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普通班)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普通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26 17:20:57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化学试卷(普通班)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试卷7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i-28 S-32 Fe-56 Cu-64 Ba-137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是
A.青铜神兽 B.成化鸡缸杯 C.玛瑙玉璧 D.东汉木简
2. 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明矾作净水剂 B.活性炭作吸附剂 C.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生石灰作干燥剂
3. 光气(COCl2)是化学合成的重要材料之一,反应CHCl3+ H2O2= COCl2↑+ HCl+ H2O用于制备光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可以表示为20 17Cl
B.H2O2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HCl分子的电子式为
D.Cl-的结构示意图为
4. 工业上监测SO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化学反应原理是SO2+H2O2+BaCl2=BaSO4↓+2HCl,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mol/L 的BaCl2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0.4NA
B.生成2.33 g BaSO4沉淀时,吸收SO2的体积为0.224 L
C.常温常压下,17 g H2O2中所含分子总数为0.5NA
D.此反应中,每消耗1 mol H2O2,转移的电子数为1 NA
5.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常用铁罐车运输浓硫酸
B.SO2有漂白性,常用来漂白纸浆
C.氯水呈酸性,常用做自来水的消毒剂
D. Al具有良好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常用铝箔包装物品
6. 土壤中的NH4+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NO2-后,土壤中的O2进一步将NO2-氧化为NO3-。在氧气较少的环境下,NO3-又可以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与NH4+反应,使氮以N2形式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O2-被氧化为NO3-的过程中,NO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在反硝化过程中,土壤pH降低
C.NO3-与NH4+反应时,每生成1mol N2,转移电子数为8 mol
D.适当疏松土壤,有利于提高铵态氮肥的肥效
7. 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8.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NaOH溶液:Na+、K+、I-、NH4+
B.0.1mol/LFeSO4溶液:Na+、H+、Cl-、H2O2
C.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K+、Mg2+、NO3-、SO42-
D.加入铁粉放出氢气的溶液:NH4+、Fe3+、ClO-、SO42-
9.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可以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装置甲:制备Fe(OH)3胶体 B.装置乙: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C.装置丙:制备少量NH3 D.装置丁:对实验室制备的Cl2除杂净化
10. 下列物质检验的方案设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碱性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
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2 3
C.取试样于试管中,先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通Cl2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Fe2+
D.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未变蓝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H4+
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Fe(NO3)2稀溶液中滴加足量氢碘酸:3Fe2++NO 3+4H+===3Fe3++NO↑+2H2O
B.硫酸亚铁溶液被空气中氧气氧化:4Fe2++O2+2H2O=4Fe3++4OH
C.工业上用氨水吸收过量二氧化硫:NH3·H2O + SO2 = NH4+ + HSO3-
D.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醋酸溶液:CO2 3+2H+=H2O+CO2↑
12.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r(W)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Z13.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干燥的氯气通入新鲜的花瓣中 花瓣褪色 氯气具有漂白性
B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Na2O2粉末未变质
C 将稀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 溶液变黄色 氧化性:H2O2>Fe3+
D 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 出现白色沉淀 X不一定具有氧化性
14. 铜和镁的合金4.6 g完全溶于足量的硝酸后,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9.7 g沉淀,则合金与硝酸反应时,放出的气体可能是
A.0.2 mol NO B.0.2 mol NO2和0.05 mol N2O4
C.0.1 mol N2O D.0.1 mol NO、0.1 mol NO2和0.1 mol N2O4
15. 工业上用活性炭吸附海带提碘后废水中的I-制取I2,其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NO2氧化I-时使溶液pH变大
B.活性炭吸附是为了净化水溶液
C.I2与NaOH(浓、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I2 +6NaOH(浓、热)===5NaI+NaIO3+3H2O
D.热空气能吹出I2,是因为I2在水中溶解度小、易升华
16. 利用NaClO氧化尿素制备N2H4·H2O(水合肼),同时可得到Na2SO3的流程如下所示。
已知:NaClO能将N2H4·H2O氧化生成N2;0.1 mol/L Na2SO3溶液为碱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Ⅰ反应时,若产物中n(NaClO)∶n(NaClO3)=5∶1,则n(NaCl)∶n(NaClO)=2∶1
B.步骤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NH2)2+2OH-===Cl-+N2H4·H2O+CO2 3
C.步骤Ⅱ的加料方式:在搅拌下将尿素缓慢加入NaClO碱性溶液中
D.步骤Ⅳ的反应过程中控制溶液为碱性,有利于吸收SO2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7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a、c、d可形成一种原子个数比为1:1:1的化合物,其电子式是 。
(3)比较d、e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 (用离子符号表示)。
(4)比较f、g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用化学式表示)。
(5)设计一个实验比较g的单质与I2的氧化性强弱
(须使用淀粉-KI溶液)。
(6)g的一种含氧酸钾盐(g元素为+1价)可与Fe(NO3)3溶液在强碱性条件下制取绿色消毒剂K2Fe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 实验室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制备软磁性材料α Fe2O3 。主要转化流程如下:
(1)制绿矾。烧渣到绿矾的工艺中涉及“酸浸”“还原”“除杂”“结晶”等实验流程。
①酸浸写出烧渣酸浸时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还原。向“酸浸”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使Fe3+完全转化为Fe2+,该过程除生成Fe2+外,还会生成 (填化学式);检验Fe3+是否还原完全的实验操作是 。
③除杂后进行结晶。结合题图所示(图左)的绿矾溶解度曲线,补充完整获得FeSO4·7H2O晶体的实验操作。向FeSO4溶液中再加入稀硫酸酸化, ,过滤,少量冰水洗涤,低温干燥,得到FeSO4·7H2O晶体。
(2)制FeCO3。将FeSO4溶液与氨水—NH4HCO3混合溶液中的一种加入到三颈瓶中(装置见图中),通过分液漏斗缓慢滴加另一种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①生成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生成的FeCO3沉淀需“洗涤完全”,检验方法是 。
(3)制α Fe2O3 。将纯净的FeCO3放入管式炉内煅烧2h,获得产品α Fe2O3 。上图(图右)为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煅烧温度对产品中Fe2O3质量分数的影响,当煅烧温度高于800℃时,产品中Fe2O3质量分数降低,铁元素质量分数升高,其可能原因是 。
19. 二氧化氯(ClO2)是安全消毒剂,杀菌能力优于Cl2。常温下ClO2为黄绿色气体,熔点-59℃,沸点11℃,极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浓的ClO2受热时易分解,常将其制备成NaClO2固体以便运输和储存。过氧化氢法制备NaClO2固体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装置B用于制备ClO2,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1)装置D中生成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制备NaClO2过程中需要控制空气的流速,过快或过慢均会降低NaClO2产率,原因是

NaClO2质量分数的测定:称取5.000g产品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所配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和稀H2SO4(发生反应4I +4H++ClO2 =2I2+Cl +2H2O );向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0.84mol/L Na2S2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2Na2S2O3+I2=Na2S4O6+2NaI)。
求产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 (产品中的杂质不与KI、Na2S2O3发生反应,写出计算过程)
20. 消除氮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硫尾气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
(1) 酸性条件下,加入NaClO溶液可以氧化N2O、NO和NO2等生成Cl-和NO3-。其他条件一定,N2O转化为NO3-的转化率随水体溶液初始pH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在酸性水体中,加入NaClO溶液吸收N2O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水体溶液初始pH越小,N2O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 。
③NaClO2/H2O2酸性复合吸收剂可有效去除NO。复合吸收剂组成一定时,温度对NO去除率的影响如图2.温度高于60°C后,NO去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2)除NO或SO2。向NaClO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通入NO或SO2。
①NaClO将NO氧化成NO 3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其他条件一定,NO、SO2的去除率随混合溶液初始pH的变化如题图3所示。pH>6,NO去除率下降而SO2去除率始终保持较高的原因是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化学试卷(普通班)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C C C C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D B B C
二、非选择题
17.(14分)
(1)第二周期第ⅤA族(2分)
(2)(2分)
(3)Na+>Al3+ (2分)
(4)HClO4>H2SO4 (2分)
(5)取少量淀粉-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若溶液变为蓝色,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3分)
(6)3ClO +2Fe3++10OH =2FeO2 4+3Cl +5H2O (3分)
18.(17分)
(1) ① Fe2O3+3H2SO4=Fe2(SO4) 3+3H2O (3分) ② H2 (2分)
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为红色 (2分)
③蒸发浓缩得到60℃饱和溶液,冷却至0℃结晶 (2分)
(2) ①Fe2++NH3·H2O+HCO3-=FeCO3↓+NH4++ H2O (3分)
②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洗涤干净 (3分)
(3) FeCO3高温条件分解生成Fe3O4(2分)
19.(8分)
(1)2ClO2+H2O2+2NaOH~═~2NaClO2+2H2O+O2(3分)
(2)空气流速过慢时,ClO2不能及时被移走,浓度过高导致分解;空气流速过快时,ClO2不能被充分吸收(2分)
(3) 76.02% (3分)
由4I +4H++ClO 2=2I2+Cl +2H2O和2Na2S2O3+I2=Na2S4O6+2NaI得:
ClO 2 4I 2I2 4Na2S2O3,
n(NaClO2)=20.00×10 3L×0.8400mol L 1××=4.200×10 2mol,(1分)
m(NaClO2)=n×M=4.2×10 2mol×(23+35.5+16×2)g/mol=3.801g,(1分)ω(NaClO2)=×100%=×100%=76.02%(1分),故答案为:76.02%。
20.(13分)
(1)4ClO +N2O+H2O=4Cl +2NO 3+2H+(3分)
酸性增大,次氯酸根离子氧化性增强(2分)
H2O2在温度较高时容易分解,导致其浓度减小,去除率降低(2分)
(2)①3HClO+2NO+H2O=3Cl-+2NO- 3+5H+
或3ClO-+2NO+H2O=3Cl-+2NO-3+2H+(3分)
②NO难溶于碱性溶液,SO2易溶于碱性溶液;随着pH增加,c(HClO)减小,溶液氧化性减弱,NO去除率下降;随着pH增加,c(OH-)增大,SO2溶解度增大,SO2去除率较高 (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