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26 22:16:26

文档简介

贵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国家绿肺”之称,
被尊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下图为秦岭周边区域图及西安和汉
中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1~3题。
冬季风
降水亮
气温(C)
降水量(毫米)
300
西
泾河
汉中


250
30
250

图例
。城市
200
20
200
含④含含公公公会公
山脉
150
10
150

人风
一一河流
100
100
省界
50
50
位(风向
-20
10(月
10(月
秦岭周边区域图
西安和汉中气候资科图
1.冬季强冷寒潮发生时,汉中最低气温远远高于西安的主要原
因是
)
A.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
B.汉中纬度低于西安
C.汉中海拔低于西安
D.秦岭阻挡了夏季风北进
2.结合题干材料,秦岭的重要的生态作用有
(
①调节气候②提供矿产和木材③维护生物多样性④涵
养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秦岭一准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秦岭
一准河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低于0℃
B.秦岭
准河线以南年等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C.秦岭
准河线以北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D.秦岭
准河线以南以牧区畜牧业为主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将每年的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
收节”。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农业生产场景。读图,回答
4一6题。


吐鲁番中瓜果香
鄱阳湖里鱼虾跃


丙纳木错畔牛羊壮
丁华北田野麦浪滚
4.下列景观图与所在地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④
B.乙-③
C.丙一②
D.丁—①
5.①③两地所在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形地势
D.人为划分
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
地位。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6一8题。
会北京


(2
6.图中②地的地形是
)
A.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C.山东丘陵D.青藏高原
7.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乍物熟制多为一年三熟
B.耕地集中连片
C.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D.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大豆等
8.图中①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需求量大,但春季降水
偏少,往往出现春旱。能够缓解该地区春旱且符合可特续发展
原则的措施是
(
)
A.大量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
C.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中国疆域辽阔,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不同的生活
方式,再加上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影响,造成各地居住房屋样式以
及风格的不同。读南方地区及江南民居图,完成9一10题。
.F
江南民居
一南海渚岛
南方地区
9.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B.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产区
C.位于我国秦岭一准河线以南、横断山脉以西
D.以高原、山地为主
10.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人,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炎热,利于通风散热B.多暴雪天气
C.气候寒冷,利于防寒保暖D.降水多,利于排水
“我走过,玉门关外祁连山上飘的雪;也走过,长城边上潇潇
吹过来的风…我走过,漠北万丈孤烟长河落日圆;准听说,羌管
胡琴悠悠唱不完的歌…”这段歌词所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
景观。据此完成11一12题。
11.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海拔高,光照强
B.有我国最长的河流一塔里木河
C.草场面积广阔,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有我国最大的盆地一准噶尔盆地答案:
1.A
2.A
3.A
4.D
5.B
6.B
7.A
8.D
9.A
10.D
11.C
12.C
13.C
14.A
15.C
16.(1)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
(2)东北平原高温多雨
(3)地形地势
(4)C
(5)科技兴农
17.(1)广西壮族
台湾省
(2)雷州广东
(3)
答:地形:地形以陵为主,坡度较侧小1,满足波萝怕积涝的条件。气候:徐闻县
位于热带,降水较多,大部分月份的气温在20~30℃之间,适宜菠萝生长。
(4)
答:·提高了徐闻县菠萝的知名度:带动销售量,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
18.(1)自东向西逐渐递减C
(2)畜牧业
(3)小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带大陆性气候
(4)黄河
(5)
答:地形平坦:夏季高温、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灌溉水源充足。
19.(1)①西南(②横断③青藏高原④低⑤冰雪⑥小
⑦畜牧业
(2)澜沧江调蓄
(3)消退减少减少
(4)
答: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