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专题十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语言文字运用
1.语言建构与运用。压缩语段题要求将复杂的语段压缩成简单的语句,考查考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良好的语感,注重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2.审美鉴赏与创造。扩展语句题通过将简单的语句扩展成复杂的语句,让考生展示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培养独立思考意识和精神。
一、真题解说
1.(2017·浙江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6分)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明确题干要求,即描写要运用第三人称,要将“我”换成“他”,描写中要有“他”的心理活动。诗句中出现的意象有:小路、十八台阶、月光、蚂蚁,这些意象在描写场景时必须要结合诗句展开。这需要考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多运用修辞,使语言生动、表现力强。同时要注意,不管什么描写,都要有一个主题,本题场景表现的主题是“他”仿佛回到了童年,因此描写中心是“他”回到了童年。
【答案】 示例: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 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月色溶溶,树影婆娑。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2.(2020·全国新高考Ⅰ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新闻公报介绍,“世界的复兴”这一目标将致力于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概括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事件,原文“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可概括出“2020年6月3日,世界经济论坛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可概括出“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主题为‘世界的复兴’”;原文“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可概括出“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
【答案】 示例:①2020年6月3日;②世界经济论坛宣布;③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④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⑤主题为“世界的复兴”。
二、命题特点
1.将扩展语句和句式的仿用、选用、变换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起来考查,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扩展语句命题逐渐趋向多元化、生活化、综合性、实用性,更加突出了语言运用的特点,更有效地考查考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六种扩展题型中,考查方式以情景式扩展、观点连带式扩展、想象式扩展为主。
3.压缩语段在高考中考查形式多样,有概括主要内容、提取关键词、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新闻导语、给概念下定义等。
4.压缩语段内容上开放性特征显著,同时紧密结合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生活实际,进一步体现“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的大语文学习观。例如,2019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以“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材料的题型。
考点一 扩展语句
(一)考点剖析
扩展语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词语连缀式扩展
提供一组看似没有联系的词语,要求考生写一段话,将这些词语包含在内。这种扩展有的要求围绕一定的中心写一段语意完整的话;有的要求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在联想、想象的基础上扩展成意蕴丰富的一段话。
2.中心阐发式扩展
就是提供一句话作为扩展的中心内容,要求考生围绕这一中心内容进行扩展。基本方法是以提供的语句为中心内容加以阐释,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语段。
3.诗意素描式扩展
就是根据表达需要,对给定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进行扩展,适当增加句子成分,以丰富表达内容,使一句话的意境丰富起来;或给出古典诗句或名句,对其进行情景式扩展或赏析式扩展。
4.续写补写式扩展
给出部分语句,要求对其进行补充或续写的扩展方式。续写,多为续写后面的部分或结尾一句(几句)使其内容扩展。补充,一是补充单句使其成分扩展,二是补充某个文段的开头一句使其内容扩展,三是补充段中一句(几句)使其内容扩展。
(二)试题类型
1.词语连缀式扩展
(1)用下面的×个词语写成一段话。
(2)请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个,写一段话。要求:××××××。
(3)以××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词语。
2.中心阐发式扩展
(1)以××为中心(内容)写一段话。要求:××××××。
(2)以××为话题(陈述对象)写一段话。要求:××××××。
3.诗意素描式扩展
(1)根据“×××”这句诗描写一个场景。要求:××××××。
(2)把“×××”这句话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
4.续写补写式扩展
(1)××××××。根据这句话的意思(这段话)叙写一段文字,要求:××××××。
(2)用××句式续写结束语。
(三)指点迷津
1.词语连缀式扩展
(1)几个词语都要用到,不能偷换、遗漏或更改;
(2)串联词语成句时,要明确需要串联的几个词语的意义,注意几个词语之间的关系,准确使用词语构造恰当的语境、营造恰当的氛围;
(3)扩展后的句子和语段表意要清楚明白,在语义上要符合逻辑,要有实在的意义;
(4)自我检查,通读所扩展的文段,确保言通、字顺、意明,且符合字数要求。
例如: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解析】 本题以组词成句的形式考查扩展语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应首先确定扩展的中心对象是“银杏树”,然后,把其他的几个词语糅合进以“银杏树”为描写对象的句子中。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描写性,不要写成议论性质或说明性质的文字;二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三是注意字数上的限制。
【答案】 曾经在春夏时节欢唱、摇曳的银杏树在初冬疾风骤雨的侵袭下,枝叶凋零,如同干瘪的老妇人。
2.中心阐发式扩展
(1)要紧扣主题词、中心句,特别注意不能脱离主题;
(2)要注意场景的要求,切合场景气氛,如主持、演讲;
(3)要准确运用提供的修辞手法,对主题表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4)要发散思维,由主题词联想出相应的事例、画面。写出的答案使中心更明确,内容更丰富具体。
例如:
请以“事业是人生不朽的丰碑”为话题,将下面的句子扩展为中心明确、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要有文采,不少于50字。
事业是人生不朽的丰碑。
【解析】 本题是围绕主题进行阐发式扩展,扩展时要围绕中心进行阐释,使内容更丰满、生动,形成一个完整的语段。一要扣主题;二要有文采,最好是用修辞手法。
【答案】 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他们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屈原、司马迁等,他们之所以为千秋万代所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建立了对人类社会有益的事业大厦,筑起了他们人生永垂不朽的纪念丰碑。
3.诗意素描式扩展
(1)先审读题干,明确要求;
(2)再把握原诗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做出合理的想象,构造出合理的场景;
(3)最后组织语言进行扩展描写。
“诗意素描式”扩展题答案往往以描述性的句子形式出现,可适当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写出的句子要形象生动,富有意趣。
例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以内)
【解析】 这种题型往往是对概念、理论或概括性的语句进行具体的阐述,使浓缩的语意变得具体形象。题干有三个要求:一是想象合理,二是描写生动,三是符合诗人“悠然”的心境。运用修辞时,注意用词的准确生动,如此便可做到描写生动。
【答案】 南山静静地站在远方,深绿色的森林让它显得如此肃穆。一阵阵水雾自林中缓缓升起,在夕阳的照射下幻出五彩的光芒……偶尔几只鸟儿贴着山脊静静地飞翔,它们扇动着翅膀,带着夕阳的余晖……
4.续写补写式扩展
续写补写式扩展不同于仿写,也不同于一般的造句,它要求表意前后一致,语言形式前后一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在做这类试题时首先要认真审读题干,明确试题要求;
(2)扩展紧扣前面(如续写后面的句子,就要根据一定条件和前面的语境进行逻辑思维,推导出需要的内容、结论)或者后面的语言环境,按照要求进行扩展;
(3)需要有文采时要生动、形象地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时要准确地使用。
总之,续写补充扩展式的句子与原句要文意相通,中心一致,语境和谐,语气协调,句式相似,特别要注意保持与原句(段落)的自然衔接。
例如:
《散文诗》是一本青少年非常喜爱的文学刊物,下面是小张同学为之写的一段赞美词的开头,请根据文意,在后面续写补充几句话。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
茫茫人海,知音难觅;茫茫刊海,好刊难寻。是你,《散文诗》,
【解析】本题属于续写补充式扩展。要合理想象,找准扩展点。材料已给出《散文诗》的相关信息,首先要在“是你,《散文诗》”的后面扩展一句(或两句)题目中要求的“赞美词”,然后在后面再扩展两组类似前面“是你……”的内容,以构成排比句。
【答案】与我结伴一路牵手同行;是你,《散文诗》,为散文诗爱好者默默地奉献;是你,《散文诗》,给文人墨客提供了用武之地。
(四)对点练习
三年经典模拟题练习
一、(2022·东北三省三校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仿照示例的句式,请为下面两个画面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中心明确,表达清晰简洁,不超过16个字。
画面示例:战斗在抗疫一线的73岁的李兰娟脱下口罩,脸上有深深的压痕。
画外音示例:大爱守护生命,压痕铸就勋章。
画面1: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任务大厅大屏幕上,神舟十三号3位航天员身着蓝色舱内工作服,向全国青少年挥手致意。
画外音:(1)
画面2: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姑娘们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顽强拼搏,终于实现了史诗般的逆转,取得了冠军,笑到了最后。
画外音:(2)
1.【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从示例句子来看,“大爱守护生命,压痕铸就勋章”首先是对称句式,上下句字数相等;其次结构是名+动+名,即主谓宾格式的两个句子构成对称,不超过16个字,上下句分别不超过8个字。再看画面1,“神舟十三号3位航天员身着蓝色舱内工作服,向全国青少年挥手致意”,关键词是“航天员”“青少年”,二者的联系是航天员与青少年连线,目的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激发青少年对航天科技和相关精神的兴趣。从航天员的角度可概括为“点燃梦想”“激发兴趣”;从青少年的角度可概括为“继承精神”“传承火种”“赓续精神”等。画面2“中国女足姑娘们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顽强拼搏,终于实现了史诗般的逆
转,取得了冠军”是重要信息,从中可提取出“女足精神”“逆转决赛”“取得冠军”等关键词,女足姑娘的夺冠源于她们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取得冠军既是实现自身价值,也是为国争光,故可分别从女足和中国两个角度出发,概括为“女足逆转决赛,中国赢得尊严”等。
【答案】 ①航天点燃梦想,青年赓续精神;②女足逆转决赛,中国赢得尊严。
2.综合以上画面和画外音,以“实现中国梦”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使用排比修辞,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扩写语句的能力。要求以“实现中国梦”开头,首先要确定所写主题。从题1的三个画面可以看出,需要不同岗位的不同人的付出,才能实现中国梦。我们可以从一则画面提出一种精神或一种付出,形成三个句式一致的句子,便可构成排比,如画面示例中提取出“守护生命”“不畏艰难/牺牲”等,画面1提取出“追求梦想”“奋斗逐梦”等,画面2提取出“执着追求”“顽强拼搏”等,结合画面内容整合成句式一致的三个句子。最后再总结,只有人人坚守岗位、执着追求,才能实现中国梦,构成完整语段。
【答案】 示例:实现中国梦,需要对生命的虔诚守护,需要对梦想的奋力铸就,需要对胜利的执着追求……弘扬中国精神,凝聚时代价值,合力圆梦!
二、(2022·重庆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近些年节水观念越发内化于我们的生活。很多家庭中,节水型器具并不少见,诸如,空气注入式水龙头和花洒,冲水量至少分两挡的抽水马桶,智能控制水量的滚筒洗衣机……
① ,在细节处节水,我们也大有可为。挤牙膏、涂洗手液时关掉水龙头,定期检查家中水管水龙头是否有跑冒滴漏,储存热水器预热时的冷水等,都是节水的好方法。
其实, ② ,也应该拓宽视野。由于生活用水对水质要求高,需要消耗相当多的资源对其进行处理,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节约用电、不浪费粮食、不浪费燃气,都是促进水资源节约的有效途径。减少污染,拒绝浪费,注重细节, ③ 。
此外, ④ 。
1.请在文中横线①②③处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
②
③
1.【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此处位于第二段段首,属于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段主要列举生活中的节水型器具,下文过渡到在细节处节水,据此应填:除了使用节水型器具。第二空,此处是第三段的段首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上句总括前两段的内容,而上两段主要是说在生活中人们尝试使用的节水器具和办法,下句过渡到拓宽视野等其它方面,据此应填:尝试节水的同时。第三空,位于第三段段尾,属于总结句,前句“减少污染,拒绝浪费,注重细节”是节水的做法,强调节水的细微之处,此处应说这些做法的结果,据此应填:方能让节水融入生活点滴。
【答案】 ①除了使用节水型器具;②尝试节水的同时;③方能让节水融入生活点滴。
2.结合以下内容信息,在④处为以上短文续写一段文字。
信息内容:(1)智慧水务注重信息技术与水务技术的深度融合
(2)智慧水务能使水务业务运营更高效、服务更优质
2.【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的能力。本题要求为短文续写一段文字,考虑到所续写的文字位于结尾段,又有“此外”的提示语,那么此处续写应在总结前三段内容基础上做扩展。前三段主要围绕“节水”而谈,而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是“智慧水务”的特点和作用,可见,续写的文字应围绕“节水”谈及“智慧水务”的特点以及实现“智慧水务”对节水的作用。
【答案】 智慧水务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掘数据价值和逻辑关系,实现水务业务系统的控制智能化、数据资源化、管理精确化、决策智慧化,保障水务设施安全运行,使水务业务运营更高效、管理更科学和服务更优质。(共49张PPT)
考点二 压缩语段
(一)考点剖析
“压缩语段”目前高考的常考类型主要有:
1.提取关键词语(短语)
“关键词”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重要的词语(短语)。一般放在文章(文段)的前面,让读者了解文章(文段)的基本内容。提取关键词考查的是考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2.语段要点概括
语段要点概括指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对材料进行概括。从设题材料的角度看,有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和描写类材料。
3.新闻拟写概括
新闻拟写概括就是要求用10~30个字来拟写概括一则新闻的主要信息。
4.给材料下定义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这种题型一般给考生提供一个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解答时,考生先按定义的要素(“被定义概念”“邻近属概念”“种差”)提取相关信息,后重新组合成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
(二)试题类型
1.提取关键词语(短语)
(1)下列材料对×××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个短语加以概括。要求:××××××。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的×个特征,每个特征不超过××个字。
2.语段要点概括
(1)下面是××××××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对×××的评价,不超过××字。
(2)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3)以“××”开头,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
3.新闻拟写概括
(1)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2)给下列一则新闻拟定恰当的标题,不超过××字。
(3)给下列一则新闻拟定恰当的导语,不超过××字。
(4)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4.给材料下定义
(1)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的定义。要求:××××××。
(2)根据以下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
(三)指点迷津
1.提取关键词语(短语)
提取关键词就是要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善于运用恰当的词语(短语)表达。
(1)明确陈述的对象、主要事件、议论的中心论点。
(2)明确与陈述对象相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
(3)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大体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其实,这就像提取句子主干,可以利用语法分析的方法来做,基本程序为:压缩内容→提取主干→筛选比较→整合表达。(一般可以表述为“谁或什么怎么样了”,这样一种主谓结构。)
例如: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内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答案】 本题可连缀成:(馆藏)古籍(亟待)修复,(但这方面)人才不足。再进行提取,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古籍、修复、人才、不足”这四个关键词。
2.语段要点概括
(1)记叙类语段
记叙类语段包含的主要信息有叙述的主体、主体的经历及特征、叙述的意义及目的。次要信息包括详细情节、背景材料等。
采用“概括——提炼——整合”法。“概括”是指给语段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每个语段以句末点号为界(多数情况以句号为界)划分层次。“提炼”是指去粗取精,根据题目要求,对上一步概括出的内容进行筛选,取其主要信息,把与题目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删掉,使其更简要,更靠近答案。“整合”是指运用正确的语言汇总表达
出来。前面两步虽然已得到语段主要信息,但还是零散的,没有组织的,并不符合答题要求。这就需要进行整合(有时需要合并某些语句),使之成为语句通顺、结构合理的一句话。
记叙、议论、说明性语段都可使用“概括——提炼——整合”法;有时还采用“删减枝叶”法,即删除原文段中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评价”法,即概述原文段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例如:
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个字。
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解析】 可先给选段按句子顺序编号,再逐个进行归纳、提炼。朱光潜的评价共三句话。第一句总说陶渊明身上的隐逸与忠贞;第二句类比分析,将其具体化;第三句则提到了他的平凡、最近人情。将这三个句子的中心意思合并起来,就是“最近人情”“隐逸”“忠贞”;再将其组合成一句话即可。
【答案】 (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
(2)议论类语段
议论类语段包含的主要信息有中心句、观点句、结论句等,次要信息包括论据、论证等。
重视阅读理解,抓住语段的中心论点,看清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一般可舍弃论据,弄清论证思路,注意文中的关联词语及过渡句,将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关键的语句利用语段的论证思路串联起来,即可作答。
可采用“概括浓缩”法,即对原文重新组织、概括浓缩,而不是通过原文的支撑材料提炼观点;或采用“提取归纳论点”法,即把原文看成是用作论据的材料,从这些材料中提炼出论点。
例如:
根据下面的文字,补写后面总括性的句子,每处补写部分不超过15个字。
关于低碳经济的解释较多,例如:“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就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观念”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
可见,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 ① ,低碳经济也涉及 ② 。
【解析】 注意结论句前面的提示性词语“理念”“其实”和“涉及”,这几个词本身暗示了所补写的内容。
【答案】 ①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②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3)说明类语段
说明类语段主要信息包括时间、范围、对象、特征、作用、目的等内容,次要信息包括举例、描写、修辞等。
重视阅读理解,弄清说明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要点(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类型等),分清说明了几个方面,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可采用提取归纳中心词(句)式,即原语段有一个(几个)中心词,或有一个中心句,在辨明关系的前提下,把它找出来;概括浓缩式,即没有明确的中心句,需要自己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浓缩概括。
例如:
以“京剧”开头,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5个字。
京剧是徽剧在吸收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生活中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和旦行;男女都有文、武、老、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有的人粗犷豪放,有的人机巧滑稽,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划分出了净行和丑行。在京剧舞台上,唱腔和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一出完整的戏,其实就是表演者根据这些程式把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京剧那五光十色、形态生动的脸谱,那精致华美、色彩艳丽的服饰,令人目眩神迷。
【解析】 分清这个说明类段落的内容层次,先要在内容上抓住表述“京剧”的四个层次,即京剧的发展基础(或源头)、角色分类、程式、艺术表现形式,再把握概念的每个层次的本质特点,即发展基础(或源头)是“源于徽剧”、角色分类“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程式上“唱腔和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艺术表现形式是“华美多彩”。了解这些主要内容后用简洁的语言进行筛选、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京剧)源自徽剧,角色分类源自生活,表演程式化,表现形式绚丽多姿。
(4)描写类语段
描写类语段的信息一般包括:描写的景物,景与物的主要特征,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
采用舍偏取正式,即首先弄清楚描写的对象,明白哪些是修饰性的、解释性的内容;然后从语法和句法的角度对语段进行分析,保留一些关键性的句子或词语,舍弃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句子或词语;最后再根据具体的要求,对保留的文字重新进行排列组合。
例如:
下面一段文字后的四个选项中,能准确概括文字内容的一项是 ( )
琴声渐起。我仿佛看见一滴滴饱满的水珠儿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又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犹如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这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裹挟着泥沙、卵石,翻滚着向前奔去,撞击着河岸,向阻挡它的一切势力发起猛烈冲击。那河上还有勇敢的艄公,正在与恶浪搏斗。一阵清风穿过树林,一粒沙子从屋檐上滚落,掉在门前那口空水缸里,清脆悦耳,回音似璧。琴声欲止,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
A.琴音似水 B.琴音遐想
C.琴声悠扬 D.琴声如风
【解析】 整个语段运用了通感(化听觉为视觉)的方法,侧重描述了作者对琴声所做的联想。“琴音遐想”能够全面而准确地概括这个语段的内容。“琴音似水”“琴声如风”则以偏概全,不能涵盖“琴声欲止”时“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的联想内容;“琴声悠扬”更是与语段中的“猛烈冲击”“与恶浪搏斗”等描述不一致。
【答案】 B
3.新闻拟写概括
(1)拟写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就是用简明的语言把语段信息表达出来。它要求高度概括,只要将主要的人、事交代清楚即可。(时间较强的动态新闻则应交代时间)
简要公式:什么人+什么事。(主谓式陈述句)
一般情况下为:主体事件名称+(必要的)时间、地点+主体事件目前的状态、结果、趋势(即人们最关心的新闻点)。
例如: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记者孙荪】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近日发布全省和南京市CPI指数。3月江苏CPI同比上涨1.5%,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创下近40个月以来的新低。南京CPI比全省水平略高,同比上涨1.6%,比2月下降了0.2个百分点。烟酒价格的下跌成为拉低CPI涨幅的最主要原因。烟酒价格从2月到3月持续走低,相关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受限制公款消费政策的影响,全社会提倡勤俭节约,导致烟酒的消费下滑,直接带来了价格的走低。
【解析】 本题共五句话,第一句的主要内容是江苏调查总队发布全省和南京市CPI指数,第二句和第三句的主要内容是CPI指数降低,第四句的主要内容是烟酒价格的下跌成为拉低CPI涨幅的最主要原因,第五句指出烟酒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受限制公款消费政策的影响,合并这几点意思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限制公款消费政策,拉低江苏CPI涨幅。
(2)拟写新闻标题、导语
新闻标题有单标题和多标题之分。多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其中正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新闻事实;引题和副题用以说明背景、概述意义,或指出内容范围、做出内容提要等。导语是对新闻的总的概括。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要将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概述出来。
①拟写标题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不必拘泥于新闻要素是否齐全,往往不需要时间、地点。因为标题下有具体内容,故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主体(人物或单位或事物)+事件。拟写标题用语一般较直白、简洁,有时可运用比喻、对偶、引用等修辞手法。
②拟定新闻导语的简要公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仔细阅读新闻的主体部分,从中提炼出各个要素,然后加以连缀。
例如:
1.为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个字)
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这是画在一副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据传,这副“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时一位新会籍人士从福建带回来的。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而烧毁,画有美人的门板是屋子里唯一没有被烧毁的东西,距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这幅画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作 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 这些问题至今还不清楚。
【解析】 此题提供的材料(语段)是一则“报道”。这则报道共有8句话。首句说新会展出“木美人”,次句介绍“木美人”——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第三句介绍研究者对“木美人”这幅油画的初步评价,第四句介绍这幅画的由来,第六、七两句提出两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即揭示:“木美人”之谜,末句算是小结。这样看来,这段文字的中心是介绍中国的“木美人”。新闻的标题,有提示报道内容,吸引并引导读者阅读理解等作用。因此这则报道的标题可以用“中国的‘木美人’”;又因为文中说“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之说,为了吸引读者,也可以用“中国的《蒙娜丽莎》”为标题,也可以用“‘木美人’之谜”为标题。因为这些标题都是扣住报道的中心的。
【答案】 中国的“木美人”。(或:中国的《蒙娜丽莎》、“木美人”之谜。)
2.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30个字。
今年3月,南海市明湖公园采取公园与职工个人共同筹资的方法购买了一台“挑战者号”型时空穿梭机。时空穿梭机又名娱乐仿真模拟器,是仿真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三维立体图像、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和高度仿真运动,使人惊心动魄,会产生超越时空的感觉。这台时空穿梭机开始营业以来,三个月的营业收入就达到40万元人民币,其中仅五一节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公园300条游船的总收入。在近两年来许多公园经济效益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明湖公园这台时空穿梭机所带来的如此大的收益,使全园职工倍受鼓舞。据说,娱乐仿真模拟器已经成了国外许多公园、游乐园的换代的标志性设备,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日本海洋公园,仿真模拟器都是当地的“盈利明星”。
【解析】 要完成这道题,必须对这则消息作层次分析。总体上说,这则消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前三句说明湖公园利用筹集的资金购置了娱乐仿真模拟器并介绍这种娱乐仿真模拟器(“介绍”的内容是乘便提及,不属“主要内容”);第四、五两句说明其经济效益及其鼓舞作用;最后为第三层次,介绍娱乐仿真模拟器在国外的地位和作用,自然也是次要内容。结合导语的写作要求——以简明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内容。
【答案】 (南海市)明湖公园利用筹资购置娱乐模拟仿真器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这是突出最重要的内容。)
(3)概括信息要点
信息要点和一句话新闻有所不同,比一句话新闻要详细,包含的信息要点多些;除新闻的要素外,原材料中其他内容要点也应在字数允许的范围内概括出来。概括信息要点的方法可根据新闻材料的内容和试题所限定的字数来确定概括的详略程度。
解题流程:阅读材料+找出要点语句+提炼要点。
阅读语段,看清写了什么事情,删除原文的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抓住语段的要素,筛选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归纳概括。
例如: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解析】 这则新闻材料主要是叙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只要抓住主要信息,进行概括提炼和整合,就可以写出答案。
【答案】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
4.给材料下定义
下定义时,所下定义的外延必须和被定义概念的外延相等,定义概念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的概念,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不能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明确种概念(被定义概念),确定属概念(包容种概念的概念),找出种差特性(种概念所独有的若干特征或内涵),再调整种差顺序(按修饰或限制的逻辑顺序),最后按常用模式表述: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种差+属概念。
例如:
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H7N9型禽流感”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感染者均在早期出现发热、咳嗽、少痰、肌肉酸痛等症状,后期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发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
【解析】 解题时,要综观所给材料,找出一个中心句,然后把其他信息变成定语等修饰成分。本题的“H7N9型禽流感”是指新亚型流感病毒,所以要以此为主干进行组句,组句时要抓住“H7N9型禽流感”的具体特点。
【答案】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感染病毒后出现发热、咳嗽、少痰、肌肉酸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的新亚型流感病毒。
(四)对点练习
三年经典模拟题练习
1.(2020·河南省濮阳市一模)阅读下面新闻,拟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个字。
北京6月17日电(记者吴月辉)“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17日在广东东莞召开。本次论坛旨在探讨“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领域的现状与发展,探讨两个领域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推动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领域产学研结合,为企业、研究机构乃至国家在相关领域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科学前瞻和战略咨询。本次论坛也聚焦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的定位、发展及组织形式等,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提供战略建议。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由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承办。
标题 。
1.【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先仔细读懂材料,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或提取文中的关键字即可作为标题。可以压缩导语;有些新闻标题的拟写还需要根据后面主体部分中的提示语来完成。本题中,可抓住第一句话“‘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17日在广东东莞召开”,做到15字以内。
【答案】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举行
2.(2021·辽宁省抚顺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严冬之下,有人热衷“低温养生”,尝试冬泳、洗冷水澡等。专家表示,所谓的“低温养生”注重的是自然环境下低温对人体的调节。如果通过冷水澡、冬泳、穿得少来人为地降低体温,有时不仅无法达到长寿的目的,反而损害健康。特别是老人、儿童等体质较弱或患心脑血管疾病、怕冷体质的人,一味地追求低温,易导致感冒、 冻伤等不适症状。
某些低温习惯有助于身体健康,比如饮食方面,低温能减少高温烹饪时致癌物出现的几率,又能最大限度保存食物中的养分,低温烹饪应以细火烹煮为佳,注意适当低温烹调。
睡个“低温觉”也有利于养生。人的体温晚间9点至11点开始下降,凌晨1点至3点降到低谷。夜间休息的时间正好是“低温养生”的好时机。因此,每天应该按时休息, 保证充足睡眠。
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0个字。
2.【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首先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第一段,先提出对“低温养生”的认识和正确理解,再指出人为降温对健康的危害,据此概括出“低温养生不能人为降温”。第二段,提出一个饮食方面的低温习惯,指出“注意适当低温烹调”。第三段,根据“睡个‘低温觉’也有利于养生”“每天应该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强调的是要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据此,根据题干的要求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即可,注意字数的要求。
【答案】 (1)低温养生不能人为降温;(2)不要过多高温烹饪;(3)不要熬夜。
3.(2022·河南省洛阳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兵家常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人们也往往不假思索地认定, 奖励能有效激发学习的动机,然而德西效应却刷新了人们的这一惯常认识。德西效应是心理学家德西在实验中发现的一种现象:他随机抽调部分学生去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道难题,会得到物质奖励,而另一组则无奖励。当进入学生自由休息时段后,他发现无奖励组仍然在继续解题的学生数,明显多于有奖励组,实验时间越长,这种反差越显著。
这种现象启示教育工作者,当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机时,给予适当的外界激励,或许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如果学生内心对学习活动已经很感兴趣,此时再给学生奖励不仅是多此一举,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一味奖励会导致学生的目标从学习内容上转移开, 只专注于外在的奖励,反而抑制了内在的兴趣,一旦失去外在奖励,则会学习动力全无。故而,教育者使用奖励一定要正确适度。
依据上面文段提供的信息,用一个长句给“德西效应”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50个字。
3.【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是下定义题型,表达时一般用“种差+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的形式,把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接起来。根据“德西效应是心理学家德西在实验中发现的一种现象”可以看出“德西效应”的属概念应是“现象”或者换为同义词“规律”;根据实验结果“给予适当的外界激励,或许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反而抑制了内在的兴趣,一旦失去外在奖励,则会学习动力全无。故而,教育者使用奖励一定要正确适度”可以概括出对属概念的限制性内容“适当的外界激励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过多的奖励,会抑制内在的兴趣”;故可以归纳为:德西效应是指适度的奖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的现象(规律)。
【答案】 德西效应是指适度的奖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的现象(规律)。
4.(2022·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济源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叶绿素不仅对植物有意义,对人类也有重要的保健作用。研究发现,叶绿素可以抗氧化、抗突变甚至抗癌,对人类健康的作用相当广泛。叶绿素通过帮助人体排除毒素来预防癌症,不但是有科学证据的,而且是证据明显。学界已经发现,吃过多红肉会诱发肠癌,这是因为血红素有催化脂质氧化的作用,血红素过多还会促进细胞过度增殖,产生细胞毒性。叶绿素是含镁离子的卟啉结构,而血红素是含铁离子的卟啉结构,两者很相似,它们之间有一种竞争关系。而叶绿素可以整合多种金属离子,与重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力尤其强。如果食用富含叶绿素的食物,那么食物中的叶绿素就会替代血红素,保护人体不被过多的血红素危害。
在黄曲霉毒素污染地区的人体研究中发现,用叶绿素进行预防干预,可以明显降低体内黄曲霉毒素代谢物的水平,进而降低黄曲霉毒素污染带来的肝癌风险。肝癌高发地区的研究也证实,存在黄曲霉毒素污染条件下,叶绿素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4.【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首先概括第二段的主要信息,共包含两层,由第一层“在黄曲霉毒素污染地区的人体研究中发现,用叶绿素进行预防干预,可以明显降低体内黄曲霉毒素代谢物的水平,进而降低黄曲霉毒素污染带来的肝癌风险”得出“绿素可以明显降低人体内黄曲霉毒素代谢物的水平”,由第二层“肝癌高发地区的研究也证实,存在黄曲霉毒素污染条件下,叶绿素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得出“叶绿素能有效降低黄曲霉毒素的致癌风险”。再用表因果关系的连词连接即可,第一层为原因,第二层为结果,可表述为:①因为叶绿素可以明显降低人体内黄曲霉毒素代谢物的水平,②所以它能有效降低黄曲霉毒素的致癌风险。或:叶绿素之所以能有效降低黄曲霉毒素的致癌风险,是因为它可以明显降低人体内黄曲霉毒素代谢物的水平。
【答案】 ①因为叶绿素可以明显降低人体内黄曲霉毒素代谢物的水平;②所以它能有效降低黄曲霉毒素的致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