,“闪”指主动地躲过,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