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如果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会带上……
带
上
她
的
眼
睛
刘慈欣
科幻小说,即科学幻想小说,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的一种小说类别,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人们通常将“逻辑自洽”“科学元素”和“人文思考”视为科幻小说三要素。
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
在科幻爱好者中盛传的一则“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是这样的: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响起了敲门声……
凡尔纳: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之父”。
你们知道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是谁?
刘慈欣
刘
慈
欣
祖籍河南罗山,在山西阳泉长大,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电工程系(河南郑州),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峰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作者介绍
2015年凭借《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三体》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文学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根据刘慈欣作品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三体》风靡全国。
作者介绍
看到标题《带上她的眼睛》,你产生了什么样的疑问呢?
标题激趣
(1)谁会带上“她的眼睛”呢?
(2)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3)“她”是谁?
(4)“眼睛”能被带走吗?
(5)带上“她的眼睛”去哪里?
标题激趣
浏览全文
1.循着好奇心,快速浏览课文7分钟,找到问题的答案。
浏览全文,把握整体
(1)谁会带上“她的眼睛”呢?
(2)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3)“她”是谁?
(4)“眼睛”能被带走吗?
(5)带上“她的眼睛”去哪里?
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小说进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
浏览全文,把握整体
“我”带上了一位因地航飞船失事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领航员的“传感眼镜”——相当于她的眼睛,去四处游玩,帮助她完成最后一次地面探索。在结束任务的同时,女领航员也永远留在了地底。
2.下面有四幅图,请按照小说情节排序,再各用一句话概括画面内容。
A B
C D
ACBD
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浏览全文,把握整体
“我”来到小姑娘启航前的地方——草原,带着“她”欣赏草原的美景。
浏览全文,把握整体
“我”发现了小姑娘的真实身份,并交代航船失事的过程。
浏览全文,把握整体
“我”挂念小姑娘,带着无限的伤感和咏叹。
浏览全文,把握整体
走进草原之旅
这是雪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这里真好!”
来到广阔无垠的大草原
小姑娘首先看见了什么?
看到了小花,小姑娘是什么表现?
1.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2.“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3.“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惊喜、激动
通感,将嗅觉转化为听觉,生动地表现出小姑娘对花香的诗意感受,表现她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怜爱、对生命的珍视
淹没在草丛中的小溪
看到小溪,小姑娘又有怎样的要求?
看到小溪,小姑娘又有怎样的要求?
“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
小姑娘为什么想感受下清凉的溪水,并请求我将湿漉漉的手举高,让草原的微风慢慢吹干?
“你那儿很热吧?”
“热,热得像……地狱。”
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静谧美好的月光
在月光下,姑娘又做了什么?
我睡眼朦胧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发现月亮刚升起来,月光下的草原在沉睡。
小姑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哼了一小段后,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在月光下,姑娘又做了什么?
不耐烦,对小姑娘的处境不知情
暗示她并不在太空
小姑娘身处绝境,却很淡然,让人佩服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疑问重重
悬念不断
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
为何她的情感会丰富到不正常的地步?
你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研读第三部分
这趟草原之旅使“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试用25段中的关键词来概括。
灰色——诗意
沙漠——绿芽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小姑娘的具体身份是什么?
她是失事的“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2.小姑娘在什么地方?
她在地球的最深处——地心,被束缚在一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的闷热的控制舱。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3.小姑娘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根据原文相关内容,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回答。
高温、高压、封闭、孤寂……
请你闭上眼睛想象
你在一个封闭的10立方米的空间里,寂静
你清晰感受到衣服摩擦身体的声音
转动颈部,能听到颈椎微弱的声音
加速呼吸,你听到的是自己耳朵里微弱的血流声
空气在鼻腔中流动的声音
吞咽口水的声音
而这些声音都是直接从身体传到耳膜的
这时,你开始小声地自言自语,结果你说的话立马就被吞噬了。而且一说话,你就发现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人听到你的话……
压抑窒息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4.为什么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经丰富到了不正常的程度?
“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到地面世界,飞船里通讯设备的能量也即将耗尽。
这是她最后一次领略地球的美!
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丰富到不正常的表现,看似奇怪,实际不奇怪。这是小姑娘长期被困地心远离鲜活事物的正常反应,是她想将地球的美好永远记住的正常反应。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5.32--43从记叙顺序上看,属于哪种顺序?有什么作用?
插叙
交代了“落日六号”的失事过程,解开了所有悬念,小姑娘种种奇异举动都有了合理的解释,使情节更完整,把小说推向高潮。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所有科学的探索都存在风险,科学事业需要强烈的献身精神。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1.小姑娘身处绝境,她的心态如何?请从第44段中找出一个词语来回答。
平静
2.从45段小姑娘的录音中,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精神品质和性格特点?
强烈的敬业精神
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乐观坚强
热爱生活
……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小姑娘的精神光芒穿透了6000多公里厚的地层,将这颗蔚蓝的星球照耀得晶莹剔透,璀璨夺目。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为什么说“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呢?
“我”无论走到哪里,与她的距离都不会改变。她对我的影响将永远伴随着我。
感悟主旨
小说叙说了“我”带着一位被困地心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领航员的“眼睛”(即传感器),去草原感受大自然的风光,表现了这位女领航员对美好自由生活的渴望和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呼唤人们关注生活的美好,珍惜身边的事物。
探究写作特色
探究写作特色
悬念,文章的开头或文章中提出问题,摆出矛盾或设置疑团,引起读者的关注。悬念的特点,是将疑问悬在那里,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故意不予理会,或者做出种种猜想,令人念念不忘。
悬念使波澜起伏,更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标题、“眼睛”、小姑娘的身份……
本文曾获得1999年第11届银河奖一等奖,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思的巧妙。例如:
第2自然段: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第38自然段: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在本文中,开头的那句“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是为后文所做的提示或暗示,这样的表现手法叫什么?
伏笔
探究写作特色
伏笔,指在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文里为后文所做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文中像这样的伏笔与照应还有不少,我们一起去寻觅。
探究写作特色
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38、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伏笔:我太害怕封闭了。
照应:“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我”处于一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里
探究写作特色
结构严谨,构思巧妙。
带上她的眼睛
探究写作特色
写作特色
1.巧设伏笔,制造悬念
2.明暗双线,构思巧妙
3.想象奇特,引人入胜
展开想象
目前看来,身陷绝境的小姑娘获救的希望是渺茫的,那青春的面容将被永远封闭在地心,令人心痛却无能为力。
但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经过20年的研制,第一艘能够走进地心航行的地航飞船“落日20号”研制成功。你能荣幸,成了“落日20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
请你展开想象,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