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5.3 多样的文化
(人教版 七上第五章 第3节)
1.运用反映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不同文化习俗的意识。
2.结合实例,从建筑材料、气候等方面认识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运用反映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许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
阿拉伯语
英语
汉语
法语
俄语
西班牙语
做笔记到课本P103空白处
口诀:联合国有六语,英法汉俄与阿西
1.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是哪六种?
一、世界的语言
汉语
英语
法语
俄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I love geography
我爱地理
J’aime la géographie
Me encanta la geografía
2.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根据2021年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的介绍,中文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人数至少达到15亿,占据世界总人口的20%。
汉语不仅在中国广泛使用,也在东南亚等地有大量使用者。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汉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中国
亚洲东南部
3.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英语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使用,全球约有18亿人可以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其中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约为5.1亿 。全球超过70个国家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 。
英语在全球的使用情况
欧洲 :虽然只有少数国家承认英语为官方语言,但许多国家如挪威、丹麦和荷兰的居民普遍使用英语 。
非洲 :24个非洲国家将英语视为主要语言之一,有些国家将其作为官方语言 2。
美洲 :美洲北部主要使用英语,中美洲和南美洲也有少数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 2。
亚洲 :有五个国家承认和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许多亚洲国家的公民至少会一些英语作为第二或第三语言 2。
大洋洲 :大洋洲的大多数国家也使用英语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欧洲西部
亚洲南部
北美洲
大洋洲
英语为何会成为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英语是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英国殖民地分布图
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经济发达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英语
俄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中国、亚洲东南部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大洋洲
俄罗斯、亚洲的中西部
法国、非洲中西部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观察世界语言分布图,完成表格
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
伊斯兰教
佛教
基督教
二、世界的宗教
二、世界的宗教
1.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的代表性建筑—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著名的哥特式建筑。
特点:是尖塔高耸,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为主,雕像众多。顶部有十字架。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① 基督教
发源地:亚洲西部
复活节
圣诞节
基督教的传统节日
二、世界的宗教
1.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② 伊斯兰教
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麦加大清真寺。
特点:穹窿和尖塔是典型特征。顶部有月亮。
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
开斋节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也是世界穆斯林朝觐的节日。在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的穆斯林都庆祝开斋节。
宰牲节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亦称宰牲节。我国穆斯林将古尔邦节又称“忠孝节”。
二、世界的宗教
1.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第三大宗教
③ 佛教
发源地:亚洲南部
佛教的代表性建筑—缅甸仰光大金塔是世界著名的佛塔。
特点:以塔为中心,四周建有殿堂。顶部为塔形,有法轮。
浴佛节
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是我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亦名佛诞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是我国佛教中两个最大的节日之一,又称为僧自恣日、佛欢喜日,是佛教徒举行供佛敬僧仪式及超度先亡的节日。
盂兰盆节
很早以来,我国老百姓即有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过“腊八节”的风俗,这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一个风俗。
腊八节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创始人:
典籍:
发源地:
分布地区:
建筑:
建筑风格:
耶稣
《圣经》
亚洲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尖顶,顶尖多有十字架
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创始人:
典籍:
发源地:
分布地区:
建筑:
建筑风格:
穆罕默德
《古兰经》
阿拉伯半岛
亚洲西部、东南部
非洲北部、东部
圆顶,顶上有新月标志
教堂
清真寺
在中国又称为
——回教或清真教
创始人:
典籍:
发源地:
分布地区:
建筑:
释迦牟尼
《金刚经》
古印度(亚洲南部)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佛塔、寺庙(少林寺)
泰国国教——佛教
▲三大宗教的发源地都是亚洲
汉语
英语
西班牙语
俄语
法语
阿拉伯语
其他语言
总结提升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英语,信奉基督教。
西亚和北非:白种人,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印度:白种人为主,英语,信奉印度教
中国:黄种人,汉语,主要信奉佛教。
巴西:白种人,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阅读图文材料,说出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传统食物和用餐方式,并结合气候图说明原因。
全年温和湿润,适宜牧草生长
发展畜牧业
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水稻种植业
三、不同的文化习俗
食
在气候寒冷的地区,传统服饰多以皮毛制品为主,并配有长靴、帽子和围巾,便于保暖。
衣
在气候炎热地区,传统服饰则以棉麻制品或丝织品为主,相对薄且宽松,以无领或者低领为主,便于散热。
少数民族服饰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各具特色。服饰的多样性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也体现了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阅读P106,认识亚洲东南部地区和非洲北部地区传统的交通方式,
并结合气候图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非洲北部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骆驼能适应沙漠的极端环境
亚洲东南部地处热带雨林或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网密布,陆路交通不便,因此人们利用船只在河道上聚集交易,形成水上市场。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大多数地方以现代交通方式为主
行
地形:山地为主,利于针叶
林与牧草生长
欧洲北部
气候特征:温湿,气温较低
传统民居:就地取材
地中海沿岸
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地质特征:石材资源丰富
传统民居:就地取材,隔热
欧洲北部林木资源丰富,人们用木头建造房子。
地中海沿岸地区石材丰富,人们多用石材建造房子。
住
课本P107活动: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
动
一些典型的传统民居是人类顺应自然环境的体现。可以从建筑材料、气候等方面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 阅读图5.18,说说图示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1)说说两处传统民居所用建筑材料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说说两处传统民居建筑结构特点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阅读P108,说说亚洲西部和亚洲东南部两地传统民居所用的建筑材料、民居结构特点,并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原因。
亚洲西部热带地区的传统民居,多为平屋顶的多层土楼,墙体较厚、窗小。
材料
土楼
热带沙漠气候,多沙土
就地取材
结构
平屋顶:
降水少
墙体厚:
减少传入的热量
窗小:
防风沙
适应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影响
亚洲东南部热带地区的传统民居,多为斜屋顶的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墙体较薄且透风。
材料
木头、竹子
降水丰沛,林木茂盛。
结构
斜屋顶:
降水多,利于排水
双层:
墙体薄:
通风、散热防潮
适应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
降水分旱雨两季。
影响
节日
三、不同的文化习俗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世界语言丰富多彩,下列国家使用阿拉伯语的是( )
A.加拿大 B.印度尼西亚 C.新西兰 D.埃及
2.(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A.英语 B.法语 C.俄语 D.阿拉伯语
3.(2023·四川广安·中考真题)2023年7月2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的四川成都正式拉开大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为更好地承办大运会,成都兴起了为当志愿者学习外语的热潮,其原因可能是( )
A.俄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法语是联合国唯一的工作语言
C.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西班牙参加大运会的运动员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