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装…………○…………订…………○…………线…………○……………………○…………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保密★启用前
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提高卷)
《乘法》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10分)
1.(本题2分)已知45×8=360,那么45×80的结果是( ) 。
A.3600 B.360 C.36
【答案】A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积也乘几。
8变为80,是8乘10的结果,那么45×80的结果为45×8的结果乘1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8×10=80
所以已知45×8=360,那么45×80的结果是3600。
故答案为:A
2.(本题2分)一个保险柜的密码是四位数,密码的后面两个数字是9和3,如果密码是下面某道算式的乘积,则这道算式应该是( ) 。
A.39×57 B.46×32 C.51×43
【答案】C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先用下面因数个位的数去乘上面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下面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下面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上面的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下面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根据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分别计算出三道算式的结果,结果是四位数同时后两位数是9和3的算式即是答案;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A. ,那么39×57=2223;
B.,那么46×32=1472;
C.,那么51×43=2193;
则51×43的结果是2193,为四位数,同时后两位为9和3,所以这道算式应该是51×43。
故答案为:C
3.(本题2分)估算5□×4□的积是( ) 。
A.三位数 B.四位数 C.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答案】B
【分析】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直接把它们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然后直接口算即可。
【详解】计算5□×4□时,可以把两个数都估小,估成50和40。也可以把两个数都估大,估成60和50。50×40=2000,估小之后的结果是2000。60×50=3000,估大之后的结果是3000。所以5□×4□的结果应该在2000和3000之间,即5□×4□的积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B
4.(本题2分)两个数相乘的积是560,如果一个乘数乘3,另一个乘数除以6,那么积就( ) 。
A.除以3 B.乘6 C.除以2
【答案】C
【分析】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一个乘数乘3,另一个乘数除以6,则积先乘3再除以6,然后再找出两个积的关系即可解答。
【详解】560×3÷6
=1680÷6
=280
280×2=560
两个数相乘的积是560,如果一个乘数乘3,另一个乘数除以6,那么积就除以2。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本题2分)2025年春季学期,在学校运动会节目表演中,三年级方阵队列站成了14行,每行12人。东东用竖式计算的人数,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用点子个数表示是图( )。
A. B. C.
【答案】B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可知,图中箭头所指的数为120,因为其中的2和乘数12中的“1”是对齐的,“1”在十位上,所以2在十位上,因此箭头所指的数中的“1”在百位上。
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法则可知,12表示的意义。图中箭头所指的“12”是由乘数中的12与另一个乘数14中的“1”相乘得来的,“1”在十位上,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表示10个12,即每行12人,有这样的10行。
【详解】图中箭头所指的数字为120,因为其中的2和乘数12中的“1”是对齐的,“1”在十位上,所以2在十位上,因此箭头所指的数中的“1”在百位上。
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法则可知,图中箭头所指的“12”是由乘数中的12与另一个乘数14中的“1”相乘得来的,“1”在十位上,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表示10个12,即每行12人,有这样的10行。
故答案为:B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共31分)
6.(本题6分)在括号里填上“>”“<”或“=”。
240÷4 ( ) 432÷8 24×50 ( ) 25×40 80×0 ( )0÷83
75×20 ( ) 750×2 420÷6 ( ) 420÷2÷3 969÷9 ( ) 969÷6
【答案】 > > = = = <
7.(本题1分)把算式28+14=42和42×10=42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答案】(28+14)×10=420
【分析】因为先计算28+14=42再计算42×10=420,也就是先算加法,再将加法所得的和乘10,需要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所以加法要用小括号括起来;据此列综合算式可解此题。
【详解】根据分析:
(28+14)×10
=42×10
=420
综上可知,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28+14)×10=420。
8.(本题3分)估算72×39时,把72看作( ),把39看作( ),积大约是( )。
【答案】 70 40 2800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两个因数看成与之相近的整十数,即把72看成70,把39看成40,然后把两个数相乘,计算出乘积,即可解答。
【详解】72×39
≈70×40
=2800
估算72×39时,把72看作70,把39看作40,积大约是2800。
9.(本题2分)小刚步行锻炼身体,他每分钟走46米,照这样的速度,他15分钟能走( )米,半小时能走( )米。
【答案】 690 1380
【分析】用小刚每分钟走的路程乘15即可求出他15分钟能走多少米,1小时是60分钟,则半小时是30分钟,因此用小刚每分钟走的路程乘30即可,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46×15=690(米)
1小时=60分钟
60÷2=30(分钟)
46×30=1380(米)
小刚步行锻炼身体,他每分走46米,照这样的速度,他15分能走690米,半小时能走1380米。
10.(本题1分)成语“火冒三丈”形容人火气十分大,愤怒到极点。一丈为十尺,一尺约是33厘米,那么“三丈”约是( )厘米。
【答案】990
【分析】由题意得,一丈为十尺,一尺约是33厘米,可以先用33乘10算出一丈是多少厘米,然后再乘上3即可算出“三丈”约是多少厘米。
【详解】33×10×3
=330×3
=990(厘米)
故“三丈”约是990厘米。
11.(本题1分)马小虎在做一道乘法题时,误将一个乘数23看成了32,得到的结果比原来的乘积多了是810,正确的结果应是( )。
【答案】2070
【分析】一个乘数23看成了32,增加了9,另一个乘数不变,得到的结果比原来的乘积多9个另一个不变的乘数。另一个不变的乘数就是810÷9。用这个不变的乘数乘23,即可求出正确的结果。
【详解】810÷(32-23)
=810÷9
=90
90×23=2070
即马小虎在做一道乘法题时,误将一个乘数23看成了32,得到的结果比原来的乘积多了是810,正确的结果应是2070。
12.(本题4分)王叔叔购买了12个电子计算器,每个售价34元。根据下面的竖式,在括号填合适的数。
【答案】2
10;340
12
【分析】
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结合题意,竖式中的“68”是34与2的乘积,表示2个电子计算器的价钱;竖式中的“34”是34与10的乘积,表示10个电子计算器的价钱;竖式中的“408”是68与340的和,表示12个电子计算器的价钱。
【详解】填写如下:
13.(本题13分)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答案】见详解
【分析】(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1)2×3=6;2×8=16,由此可知,第一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是3或8;8×30=240,而第一步乘法计算中,积的百位上的数字是0,因此第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不可能是8;依此推算出每个方框里的数。
(2)34×2=68,第一步乘法计算的积是30多,由此可知,第二个乘数的个位是1;20×4=80;70×4=280,由此可知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是2或7;30×70=2100,而第二步计算积的千位上数字是0,因此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不可能是7;依此推算出每个方框里的数。
【详解】(1)第一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是3,3×20+60=60+60=120,20×30+100=600+100=700,因此填空如下:
(2)根据分析可知:第二个乘数的个位是1,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是2;20×4=80;80+30=110;20×30+100=600+100=700;因此填空如下:
评卷人得分
三、判断题(共5分)
14.(本题1分)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那么它们的积也扩大10倍. ( )
【答案】×
【详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两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扩大的倍数就等于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由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
两个乘数同时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10=100倍。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15.(本题1分)26×28的积的末尾没有0。( )
【答案】√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计算出26×28的结果,再判断即可。
【详解】26×28=728
26×28的积的末尾没有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本题1分)估算的结果总比准确的结果大。( )
【答案】×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把两个乘数估成整十数再相乘,乘数估小了估算的结果总比准确的结果小,估大了就比准确值大,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32×32≈30×30=900,32>30,32×32>900,估算的结果比准确的结果大;
29×29≈30×30=900,29<30,29×29<900,估算的结果比准确的结果小。
估算的结果不一定比准确的结果大,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本题1分)两个两位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乘数。( )
【答案】√
【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因此根据题意可直接计算出10×10的积,然后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10×10=100,100>10;两个两位数相乘,积最小是三位数,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两个两位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乘数。
故答案为:√
18.(本题1分)如果45×A=54×B(A、B都不等于0),那么A>B。( )
【答案】√
【分析】因数×因数=积,积一定,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就小,即可比较出两数的大小。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45×A=54×B(A、B都不等于0),A=54,B=45,那么A>B。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的运算性质的应用,灵活运用性质是解题关键。
评卷人得分
四、计算题(共24分)
19.(本题6分)直接写出得数。
124×10= 15×23= 26×22=
11×15= 70×50= 25×20=
【答案】1240;345;572;
165;3500;500;
【解析】略
20.(本题9分)列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35×46= 37×23= *224÷3=
【答案】1610;851
56;74……2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然后将两次的积相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第一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除法的验算: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详解】35×46=1610 37×23=851 224÷3=74……2
验算:
21.(本题9分)脱式计算。
450÷(600-591) 7×2×12 81+55÷5
【答案】50;168;92
【分析】(1)带小括号的除减混合运算,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2)连乘计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即可;
(3)没有小括号的除加混合运算,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详解】450÷(600-591)
=450÷9
=50
7×2×12
=14×12
=168
81+55÷5
=81+11
=92
评卷人得分
五、连线题(共4分)
22.(本题4分)找朋友,连一连。
【答案】见详解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然后将两次的积相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先看百位数是大于除数,还是小于除数,如大于除数,商的百位应有数字,用不完的减下后,将余数移下再将十位数移下合并成二位数再往下做,如果除数大于被除数的百位,那商第一位只能落在十位上,将百位与十位共同来除以除数,随后做法同前,一直做到被除数的个位。根据计算方法求出算式的结果,再连线即可。
【详解】25×12=300
270÷5=54
30×15=450
123÷3=41
108÷2=54
369÷9=41
30×10=300
18×25=450
连线如下:
评卷人得分
六、解答题(共26分)
23.(本题5分)一条轮船每小时行驶58千米,从甲地到乙地共800千米,这条轮船从甲地向乙地行驶了12时后,距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答案】104千米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58×12,求出轮船从甲地向乙地行驶了12时的路程,再用甲地到乙地路程减去轮船从甲地向乙地行驶了12时的路程,即可求出距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详解】800-58×12
=800-696
=104(千米)
答:距离乙地还有104千米。
24.(本题5分)一辆汽车运来24箱苹果,每箱12千克,每千克3元钱,一共运来苹果多少千克?可以卖多少钱?
【答案】288千克;864元
【详解】24×12=288(千克)288×3=864(元)
答:一共运来288千克,可以卖864元。
25.(本题5分)三年级1班丁琪同学,读一本《数学家的故事》,如果每天看24页,12天正好可以看完,如果丁琪想9天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答案】32页
【分析】每天看24页,12天正好可以看完,所以24与12的积正好是这本书的总页数,9天看完时,再用总页数除以9即可求出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详解】24×12÷9
=288÷9
=32(页)
答:平均每天要看32页。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总页数,根据“每天看的页数×看的总天数”来求。
26.(本题5分)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为“绿色低碳、美丽中国”。某县开展了“低碳日”宣传活动。张叔叔也投身低碳节能志愿活动,他6分钟发了114份低碳节能手册,照这样计算,他25分钟能发多少份低碳节能手册?
【答案】475份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25分钟能发多少份手册,需要知道他1分钟能发多少份。根据“6分钟发了114份低碳节能手册”,可以用114÷6计算出1分钟能发多少份,再乘25就可以解答。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14÷6×25
=19×25
=475(份)
答:他25分钟能发475份低碳节能手册。
27.(本题6分)2025年大年初二,三年级同学到体育中心进行“欢乐春节”舞蹈表演。
(1)表演时,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表演?
(2)表演结束后,同学们乘游览车参观体育中心,每辆游览车限乘8人。需要租多少辆游览车?
【答案】(1)168人;(2)21辆
【分析】(1)每行有14人,12行一共有12个14人参加表演,所以用12×14即可解答。
(2)用参加表演的人数除以每辆游览车限乘的8人,即可求出需要租多少辆游览车。
【详解】(1)12×14=168(人)
答:一共有168人参加表演。
(2)168÷8=21(辆)
答:需要租21辆游览车。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内…………○…………装…………○…………订…………○…………线…………○……………………○…………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保密★启用前
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提高卷)
《乘法》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10分)
1.(本题2分)已知45×8=360,那么45×80的结果是( )。
A.3600 B.360 C.36
2.(本题2分)一个保险柜的密码是四位数,密码的后面两个数字是9和3,如果密码是下面某道算式的乘积,则这道算式应该是( )。
A.39×57 B.46×32 C.51×43
3.(本题2分)估算5□×4□的积是( )。
A.三位数 B.四位数 C.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4.(本题2分)两个数相乘的积是560,如果一个乘数乘3,另一个乘数除以6,那么积就( )。
A.除以3 B.乘6 C.除以2
5.(本题2分)2025年春季学期,在学校运动会节目表演中,三年级方阵队列站成了14行,每行12人。东东用竖式计算的人数,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用点子个数表示是图( )。
A. B. C.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共31分)
6.(本题6分)在括号里填上“>”“<”或“=”。
240÷4 ( ) 432÷8 24×50 ( ) 25×40 80×0 ( )0÷83
75×20 ( ) 750×2 420÷6 ( ) 420÷2÷3 969÷9 ( ) 969÷6
7.(本题1分)把算式28+14=42和42×10=42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8.(本题3分)估算72×39时,把72看作( ),把39看作( ),积大约是( )。
9.(本题2分)小刚步行锻炼身体,他每分钟走46米,照这样的速度,他15分钟能走( )米,半小时能走( )米。
10.(本题1分)成语“火冒三丈”形容人火气十分大,愤怒到极点。一丈为十尺,一尺约是33厘米,那么“三丈”约是( )厘米。
11.(本题1分)马小虎在做一道乘法题时,误将一个乘数23看成了32,得到的结果比原来的乘积多了是810,正确的结果应是( )。
12.(本题4分)王叔叔购买了12个电子计算器,每个售价34元。根据下面的竖式,在括号填合适的数。
13.(本题13分)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评卷人得分
三、判断题(共5分)
14.(本题1分)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那么它们的积也扩大10倍。 ( )
15.(本题1分)26×28的积的末尾没有0。( )
16.(本题1分)估算的结果总比准确的结果大。( )
17.(本题1分)两个两位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乘数。( )
18.(本题1分)如果45×A=54×B(A、B都不等于0),那么A>B。( )
评卷人得分
四、计算题(共24分)
19.(本题6分)直接写出得数。
124×10= 15×23= 26×22=
10×150= 70×50= 25×20=
20.(本题9分)列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35×46= 37×23= *224÷3=
21.(本题9分)脱式计算。
450÷(600-591) 7×2×12 81+55÷5
评卷人得分
五、连线题(共4分)
22.(本题4分)找朋友,连一连。
评卷人得分
六、解答题(共26分)
23.(本题5分)一条轮船每小时行驶58千米,从甲地到乙地共800千米,这条轮船从甲地向乙地行驶了12时后,距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24.(本题5分)一辆汽车运来24箱苹果,每箱12千克,每千克3元钱,一共运来苹果多少千克?可以卖多少钱?
(本题5分)三年级1班丁琪同学,读一本《数学家的故事》,如果每天看24页,12天正好可以看完,如果丁琪想9天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本题5分)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为“绿色低碳、美丽中国”。某县开展了“低碳日”宣传活动。张叔叔也投身低碳节能志愿活动,他6分钟发了114份低碳节能手册,照这样计算,他25分钟能发多少份低碳节能手册?
27.(本题6分)2025年大年初二,三年级同学到体育中心进行“欢乐春节”舞蹈表演。
(1)表演时,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表演?
(2)表演结束后,同学们乘游览车参观体育中心,每辆游览车限乘8人。需要租多少辆游览车?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