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课件《桂枝香 金陵怀古》(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课件《桂枝香 金陵怀古》(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7 15:2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 安 石
学习目标
·理解字词,读懂词句
·赏析词中描写的金陵之景
·体会作者写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古今词话》
金陵怀古,诸公寄词于《桂枝香》者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一词人,一风格
·李煜 词风的伤感细腻
·柳永 词风的缠绵悱侧
·李清照 词风的婉约凄切
·苏轼 词风的旷达豪迈
·辛弃疾 词风的气势磅礴
知人论世
·文学家
·政治家
·改革家
王安石
知人论世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王安石从小随父亲宦游南北,十七八岁便以天下为己任,二十二岁中进士,做过地方官,关心民众疾苦,曾上万言书,主张宋王朝改革法度。
宋神宗时推行新法,然而由于旧党的阻挠,王安石屡次被罢相,又屡次被启用。熙宁九年,55岁的王安石主动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潜心研究学术和诗歌创作。元丰元年,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病逝。
知人论世
他的文学作品往往与他的政治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王安石一生诗歌创作颇丰,但他的词仅存20余首,虽然王安石不以词出名,但也“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任浮夸风气的影响。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其晚年作品,也就是王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做。
知人论世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是太平盛世,歌舞升平,但是,在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种种危机。
这首词正是王安石在这种情形之下,登金陵有感而作。
这首怀古词到底写了什么?
活动一:朗读
(字音、节奏)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chéng
zhào
chù

màn jiē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告诉我们怎样的信息?
天气:初肃
活动二:赏析上片
地点:故国
时间:晚秋
事件:登临送目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2.词上片,作者在余下的词句看到了哪些景物?
上片




远眺静景
近观动景
远眺动景
远近交错
色彩鲜明
动静结合
文本赏析
在如此的美景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残阳
西风
凄凉
萧瑟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悲秋的情结,上片虽然貌似描写了明丽壮观的画面,然而“残阳”“西风”的自然景观却给看似繁荣兴旺的美景蒙上了一层肃杀、衰飒的阴影。昏黄的残阳,萧瑟的西风,多少让人感到了凄清冷落。
晚秋

活动三:赏析下片
1.下片怀古抒情,抒发感慨。
2.从哪几个字看出来作者转入怀古抒情的?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念、叹
一个念字,穿越时空,转入怀古的题旨。
一个叹字,作者在叹什么?
文本赏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此语出自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化用其意。【用典】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六朝天子倒台迅速,相继亡国的原因是什么?词中有答案吗?
繁华竞逐
六朝统治者竞相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相继国破家亡
文本赏析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后世之人只要登上金陵的高处,只会空叹兴亡荣辱。

于“千古凭高”者不满
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从何可见?
·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消逝,只有眼前秋风寒烟中的衰草还一直在苍暗的绿着。借“寒烟”“衰草”之景,抒发惆怅、悲叹之情。
在词中,哪些语句看出没有吸取教训?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文本赏析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至今”表明时间很长;“时时”表明频率很高。这两个时间副词是直指朝廷积弊的投枪匕首,借六朝事,讽当朝人。
既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也是警醒统治者们应汲取历史教训,莫让六朝破灭的悲剧再重演。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至今
时时
金陵怀古,诸公寄词于《桂枝香》者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
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出自佛家语,就是“不落因果,坠入野狐禅”,意思是未为正宗,后引申为“旁门左道之人”。
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①王安石的词不拘一格,与众不同。词以婉约为正宗,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所以《桂枝香·金陵怀古》以其开阔的境界、深沉豪放的词风在以柔婉为正宗的北宋词中显得另类,自然有几分野狐禅的意思,受到同样喜欢以诗为词的苏轼赞赏。
②佛家思想是在儒家思想基础上的一味良药。但王安石强调参悟,实际上恰是“不落因果”式的执着,执着于“家国”。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对现实政治的深切关怀与执着,苏轼“见之不觉叹息”做出了“此老乃野狐精”的评价,这是针对王安石如此执着于变法的有感而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念奴娇·赤壁怀古
桂枝香·金陵怀古
对比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桂枝香·金陵怀古》
二者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什么异同?
同:借古人古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由景生情
异:《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古的目的是“伤己”-个体
《桂枝香·金陵怀古》借古的目的是“讽今”-家国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怀古词特点总结
1、怀古意在思今
2、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
3、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
4、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