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准考证号
晋泉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为主题,搜集到
山西省2024一2025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一质量检测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记者林韦的一篇报道(节选),请据此回答第5、6题
“(成立盛典)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
历
史
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
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吃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
注意事项:
政府。”
1.本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一一摘编自《记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5.根据报道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意义是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解放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C.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统一
D.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国家
6.根据报道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际意义是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彻底结束被殖民侵略的历史
C.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
7.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们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邱少云就是
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口述历史是一种记录历史的方法,它通过录音、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记录了历史事件
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下列符合记者对其事迹进行报道的题目是
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回忆。假如你要了解建立新中国的筹备工作,你可以采访
A.《烈火中的永生》
B.《解放军的好战士》
A.参加重庆谈判的人员
B.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与会人员
C.《挺胸膛堵枪口》
D.《勇攀科技最高峰》
C.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D.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工人
8.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伟大红色精神,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
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
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下面是李华同学绘制的有关“红色精神”的时间轴
五星红旗。红色旗面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部分),“▲”处对应的精神应是
A.全国人民大团结
B.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C.社会经济大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年
1921
1927
1934193619501953
3.它根据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
A.五四精神
B.抗战精神
C.抗美援朝精神
D.雷锋精神
国家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发挥巨大的政治作用。这评价的是
9.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农村耕地占有状况。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推动农村经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立
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阶级成分
占全国农户总数比重
占全国耕地总数比重
4.明确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技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
地主、富农
不足7%
50%以上
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事件发生在
贫农、雇农
57%以上
14%
A.公元19世纪前期
B.公元19世纪后期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公元20世纪中叶
D.公元20世纪后期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历史第1页(共8页)
历史第2页(共8页)的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了新中国的民主法治建
山西省2024一2025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一质量检测
设: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3)原因: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出于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的客观需要:为了调动人民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的建设积极性;为了体现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为了保障人民实现自己的各项权利;等
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地位: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4)具有人民性,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即人民当家作主;具
答案B A C CD DA C D B A BD CB
有广泛性,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具有科学性,依据我国国情进行建
设:具有实践性,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指引和保障:等等。(答出任意一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得1分,共2分)
16.(1)历史事件: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或土地改革)。(1分)内容: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1)特点: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工业建设重点集中在东北地区;交通建设取得巨大成
新解放区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
就;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原因: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一五”计划的开展创造了
变化:由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或土地集体所有制)。(答出变化前
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人民高涨的建设热情:党和政府的重视;等等。(答出任意一点
得1分,变化后得1分,共2分)
得1分.共2分)
(2)名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文化大革命”。(1分》
(2)农业和手工业:成立生产合作社。(1分)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1分)》
教训启示: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应依据
(3)变化: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占比下降: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占
国情制定政策;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要有利于
比上升;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生产力的发展;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影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
17.(1)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维护了祖国的安全: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满足了
(4)示例
西藏人民迫切渴望解放的愿望: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共和国的脊梁
1分,共2分)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2)原因:中朝人民共同作战;中共中央坚持正确的战略方针:志愿军战士英勇作战:
大家好!我宣讲的题目是“共和国的脊梁”」
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共和国的脊梁,铸就于英雄的血肉与汗水之中
意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
在大庆油田,王进喜以“铁人”之姿,无惧艰难险阻,以血肉之躯搅动泥浆,让黑色
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
的石油喷涌而出,为国家工业的腾飞注入了不竭动力。在兰考的黄风沙土间,焦裕禄
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等等
作为党的好干部,心系苍生,与风沙搏斗,与盐碱抗争,用生命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
(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服务的宗旨。在军营内外,雷锋以一名普通战士的身份,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的
(3)特点:保护工商业: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因地制宜:等等。(答出
好事如春风化雨,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田,成为解放军好战土的光辉典范。
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灯塔,激励着我们不断攀登,勇往直前
影响: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
分值
评分说明
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等等。(答出任意一
1.国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
6一7分
2.观点论述与其中3个事件及影响建立联系,并能解释和扩展出材料本身的意义
点得1分,共2分)》
1.国绕主题,文章结构相对完整,表述较清晰,论证较严密
18.(1)名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分)
4一5分
2.与其中3个事件及影响建立联系,并对此作出一定解释
特点:反复修改完善;进行充分的民主协商;程序正当;根据国情进行大胆创造;等等
(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1.国绕主题,层次不清晰,表述不太完整
2一3分
(2)基本原则:人民当家作主(或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统一:民族平等;国家依法
2.使用2个材料,但未建构其关系
保护公民合法权利(或财产继承权):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1.使用一个材料就直接得出答案,事件与影响没有联系
0一1分
历史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
2.没有作答,或作答文不对题
历史答案第1页(共2页)
历史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