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级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禁地贸易至十斤,鬻碱盐至三斤者乃坐死”“鬻碱及主吏盗贩至百斤以
上,盐人城市百斤以上黥面,以后‘每诏优宽’”等信息,反映出政府对私贩贩盐的数量限制和惩罚措施也越来
越宽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盐在古代为政府管理的重要战略物资,政府实行专卖制度,而专制制度的放松折
射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商品贸易的繁荣,政府调整商业管控以扩大税源,故选A项。“地域性商人群体”兴
起于明清时期,故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商税是否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故排除C项;材料主旨并
不是政府对商品交易管理日趋严密,而是对商业管理的放松,故排除D项
2.B考查两河流域的借贷。根据材料“可以看作是给穷人的一年免利息借贷”“算作每天的小额还款”“借贷方
就要向借贷人支付本金的利息”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样的借贷具有非商业,非盈利色彩的救济性
质,故选B项。材料并未反映货币使用对经济的影响,故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两河流域是否是借贷
和契约形式的发源地,故排除C项:早期商业交换的形式是以物易物,材料并未体现,故排除D项。
3.D考查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根据材料“英国所占的比重是25%,1889年下降为22%,1913年又降到
16%”“到1913年,仅德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就达到13%”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故选D项
英国丧失在世界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并不意味着其强国地位的丧失,故排除A项;这一发展状况会加剧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不是缓解,故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国家之间依赖程度的加深,故排除C项。
4.C考查中国经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根据材料“进出口总额达到4.1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的12%,中
国已经成为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
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故选C项。该时期世界政治格局
并未发生变化,仍然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枚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的依存程
度,故排除B项;“区域贸易”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故排除D项。
5.A考查古罗马民居。根据材料“下令每栋楼的高度不能超过18米”“规定独栋楼的高度最高为21米,同时
两栋楼之间必须有3米的间隔”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人口快速膨胀,加盖了大量存
在安全隐患的复合式公寓,这给城市居住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楼高和楼距的规定,适应了对外扩张时
期对城市规范管理的要求,构建城市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平衡,故选A项。材料中的法律规定是应对人口增
长所带来的问题,而非缓解人口压力,故排除B项;这些规定是出于安全问题的考量,并未反映出建筑水平落
后、缓和社会阶级对立,故排除C、D两项
6.C考查近代德国城市化进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不同产业结构在不同时间内聚集人口的
能力大相径庭,因此不同产业结构对城市人口增长的推动作用迥然不同,德意志帝国统一以来,特别是19世
纪90年代以来,德国已经大规模地进人了重工业化的阶段,矿业与机器制造等重工业逐渐成为德国经济的
主导产业。与传统的轻工业相比,重工业具有产业链长、运输成本较低、规模经济较大等特点。重工业产业
的基础性地位和产业发展链条长的特点,决定了对其上下游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其发展容易形成对相关产
业、产品的需求,促进这些产业发展,进而吸引人口集聚,因此普鲁士矿业,其他制造业等城市的人口增速明
显大于其他类型城市,故选C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当时普鲁士的重工业发展属于资本密集型
产业,而非劳动力密集型,故排除B项:D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7.B考查现代农村集市。根据材料“保留户籍,下乡承包或承办企业”“使农村经济主战场·星星之火,可以镣
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鼓励城市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去农村发展经济,让城市经济发展的人才资源、技
术资源等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注人新的活力,故选B项。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才提出,
故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故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
实,故排除。
8.B考查明代漕运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武年间的都城处于国家主要粮食生产地的江浙地
,因此单一的曹狼民运即可满足需要,而永乐年间,国家的政治重心从南方转移至北方。就运输主体而言,
针对北京粮食供应的漕运方式,不是单一的军运或民运,而是军民联运,纳户不再直接将漕粮上纳至终点京
师,军民联运改变了民纳的仓口,纳户只需将漕粮上纳至中途某个转运仓口,任务便告结束,转运仓口到北京
的运送任务改由卫所官军负责,这极大地提高了谱粮运输效率,适应了南粮北调的发展,故选B项。材料主
要体现的是漕粮运输方式的变化,而非长途贩运贸易,故排除A项:南北经济交往的密切不是漕运方式变化
的内在原因,故排除C项:仅仅从单一民运到军民联运无法反映出统治者对经济整体的控制力趋向增强,故
排除D项
9.A考查美国铁路建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20世纪初出台法案对铁路公司运费等进行
合理约束,其基本的着眼点是为了抑制恶意垄断、保护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公众利益,营造市场
竞争氛围,遏制铁路运输业这一垄断资本的无序扩张,故选A项。材料未体现出“多元化”,故排除B项:该
法更多的是约束垄断行为和保障公众利益,而非直接推动铁路国有化,故排除C项;20世纪初仍然奉行自由
主义经济政策,故排除D项。
10.D考查改革开放后交通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厦门航空在现代企
业制度的影响下应运而生,采用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行,成为中国民用航空体制改革的先行者,这反映出经济
【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5-T-602B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级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历史答题卡
条形码粘贴处
准考证号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0][0][0][0][0][0][0][0][0
必
[1][1][1][1][1][1][1][1][1]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
[2][2][2][2][2][2][2]
[2][2]
意
号;非选择题使用黑色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
[3][3][3][3][3][3][3]
[3]
第
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
[4][4][4][4][4][4][4][4][4]
[5][5][5]
[5]
[5]
项
上答题无效。
[6
[6]
[6]
[6
[6]
6
[6]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登、不破损。
[7J
[7]
j
6
刀
[7J
J
81
「81
[8]
[8]
[8
填涂
正确填涂:
缺考
[9
[9][91[91[91[9j[91[91
[9
范例
错误填涂:的
标记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CA][B][C][O]
6 CA][B][C][D]
11 [A]CB]CC]CD]
16 CA][B][C]CD]
2CA][B][C][D]
7 [A][B][C][D]
12 [A]CB]CC]CD]
3 CA][B][C][D]
8 CA][B][C]CD]
13 [A]CB]CC]CD]
4 CA][B][C][D]
9[A][B][C][D]
14 [A][B]CC]CD]
5 CA][B][C][O]
10 CA][B]CC]CD]
15 [A]CB]CC]CD]
非选择题(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17.(14分)
(1)4分)
蚁
(2)10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第1页(共2页)25-T-602B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8.(14分)
(1)6分)】
(2)8分)」
19.(12分)
(1)6分)】
(2)(6分)】
20.(1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第2页(共2页)25-T-602B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级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历
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
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2第三单元一第六单元十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建隆二年(961年),定官盐阑入法,“禁地贸易至十斤,鬻碱盐至三斤者乃坐死。”至乾德四
年(966年),乃诏“阑入至二百斤以上,鬻碱及主吏盗贩至百斤以上,盐入城市百斤以上黥面,
以后‘每诏优宽’。”这些变化折射出宋朝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国家政策调整
B.地域性商人群体扩大了经营范围
C.商税已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
D.政府对商品交易的管理日趋严密
2.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规定“商人或富人预付穷人的奴隶或家人一年的租金或工资可以看作
是给穷人的一年免利息借贷,奴隶或家人给借贷人或债权人每天的劳动算作每天的小额还
款。如果抵债的劳动发生中断,借贷方就要向借贷人支付本金的利息。”据此可知,当时
A.货币的使用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
B.借贷凸显了一定的救济性质
C.两河流域是借贷和契约形式发源地
D.商业交换的形式是以物易物
3.在1870年的世界贸易中,英国所占的比重是25%,1889年下降为22%,1913年又降到16%。
不仅如此,1870年美、德两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之和仅为18%,但到1913年,仅德国
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就达到13%,美国则为11%。这反映出该时期
A.英国已丧失资本主义强国的地位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缓解
C.西方国家经济依赖程度显著提高
D.世界贸易多中心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4.2013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4.1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的12%,中国已经成为120多
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对外投资上,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近年来年均增长70%以上,境
外直接投资累计超过63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这反映出
A.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
B.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依存关系减弱
C.中国经济国际影响力提升
D.区域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形式
【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第1页(共6页)】
25-T-60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