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7 10:56:15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任务一:联结生活
任务二:阅读导语
任务三:统整课文
任务四:聚焦习作
任务五:取题风暴
任务一:联结生活
生活中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讲一讲:生活中,你做过小实验吗 ? 你做了一项什么小实验?做实验时发生了什么?
我做过……
口述要求
在口述过程中能够先确定实验名称,明确 “你做了一项什么小实验”的任务目标。
实验名称
能够简洁地口述实验过程,明确“做实验时发生了什么”的任务目标。
实验过程
任务二:阅读导语
单元导语中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单元导语里藏着什么?
花儿在悄悄绽放:听说花儿会悄悄绽放。这是真的吗?我想做一个小实验……
蜜蜂在窃窃私语:听说蜜
蜂会窃窃私语。这是真的吗?我想做一个小实验……
植物观察小实验
动物观察小实验
任务三:统整课文
课文中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1、借助《花钟》,学习如何写植物研究类实验
1.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2. 蔷薇绽开了笑脸。
3. 睡莲从梦中醒来。
4. 万寿菊欣然怒放。
5. 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6. 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
花瓣。
7. 昙花含笑一现。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绽开了笑脸
从梦中醒来
欣然怒放
苏醒
舒展开
含笑一现
2、借助《蜜蜂》,学习如何写科学探究类实验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听说___________,我想做个实验。
开头句式:
2、借助《蜜蜂》,学习如何写科学探究类实验
“听说小人能在纸上站起来,并且会跳舞。我想做个实验。”
“听说小狗走丢了会自己跑回家。我想做个实验。”
“听说说柠檬可以把灯泡点亮。我想做个实验。”
3、分析《蜜蜂》的文章结构,为习作提供思路
两只飞回
来了 ,还带着花粉
做上白
色记号
并放飞
第二天,又有十五只飞了回家
蜜蜂能辨别方向吗
蜜蜂能
辨别方向
实验原因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3、分析《蜜蜂》的文章结构,为习作提供思路
实验文章结构
①实验原因
②实验过程
③实验结果
观察小虾的样子:有的通体透明 ……
用闲着的一口缸来养小虾
小虾越来越多
开头
观察过程
观察结果
4、分析《小虾》的文章结构,为习作提供思路
观察小虾吃 东西的过程:轻碰食物、迅速后退……
观察小虾的
活动:胡须
一翘一翘 、
眼珠子……
4、分析《小虾》的文章结构,为习作提供思路
实验文章结构
①提出问题
②观察论证
③得出结论
任务四:聚焦习作
习作题中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如何根据观察实验记录表,完善作文呢?
实验名称:饲养小虾
实验名称:
实验名称:
实验结果:
玻璃缸、小虾、石头、水草……
第一步,将石头和水草放到玻璃缸底部……
第二步,
第三步,
……
思考:如何根据观察实验记录表完善作文呢?
用上序列词: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将实验步骤写得条理清晰。
方法:①序列词
今天,我做了一个实验,叫“会变色的花”。我需要一支白色鲜花、一个花瓶、蓝墨水和一把剪刀。
第一步,把鲜花的茎底部用剪刀剪掉一小段,把鲜花放 进花瓶。
第二步,在花瓶里倒入1∶ 5的墨水和清水,搅拌均匀。
第三步,静静地等待几小时。
几小时后,我发现白花瓣上开始出现蓝色的斑点,一点 一点变色了!
我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鲜花用茎吸收墨水,使 花瓣变色。
使用“序列词”示例
思考:如何根据观察实验记录表完善作文呢?
用上表示顺序的词:“先……接着……然后……最
后……”,将实验过程分步骤写清楚,做到段落分明。
方法:②表示顺序的词
有人说鸡蛋能“游泳”,我不是很相信,就想亲手做一下实验,看看这是不是真的。我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一根细细长长的木头筷子、一颗鸡蛋、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大杯清澈的水和适量的盐。
材料都准备齐全了,可以开始动手做实验了!我搓搓手,迫不及待地开始了。
使用“表示顺序的词”示例
我先往玻璃杯里倒入大半杯水,接着轻轻地拿起鸡蛋把它放入水中,只见蛋宝宝扑通一声落入水中,躺在杯底,像是在睡大觉一样,一动不动。我纳闷了,它为什么不动呢?哦!原来是我忘记放盐了。于是我往水里倒入盐,顿时,水里白茫茫的一片,像是下了一场暴雪。最后,我用筷子在水里搅拌,让盐充分溶解。过了一会儿,水慢慢变清了,鸡蛋竟然也“醒来”了!只见它慢慢地浮起来,在水面露出一个小小的脑袋,仿佛在探索新世界一样。
使用“表示顺序的词”示例
思考:如何根据观察实验记录表完善作文呢?
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实验过程,以对话推动故事发展。
方法:③讲故事
我将报纸平铺在墙上,用左手固定,右手迅速地用铅笔的侧面在报纸上摩擦几下,然后拿开铅笔,奇迹发生了,报纸居然贴在了墙上!
我忍不住大叫起来:“太神奇了!”
妈妈说:“还没结束,还有更好玩的事情呢!”
只见妈妈轻轻地用手揭开报纸的一个角,让我凑近去听。天哪,我居然听到了啪啪的声音。
怎么回事?我用好奇的目光看着妈妈。
……
用“讲故事”叙述示例
写清实验经过
①序列词
思考:如何根据观察实验记录表完善作文呢?
③讲故事
②表示顺序的词
任务五:取题风暴
一图引爆“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如果大家都以“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为题,作文就不易吸引人。
思考:如何给实验文章取个好题目?
如果以实验名称命题,就会“千姿百态”“百花齐放”了。
取题:实验名称
变色的花
纸屑和尺子的“舞蹈”
不倒翁
的秘密
烧不着
的纸钱
飞旋
的纸杯
吸管
穿土豆
实验文章
标题怎么取
写清经过
①表示顺序的词
②序列词③讲故事
文章取题
以实验名称命题
结构2:①提出问题
②观察论证③得出结论
结构1:①实验原因
②实验过程:③实验结果
文章结构
课堂小结
写实验文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设计
【活动情境】
本单元习作采用“单元统整”的方式开展教学。首先,从单元导语的习作要求中了解本单元的两类实验类文章。接着,统整三篇课文,学习实验类文章的写作结构与表达方法。最后,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多样化表达与创作。为此,本次习作教学分为“生活中,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单元导语,中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课文中,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习作题中,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一图引爆,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五个环节。
【活动任务】
回忆实验经过,写清实验过程。
【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学生学习了仔细观察周围事物,记录观察所得,对观察产生了一定兴趣。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学生基本掌握了“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并试着把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清楚。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学会了按一定顺序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本单元的习作是在已有基础上的延续和提升,要求学生“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花钟》《蜜蜂》《小虾》三篇课文,学生对写清楚实验过程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次习作,旨在引导学生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小实验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有序表达的能力。
【课前任务】
1.复习第四单元《花钟》《蜜蜂》《小虾》三篇课文。
2.做一项小实验。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联结生活,生活中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1.生活中,你做过小实验吗?你做了一项什么小实验?做实验时发生了什么?
2.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做过的小实验。
要点:学生在口述过程中能够先确定实验名称,明确“你做了一项什么小实验”的任务目标;其次,能够简洁地口述实验过程,明确“做实验时发生了什么”的任务目标。此时,口述作文的框架已基本明确-实验名称和实验过程。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做过的小实验,开门见山地导入本次习作内容,调动学生对本次习作的积极性。)
板块二 阅读导语,单元导语中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出示教材第四单元单元主题页中的导语:“看,花儿在悄悄绽放;听,蜜蜂在窃窃私语。”
1.师解读导语:这是两个小实验。花儿在悄悄绽放:听说花儿会悄悄绽放。这是真的吗?我想做一个小实验……蜜蜂在窃窃私语:听说蜜蜂会窃窃私语。这是真的吗?我想做一个小实验……
2.提问:单元导语里藏着什么?
明确:单元导语里藏着两篇作文素材。一篇是植物观察小实验,一篇是动物观察小实验。
(设计意图:单元导语集中体现了编者对这一单元内容的整体设计意图,具有“导航"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从导语中发现本单元中隐藏的植物类和动物类的实验,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单元教学内容,初步明确习作的要求。)
板块三 统整课文,课文中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1.借助课文《花钟》,学习如何写植物研究类的一项小实验。
(1)教师示范,将《花钟》修改为植物研究类实验文章。
(2)出示句子,学习课文用不同的写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
1.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2.蔷薇绽开了笑脸。
3.睡莲从梦中醒来。
4.午时花开花了。
5.万寿菊欣然怒放。
6.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7.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8.昙花含笑一现。
(3)学生认真体会植物研究类实验文章的写法。
要点:分析植物研究类实验文章的写作结构与表达方法。
2.借助课文《蜜蜂》,学习如何写科学探究类的一项小实验。
出示《蜜蜂》中的句子:“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1)师介绍实验类文章的开头句式:“听说……我想做个实验。”
(2)练习:运用“听说……我想做个实验”的句式练写实验作文的开头。
“听说小人能在纸上站起来,并且会跳舞。我想做个实验。”
“听说小狗走丢了会自己跑回家。我想做个实验。”
“听说柠檬可以把灯泡点亮。我想做个实验。”
(3)简要分析《蜜蜂》的文章结构,提取关键词,为写《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提供思路。
明确:实验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开头写实验的原因,中间写实验的过程,结尾写实验的结论。
3.借助课文《小虾》,学习如何写动物饲养观察类的小实验。
(1)分析《小虾》的文章结构。明确文章的开头、观察过程、观察结果。
(2)你做过哪些饲养观察小动物的实验?小动物们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明确:先提出问题,再观察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课文便是最佳的例文,采用单元统整的方式,将本单元的三篇课文整合为习作教学的结构化知识基础,消除以往单篇学习碎片化的弊端。围绕“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这一内容,教师帮助学生分析三篇不同类型实验作文的写作结构、表达方法,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有效地促进学生习作素养的发展。)
板块四 聚焦习作,习作题中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1.出示写作题中的观察记录表,学生填写。
实验名称:饲养小虾
实验准备:玻璃红、小虾、石头、水草……
实验过程:
第一步,将石头和水草放到玻璃缸
底部……
第二步,
第三步,
实验结果:
2.思考:如何根据观察实验记录表完善作文呢?
方法一:
用上序列词: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将实验步骤写得条理清晰。
出示用上序列词写清楚实验过程的范文:
今天,我做了一个实验,叫“会变色的花”。
我需要一支白色鲜花、一个花瓶、蓝墨水和一把剪刀。
第一步,把鲜花的茎底部用剪刀剪掉一小段,把鲜花放进花瓶。
第二步,在花瓶里倒入1:5的墨水和清水,搅拌均匀。
第三步,静静地等待几小时。
几小时后,我发现白花瓣上开始出现蓝色的斑点,一点一点变色了!
我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鲜花用茎吸收墨水,使花瓣变色。
方法二:
用上表示顺序的词“先……接着……然后……最后……”,将实验过程分步骤写清楚,做到段落分明。
出示用上表示顺序的词将实验过程写清楚的范文:
有人说鸡蛋能“游泳”,我不是很相信,就想亲手做一下实验,看看这是不是真的。我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一根细细长长的木头筷子、一颗鸡蛋、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大杯清澈的水和适量的盐。
材料都准备齐全了,可以开始动手做实验了!我搓搓手,迫不及待地开始了。
我先往玻璃杯里倒入大半杯水,接着轻轻地拿起鸡蛋把它放入水中,只见蛋宝宝扑通一声落入水中,躺在杯底,像是在睡大觉一样,一动不动。我纳闷了,它为什么不动呢?哦!原来是我忘记放盐了。于是我往水里倒入盐,顿时,水里白茫茫的一片,像是下了一场暴雪。最后,我用筷子在水里搅拌,让盐充分溶解。过了一会儿,水慢慢变清了,鸡蛋竟然也“醒来”了!只见它慢慢地浮起来,在水面上露出一个小小的脑袋,仿佛在探索新世界一样。
方法三:
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实验过程,以对话推动故事发展。
出示用讲故事的方法叙述实验过程的范文:
我将报纸平铺在墙上,用左手固定,右手迅速地用铅笔的侧面在报纸上摩擦几下,然后拿开铅笔,奇迹发生了,报纸居然贴在了墙上!
我忍不住大叫起来:“太神奇了!”
妈妈说:“还没结束,还有更好玩的事情呢!”
只见妈妈轻轻地用手揭开报纸的一个角,让我凑近去听。天哪,我居然听到了啪啪的声音。
怎么回事?我用好奇的目光看着妈妈。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善于梳理与提炼,难以用文字写清楚实验过程。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借助观察记录表帮助学生整理实验过程,明确习作思路,降低习作难度,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的习作语言加以指导,用上表示顺序的词,巧妙地将实验步骤紧密地连接起来,使得表述条理清晰。同时,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引导学生将实验过程写得更生动、活泼。有了写作支架和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表达更多样,自然就易于动笔了。)
板块五 取题风暴,一图引爆“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1.作文标题指导:如果大家都以“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为题,作文就不易吸引人。如果以实验名称命题,就会“千姿百态”“百花齐放”了。出示以实验名称为题的范例。
2.学生思考自己的习作题目。
3.学生动笔写作。
(设计意图:以实验名称为题更具有趣味性、多样性,有效避免了题目千篇一律。教师展示各式各样题目的思维导图,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取题思维,促进学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