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下)九年学情诊断(一)
物理学科
(本试卷共24道题,满分80分物理和化学考试时长共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第7~9題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
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图:道路拐角处的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B.乙图: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C.丙图:奇妙的“日食”现象
D.丁图:透过露珠观察叶脉被放大
2.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箱
D.寒冬,玻璃窗上冰花剔透
3.“自动擦窗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家用电器,它帮助人们解决了高层擦窗、室外擦窗难的问题。如图,“自动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所受摩擦力变小
B.“机器人”所受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上
C.“机器人”所受重力与玻璃板对机器人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D.“机器人”所受重力与玻璃板对机器人的支持力为相互作用力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设水对瓶底或瓶盖的压强为p、压力为F,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关于p、F及p'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变大,F变大,p'变大
B.p变大,F不变,p'变大
C.p变大,F变小,p'变大
D.p变小,F不变,p'变大
5.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至如图所示位置时,灯泡恰能正常发光,若接下来再将滑片P向B端移动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R1=60,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力 “602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小灯泡上标有“6V0.5A”字样,若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并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S1、S2都断开,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30~60
B.当S1、S2都断开,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范围为3V~6V
C.当S1、S2都闭合,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15A~0.6A
D.当S1、S2都闭合,电路的总功率变化范围为2.7W~5.4W
7.《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词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骑马观景,马相对于人是静止的
B.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乐声入云,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C. “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飞腾直落的瀑布,只具有重力势能
8.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动滑轮重3N,物体A在5s内被匀速提升0.5m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均沿竖直方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关于本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的重力为28N
B.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大小为8N
C.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3W
D.若提升更重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动圈式话筒和动圈式扬声器是扩音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所示为扩音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对着话筒讲话时,产生的声波使膜片以及与之相连的线圈1一起振动,线圈1在磁场中运动,产生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经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扬声器的线圈2,通电线圈2带动锥形纸盆在磁场中振动,扬声器就发出声音。根据以上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话筒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B.话筒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利用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C.扬声器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利用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D.扬声器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0.如图,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厚玻璃简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筒内
空气温度升高,硝化棉燃烧。则筒内空气的内能改变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实现的,该过程能量转化的特点与汽油机_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如图,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种不可见光是________外线,有时对着电视机对面的墙壁按按钮,也能控制电视机,说明这种光和可见光一样,能发生________现象。
12.如图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 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13.如图,把装满水的烧杯放在盘子里,再把空的饮料罐开口朝上,缓缓按入装满水的烧杯中(饮料罐未浸没),烧杯中的水不断溢出。此过程中饮料罐受到浮力的大小将________,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以上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4.如图,汽车USB便携充电设备有A、B两个充电接口,额定输出电压均为5V,输出电流分别为1.0A和2.1A,要快速给标配的手机充电,应选用________(填“A” 或“B”)接口,此接口的额定输出功率为________W。
15.如图是飞船与空间站完成对接时的情景,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量,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________变;空间站的图像信号是通过________波传回地面的。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6.如图,蜡烛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请画出入射光线ab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至少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位置,用字母F标识。(请保留作图痕迹)。
17.如图甲是小明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时的情景,水龙头的手柄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施加在A点的最小动力F1的方向及阻力臂L2。
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
18.(6分)如图甲,小明用传感器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他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要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盛有液体的试管进行加热,在计算机上可以得到相应的温度一时间实验图线。
(1)实验前,除让两个试管内的液体初温相同外,还必须控制它们的________相同。
(2)实验时,对两种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通过比较________来比较它们的吸热本领。
(3)某次实验中,在计算机上得到的温度一时间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________(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本领强。
(4)若乙液体是水,则甲液体的比热容是_________ J/(kg·℃)。[c水=4.2×103J/(kg·℃)]
(5)下列现象或做法中,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的是( )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小
B.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
C.冬天暖气设备用水循环供暖
D.同样的红墨水滴入热水中比滴入冷水中扩散得快
19.(6分)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实验器材如下:发光物体(“F”字样的发光二极管)、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和光具座等。
(1)实验时,他首先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_________ 。
(2)若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_的实像;若保持图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_________。
(3)接着小明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发光物体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发现光屏上
的像变模糊了。为了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20.(6分)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图甲装置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它的探头是由空金属盒蒙上橡皮膜构成的。
(2)如果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橡皮膜就会发生形变,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
就会产生_________。
(3)根据图乙、丙所示现象可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拦河大坝应设计成_________(填“下宽上窄”或“下窄上宽”)的形状。
(4)如图丙、丁所示,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观察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得出结论:_________。
(5)小明在实验室配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他想利用掌握的液体压强知识测量盐水的密度。过程如下:
①向图戊容器的左侧倒入适量的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右凸起;
②再向容器的右侧缓慢倒入盐水,直至橡皮膜_________;
③测得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1;测得右侧盐水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2。
④则该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盐水=_________。(用h1、h2、水表示)
21.(6分)如图甲是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做“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关系” 的实验电路图。器材如下:电源(电压为4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301A)、定值电阻(5、15、25)、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导线若干。
(1)小明选用25的定值电阻,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左端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该故障可能是由R
_________(填“短路”或“断路”)造成的。
(2)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实验中,小明多次改变R的阻值,记录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
(3)由图乙可知,小明实验时,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_________V不变。
(4)上述实验结束后,小明利用原有器材,并增加两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设计了如图丙
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其测量过程如下:
①闭合开关S、S2,断开开关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最上端,此时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V;
②闭合开关S、S1,断开开关S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③闭合开关S、S2,断开开关S1,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与步骤②的位置相同,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V;
④根据上述测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_________W。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
22.(8分)如图所示是某型号水陆两用坦克。其质量为24t,它在陆地上最大行驶速度为54km/h,在陆地上行驶时所受阻力为2.8×104N。已知水=1.0×103 kg/m3,g=10N/kg。
求:
(1)当坦克在陆地上,以最大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0.5h,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2)当坦克漂浮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坦克漂浮在水中时,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少?
23.(8分)某型号小型电热水器有加热和保温两种状态,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它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其中Rx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开关S0和S都闭合时,A、B两个触点接通,电热水器开始加热;当温度达到80°C时,电磁铁会把衔铁吸下,使B、C两个触点接通,电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
【已知R1=48.4,R2=2000,c水=4.2×103J/(kg·℃)】
求:
(1)该小型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时的电功率为多少?
(2)若该小型电热水器的加热效率为84%,则电热水器将5kg的水从20°C加热到60°C需要多长时间?
24.(6分)如图甲所示,小明观看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蛇年春晚的创意融合舞蹈 《秧BOT》,他看到机器人与舞者共舞,手绢花翻飞旋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 现代科技实现跨界融合。这一节日激起了小明对于机器人的浓厚兴趣,于是他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了某些人形机器人的部分技术参数及工作原理。
(1)人形机器人工作时,其核心动力装置是电动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
(2)若某人形机器人沿直线扭秧歌,10s内匀速移动8m,则其速度为________m/s;
(3)若某人形机器人锂电池电压约为58V、容量15A h,其充满电后可储存的总电能是________J;
(4)某人形机器人整机质量约为47kg,直立站立时,足底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40cm2,则直立站立时,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Pa;
(5)若某人形机器人的机械臂与如图乙所示的人的手臂原理类似,则图丙中的哪个杠杆在生活中正常使用时与之省力或费力情况相同( )(请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筷子夹食物 C.羊角锤拔钉子
B.开瓶器开瓶盖 D.核桃夹夹核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5、B 6、D 7、ABC 8、CD 9、AC
二、填空题
10、做功;压缩 11、红;反射 12、1;2
13、变大;不变 14、A;10.5 15、聚;电磁
三、作图题
16 、 17、
四、实验题
18、(1)质量 (2)温度变化(升高的温度) (3)乙 (4)2.1×103(5)ABC
19、(1)同一高度;光屏中间 (2)缩小;能;光路可逆 (3)远离
20、(2)高度差 (3)液体深度;下宽上窄 (4)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5)变平; h1水/h2
21、(1)短路 (2)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2.5 (4)4;1.5;0.25
五、综合应用题
22(1)s=v t=54km/h×0.5h=27km=27000m
W=Fs=2.8×104N×27000m=7.56×108J
(2)∵漂浮 ∴F 浮=G 物=mg =24×103 kg×10 N/kg=2.4×105 N
(3)V 排= F浮/水g = 2.4×105 N /1.0×103kg/m3×10N/kg=24m3
23、(1)当触点B 与A相连时,是R1的简单电路,为加热状态;当触点 B与C相连时,是R1和R2串联,为保温状态;
P1=U 2/R1= (220V)2/48.4= 1000W
(2)Q吸=cm(t-t0)=4.2×103 J/(kg ℃)×5kg×(60℃-20℃)=8.4×105 J
∵= Q吸/ W
∴W= Q吸/=8.4×105J/84%= 1×106J
t=W/P=1×106J J/1000W=1000s
24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2)0.8 (3)3.132×106 (4)1.175×105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