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37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3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太原市37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3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7 05:1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太原 37中 2024 - 2025 学年八年级 3 月质量监测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含 15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 D。1949 年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主人,“人民”一词频繁出现
在生活各方面体现了这一本质变化 。A选项,1952 年底土地改革完成
才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B选项,1956 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我国才进入
社会主义社会;C选项,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确立。所以选 D。
2. A。1949 年 10 月 1日下午 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
楼,举行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B选项抗美援朝开始于 1950 年;C选项土地改革从 1950 年开始;D 选项
三大改造开始于 1953 年。所以选 A。
3. B。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实现了当
家作主 。A选项中国共产党诞生于 1921 年;C 选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是 1953 年;D选项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是 1957 年。所以选 B。
4. D。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缅怀在革命中牺牲的先烈,传承英雄精神,
让后人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A 选项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是
新中国成立;B选项庆祝新中国成立的主要活动是开国大典;C选项宣
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也是新中国成立。所以选
D。
5. B。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
了大团结 。A选项,此时香港、澳门还未回归,祖国尚未完全统一;C
选项西藏自治区成立于 1965 年;D选项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民主
改革之后。所以选 B。
6. C。1952 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
地的主人 。A选项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在 1956 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后;B 选项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统一,而非中国完成统一;D
选项“一五”计划完成只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并未实
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所以选 C。
7.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出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与抗美援朝战争相关,适合作为纪录片主题曲 。A 选项“没有共产党就
没有新中国”主要强调共产党的重要性;B选项“学习雷锋好榜样,忠
于革命忠于党”是赞美雷锋的;C 选项“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与
抗日战争相关。所以选 D。
8. C。市博物馆保存的农民分到田地的土地证是土地改革时期的原始文
献,属于原始史料 。A 选项听到的闲谈存在主观加工,不是原始史料;
B选项小说有艺术加工,不是原始史料;D选项互联网获取的资料可能
经过整理,不一定是原始史料。所以选 C。
9. A。材料阐述了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对西方国
家在国际事务中态度的影响 。B选项抗美援朝的背景是美国入侵朝鲜,
威胁中国安全等;C 选项原因与背景类似;D 选项经过是战争的具体过
程,材料未体现。所以选 A。
10. D。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邱少云忍受美军燃烧弹火势,直
至壮烈牺牲,他们都展现了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精神 。A选项开天辟
地、立党为公是红船精神的内涵;B选项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是大生产
运动体现的精神;C 选项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两人壮举体现的精神不
符。所以选 D。
11. D。“一五”计划期间建成了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A 选项西藏
和平解放是 1951 年;B 选项孔繁森支援西藏建设是在 20世纪八九十年
代;C 选项青藏铁路于 2006 年全线通车。所以选 D。
12. D。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
主义类型的宪法 。A 选项中共一大主要是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选
项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C 选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所以选 D。
13. C。“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促进了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
从图中可以看出 1952 - 1957 年工业品产量大幅增加 。A 选项西藏和平
解放主要意义在于祖国大陆统一;B选项土地改革主要影响农业生产和
农民生活;D 选项“大跃进”运动开始于 1958 年。所以选 C。
14. B。“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工业领域取得众多成果,初步改变
了工业落后面貌 。A选项材料中不仅东北有工业建设成果,还有其他地
区;C 选项我国钢铁工业当时并未领先世界;D 选项实现生产资料所有
制转变的是三大改造。所以选 B。
15.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
时宪法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法典》是重要法律,这些都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
善 。A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主要包括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B
选项材料未体现改革开放;C 选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主要涉及 1956
- 1966 年的建设探索。所以选 D。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两道大题,共 55分)
16.(共 36 分)
(1)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准备:通过了《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了中央人民
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
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
(2)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
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
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
义的力量 。
(3)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
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
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
为“最可爱的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意义:土地改革的
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
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
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
17.(共 19 分)
(1)相同点:都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都有来自不同阶层的代表参与 。
不同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来源更加广泛,包括各民主
党派、无党派人士、海外华侨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通过
选举产生,更具代表性 。
(2)阶段特征: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
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示例(以雷锋为例)
英雄模范人物简介
姓名 雷锋
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主要事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经常帮助人
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如扶老人过
马路、为战友洗衣服、利用休息时
间义务劳动等;干一行爱一行,在
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精神品质 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的
雷锋精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