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刷子李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从刷子李说出了徒弟的心理,可以看出刷子李是个什么样的人?( )
A.刷子李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心细如发。
B.刷子李说了徒弟的心理,是要让徒弟好好佩服自己。
C.刷子李这样做,明显是要压服一下徒弟。
2.《刷子李》一文中作者用很多的笔墨刻画了曹小三这一人物形象是为了( )
A.烘托曹小三这个人物的无知。 B.通过曹小三的心理活动间接地突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C.表现刷子李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D.作者善于运用人物的对比,反衬出刷子李的人物特点。
3.下列词语中,不是形容人物神态的一项是( )
A.神采奕奕 B.手疾眼快 C.兴高采烈 D.目瞪口呆
4.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蘸水(zhān) 芝麻(zhī) 屏障(zhàng)
B.刷子(shuā) 有诈(zhà) 神圣(sèng)
C.侵犯(fàn) 捏着(niē) 轰然(hōng)
5.课文从( )等方面介绍了刷子李的“奇”。
①效果奇 ②规矩奇 ③脾气奇 ④动作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填空题
6.按要求写词语。
(1)平平整整(AABB) ( ) ( ) ( )
(2)一模一样(ABAC) ( ) ( ) ( )
(3)威严的近义词 ( ) ( ) ( )
7.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缝:fèng féng
调:tiáo diào
假:jiǎ jià
模:mó mú
8.课文朗读 走近课文 第一步
(1)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已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3)从《刷子李》这一题目我知道
9.品析语句,完成练习。
1.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1)我们可以用成语“ ”来形容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2)这句话通过对 和 的描写,写出了刷子李 、 ,反映了刷子李 的技艺。
2.“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曹小三究竟明白了什么呢?
3.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这句话是个 句,作用是 。
给句子换个说法,而不改变其意思: 。
10.《刷子李》一文:理清脉络 内容梳理
(1)写出文中一个心理描写的句子。
(2)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具体事例,主要运用了 方法,围绕 、 、 三个方面刻画了奇人刷子李的人物形象。
(3)课文最后一句话意涵丰富,告诉我们 的道理。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写句子。
1.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缩句)
2.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改为“被”字句)
3.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张大力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像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张大力听了,正色道:“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2.这篇短文选自冯翼才的《俗世奇人》,下面出处与其相同的是( )
A.《刷子李》 B.《景阳冈》 C.《将相和》 D.《桥》
13.关于聚合成大门口放着的那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当于现在的广告作用。
B.用来试试人的力气大小。
C.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D.在张大力之前没人能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微动一动。
14.文中画“ ”的句子改写成“胳膊举得直直的”好吗?为什么?
15.文中说到“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这方法具体指什么?可不可以删掉不写?写出你的理由。
阅读以下两个选段,完成练习。
【选段一】:《摔跤》节选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 ),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选段二】:《刷子李》节选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16.选段(一)选自 ,作者 ;选段(二)选自小说集 ,作者 。
17.根据原文,在选段(一)的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18.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属于外貌描写。( )
(2)“伴着鼓点,和着琴音”中的“和”应读作“huò”。( )
(3)曹小三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是因为他十分害怕师傅刷子李。( )
19.选段(二)中描写曹小三的句子,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0.小练笔。(选做题)
干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再常见不过的,如擦黑板、扫地、洗碗等。但每个人干活的风格大有不用,请你根据一个熟悉的人干某个活的特点,对他的动作进行描写。
《14.刷子李》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B B C D
1.A
2.B
3.B
4.C
5.D
6. 原原本本 吭吭吃吃 拉拉扯扯 有声有色 群策群力 自吹自擂 庄严 庄重 稳重
7. 裂缝 缝纫 协调 调动 假山 假期 模型 模样
8.(1)11 3 流利
(2)傅 袱 堪
(3)本文的主角是一个姓李的。
9. 出神入化 手臂的动作 毛刷的声音 刷墙的动作熟练 优美 高超 他明白了:手艺人必须有本事。本事是靠勤学苦练得来的,有了本事才能有自己的尊严。 反问 强调了屋顶刷浆的难度很大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没有谁能一滴不掉
10. 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 技艺高超 着装之奇 规矩之奇 本事是靠勤学苦练得来的,一个人要不断地挑战自己、锻炼自己、完善自己
11. 他觉得衣服有种威严。 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被他打开。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没有人能一滴不掉。
12.A 13.B 14.不好。这句话从人物动作“胳膊笔直不弯”和表情“脸上笑容满面”告诉读者张大力举得很轻松、没费多大力。“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的联想更衬托出张大力力气不大,确实名副其实。 15.这种方法具体指“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这行字体现着当时天津人佩服人、夸赞人的一种方法,就是公开承认你、相信你的能力。不可以删除不写。这句话体现出短文浓浓的津味。另外,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张大力的力气大得到了又一次的渲染,紧紧地抓住了读者,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16. 《小兵张嘎》 徐光耀 《俗世奇人》 冯骥才 17.蹦来蹦去 18. √ × × 19.曹小三的想法是文章叙事的线索,通过曹小三的视角,侧面表现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20.示例:爷爷炒菜时,左手握住锅柄,不时地转动,让锅均匀受热,右手持铲,不停地翻炒。他将锅往上一颠,只见菜从锅中一跃而起,在空中翻了个身,又稳稳地落回锅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