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6 22:5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攀枝花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
2025.3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将
答题卡考号对应数字标号涂黑。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
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距今6000年前后,长江下游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加速,崧泽时期长江下游的遗址都是
大聚落,而良渚时期则变成了小聚落,主要特征是分布密集、规模小、以自然水域为界限。
这说明
A.生产力取得较大发展
B.集体劳作逐渐瓦解
C.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
D.早期国家已经出现
2.《荀子》有:“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
是上勇也。礼恭而意俭,大齐信焉,而轻货财是中勇也。轻身而重货,恬祸而广解,苟免,
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人为意:是下勇也。”这一思想
A.规范了统治阶层的伦理行为
B.体现了下层民众的政治要求
C.回应了社会转型的时代诉求
D.反映了建立集权的强烈愿望
3.《后汉书》中载:“其二千石视事虽久,而为吏民所便安者,宜增秩重赏,勿妄迁徙。
高三历史
惟留圣心。”唐代柳宗元提出:“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这体现出国家治理的特点是
A.以德化民
B.治吏安民
C.民贵君轻
D.隆礼重法
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4.北宋太宗时期,在忻、代二州修建沿边堡寨防御体系,“百人为屯,授田于旁寨,置
将校领农事,休即教武技。”据此推知,北宋的堡寨体系
西


应州。
期州
图例
0州治
4山脉
@县治八河流
上堡赛

A.有效抵御了辽的进攻
B.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
C.促进了边境经济发展
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
5.康熙十年六月,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疏言:“请敕部准开招民之例,有力招民者,授以
署职之衔…现任文武各官,有能如数招民开垦者,准不论俸满即升。”据此可推知,
清前期当地
A.着手安抚流民
B.政府进行垦荒
C.改革选官制度
D.人地矛盾冲突
6.维新时期,王韬提出:“华夷之辨,其不在地之内外,而系于礼之有无也明矣。苟有礼也,
夷可进为华;苟无礼也,华则变为夷,岂可沾沾自喜,厚己以薄人哉?”这一观点反映
出王韬
A.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形成反封建反专制的维新思想
C.积极寻求扩大对外交往
D.冲击传统朝贡体系的思想根基
7.近代民谣《川民吁天歌》:“天呀天!我四川,万不料今年遭此大变。抢我们财产,夺
我们利权。摧毁我们做亡国奴,逼我们永远受熬煎。这是哪一件?就是这铁路一端。”
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加速了清政府的垮台
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
C.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
D.促使五四爱国运动产生
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