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本卷得分:________/70分 建议用时:25分钟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2分,一空 1分)
掷( zhì ) 懿( yì ) 揩( kāi )
嘎( ɡā ) 茬( chá ) 鼹鼠( yǎn )
掳去( lǔ ) 针灸( jiǔ ) 诘问( jié )
和蔼( ǎi ) 疏懒( shū )
惶急( huánɡ ) 愚昧( mèi )
孤孀( shuānɡ ) 粗拙( zhuō )
伛偻( yǔ ) 滞笨( zhì )
荒僻( pì ) 眼翳( yì )
凹凼( dànɡ ) 杨绛( jiànɡ )
涎水( xián ) 门槛( kǎn )
瓦罐( ɡuàn ) 烟瘾( yǐn )
头颅( lú ) 砌缝( qì )
晌午( shǎnɡ ) 挪动( nuó )
蜷缩( quán ) 憎恶( zēnɡ )( wù )
霹雳( pī )( lì ) 磕烟灰( kē )
烦suǒ( 琐 ) pú( 菩 )萨
震sǒnɡ( 悚 ) 惧dàn( 惮 )
ɡè( 硌 )牙 chuānɡ( 疮 )疤
tā( 塌 )败 取dì( 缔 )
qiào( 撬 )开 愧zuò( 怍 )
yǎo( 舀 )米 hài( 骇 )破胆
zuàn( 攥 )着钱
xiānɡ qiàn( 镶 )( 嵌 )
ɡān ɡà( 尴 )( 尬 )
2.解释词语或者根据意思写出成语。(3分)
(1)低眉顺眼:形容恭顺小心的样子。
(2)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大庭广众 )
(3)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震悚 )
3.[2024·贵州改编]下面对文学常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岑参,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B.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杨绛,作家、翻译家。有代表作品《流浪地球》、译作《堂吉诃德》。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解析:C.《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的作品。
4.默写填空。(9分,一空 1分)
(1)王维《竹里馆》中含有“人”字的诗句: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2022·滨州]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6)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5.[2023·扬州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木兰诗》中的木兰,具有丰富人格。她的身上集中了对国家的忠、对父母的孝,征战沙场的勇、女扮男装的智、劳作不已的勤。
B.《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温柔善良但又逆来顺受。她的死是继虎妞难产而死后给祥子的又一次打击,也是压死祥子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C.《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作者儿时的保姆。“我”一直喜欢她,特别是收到她送的《山海经》时,内心充满了感激。
D.从《老王》中,我们感受到了杨绛的善良,读懂了她对老王的愧怍,又读出了一个善于自省的知识分子形象。
解析:C.“我”对阿长的感情经历了几次变化:第一次变化是因为她谋死了“我”的隐鼠,“我”从不太佩服和产生敬意过渡到憎恶她;第二次是因为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本卷得分:________/48分 建议用时:25分钟
1.文学常识填空。(6分,一空 1分)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朝代)文学家、政治家,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给加点字注音。(6分,一空 1分)
自矜( jīn ) 家圃( pǔ )
睨之( nì ) 颔之( hàn )
忿然( fèn ) 杓( sháo )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9分,一空 1分)
(1)睨之: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2)善射:擅长
(3)自矜:自夸
(4)安敢:怎么
(5)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6)手熟:熟练
(7)徐以杓 徐:慢慢地 杓:同“勺”
(8)忿然曰:气愤的样子
(9)轻吾射:轻视
(10)陈康肃公:对男子的尊称
(11)释担而立:放下
(12)但微颔之 但:只、不过
颔:点头
(13)酌油沥之:注入、滴入
(14)笑而遣之:打发
(15)以钱覆其口:盖
(16)尝射于家圃 尝:曾经 圃:园子
4.一词多义。(4分,一个 1分)
(1)射
(2)尔
5.[2022·济南改编]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
A.尝射于家圃 于我如浮云
B.睨之久而不去 久之,目似瞑
C.徐以杓酌油沥之 以刀劈狼首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结友而别
解析:A.介词,在/介词,对,对于。B.代词,他/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C.介词,用。D.连词,表转折,但是、却/连词,表顺承。
6.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释担而立”与“笑而遣之”中的“而”都是连词,分别表示顺承、修饰。
B.“以我酌油知之”中的“之”指代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C.“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钟”指古代的一种兵器。
D.“故园东望路漫漫”中的“故园”指故乡、家乡。
解析:C.“龙钟”是形容沾湿的样子。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答案: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2)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答案:(老翁)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
8.[2022·济南改编]下列对《卖油翁》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三个句子中的称呼、质问和斥责的语气,都显出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B.“置、覆、酌、沥”,四个动作一气呵成,卖油翁身手不凡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C.该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D.该文故事短小,记述简洁生动,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解析:C.该文并未运用心理描写。
本卷得分:________/24分 建议用时:20分钟
1.下列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懿德(yì) 滞笨(zhì)
伛身(yǔ) 情有可圆
B.絮说(xù) 愧怍(zuò)
攥着(zuàn) 家喻户晓
C.孤孀(shuānɡ) 骷髅(kū)
荒僻(bì) 取缔(dì)
D.疮疤(chuānɡ) 眼翳(yì)
塌败(tā) 大厅广众
解析:A.情有可原。C.荒僻(pì)。D.大庭广众。
2.默写填空。(6分,一空 1分)
(1)[2023·怀化]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2023·鄂州]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5)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2024·烟台]仿照画线句子,在后面画横线处再续写两个句子。(4分)
阅读古诗文,会带给我们丰富的审美体验,会让我们汲取到受用一生的“养分”。经典古诗文如花般娇艳,让我们感受到绚烂与多彩;示例:经典古诗文如大海般浩瀚,让我们感受到深沉与博大;经典古诗文如泉水般清澈,让我们感受到甘甜与滋润。
4.下列句子中对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A.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双引号表示引用)
C.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D.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破折号表示话题转换)
解析:B.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5.[2024·牡丹江改编]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3分)
A.《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B.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C.“何人不起故园情”“巾帼不让须眉”“我以我血荐轩辕”“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加点词分别指家乡、妇女、祖国、史册。
D.端午节到了,人们通过插艾叶、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来重温传统习俗。
解析: B.韩愈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6.[重庆中考]阅读选段,回答问题。(5分)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1)选文中的“先生”是指曹先生。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祥子拉车摔伤了曹先生(事件)。(2分)
(2)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该先生给了祥子怎样的帮助。(3分)
答案:曹先生帮他出主意(或答应让祥子到他家拉车,安排他与小福子的生活),帮他重燃生活的信心。
本卷得分:________/21分 建议用时:20分钟
1.下列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门槛(kǎn) 涎水(dàn) 诘问 滞笨
B.很倔(juè) 针灸(jiū) 尴尬 烟瘾
C.掳去(lǔ) 黏性(nián) 半晌 凹凼
D.震悚(sǒnɡ) 惧惮(dàn) 烦燥 头颅
解析:A.涎水(xián)。B.针灸(jiǔ)。D.烦躁。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
A.释担而立 结友而别
B.唯闻女叹息 惟手熟尔
C.尝射于家圃 尔安敢轻吾射
D.但微颔之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解析:A.连词,表顺承。B.只。C.射箭/射箭的本领。D.只。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B.“唉呀”“哼”“喂”都是叹词;“咩咩”“嘎嘎”“哗啦啦”都是拟声词。
C.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运用写实的笔法来表现人物,如鲁迅笔下的阿长,杨绛笔下的老王和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
D.守岁、竞舟、赏月、登高习俗,对应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解析:C.李森祥的《台阶》是小说,表现的人物可以是虚构的。
4.[2023·邵阳]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D )(3分)
A.我们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到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B.展望未来,我们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在时间的画布上描绘精彩人生。
C.我国5G用户的快速增长,5G网络的加速覆盖,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D.一切创新成果都是由人做出来的,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决定了我们有没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解析:D.一面对两面,可在“拥有”前加“是否”。
5.[2024·重庆]校团委拟邀请你班的语文老师艾渝担任评委,请你根据海报信息,向艾老师发出口头邀请。(4分)
答案示例:艾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团委委员××,我们打算6月14日晚上7点在学校小礼堂举行“传承革命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的演讲比赛,想邀请您担任评委,不知您是否有时间?如果您能参加我们的活动,将会是对我们极大的支持。
6.[烟台中考]阅读选段,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牌局散了,太太叫他把客人送回家。两位女客急于要同时走,所以得另雇一辆车。祥子喊来一辆,大太太撩袍拖带地浑身找钱,预备着代付客人的车资;客人谦让了两句,大太太仿佛要拼命似的喊:“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子!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子!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来一毛钱。
【材料二】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1)材料一是祥子给杨家(或杨先生、杨宅)拉包车的一个情节;材料二中的“我”是杨绛。(2分)
(2)祥子与老王都有着令人同情的命运,根据原著简要概括祥子在这家拉包车时的遭遇。(3分)
答案:被当作佣人,做了许多额外的家务,还被辱骂。
本卷得分:________/31分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2023·泰州]阅读《唐才子传》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7分)
峤,字巨山,赵州人。十五通五经,二十擢进士,累迁为监察御史。武后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因罪贬庐州别驾,卒。峤富才思,有所属缀①,人辄传讽。明皇将幸蜀②,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歌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帝惨怆,移时顾侍者曰:“谁为此?”对曰:“故宰相李峤之词也。”帝曰:“真才子!”不待曲终而去。峤前与王勃接,中与崔融齐名,晚诸人没,为文章宿老,学者取法焉。今集五十卷,《杂咏诗》十二卷,单题诗一百二十首,张方为注,传于世。
【注释】①属(zhǔ)缀:指写作。②幸蜀:指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明皇)逃奔四川之事。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十五通五经:精通,通晓
(2)唯有年年秋雁飞:只
(3)帝惨怆:悲伤
(4)为文章宿老:成为,成了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
A.故宰相李峤之词也 君子之行
B.不待曲终而去 结友而别
C.学者取法焉 必有我师焉
D.传于世 于我如浮云
解析:A.相同,都是助词,的;B.相同,都是连词,表顺承;C.相同,兼词,都是“从这里、在其中”的意思。D.不同,在/对,对于。
3.用“/”标出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中/ 与 崔 融 /齐 名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
答案:李峤富有才思,只要他作了文章,人们就竞相传诵。
(2)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
答案:让楼前擅长唱《水调》的人来演奏歌唱。
5.帝慨叹李峤为“真才子”,含义丰富,意味深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案:“真才子”是唐明皇夸赞李峤的话,李峤才思敏捷,文章被世人传诵,且与文学大家崔融齐名,可见李峤确实有才华,是真才子;安史之乱后,唐明皇“幸蜀”,境遇大变,由高高在上的帝王成了仓皇出逃之人,此时善《水调》者所歌李峤之词,符合唐明皇的心境,更是触发了唐明皇的感慨,由此可以看出,李峤的诗对生活的体验也是很深刻的,赢得了唐明皇的共鸣,所以“真才子”是唐明皇对李峤的赞赏与肯定。(能答出两个要点,语句通顺即可)
【参考译文】
李峤,字巨山,是赵州人。他十五岁的时候精通“五经”,二十岁的时候考中进士,一路升迁,做到监察御史。武后执政的时候,做凤阁鸾台平章事。后来,他因为获罪被贬为庐州别驾,在此过世。李峤富有才思,只要他作了文章,人们就竞相传诵。唐明皇逃奔四川时,登临花萼楼,让楼前擅长唱《水调》的人来演奏歌唱,歌唱道:“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明皇凄楚悲伤,过了一会儿,他回头问侍奉的人说:“谁做的这首诗?”(侍从)回答说:“这是原来的宰相李峤作的词。”唐明皇说:“真是个才子啊!”他没有等到歌唱完就离开了。李峤年轻时与王勃交往,中年时与崔融名望相当,晚年其他人都去世了,他成为写文章的老前辈,当时做学问的人都向他学习写文章的方法。现有文集五十卷,《杂咏诗》十二卷,单题诗一百二十首,张方做的批注,在世间流传。
二、[2024·济宁节选]阅读何君华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偷书记
①我实在太喜欢那本书了,那本精装的带插图的《西游记》,每次去新华书店我都要“狼吞虎咽”地读上几页。
②我在苏木(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乡级行政区)念寄宿初中,我们每天下午5点放学,6点上晚自习,这一个小时我们用来吃晚饭和自由活动。我没时间吃晚饭,也没时间自由活动,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头一个冲出教室,跑到位于苏木街道中央的新华书店去读《西游记》。新华书店五点半关门,如果不跑快点的话,看不上几页我就得“打道回府”了。
③我在我们家的黑白电视上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可是电视剧拍得有点不过瘾,而这本插图版的《西游记》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插图精美,简直把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精气神都画出来了。
④新华书店的售货员跟我已经很熟悉了。每天等我气喘吁吁地跑到店门口时,他总是要微微地冲我点点头,或是笑一笑,或是跟我打趣:“哟,再不来我可要关门啦!”
⑤我不好意思地冲他笑笑,然后便冲进最里面的那排书架前,熟练地在第三层书架上找出那本《西游记》,争分夺秒地读起来。
⑥我实在太喜欢这本书了,我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一个可怕的念头——我要把那本《西游记》偷回来!
⑦我是偶然发现新华书店后面连接库房门的门闩没有真正上锁的。售货员每次去库房里取书都是轻轻地将它掩上,并没有将锁锁上,而库房的后门则是从里面通过门闩闩住的。也就是说,我只要趁售货员不注意,将库房后门的门闩偷偷抽开,再将库房前门的门锁虚挂在门闩上就可以了。
⑧晚上8点,晚自习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迫不及待地像哈萨尔的神箭一样射向新华书店。跟以往不同的是,这回我走的是新华书店的后门,而不是正门。我用手一推,库房的后门果然开着!我的心扑通扑通直跳,我摸进库房,再打开库房前门,在熟悉的位置上“拿”到《西游记》,然后将两道门轻轻掩好,头也不回地跑开了。
⑨我将《西游记》藏在宿舍床铺的枕头底下,不敢拿出来示人。这一天,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一放学就跑去新华书店,可我又不敢当着同学的面将《西游记》拿出来读。这种感觉太熬人了,我盼望着周末快点到来,我好拿着书回家去读。
⑩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额吉(蒙古语,母亲的意思)赶着羊群出去了,我便迫不及待地将《西游记》从书包里掏出来,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你手里拿的什么书?哪里来的?”我读得太入迷,不知什么时候额吉已经站在了我的身后。我吓了一跳,额吉见我惊吓过度的样子,心中似乎已经明白了一切,我便不打算隐瞒,将去新华书店偷书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额吉。说完,我等着额吉将原本用来赶羊的皮鞭抽打在我身上。
可是过了许久,额吉手中的鞭子也没有扬起来。额吉忽地瘫坐在地,放声大哭起来:“我到底做了什么,竟生了个窃贼!”我跪倒在额吉身前,不停地向额吉认错,祈求额吉的原谅。
额吉抹干眼泪,带着我和那本《西游记》来到了新华书店。面对那么信任我的售货员,我早已经羞愧得抬不起头,而售货员其实早已经知晓一切:“你每次来都读那本《西游记》,现在这本书不见了,我当然猜到了是谁拿走了它,但我相信,你一定会将这本书还回来……”售货员没有用“偷”字,而是用了“拿”字。
我的眼泪再一次止不住地流下来。
额吉将兜里拉拉杂杂的零钱全部掏出来,摆放在柜台上,买下了那本我心爱的《西游记》。我知道,那些钱的数额远远超出了书的定价……
这本插图版的《西游记》如今仍摆放在我的书架上,尽管已经读过多遍,它的书页也已经泛黄,但我确信,我将一辈子珍藏它。
1.根据下面的提示,梳理故事情节。(3分)
去书店看书—(1)偷书成功—把书藏起来—(2)被母亲发现—(3)赎回书并反思(每条1分)
2.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作用。(4分)
答案:首先,它突出了“我”对书的痴迷,通过描述新华书店的售货员与“我”之间的熟悉关系,展现了“我”对《西游记》这本书的热爱和频繁光顾书店的情况。其次,它为下文面对“我”偷书的行为,售货员没有直接指责“我”的偷窃行为,而是给予了“我”足够的信任和宽容埋下了伏笔。(每个要点2分)
3.品读文中画线句,结合上下文分析“我”的心理。(3分)
答案示例:当“我”听到售货员没有用“偷”字,而是用了“拿”字时,内心充满了羞愧和感动。(1分)这是因为售货员没有直接指责“我”的偷窃行为,而是给予了“我”足够的信任和宽容,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善良。(1分)这种感受让“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表达了“我”内心的感激和自责。(1分)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结尾段中“我将一辈子珍藏它”意蕴的理解。(4分)
答案示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那本插图版《西游记》的深厚感情和珍视之情;也表达了“我”对诚信和道德的重视,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道德教材,“我”将永远珍藏它,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诚信和道德。(两个要点各2分)第三单元
本卷得分:________/70分 建议用时:25分钟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2分,一空 1分)
掷( ) 懿( ) 揩( )
嘎( ) 茬( ) 鼹鼠( )
掳去( ) 针灸( ) 诘问( )
和蔼( ) 疏懒( )
惶急( ) 愚昧( )
孤孀( ) 粗拙( )
伛偻( ) 滞笨( )
荒僻( ) 眼翳( )
凹凼( ) 杨绛( )
涎水( ) 门槛( )
瓦罐( ) 烟瘾( )
头颅( ) 砌缝( )
晌午( ) 挪动( )
蜷缩( ) 憎恶( )( )
霹雳( )( ) 磕烟灰( )
烦suǒ( ) pú( )萨
震sǒnɡ( ) 惧dàn( )
ɡè( )牙 chuānɡ( )疤
tā( )败 取dì( )
qiào( )开 愧zuò( )
yǎo( )米 hài( )破胆
zuàn( )着钱
xiānɡ qiàn( )( )
ɡān ɡà( )( )
2.解释词语或者根据意思写出成语。(3分)
(1)低眉顺眼:
(2)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
(3)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
3.[2024·贵州改编]下面对文学常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岑参,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B.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杨绛,作家、翻译家。有代表作品《流浪地球》、译作《堂吉诃德》。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4.默写填空。(9分,一空 1分)
(1)王维《竹里馆》中含有“人”字的诗句:
, 。
(2) ,弹琴复长啸。
(3)此夜曲中闻折柳, 。
(4)[2022·滨州]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故园东望路漫漫, 。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6)草树知春不久归, 。杨花榆荚无才思, 。
(韩愈《晚春》)
5.[2023·扬州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木兰诗》中的木兰,具有丰富人格。她的身上集中了对国家的忠、对父母的孝,征战沙场的勇、女扮男装的智、劳作不已的勤。
B.《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温柔善良但又逆来顺受。她的死是继虎妞难产而死后给祥子的又一次打击,也是压死祥子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C.《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作者儿时的保姆。“我”一直喜欢她,特别是收到她送的《山海经》时,内心充满了感激。
D.从《老王》中,我们感受到了杨绛的善良,读懂了她对老王的愧怍,又读出了一个善于自省的知识分子形象。
本卷得分:________/48分 建议用时:25分钟
1.文学常识填空。(6分,一空 1分)
《卖油翁》选自《 》,作者欧阳修,字 ,号 ,晚号 ,谥号文忠, (朝代)文学家、政治家,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之一。
2.给加点字注音。(6分,一空 1分)
自矜( ) 家圃( )
睨之( ) 颔之( )
忿然( fèn ) 杓( sháo )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9分,一空 1分)
(1)睨之:
(2)善射:
(3)自矜:
(4)安敢:
(5)无他:
(6)手熟:
(7)徐以杓 徐: 杓:
(8)忿然曰:
(9)轻吾射:
(10)陈康肃公:
(11)释担而立:
(12)但微颔之 但:
颔:
(13)酌油沥之:
(14)笑而遣之:
(15)以钱覆其口:
(16)尝射于家圃 尝: 圃:
4.一词多义。(4分,一个 1分)
(1)射
(2)尔
5.[2022·济南改编]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尝射于家圃 于我如浮云
B.睨之久而不去 久之,目似瞑
C.徐以杓酌油沥之 以刀劈狼首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结友而别
6.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释担而立”与“笑而遣之”中的“而”都是连词,分别表示顺承、修饰。
B.“以我酌油知之”中的“之”指代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C.“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钟”指古代的一种兵器。
D.“故园东望路漫漫”中的“故园”指故乡、家乡。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有被沾湿。
8.[2022·济南改编]下列对《卖油翁》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三个句子中的称呼、质问和斥责的语气,都显出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B.“置、覆、酌、沥”,四个动作一气呵成,卖油翁身手不凡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C.该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D.该文故事短小,记述简洁生动,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本卷得分:________/24分 建议用时:20分钟
1.下列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懿德(yì) 滞笨(zhì)
伛身(yǔ) 情有可圆
B.絮说(xù) 愧怍(zuò)
攥着(zuàn) 家喻户晓
C.孤孀(shuānɡ) 骷髅(kū)
荒僻(bì) 取缔(dì)
D.疮疤(chuānɡ) 眼翳(yì)
塌败(tā) 大厅广众
A.情有可原。C.荒僻(pì)。D.大庭广众。
2.默写填空。(6分,一空 1分)
(1)[2023·怀化]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2023·鄂州] ,何人不起故园情。
(3)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5) ,百般红紫斗芳菲。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2024·烟台]仿照画线句子,在后面画横线处再续写两个句子。(4分)
阅读古诗文,会带给我们丰富的审美体验,会让我们汲取到受用一生的“养分”。经典古诗文如花般娇艳,让我们感受到绚烂与多彩; , ; , 。
4.下列句子中对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双引号表示引用)
C.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D.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破折号表示话题转换)
5.[2024·牡丹江改编]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B.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C.“何人不起故园情”“巾帼不让须眉”“我以我血荐轩辕”“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加点词分别指家乡、妇女、祖国、史册。
D.端午节到了,人们通过插艾叶、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来重温传统习俗。
6.[重庆中考]阅读选段,回答问题。(5分)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1)选文中的“先生”是指 。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 (事件)。(2分)
(2)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该先生给了祥子怎样的帮助。(3分)
本卷得分:________/21分 建议用时:20分钟
1.下列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门槛(kǎn) 涎水(dàn) 诘问 滞笨
B.很倔(juè) 针灸(jiū) 尴尬 烟瘾
C.掳去(lǔ) 黏性(nián) 半晌 凹凼
D.震悚(sǒnɡ) 惧惮(dàn) 烦燥 头颅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释担而立 结友而别
B.唯闻女叹息 惟手熟尔
C.尝射于家圃 尔安敢轻吾射
D.但微颔之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B.“唉呀”“哼”“喂”都是叹词;“咩咩”“嘎嘎”“哗啦啦”都是拟声词。
C.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运用写实的笔法来表现人物,如鲁迅笔下的阿长,杨绛笔下的老王和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
D.守岁、竞舟、赏月、登高习俗,对应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4.[2023·邵阳]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到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B.展望未来,我们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在时间的画布上描绘精彩人生。
C.我国5G用户的快速增长,5G网络的加速覆盖,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D.一切创新成果都是由人做出来的,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决定了我们有没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5.[2024·重庆]校团委拟邀请你班的语文老师艾渝担任评委,请你根据海报信息,向艾老师发出口头邀请。(4分)
6.[烟台中考]阅读选段,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牌局散了,太太叫他把客人送回家。两位女客急于要同时走,所以得另雇一辆车。祥子喊来一辆,大太太撩袍拖带地浑身找钱,预备着代付客人的车资;客人谦让了两句,大太太仿佛要拼命似的喊:“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子!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子!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来一毛钱。
【材料二】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1)材料一是祥子给 拉包车的一个情节;材料二中的“我”是 。(2分)
(2)祥子与老王都有着令人同情的命运,根据原著简要概括祥子在这家拉包车时的遭遇。(3分)
本卷得分:________/31分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2023·泰州]阅读《唐才子传》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7分)
峤,字巨山,赵州人。十五通五经,二十擢进士,累迁为监察御史。武后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因罪贬庐州别驾,卒。峤富才思,有所属缀①,人辄传讽。明皇将幸蜀②,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歌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帝惨怆,移时顾侍者曰:“谁为此?”对曰:“故宰相李峤之词也。”帝曰:“真才子!”不待曲终而去。峤前与王勃接,中与崔融齐名,晚诸人没,为文章宿老,学者取法焉。今集五十卷,《杂咏诗》十二卷,单题诗一百二十首,张方为注,传于世。
【注释】①属(zhǔ)缀:指写作。②幸蜀:指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明皇)逃奔四川之事。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十五通五经:
(2)唯有年年秋雁飞:
(3)帝惨怆:
(4)为文章宿老: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故宰相李峤之词也 君子之行
B.不待曲终而去 结友而别
C.学者取法焉 必有我师焉
D.传于世 于我如浮云
3.用“/”标出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中 与 崔 融 齐 名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
(2)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
5.帝慨叹李峤为“真才子”,含义丰富,意味深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2024·济宁节选]阅读何君华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偷书记
①我实在太喜欢那本书了,那本精装的带插图的《西游记》,每次去新华书店我都要“狼吞虎咽”地读上几页。
②我在苏木(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乡级行政区)念寄宿初中,我们每天下午5点放学,6点上晚自习,这一个小时我们用来吃晚饭和自由活动。我没时间吃晚饭,也没时间自由活动,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头一个冲出教室,跑到位于苏木街道中央的新华书店去读《西游记》。新华书店五点半关门,如果不跑快点的话,看不上几页我就得“打道回府”了。
③我在我们家的黑白电视上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可是电视剧拍得有点不过瘾,而这本插图版的《西游记》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插图精美,简直把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精气神都画出来了。
④新华书店的售货员跟我已经很熟悉了。每天等我气喘吁吁地跑到店门口时,他总是要微微地冲我点点头,或是笑一笑,或是跟我打趣:“哟,再不来我可要关门啦!”
⑤我不好意思地冲他笑笑,然后便冲进最里面的那排书架前,熟练地在第三层书架上找出那本《西游记》,争分夺秒地读起来。
⑥我实在太喜欢这本书了,我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一个可怕的念头——我要把那本《西游记》偷回来!
⑦我是偶然发现新华书店后面连接库房门的门闩没有真正上锁的。售货员每次去库房里取书都是轻轻地将它掩上,并没有将锁锁上,而库房的后门则是从里面通过门闩闩住的。也就是说,我只要趁售货员不注意,将库房后门的门闩偷偷抽开,再将库房前门的门锁虚挂在门闩上就可以了。
⑧晚上8点,晚自习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迫不及待地像哈萨尔的神箭一样射向新华书店。跟以往不同的是,这回我走的是新华书店的后门,而不是正门。我用手一推,库房的后门果然开着!我的心扑通扑通直跳,我摸进库房,再打开库房前门,在熟悉的位置上“拿”到《西游记》,然后将两道门轻轻掩好,头也不回地跑开了。
⑨我将《西游记》藏在宿舍床铺的枕头底下,不敢拿出来示人。这一天,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一放学就跑去新华书店,可我又不敢当着同学的面将《西游记》拿出来读。这种感觉太熬人了,我盼望着周末快点到来,我好拿着书回家去读。
⑩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额吉(蒙古语,母亲的意思)赶着羊群出去了,我便迫不及待地将《西游记》从书包里掏出来,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你手里拿的什么书?哪里来的?”我读得太入迷,不知什么时候额吉已经站在了我的身后。我吓了一跳,额吉见我惊吓过度的样子,心中似乎已经明白了一切,我便不打算隐瞒,将去新华书店偷书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额吉。说完,我等着额吉将原本用来赶羊的皮鞭抽打在我身上。
可是过了许久,额吉手中的鞭子也没有扬起来。额吉忽地瘫坐在地,放声大哭起来:“我到底做了什么,竟生了个窃贼!”我跪倒在额吉身前,不停地向额吉认错,祈求额吉的原谅。
额吉抹干眼泪,带着我和那本《西游记》来到了新华书店。面对那么信任我的售货员,我早已经羞愧得抬不起头,而售货员其实早已经知晓一切:“你每次来都读那本《西游记》,现在这本书不见了,我当然猜到了是谁拿走了它,但我相信,你一定会将这本书还回来……”售货员没有用“偷”字,而是用了“拿”字。
我的眼泪再一次止不住地流下来。
额吉将兜里拉拉杂杂的零钱全部掏出来,摆放在柜台上,买下了那本我心爱的《西游记》。我知道,那些钱的数额远远超出了书的定价……
这本插图版的《西游记》如今仍摆放在我的书架上,尽管已经读过多遍,它的书页也已经泛黄,但我确信,我将一辈子珍藏它。
1.根据下面的提示,梳理故事情节。(3分)
去书店看书—(1) —把书藏起来—(2) —(3)
2.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作用。(4分)
3.品读文中画线句,结合上下文分析“我”的心理。(3分)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结尾段中“我将一辈子珍藏它”意蕴的理解。(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