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 巩固达标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 巩固达标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6 15:4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古诗三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遗民泪尽胡尘里。加点词正确的解释是( )
A.眼泪流到的最远的地方 B.眼泪无止境地流
C.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惨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西出阳关无故人 故人西辞黄鹤楼 B.王师北定中原日 南望王师又一年
C.遗民泪尽胡尘里 孤帆远影碧空尽 D.不破楼兰终不还 万里长征人未还
3.下面对题目《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之情
B.对进犯宋朝的金朝统治者的谴责之情
C.对金统治者的原宋朝百姓苦难生活的怜悯之情
D.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失望、愤怒之情
4.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沙百战穿金甲(磨破) B.遗民泪尽胡尘里(黑色的沙尘暴)
C.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D.青春作伴好还乡(指春天)
二、填空题
5.把古诗补充完整。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
羌笛何须怨杨柳,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6.看拼音,写词语。
xī yuè华山山高qiān rèn,比mó tiān大楼高得多,如果不去游览一番,就太令人yí hàn了!
7.默写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书写正确美观,行款整齐。
8.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从军行》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边塞诗人 ,这首诗中的“ , ”写的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2.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 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 作了铺垫;第三句“ ”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 ”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9.写近、反义词。
1.近义词。
遗憾—( ) 悲凉—( )
2.反义词。
满足—( ) 悲凉—( )
三、语言表达
10.解释下列诗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四、书面表达
11.小练笔。(选做题)
听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杜甫终于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了。想象一下,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会做哪些事?说哪些话?请你写一写当时的情景。
五、诗词曲鉴赏
古诗在线。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
(8)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1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
13.这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9.古诗三首》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答案 C C A B
1.C
2.C
3.A
4.B
5. 一片孤城万仞山 春风不度玉门关 烟花三月下扬州 唯见长江天际流
6.
7.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8.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夸张 抒情 沮尽 望
9. 憾事 悲伤 不足 欢喜
10.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北方沦陷区的老百姓在金兵的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他们一年又一年地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
11.听闻消息,正在书房看书的杜甫倏地站了起来。他两眼放光,有些语无伦次地说:“这这,这是真的吗?”眼前的妻儿笑容满面。杜甫的手微微颤抖,胡乱地把书卷成一团。忽然,他一拍手说:“走!咱收拾行李,回家去!”话音刚落,便拉着妻儿的手出门了。
12.黄河 白云 孤城 山 13.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