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3 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4四下·桑植期中)在下面的直线上,0.78所在的位置应该是( )。
A.0.6与a之间 B.a与b之间 C.b与c之间 D.c与1之间
2.(2024四下·道外期中)0.80和0.800( )不同。
A.计数单位 B.大小 C.化简的依据
3.(2024四下·汝城期中)一个计算器的按键“4”坏了,如果用这个计算器计算125×24,那么下面方法正确的是( ) 。
A.125×8×3 B.125×25-1 C.125×25-25
4.(2024四下·衡阳期中)计算时,小红使用的方法是:这是依据( )。
A.乘法结合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5.(2024四下·安乡县期中)把一个小数先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后是0.705,这个小数原来是( )。
A.70.5 B.0.705 C.0.0705 D.7.05
6.(2024四下·汝城期中)要使算式28×35-35×6的结果最小, 应该按( ) 加上括号。
A.28×35-(35×6) B.28×(35-35)×6 C.(28×35-35)×6
7.(2024四下·安乡县期中)看一本故事书,前两周每天看11页,后又看了9天,每天看14页,正好看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14×11-14×9 B.11×14+14×9
C.14×11×9 D.11+14×9
8.(2024四下·坊子期中)妈妈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摔成了三小块(如下图),现在要去重新配一块和原来一样大的玻璃,需要带编号为( )的玻璃。
A.① B.② C.③ D.①②
9.(2024四下·坊子期中)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做出( )条高。
A.1 B.2 C.3 D.无数条
10.(2024四下·市南区期中) 一个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如果它的腰长15厘米,底边最长是多少厘米 ( )
A.16厘米 B.29厘米 C.30厘米
11.(2024四下·周村期中)下面每组中两个算式的结果不相等的一组是( )。
A.28×101和28×100+1 B.(16×4)×25和16×(4×25)
C.48×125和40×125+8×125 D.47×8-22×8和(47-22)×8
12.(2024四下·滕州期中)笑笑在验证运算定律时是这样想的(如下图),她要验证的是(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3.(2024四下·博罗期中)与2.07大小相等的小数是( )。
A.2. 070 B.20.067 C.2.70
14.(2024四下·武江期中)300.030去掉( )上的“0”,数的大小不变。
A.百位 B.十位 C.十分位 D.千分位
15.(2024四下·坊子期中)我市新建一处体育馆,下图是体育馆的一块篮球场地,求解这块场地的总面积的过程可用( )来帮助理解。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加法结合律
16.(2024四下·坊子期中)使用普通计算器,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输入,能正确计算出结果的是( )。
A.249+15×23 B.756-275÷5 C.32×21-69 D.324+276÷2
17.(2024四下·市南区期中) 应该是 ( )。
A.70° B.80° C.30 °
18.(2023四下·天河期中) 27.237 里面一共有 ( )个0.001。
A.7 B.237 C.7237 D.27237
19.(2024四下·市南区期中)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那么它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不能确定
20.(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期中)下面三组线段中,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4、5、9厘米 B.5、6、12厘米 C.6、8、10厘米
21.(2023四下·开平期中)39×101=101×39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加法结合律 D.乘法分配律
22.(2023四下·天河期中)计算(850-50÷25)×30运算顺序正确的是( )。
A.减法→除法→乘法 B.除法→减法→乘法
C.除法→乘法→减法 D.乘法→除法→减法
23.(2024四下·市南区期中)下面应用乘法分配律错误的是( )。
A.
B.
C.
24.(2024四下·市南区期中)735-498的简便算法是 ( ) 。
A.735-500+2 B.735-500-2 C.735--(500+2)
25.(2024四下·周村期中)下表是某班同学的身高统计表(取整数)。全班同学排队做课间操,一共站成8排,每排5人。他们按照第1排身高最矮、第8排身高最高的顺序站队。身高为126厘米的一共有2人,那么身高为126厘米的小红应站在( )。
身高/厘米 120及以下 121~125 126~130 131及以上
男生人数 4 6 7 3
女生人数 5 5 6 4
A.第4排 B.第5排 C.第6排 D.第7排
26.(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期中) 下列各数中与9.08最接近的是( )。
A.9.1 B.9.082 C.9.079
27.(2024四下·安乡县期中)用2、4、9和小数点组成的两位小数共有( )个。
A.3 B.4 C.6 D.12
28.(2024四下·安乡县期中)简算时,下面正确的方法是( ).
A.36×100-2 B.36×(100-2)
C.36×98+2 D.36×(98+2)
29.(2024四下·道外期中)读300.036时,读出的“零”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30.(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期中)一个数由3个十,3个0.1和3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 )。
A.30.33 B.3.33 C.30.303
31.(2023四下·天河期中) 大于0.2,小于0.3的两位小数有 ( )个。
A.8 B.9 C.10 D.无数
32.(2024四下·汝城期中)根据17×42=714,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
A.714÷17=42 B.42÷17= 714 C.42×17=714
33.(2024四下·汝城期中)用数字0,3,6 和小数点组成的所有小数中(每个数字要用且只能用一次)一个零都不读的有( )个。
A.1 B.2 C.3
34.(2023四下·天河期中)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两边长是5厘米和4厘米,则它的周长是 ( )厘米。
A.13 B.14 C.13或14 D.无答案
35.(2024四下·坊子期中) 淘气有两根塑料小棒,如下图所示。(单位:厘米)
他想剪断其中一根,把剪后的三根小棒首尾相接围一个三角形。以下四种剪法中,可以围成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36.(2024四下·周村期中)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7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A.13 B.17 C.20 D.21
37.(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期中)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38.(2024四下·博罗期中)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6厘米,6厘米,6厘米
B.3厘米,3厘米,6厘米
C.4厘米,4厘米,7厘米
39.(2023四下·福清期中)小马虎在计算60÷(4+2)×5时,把算式抄成60÷4+2×5,这样两题的计算结果相差( )。
A.10 B.20 C.25 D.40
40.(2023四下·福清期中)计算95÷[(18-15)×3+10]时,最后一步算( )。
A.减法 B.除法 C.乘法 D.加法
41.(2023四下·福清期中)下列各数中,与5最接近的是( )。
A.4.98 B.4.9 C.5.1 D.5.01
42.(2023四下·平邑期中)大于0.1而小于0.3的数有( )个。
A.1 B.10 C.无数
43.(2023四下·天河期中) 把2.6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这样得到的数是 ( )。
A.260 B.26 C.0.26 D.0.026
44.(2023四下·平邑期中)a、b表示两个不为0的自然数,且a>b,下面式子不成立的是( )。
A.a+b=b+a B.a÷b=b÷a C.a×b=b×a
45.(2023四下·望城期中)与56×99相等的算式是( )
A.56×100﹣1 B.56×100+56 C.56×100﹣56
46.(2023四下·抚宁期中)一个小数□.09,去掉十分位上的“0”后,得到的新数与原数相比,比( )
A.原数大 B.原数小 C.一样大
47.(2023四下·抚宁期中)比1.7大,比1.9小的小数有( )个。
A.1 B.19 C.20 D.无数
48.(2023四下·开平期中)把5.306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后的近似数是( )
A.5.30 B.5.31 C.5.36 D.5.37
49.(2023四下·天河期中) 下面的算式中,既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又应用了乘法结合律的是( )。
A.45×2×48=(45×2)×48 B.4×36×50=4×50×36
C.125×99×8=99×(125×8) D.25×(4+40)=25×4+25×40
50.(2023四下·天河期中)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的数可以去掉“0”的是( )。
A.60.7 B.670 C.6.07 D.6.70
答案解析部分
1.B
解:0.78所在的位置应该是a与b之间。
故答案为:B。
每格表示0.1,那么a是0.7,b是0.8,0.78在0.7和0.8之间,所以0.78在a和b之间。
2.A
解:0.80和0.800大小相同,但是计数单位不同。
故答案为:A。
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若整数部分相同,就依次比较十分位、百分位……,哪一位大的小数就大;根据小数的组成知识可知:一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1……,数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综上分析可知0.80=0.800,但0.80是一个两位小数表示80个0.01,0.800是一个三位小数表示800个0.001,即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
3.A
解:A:125×8×3 =125×(8×3)=125×24,
B:125×25-1≠ 125×24,
C:125×25-25 =25×(125-1)=124×25,
方法正确的是125×8×3 。
故答案为: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一个相同的数分别同两个不同的数相乘,积相减,等于这个相同的数乘另外两个不同数的差。
4.C
解:21×101=21×(100+1)=21×100+21,这个算式是依据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乘法分配律:ab+ac=a×(b+c),据此作答即可。
5.D
解:0.705×1000÷100
=705÷100
=7.05。
故答案为:D。
一个非0的数乘(除以)10,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一个非0的数乘(除以)100,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两位;一个非0的数乘(除以)1000,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三位。
6.B
解:28×(35-35)×6
=28×0×6
=0
要使算式的结果最小, 应该按第二个加上括号。
故答案为:B。
0是我们学过最小的数,所以结果最小是0;0乘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
7.B
解:2×7=14(天),可以列成:11×14+14×9。
故答案为:B。
一周是7天,两周是7×2=14天,这本书的总页数=前两周平均每天看的页数×14天+后来平均每天看的页数×9天。
8.C
解:需要带编号为③的玻璃;
故答案为:C。
只带①和②无法确定玻璃的大小,而带③可以将两边延伸,确定玻璃的大小。
9.D
解: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做出无数条高。
故答案为:D。
从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对边的一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据此解答。
10.B
解:15+15=30(厘米);
15-15=0(厘米)
A:0厘米<16厘米<30厘米,符合;
B:0厘米<29厘米<30厘米,符合;
C:0厘米<30厘米=30厘米,不符合;
16厘米<29厘米
故答案为:B。
根据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判断即可。
11.A
解:28×101=28×(100+1)=28×100+28×1,
28×101和28×100+1 两个算式的结果不相等。
故答案为:A。
根据乘法结合律可知,B相等;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C、D相等。
12.A
解:3×2+2×2=(3+2) ×2;
选项A: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符合题意;
选项B: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不符合题意;
选项C:加法交换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将题中小长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相加即可合成右边的大长方形,据此列式选择即可。
13.A
解:2.07=2. 070。
故答案为:A。
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4.D
解: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300.030去掉末尾上的“0”,数的大小不变,也就是去掉千分位上的0,数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D。
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15.C
解:30×25+3×25
=(30+3)×25
=33×25
=825(平方米),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长方形面积=长×宽,可以分别计算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相加求出场地的总面积;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c+b×c=(a+b)×c;
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据此解答。
16.C
解:选项A:正确计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而计算器计算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因此,这个算式不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选项B:正确计算顺序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而计算器计算顺序是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因此,这个算式不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选项C:正确计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而计算器计算顺序也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因此,这个算式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选项D:正确计算顺序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而计算器计算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除法,因此,这个算式不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故答案为:C。
普通计算器是按照输入顺序进行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据此找到计算顺序没有改变的即可解答。
17.A
解:180°-110°=70°;
180°-80°-70°
=100°-70°
=30°
故答案为:C。
根据平角等于180°,求出三角形底边的另一个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第三个角的度数等于三角形的内角和减去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之和。
18.D
解:27.237 里面一共有27237个0.001。
故答案为:D。
求一个小数里面含有多少个它的计数单位,方法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去掉后得到的数就是所求的个数。
19.C
解: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那么它是不能确定的。
故答案为:C。
三角形中最大角是锐角,就是锐角三角形;最大角是钝角就是钝角三角形;最大角是直角就是直角三角形,据此可知,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是锐角,第三个角可能是锐角、直角、钝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0.C
解:6+8>10,6、8、10厘米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判断能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方法:三角形两条短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
21.A
解:39×101=101×39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A。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2.B
解:(850-50÷25)×30的运算顺序是:除法→减法→乘法。
故答案为:B。
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23.C
解:
A:,原选项正确;
B:,原选项正确;
C:,原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24.A
解:735-498
=735-500+2
=235+2
=237
故答案为:A。
根据题意可知,先将-498改写成-500+2,再把735-498改写成735-500+2,即可简便计算。
25.B
解:4+5+6+5=20(人)
20÷5=4(排)
身高为126厘米的小红应站在第5排。
故答案为:B。
身高125厘米及以下的人数有20人,刚好站4排,身高为126厘米的小红应站在第5排。
26.C
解:A:9.1-9.08=0.02
B:9.082 -9.08=0.002
C:9.08-9.079 =0.001
0.001最小,9.079最接近9.08。
故答案为:C。
与9.08的差最小的数,就是最接近9.08的数。
27.C
解:用2、4、9和小数点组成的两位小数有:2.49、2.94、4.29、4.92、9.42、9.24共6个。
故答案为:C。
2、4、9分别在个位都可以组成两个不同的两位小数,共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小数。
28.B
解:36×98
=36×(100-2)
=36×100-36×2。
故答案为:B。
计算36×98时,把98看作100-2,然后再乘36。
29.A
解:300.036读作:三百点零三六,所以读出了1个“零”。
故答案为:A。
小数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
小数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30.C
解:一个数由3个十,3个0.1和3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30.303 。
故答案为:C。
这个数十位上是3,十分位上是3,千分位上是3,其余数位上是0,据此写数。
31.B
解:大于0.2,小于0.3的两位小数有 0.21~0.29,共9个。
故答案为:B。
大于0.2,小于0.3的小数有无数个。
32.B
解:A:714÷17=42 ,正确,
B:42÷17= 714 ,错误,
C:42×17=714 ,正确。
故答案为:B。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据此可知A正确;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据此可知C正确。
33.B
解:30.6读作三十点六,60.3读作六十点三,
一个零都不读的有2个。
故答案为:B。
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就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就按数字的顺序依次读出来。
34.C
解:当5厘米是腰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5×2+4=14(厘米)
当4厘米是腰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5+4×2=13(厘米)
故答案为:C。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腰长×2+底边长,据此解答。
35.C
解: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应该剪长的那根小棒,因此,选项A和选项B错误;
选项C:5+3=8,8>5,所以可以围成三角形;
选项D:5+1=6,6<7,所以不可以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解答。
36.B
解:3+3<7,所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不可能是3厘米,只能是7厘米,
7+7+3=17(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7厘米。
故答案为:B。
判断能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方法:三角形两条短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之和,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37.C
解: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不变。
故答案为:C。
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组成图形的四条边的长度是不变的,所以周长不变。
38.B
解:A项:6+6>6,能围成三角形;
B项:3+3=6,不能围成三角形;
C项:4+4>7,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B。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9.C
解:60÷(4+2)×5=60÷6×5=10×5=50,
60÷4+2×5=15+10=25,
50-25=25。
故答案为:25。
先计算,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判断计算结果的差。
40.B
解:最后一步算除法。
故答案为:B。
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1.D
解:A:5-4.98 =0.02
B:5-4.9=0.1
C:5.1 -5=0.1
D:5.01-5=0.01
0.01最小,与5最接近的是5.01。
故答案为:D。
哪个数与5的差最小,哪个数就与5最接近。
42.C
解:大于0.1而小于0.3的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C。
任何两个不相等的小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
43.B
解:把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是26。
故答案为:B。
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两次移动的结果是向右移动一位,据此解答。
44.B
解:不成立的式子是a÷b=b÷a。
故答案为:B。
a+b=b+a应用加法交换律、a×b=b×a应用乘法交换律。
45.C
解:56×99
=56×(100-1)
=56×100-56
故答案为:C。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减,结果不变。
46.A
解:□.09<□.9,比原数大。
故答案为:A。
小数比较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47.D
解:比1.7大,比1.9小的小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D。
比1.7大,比1.9小的小数有1.71、1.711、1.7111、1.71111、......,有无数个。
48.B
解:5.306≈5.31。
故答案为:B。
求小数的近似数,先看要求保留到哪一位,然后再向后多看一位,把多看的这一位数四舍五入。
49.C
解:A:45×2×48=(45×2)×48 ,没有运用运算律,
B:4×36×50=4×50×36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C:125×99×8=99×(125×8),既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又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D:25×(4+40)=25×4+25×40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125×99×8=99×125×8,运来了乘法交换律;99×125×8=99×(125×8),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0.D
解: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的数可以去掉“0”的是6.70。
故答案为:D。
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