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18页) 2024-2025学年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18页) 2024-2025学年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7 07:3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清朝为了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并极力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君主专制在清朝时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清朝统治者是怎样实行文化专制统治的?清朝走向衰败又有哪些表现?
1.通过梳理军机处的设立过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的实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君主专制强化的制度性特征及其对社会结构(官僚体系、思想文化)的消极影响,归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规律。
2.运用《清代农民卖儿卖女图》、广州十三行贸易政策等多元史料,多角度(政治腐败、土地兼并、财政危机)解读清朝社会矛盾的加剧;结合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案例,辩证分析闭关政策对中外交流及中国近代化的双重影响,形成历史解释的批判性思维。
3.通过清朝闭关政策与汉唐开放局面的对比,结合当今全球化趋势,感悟开放包容对文明进步的意义,树立维护国家文化主权与主动参与国际交流并重的责任意识。
导学内容
主题一:军机处的设立
清初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
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

皇太极
康熙帝
雍正帝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乾隆帝
乾隆时撤销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权不断加强
1、军机处设立的过程
2、奏折制度
(1)含义:
康熙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秘密呈送报告,经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形成了奏折制度。
皇帝
内阁
通政司
官员
批红
呈送
提奏
层层下达
阅览、票拟
皇帝
官员
呈送
批红
返回
密封
(2)特点:
(3) 作用:
迅速、机密、直接
①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
②提高了决策效率,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探究任务一:角色扮演——“军机大臣的一天”
情境设定:
你是一名军机大臣,收到两份奏折:
某地突发水灾,请求开仓放粮;
外省官员提议开放更多通商口岸以增加税收。
任务要求:
小组讨论:根据“皇帝旨意”(规则卡片提示:一律回复“朕已悉知”“速按律办理”等通用批复),拟定对两份奏折的处理意见。
对比分析:各组宣读处理结果,发现高度重复性。
讨论一下:
军机处的办公环境为何极简(如无档案留存制度)?
材料中“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反映了清朝皇权的哪一特点?
军机处简朴陈设和决策流程,说明其功能仅为执行皇帝意志的工具;
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完全依附皇权,体现了君主独裁的顶峰。
探究任务二:文字大侦探——“清风案”推理
史料卡片发放: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任务步骤:
推理罪证:结合“清”与“明”的国号关联,推测诗句触怒统治者的可能逻辑。
影响辩论:分正反方辩论——“文字狱是维护稳定还是阻碍进步?”
文字狱通过过度解读言论,制造思想高压,造成了社会恐慌,摧残了人才,同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导学内容
主题二: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看教材,连连看
危机的出口——农民起义
清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1)含义:
(2)表现:
指闭关自守,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一种国家对外政策。
导学内容
主题三:闭关政策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顺治
雍正
乾隆
厉行海禁
严厉限制海外贸易
四口通商
一口通商
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但对出口的种类和载重量有严格限制
只开放广州一口,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情境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3组,每组分析一个情境
经济:限制了商品流通,阻碍了手工业、商业发展,导致中国错过工业革命机遇。
技术:缺乏与外国技术交流,科技水平停滞。
文化:信息闭塞,无法了解世界变化,思想保守。
情境1:贸易垄断与限制
清朝只开放广州十三行对外贸易,且对出口商品种类、商船载重量严格限制(如每船仅带一口铁锅)。
问题:这种垄断和限制会阻碍哪些领域的发展?(提示:经济、技术、文化等领域)
情境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3组,每组分析一个情境
情境2:马戛尔尼使团失败
1793年,英国使团请求扩大贸易,但乾隆皇帝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拒绝,双方因礼仪问题不欢而散。
问题:清朝的态度对中西方关系有何影响?
外交:错失平等交流机会,加剧中西隔阂。
军事:不了解西方军事技术进步,为鸦片战争失败埋下隐患。
观念:固守“天朝上国”思想,缺乏危机意识。
情境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3组,每组分析一个情境
经济:限制贸易使国库收入减少,加重农民赋税负担。
阶级矛盾: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增多,起义频发。
统治危机:财政空虚,国力衰退,无力应对内外威胁。
情境3:社会矛盾加剧
闭关政策下,农民土地被兼并,白莲教起义爆发,清朝耗巨资镇压。
问题:闭关政策如何间接导致社会动荡?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军机处(时间、目的、地位、特点、影响)
官吏贪污腐败
军机处的设立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文字狱(后果)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军队军备废弛
议政王大臣会议
文化专制(提倡尊孔读经;销毁禁书)
官僚机构臃肿
闭关锁国政策
含义
南书房
土地兼并,贫富分化
表现
影响
1.清初随着军机处的成立,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即奏折制度应运而生。奏折直接送往内廷由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奏折制度(  )。
A.使军机处具有了决策权
B.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
C.降低了决策效率
D.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D
2.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从乾隆六年至五十三年,文字狱达53起,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造成以文肇祸的恐怖气氛,致使知识分子再也不敢轻易表露个人思想。由此说明文字狱(  )。
A.禁锢了思想言论
B.打击了违法犯罪
C.提高了儒学地位
D.保障了社会发展
A
3.清朝嘉庆皇帝继位后,和珅家产被查抄,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计,即值2.2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国库年收入的5倍。当时社会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和珅能贪污巨额财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官僚体制日益腐败
B.清朝疆域幅员辽阔
C.清朝时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D.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