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 06判断题
一、判断题
1.(2024六下·雷州期中)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
2.(2023六下·诸暨期中)2比-2更接近于0。( )
3.(2024六下·盖州期中)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一定等于两外项之积。( )
4.(2024六下·汉川期中)某地2月份某一天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2℃,这一天的温差是3℃.( )
5.(2024六下·江门期中)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3倍。( )
6.(2024六下·江门期中)如果x=8y,那么x与y成反比例。( )
7.(2024六下·江门期中)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
8.(2024六下·玉田期中)=B,那么A和B成反比例。( )
9.(2024六下·玉田期中)相关联的两个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
10.(2024六下·期中)在同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越大,实际距离也越大。 ( )
11.(2024六下·松桃期中)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12.(2024六下·蓬江期中)一个三角形沿一条边旋转一周,就得到一个圆锥。( )
13.(2024·期中)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积一定相等。( )
14.(2024六下·隆回期中)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
15.(2024六下·隆回期中)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那么它的侧面沿高展开一定是正方形。 ( )
16.(2024六下·玉田期中)圆柱的底面直径是3厘米,高9.42厘米,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
17.(2024六下·武江期中)如果x与y成反比例,那么3x与y也成反比例。( )
18.(2024六下·汉川期中)把一个正方形按1:2缩小后,它的周长和面积都缩小到原来的.( )
19.(2024六下·汉川期中)一件商品先涨价10%,后又打九折出售,价格不变。( )
20.(2024六下·汉川期中)如果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
21.(2024六下·石门期中)甲车速度比乙车速度快,则乙车速度比甲车速度慢。( )
22.(2024六下·蓬江期中)发芽率一定,发芽的种子数与种子总数成正比例。( )
23.(2024六下·期中)数对(4,4)中,两个“4”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
24.(2024六下·蓬江期中)圆柱的体积一般比圆锥的体积大。( )
25.(2024六下·蓬江期中)比例尺一般写成1:n(n为正整数)的形式。( )
26.(2024·期中)在一个比例中,两内项之积与两外项之积的商一定是1。( )
27.(2024六下·武江期中)绕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都能得到一个圆锥。( )
28.(2024六下·武江期中)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和圆柱,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
29.(2024六下·松桃期中)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圆柱的侧面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 )
30.(2024六下·信宜期中)圆锥的底面半径一定,圆锥的体积和高成正比例关系。( )
31.(2024六下·江门期中)容积100L的圆柱形油桶,它的体积一定是100立方分米.( )
32.(2024六下·信宜期中)风车的转属于旋转现象:火箭升空属于平移现象。( )
33.(2024·)比的前项乘0.5,比的后项除以2,比值不变。( )
34.(2024·)圆柱的高是6厘米,与它等底等体积的圆锥的高是2厘米。( )
35.把圆柱的直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缩小到原来的,这个圆柱的体积不变。( )
36.(2024六下·隆回期中)走同一段路程,甲所用的时间比乙少,甲和乙的速度比是5:4。( )
37.(2024六下·期中)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反比例关系的图像不是一条直线。 ( )
38.(2024六下·隆回期中)如果a×2=b×3那么a:b等于2:3。( )
39.(2023·海州)任意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40.(2024六下·期中)火车行驶 1000千米,行驶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 )
41.(2024六下·期中)舒敏坐在教室的第五排第三列,用数对表示是(5,3)。( )
42.(2024六下·汉川期中)在比例尺是1:16000000的地图上,是用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60千米.( )
43.(2024六下·期中) 因为电线杆的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圆形的,所以电线杆是圆柱。( )
44.(2024六下·松桃期中)修一条200米的公路,第一期完成了40%,第二期完成了剩下的30%,剩下这条公路的30%没有修。( )
45.(2024·期中)与去年相比,某城市今年的人口增长率是-0.05%,表示今年的人口增长数比去年要多一些。( )
46.(2024六下·信宜期中)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除以两个内项的积,商是1。( )
47.(2021六下·汉寿期中)利率和存期一定,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
48.(2024·期中)圆柱的底面积与底面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
49.(2024六下·惠阳期中)实际距离一定大于图上距离。
50.(2024六下·期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都成正比例。( )
答案解析部分
1.错误
两种相关联的量有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和不成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错误。
两种相关联的量,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成正比例关系,一种是成反比例关系,还有一种是不成比例关系。
2.错误
解:0-(-2)=2
2-0=2
2=2,2和-2与0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错误。
在数轴上表示数的时候,负数在0的左边,正数在0的右边,2和-2距离0都是两个长度单位,则2和-2与0的距离相等。
3.正确
解: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一定等于两外项之积,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
4.错误
解:5-(-2)
=5+2
=7(℃)
即这一天的温差是7℃;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要求这一天的温差,就用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即可。
5.错误
解: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不一定是圆柱体积的3倍,因此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圆锥,没有说明如何削,所以削去部分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无法比较。
6.错误
如果x=8y,则,=8(一定),所以,x与y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错误。
如果=k(一定),则y与x成正比例;如果,xy=k(一定),则y与x成反比例。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将x与y写成乘积或比的形式,从而判断它们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7.正确
解:底×高=三角形面积×2,底和高的乘积一定,二者成反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判断底和高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8.错误
解:由=B可得A÷B=8,那么A和B成正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正比例的判断方法:相关联,能变化,商一定;反比例的判断方法:相关联,能变化,积一定。
9.错误
解:相关联的两个量,可能成正比例,可能成反比例、也可能没有比例关系。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正比例的判断方法:相关联,能变化,商一定;反比例的判断方法:相关联,能变化,积一定。
10.正确
解:同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一定的,图上距离越大,实际距离也越大,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同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一定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图上距离越大,实际距离也越大。
11.错误
解: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会改变小数的大小,如1.035去掉0后变成1.35改变了小数的大小,所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注意:是在小数的末尾不是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
12.错误
解:一个直角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就得到一个圆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一个直角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就得到一个圆锥,如果不是直角三角形沿着直角边旋转,就不是圆锥。
13.正确
解: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 = 底面积 × 高,正方体的体积 = 边长 × 边长 × 边长 = 底面积 × 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所以当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时,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也相等。所以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的方式计算,所以当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时,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也相等。据此解答。
14.正确
解:1+2+3=6
180°×=90°,所以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正确。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因此只需判断三个角中最大的角是什么角即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被平均分成了(1+2+3)份,最大的角占其中的3份,内角和×最大角占的分率=最大角的度数,再根据最大角的度数判断即可。
15.正确
解:如果圆柱的底面周长=高,那么它的侧面沿高展开一定是正方形,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此题主要考查了圆柱的展开图,把一个圆柱沿高展开,当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圆柱的高时,展开图是正方形,据此判断。
16.正确
解:底面周长:3.14×3=9.42(厘米)
底面周长=高,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不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
17.正确
解:如果x与y成反比例,那么xy的积一定,
xy的积一定,3x与y的积也一定,3x与y也成反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反比例的判断方法:相关联,能变化,积一定。
18.错误
解:12:22=1:4
所以,把一个正方形按1:2缩小后,它的周长缩小到原来的,面积缩小到原来的;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一个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倍数,是指对应边放大或缩小的倍数,周长比还是1:2,但面积是这个倍数的平方倍。
19.错误
解:1×(1+10%)×(1-10%)
=1×1.1×0.9
=1.1×0.9
=0.99
0.99<1,价格比原来低。
故答案为:错误。
把原价看作单位“1”,涨价10%后的价格是110%;然后把110%看作单位“1”,打九折后的价格是0.99,比原价低。
20.错误
解:它们不一定等底等高。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只能说他们底面积和高的积相等。
21.错误
解:÷(1+)
=÷
=
故答案为:错误。
甲车速度比乙车速度快,是把乙车速度看作单位“1”;而乙车速度比甲车速度慢,是把甲车速度看作单位“1”;单位“1”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
22.正确
解:发芽的种子数÷种子总数=发芽率(一定),
发芽的种子数与种子总数成正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正比例的判断方法:相关联,能变化,商一定。
23.错误
解:前面的4表示第4列,后面的4表示的是第4排,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写列数在写排数,中间用逗号隔开。本题中虽然数字一样,但一个表示列数一个表示排数,意义不一样。
24.错误
解:不知道圆柱、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无法比较他们的大小。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π×底面半径的平方×高=圆柱的体积;π×底面半径的平方×高÷3=圆锥的体积;据此解答。
25.错误
解:比例尺一般写成1:n或n:1的形式。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求比例尺时,一般把比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形式。
26.正确
解: 在一个比例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所以 两内项之积与两外项之积的商为1;例如:5:4=10:8,两内项之积=4×10=40,两外项之积=5×8=40,两内项之积÷两外项之积=40÷40=1,所以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所以 两内项之积与两外项之积的商为1,据此可得出答案。
27.错误
解:绕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能得到一个圆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绕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都能得到两个底面积重合的圆锥。
28.正确
解: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和圆柱,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故答案为:正确。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和圆柱,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29.错误
解:圆柱侧面积=2πrh
半径扩大3倍:2π(3r)h=3(2πrh)
即圆柱的侧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
故答案为:错误。
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即可解答。
30.正确
解: 因为,底面半径一定,所以这圆锥的底面积就一定,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所以,圆锥的体积÷高=底面积(一定),即圆锥的体积与高的比值一定;
所以,圆锥的体积与高成正比例,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因为底面半径一定,所以这圆锥的底面积就一定,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知道,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得出圆锥的体积÷高=底面积÷3,而底面积一定,3是常数,所以圆锥的体积与高的比值一定,所以圆锥的体积与圆锥的高成正比例。
31.错误
容积100L的圆柱形油桶,它的体积一定大于100立方分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虽然容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1升=1立方分米,但是计算容积是从里面量有关数据,计算体积是从外面量有关数据,由此得出这个油桶的体积大于它的容积,据此判断。
32.正确
解: 风车的转属于旋转现象:火箭升空属于平移现象。 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
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33.正确
解:比的前项乘0.5,比的后项除以2,乘0.5和除以2都是缩小2倍,比值不变。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一个非0数除以0.5就相当于这个数除以2。
34.错误
解:圆柱的高是6厘米,与它等底等体积的圆锥的高是6×3=18厘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那么等底等体积的圆锥的高就是圆柱高的3倍。
35.错误
解:把圆柱的直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底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高缩小到原来的,这个圆柱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先判断出底面积扩大的倍数,然后判断体积扩大的倍数。
36.错误
解:4-1=3
甲的速度:1÷3=
乙的速度:1÷4=
:=4:3
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根据“甲所用时间比乙少”可知:单位“1”是乙,即乙所用时间是4,则甲所用时间比乙少1份即为4-1=3。把路程看作单位“1”,甲的速度=路程÷甲的时间,乙的速度=路程÷乙的时间,最后找到甲、乙的速度比并化简即可。
37.正确
解: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反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曲线。
故答案为:正确。
根据正、反比例的图像特征作答即可。
38.错误
解:如果a×2=b×3,那么a:b=3:2,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根据a×2=b×3,以及a:b可以知道:a是外项,那么2也要是外项,b是内项,那么3也要是内项,所以a:b=3:2。
39.错误
解:任意一个数,不是正数,可能是负数,也可能是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0.错误
解:火车行驶 1000千米,行驶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错误。
速度×时间=路程,所以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41.错误
解:舒敏坐在教室的第五排第三列,用数对表示是(3,5)。
故答案为:错误。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在第几排,数对中的第二个数就是几;在第几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就是几。
42.正确
解:16000000厘米=160千米,所以1:16000000就是用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60千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16000000的意思就是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6000000倍,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60000000厘米。
43.错误
解:电线杆的上下两个底面大小不相同,所以电线杆不是圆柱。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圆柱是由上下两个完全相同的底面和侧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44.错误
解:200×(1-40%)×(1-30%)÷200×100%
=200×60%×70%÷200×100%
=120×70%÷200×100%
=84÷200×100%
=32%。
即剩下这条公路的32%没有修。
故答案为:错误。
把公路全长看作单位“1”,1-第一期修了的百分率=剩下的百分率,全长×(1-第一期修了的百分率)=修了第一期后剩下的长度;把修了第一期后剩下的长度看作单位“1”,1-第二期修了的百分率=剩下这条公路的百分率,全长×(1-第一期修了的百分率)×(1-第二期修了的百分率)=修完两期后还剩下的公路长度,修完两期后还剩下的公路长度÷公路全长×100%=剩下的公路长度占这条公路长度的百分率。
45.错误
解: 某城市今年的人口增长率是-0.05% ,表示 今年的人口比去年减少了0.05% ,也就是 今年的人口增长数比去年要少一些 。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增长率是描述某数量随时间变化快慢的指标,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负的增长率表示数量在减少。因此,-0.05%的增长率意味着今年的人口比去年有所减少,而不是增加。
46.正确
解:如:6:4=3:2
两个内项的积是:4×3=12,两个外项的积是:6×2=12;
12÷12=1
所以,在 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除以两个内项的积,商是1。
故答案为:正确。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据此解答
47.正确
解: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所以利率和存期一定,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故答案为:正确。
若y=kx(k为常数,x,y≠0),那么x和y成正比例。
48.错误
解: 圆柱的底面积=π×底面半径2,因此,圆柱的底面积÷底面半径2=π,底面半径2是底面半径的平方,圆柱的底面积与底面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但圆柱的底面积与底面半径不成比例。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它们对应的商一定,则成正比例关系;如果它们对应的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关系;否则不成比例,据此解答.
49.错误
解:实际距离可以大雨图上距离,也可以小于图上距离,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缩小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大于实际距离,由此判断即可.
50.错误
解:周长÷边长=4(一定),即商一定,所以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面积÷边长=边长,如果边长一定那么面积和边长就不是两个变化的量,如果边长不一定,则商不一定,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错误。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用y/x=k( k一定)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