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5 判断题
一、判断题
1.(2024六下·陆川期中)如果时间一定时,路程与速度成反比例关系。( )
2.(2024六下·南华期中)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圆锥。( )
3.(2024六下·玉田期中)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边和这个底边上的高成反比例。( )
4.(2024六下·雷州期中)正方体的高一定,它的体积与底面积成正比例。( )
5.(2024六下·岷县期中)把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是。( )
6.(2024六下·吐鲁番月考)今年收成比去年增产三成,就是说今年产量是去年的30%。( )
7.(2024六下·番禺期中)在比例b中,a和b互为倒数。( )
8.(2022-2023学年六下·陆丰期中)温度计上显示的0℃表示没有温度。( )
9.(2019六下·梁山期中)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
10.(2020六下·金安期中)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 )
11.(2024六下·蠡县期中)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减去两个外项的积,差是0。( )
12.(2024六下·吐鲁番月考)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关系。( )
13.(2022六下·青岛期中)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成正比例。( )
14.(2024六下·大余期中).把3:4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加上6。( )
15.(2024四下·汉川期中)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16.(2024六下·息县期中)图上距离总比实际距离小。( )
17.(2024六下·大埔月考)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
18.(2024六下·蠡县期中)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 )
19.(2024六下·大余期中)甲数比乙数多20%,甲乙两数的比是6:5。( )
20.(2024六下·南华期中)一件商品先提价10%,再打九折出售,实际售价比原价低。( )
21.(2024六下·南华期中)在7、-6、0、、-63、+13中,正数有4个。( )
22.(2024六下·徐闻期中)圆柱的底面积直径是 6cm,高也是 6cm,它沿高展开的侧面是一个正方形。( )
23.(2024六下·徐闻期中)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边长成正比例。( )
24.(2024六下·徐闻期中)3:0.2 和 60:4 可以组成比例。( )
25.(2024六下·息县期中)某种商品打八折销售,和满100元减20元降价幅度是一样的。 ( )
26.(2024六下·石门期中)张师傅和王师傅各加工了一些零件,张师傅加工的零件的合格率是80%,王师傅加工的零件的合格率是99%,所以张师傅加工的合格零件数量一定比王师傅多。( )
27.(2024六下·番禺期中)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 。
28.(2024六下·七星关期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 )
29.(2024六下·七星关期中)。( )
30.(2024六下·七星关期中)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1:π。( )
31.(2024六下·七星关期中)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的比为2:1,高的比为1:1,那么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是4:1。( )
32.(2024六下·七星关期中)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是1。( )
33.(2024六下·岷县期中)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成正比例。( )
34.(2024六下·蓬江期中)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要8天,乙单独完成要12天,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是2:3。( )
35.(2024六下·岷县期中)在比例:a=b:中,a和b互为倒数。( )
36.(2024六下·南华期中)若火车行驶的路程不变,则它的行驶速度和所用时间成反比例。( )
37.(2024六下·岷县期中)一个圆柱侧面沿一条高剪开后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比是1:1。( )
38.(2024六下·息县期中)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成正比例关系。( )
39.(2024六下·雷州期中)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差一定为0。( )
40.(2024六下·蓬江期中)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按4:1缩小,那它的周长和面积也按1:4缩小。( )
41.(2024六下·蓬江期中)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高就一定相等。( )
42.(2024六下·蓬江期中)本金不变,利率上涨,所得的利息就会上涨。( )
43.(2024六下·番禺期中)一个圆柱体木料削去12立方分米后,正好是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原来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 )
44.(2024六下·番禺期中)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cm。( )
45.(2024六下·蓬江期中)x和y是两种量,如果y=5x,y与x成正比例。( )
46.(2024六下·蓬江期中)如果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那么圆柱与圆锥的高一定相等。( )
47.(2024六下·吐鲁番月考)把一个圆柱形的橡皮泥捏成圆锥后,它的体积减小了。( )
48.(2024六下·大余期中)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原来的长就扩大了3倍,宽也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了6倍。( )
49.(2024六下·吐鲁番月考)2不是正数,因为2前面没有“+”。( )
50.(2024六下·息县期中)圆锥的体积不可能大于圆柱的体积。( )
答案解析部分
1.错误
解:路程÷速度=时间,时间一定时,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例关系,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2.错误
直角三角形沿着斜边旋转,则会得到一个不规则的图形,所以题中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在直角三角形中,沿着任意一个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圆锥。
3.正确
解:底边×这个底边上的高=三角形的面积×2(一定),
底边和这个底边上的高成反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反比例的判断方法:相关联,能变化,积一定。
4.错误
解:当正方体的高一定时,那么底面积也就一定了,所以它的体积与底面积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错误。
正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相等,所以当正方体的高一定时,底面积也就一定了,所以它的体积与底面积不成比例。
5.错误
解: 把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是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后,O点在右上角,据此解答 。
6.错误
解:今年产量是去年的1+30%=130%,所以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今年收成比去年增产三成,是把去年产量看作单位“1”,今年产量是去年的(1+30%);据此判断。
7.错误
解:b
b=a
a÷b=÷
a÷b=,a和b不是互为倒数的两个数。
故答案为:错误。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计算看结果是否是1。
8.错误
解:温度计上显示的0℃不是表示没有温度,而是表示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故答案为:错误。
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9.错误
解:圆的面积÷半径=π×半径,π×半径的值不一定,二者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错误。
圆面积=π×半径×半径,圆面积÷半径=π×半径,二者的商不一定,圆面积和半径就不成比例。
10.错误
解:圆的面积÷它的半径=π×它的半径,因为它的半径是变量,所以π×它的半径就不一定,也就是乘积不一定,所以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错误。
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11.正确
解: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两个内项的积减去两个外项的积,差是0,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
12.正确
解:底×高÷2=三角形面积(一定),乘积一定,所以底和高成反比例关系,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比值一定,则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如果乘积一定,则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据此判断。
13.错误
解: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不成比例,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两个量相除,商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例,本题中圆的面积=π×圆的半径的平方,所以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据此进行解答。
14.错误
解:3:4的前项加上6,即3+6=9,9÷3=3,相当于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要乘3,即4×3=12,相当于后项加上12-4=8。
所以3:4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8。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3+6=9,9÷3=3,相当于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要乘3;再进一步解答。
15.错误
解: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大小不变,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判断即可。
16.错误
解:因为一些精密的仪器,它们的实际长度比较小,但在画图时,为了观察和操作方便,需要画的大一些,所以,图上距离并不总是比实际距离小,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比例尺,但图上距离并不是都比实际距离小,比如一些精密的仪器,它们的实际长度比较小,但在画图时,为了观察和操作方便,就需要图上的距离比实际距离大一些,据此判断。
17.正确
解:根据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可知,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朝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叫做平移;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的运动叫做旋转;据此判断。
18.正确
解: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求比例尺时,关键是单位换算。
19.正确
解:(1+20%):1
=1.2:1
=(1.2÷0.2):(1÷0.2)
=6:5
即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5,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把乙数看作单位“1”,则甲数为乙数的(1+20%),再用甲数比乙数,化简比即可。
20.正确
设商品原价为“1”,提价10%的价格为:1×(1+10%)=1.1;再打九折的价格为:1.1×0.9=0.99,0.99小于1,实际售价比原价低;
故答案为:正确。
商品先提价10%,再打九折,为了更好的算出提价后和打折后的价格,就设原价为“1”,然后再计算提价的价格,最后再算打折后的价格,然后与原价“1”比大小即可。
21.错误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有-6、-63,正数有7、+、+13,有三个,所以题中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只要注意区分正数、0、负数的区别,会认识正数、负数,记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即可。
22.错误
解:圆柱的底面周长=3.14×6=18.84(厘米),18.84>6,所以展开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据此判断。
23.错误
解: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边长不是固定值,所以正方形面积与它的边长不成比例,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随之变化,如果它们的比值一定,则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如果它们的乘积一定,则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据此判断。
24.正确
解:3:0.2=3÷0.2=15;
60:4=60÷4=15;
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3:0.2和60:4可以组成比例,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根据比例的意义:能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进行判断。
25.错误
解:(1)若商品原价为100元,打八折降价幅度:100×(1-80%)
=100×20%
=20(元);
“满100元减20元”降价幅度是20元。两种降价方式降价幅度是一样的。
(2)若商品原价为150元,打八折降价幅度:150×(1-80%)
=150×20%
=30(元);
150元>100元,“满100元减20元”降价幅度是20元。
30>20 两种降价方式降价幅度不一样。
因此某种商品打八折销售,和满100元减20元降价幅度是否一样,要看商品原价的取值范围。
故答案为:错误。
打八折即售价是原价的80%,比原价少了(1-80%)。满100元减20元需考虑商品原价的不同取值范围。若原价小于100元,没有优惠,降价幅度为0;当商品是一百元时,相当于打八折;当商品不是一百元时,则不是打八折。举例判断。
26.错误
解:合格的数量=总数量×合格率;
①当两名师傅加工的零件个数都是100个时,张师傅的合格零件个数是100×80%=80(个);
王师傅的合格零件个数是100×99%=99(个);
80<90,所以王师傅加工的合个零件数量比张师傅多;
②当张师傅加工的零件个数是200个,王师傅加工的零件个数是100个时,张师傅的合格零件个数是200×80%=160(个);
王师傅的合格零件个数是100×99%=99(个);
160>90,所以张师傅加工的合个零件数量比王师傅多;
因此,张师傅加工的零件个数不一定比王师傅多,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合格率指的是合格的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因此,合格的数量=总数量×合格率,合格数量取决于总数量和合格率,据此判断。
27.错误
解:当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是等底等高的时候,这个圆锥的体积才比这个圆柱的体积少,故“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28.正确
解: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因此,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条形统计图特点:能清楚地展示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仅能展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展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判断。
29.错误
解:
=
=÷
=×
=,因此,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根据除法的性质,可以得到,据此计算并判断。
30.正确
解:圆柱的高=圆柱的底面周长=π×直径,所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的比是:直径:(π×直径)=1:π,原题说法正确。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说明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圆柱的高,因此,圆柱的高=圆柱的底面周长=π×直径,据此求出底面直径与高的比再进行判断。
31.错误
解:假设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分别为2和1,高分别为1和1;
圆柱的体积=π×22×1
=4π;
圆锥的体积=π×12×1×
=π;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为:(4π):(π)=4:=12:1;因此,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圆柱的体积=π×半径2×高,圆锥的体积=π×半径2×高×,假设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分别为2和1,高分别为1和1,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进而求出它们的比。
32.正确
解: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是1,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扇形统计图是把整体看作单位“1,”,各扇形表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据此判断。
33.错误
解:因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比值不一定;
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不成正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判断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
34.错误
设工作总量为1,分别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甲=1÷8=,乙=1÷12=,所以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3:2;
故答案为:错误。
这个题是属于工程问题,熟记工程问题的三种量的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然后再用求出的工作效率相比,此处还要掌握分数的化简比。
35.正确
解:因为:a=b:,所以ab==1,则a和b互为倒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可以得到ab的积为1,所以a和b互为倒数,据此求解。
36.正确
路程=行驶速度×时间,速度和时间是两个相关联的量,而且路程一定,也就是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定义,所以题中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在反比例的定义中,两种相关联的量,乘积一定,就可以说这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题中的路程一定,而路程=行驶速度×时间是成反比例。
37.正确
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则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比是1:1,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当沿高把一个圆柱展开时,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38.正确
解:圆周长÷直径=π(一定),比值一定,所以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确。
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比值一定,则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如果乘积一定,则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据此判断。
39.正确
解: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差一定为0。
故答案为:正确。
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据此作答即可。
40.错误
解:1:4=1:4
12:42=1:16。
故答案为:错误。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按4:1缩小,新正方形的周长=原正方形的周长÷4,周长按照1:4缩小,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4×4=16,面积按照1:16缩小。
41.错误
解: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高不一定相等,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高不一定相等。
42.错误
解:本金不变,利率上涨,但存期未知,所以利息的变动无法确定,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43.正确
解:12÷2×3
=6×3
=18(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正确。
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原来这个圆柱体的体积=削去的体积÷2×3。
44.错误
解: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比例尺不带单位,故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
45.正确
解:因为y=5x,根据方程等式性质两边同时除以x得y÷x=5,可以得出:x、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并且x、y的比值一定,所以我们可以说x与y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正确。
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46.错误
假设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圆柱的高是圆锥的高3倍,就能满足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题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解答此题,一定熟记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圆锥与圆柱如果是等底等高,那么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反过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圆柱与圆锥的高不一定相等。
47.错误
解:橡皮泥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只有形状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为:错误。
橡皮泥的大小不变,捏成任何形状,体积都不会变;据此判断。
48.错误
解:3×3=9
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原来的长就扩大了3倍,宽也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了9倍。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两个因数同时扩大3倍,它的积就扩大到原来的(3×3)倍。
49.错误
解:2>0,所以2是正数,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大于0的数是正数,正数用符号“+”表示,“+”号也可以省略,据此解答。
50.错误
解:当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当圆锥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时,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当圆锥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以上,圆锥的体积大于圆柱的体积;因此,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圆柱的体积=π×半径2×高,圆锥的体积=π×半径2×高×,即它们的体积大小取决于底面积和高的大小,据此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