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质量测评卷(一)(第4单元 第6、7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质量测评卷(一)(第4单元 第6、7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27 09:3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7张PPT)
测评卷
阶段质量测评卷(一)
(第4单元 第6、7章)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何伟是滨河中学七年级学生。开学之后他发现,经过一个寒假,有很多同学个子
长高了,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近段时间,他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和体育锻炼。回答
1、2题。
1.学校食堂的主食,以米饭、馒头为主,这些主食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 )
A.脂肪 B.糖类 C.维生素 D.蛋白质
B
【解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葡萄糖、麦芽糖、淀粉都属于糖类,我们平时所吃的米饭、馒头、甘薯和马铃薯中,含量最多的就是糖类。
2.中午吃的饭菜,不是立即进入消化的主要场所,而是做了短暂的存储。如图为消化
系统组成示意图,其中能暂时贮存食物的器官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B
【解析】①是肝脏、③是胰腺,都属于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胰液帮助消化食物,都不能贮存食物,A、C不符合题意。②是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能暂时贮存食物,并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B符合题意。④是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并被吸收进入血液,D不符合题意。
3.经常以方便面一类的速食食品替代正餐,不符合营养的基本要求。当人缺乏某些
营养成分时,会表现出一些症状。下列针对特定人群的饮食方案中,其中不合理的
是 ( )
A.贫血患者多吃含碘的食物 B.佝偻病患者多喝高钙奶
C.胃肠疾病患者吃易消化的食物 D.伤病员适量补充蛋白质
A
【解析】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人若缺铁会患贫血症,应该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2023年5月10日,“太空快递小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快递中包括约
70千克新鲜水果,将保障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的营养需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是( )
A.水果中的维生素C能有效预防坏血病
B.水果中的部分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水果中的无机盐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
D.水果中的铁可以成为血红蛋白的成分
C
【解析】本题考查营养物质的作用。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C能有效预防坏血病,A正确。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所以水果中的部分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正确。无机盐是小分子物质,不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C错误。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成分,因此水果中的铁可以成为血红蛋白的成分,D正确。
5.(2024·聊城)学生餐饮应该按照“五谷、粗细、荤素、多样”的原则合理搭配,关于营
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常吃海带、紫菜可以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
B.婴幼儿缺乏钙或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
C.每天摄取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以为生命活动补充能量
D.儿童、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
【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海带、紫菜含碘丰富,饮食中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因此常吃海带、紫菜可以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A正确。儿童长期缺乏维生素D和钙时易患佝偻病,B正确;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求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C错误。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正确。
6.下列实验中,材料用具与使用目的不一致的是 ( )
选项 实验 材料用具 使用目的
A 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双缩脲试剂 验证维生素C存在
B 观察鸡小肠的结构 放大镜 观察小肠内表面结构
C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碘液 验证淀粉存在
D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湿棉絮 保持小鱼正常呼吸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中材料的选择。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现紫色反应,验证蛋白质存在。
7.如图为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
析,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的对照组是①号试管
B.①号和②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放在37 ℃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D.滴加碘液后,③号试管变蓝,①号和②号试管不变蓝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设计及分析。本实验共有两组对照实验,①③和②③单一变量分别为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照组有两个,分别是①和②,A错误。①号和②号试管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共有两组变量分别是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未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不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错误。将3支试管置于37℃温水中,目的是模拟人的口腔温度,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C正确。①号无唾液,对淀粉无分解作用,滴加碘液后会变蓝;②号有唾液,对淀粉有分解作用,但是无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会导致分解不彻底,滴加碘液后会变蓝;③号有唾液,对淀粉有分解作用,也有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彻底分解,滴加碘液后不变蓝,D错误。
8.(2024·云南)某同学的早餐是牛奶和鸡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搭配水果蔬菜可补充维生素 B.牛奶和鸡蛋可以补充蛋白质
C.搭配馒头等主食可补充能量 D.消化牛奶的主要场所是口腔
D
【解析】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保证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A正确。牛奶和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B正确。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糖类(淀粉)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因此搭配馒头等主食可补充能量,C正确。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消化牛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D错误。
9.下列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器官和功能的对应关系,选项不正确的是 ( )
A.舌:搅拌食物与唾液混匀
B.肝脏:分泌胆汁,吸收脂肪
C.胃:暂时贮存食物,并初步消化蛋白质
D.小肠:内含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消化系统的器官和功能。肝脏是消化腺,能分泌胆汁,首先将胆汁贮存在胆囊内,然后胆汁从胆管进入小肠,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
10.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野外采摘的蘑菇是天然有机食品
B.只要是袋装食品就可放心食用
C.处理生食和熟食需选用不同砧板
D.发芽马铃薯去芽眼后仍可食用
C
【解析】本题考查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在野外采摘的蘑菇有的是有毒的,不能随意食用,否则容易造成食物中毒,A错误。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食品包装上是否有食品质量安全标识“SC”,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还要查看食品的保质期、生产日期等,B错误。处理生食和熟食需选用不同砧板,防止生食上的有害细菌沾染到熟食上,C正确。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平时马铃薯中含量极微,一旦马铃薯发芽,芽眼、芽根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急剧增高。发芽的马铃薯即使把芽眼剔除也不可以食用,D错误。
11.白切鸡也叫白斩鸡,是广东名菜,通常配沙姜、蒜茸等蘸料。当我们享用美味的白
切鸡时,下列关于消化系统工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唾液腺分泌唾液,在口腔中初步分解鸡肉
B.沙姜、蒜茸中的无机盐要大肠才能吸收
C.鸡皮下的油脂只有到达小肠才能被消化
D.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可以将鸡肉中的蛋白质全部分解为氨基酸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唾液腺分泌唾液,能够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鸡肉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所以在口腔中不能初步分解鸡肉,A错误。沙姜、蒜茸中的无机盐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B错误。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脂肪先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鸡皮下的油脂主要是脂肪,所以只有到达小肠才能被消化,C正确。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D错误。
12.(2024 眉山)如图中的X、Y、Z三条曲线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
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度。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曲线X代表淀粉在消化道中的含量变化
B.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C中被胃蛋白酶部分分解
C.曲线Z代表的物质在D中被分解成氨基酸
D.三条曲线的变化表明D是主要的消化场所
C
【解析】淀粉的消化起始于口腔,在小肠里被消化为葡萄糖,因此,曲线X代表淀粉在消化道中的含量变化,A正确。曲线Y代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蛋白质在C胃中被胃蛋白酶初步分解,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B正确。脂肪的消化过程在小肠内进行,脂肪先在胆汁的乳化下变为脂肪微粒,脂肪微粒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曲线Z代表脂肪的消化过程,在D小肠中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三条曲线都在D小肠中消化,因此,D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场所,D正确。
13.(2024·齐齐哈尔)“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关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叙
述,科学合理的是 ( )
A.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需要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发芽的马铃薯,去芽后煮熟食用
C.用饮料代替水以增加营养
D.过期但没有霉变的袋装食品仍可食用
A
【解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A正确;发芽的马铃薯含有对身体有害的毒素,食用后会造成食物中毒,即使去掉芽眼煮熟也不能食用,B错误;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营养物质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因此人体要及时获取充足的水分,不能用饮料代替水,C错误;袋装产品过了保质期,虽然没有霉变,但原有的细菌、真菌已开始大量繁殖,不能食用,D错误。
  (2024·深圳期中)“最美人间四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周末,小李和同学相约塘
朗山郊游。请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4~16题。
14.他们在山脚下一起品尝了广东省特色甜点——姜撞奶,其所含蛋白质在人体初步
消化的场所是 ( )
A.口腔 B.胃 C.小肠 D.肝脏
B
【解析】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故蛋白质在人体初步消化的场所是胃,B符合题意。
15.讨论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相关话题后,下列同学发表了看法。你认为值得点赞
的是 ( )
A.甲:零食价格不贵,营养成分更全,用来代替主食
B.乙:路边摊位的各种小吃,品种丰富,可以每天吃
C.丙:食品只要没有发霉,就算已过保质期也可以吃
D.丁:食物可以多样,但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少吃零食
D
【解析】零食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营养不全面,不可以代替主食,A错误。路边摊位的各种小吃,品种虽然丰富,但食品添加剂含量多,吃多了容易造成人体损伤,B错误。食品虽然没有发霉,但已过保质期是不可以吃的,否则会损害身体健康,C错误。食物可以多样,但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少吃零食,合理膳食,D正确。
16.爬山时,血液经过肺循环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图中能正
确表示肺循环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
A
【解析】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可见经过肺循环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增加,A正确。
17.运动员在比赛前接受血液检查,若服用兴奋剂,兴奋剂最可能存在于 (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白细胞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运动员服用的兴奋剂是违禁药品,由血浆来运输,因此兴奋剂最可能存在于血浆中。
18.(2024·滨州)下列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
A.中医切脉时,手指按压的是上肢肱动脉
B.血常规化验结果显示红细胞数量偏多,说明体内有炎症
C.不加抗凝剂的新鲜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
D.如果视野中没有观察到白细胞,可移动血涂片继续寻找
D
【解析】切脉时,手指应压在腕部外侧的桡动脉处,A错误;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功能,血常规化验结果显示白细胞数量偏多,说明体内有炎症,B错误。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不加抗凝剂的新鲜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凝固现象,C错误。白细胞比较大,如果视野中没有观察到白细胞,需利用移动玻片的方法继续寻找,才最有可能观察到白细胞,D正确。
19.小明在观察血液的流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 ( )
A.慢慢向左移动装片先从视野消失的血管是静脉
B.图中①为动脉,其管壁最薄、弹性大
C.判断②是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①→③→②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图中①为动脉,其管壁最厚、弹性大。
  标志着我国人工心脏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如图),其
工作原理是帮助患者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目前“人工心脏”是我国治疗心力
衰竭最好的办法之一。无偿献血,是保障医疗临床用血、治病救人的需要,是人道主
义精神的重要体现。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0~24题。
20.植入的“人工心脏”安装位置是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 (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B
【解析】由图1可知,“人工心脏”的安装位置紧贴于左心室。②与主动脉相连,①与左心室相连,能帮助患者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B符合题意。
21.图1①是进入人工心脏的血管,②是离开人工心脏的血管,①②血液类型分别
是 ( )
A.动脉血、静脉血 B.静脉血、动脉血
C.动脉血、动脉血 D.静脉血、静脉血
C
【解析】结合图1可知,①和②内的血液都来自左心室,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其内的血液是动脉血,C符合题意。
22.受伤后血液中能促进伤口止血的成分是图2中的 ( )
A.①白细胞 B.②血浆 C.③红细胞 D.④血小板
D
【解析】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有防御和保护功能,A错误。血浆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B错误。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C错误。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D正确。
23.经输血抢救后,A型受血者逐渐恢复了正常生理。关于受血者,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
A.可接受O型血 B.可接受AB型血
C.可接受A型血 D.组织细胞的氧气会增多
B
【解析】AB型血不可以输给A型受血者,会引起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24.“无偿献血”是拯救生命的需要,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也是保证医疗用血安全
的必由之路。以下关于人体血液与献血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血液中的血浆和三种血细胞分别担负着不同的运输功能
B.红细胞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增大了与氧气结合的面积
C.不同血型的血液输血时,可能会出现血液凝固成血块的现象
D.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不超过5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液与献血知识。血液中的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所以三种血细胞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不具有运输功能,A错误。红细胞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增大了与氧气结合的面积,有利于运输氧气,B正确。不同血型的血液输血时,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C错误。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不超过4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D错误。
25.如表是杨女士在医院体检时检验报告单中的部分数据,分析她可能存在的问题
是 ( )
血液细胞计数(个/立方毫米)
A.无能力抵抗疾病 B.皮肤划伤小口后会出血不止
C.心跳不规则 D.组织细胞中氧含量较低
项目 红细胞(百万) 白细胞(万) 血小板(万)
正常 3.5~5.0 0.4~1 10~30
杨女士 2.81 0.81 27
D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杨女士的红细胞含量过低,患有贫血病,影响了血液对氧气的运输,会导致组织细胞中氧含量较低。
26.血浆能够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下列物质不需要血浆运输的是 ( )
A.小肠吸收的无机盐 B.小肠腺分泌的脂肪酶
C.小肠分解食物产生的氨基酸 D.小肠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浆的功能。血浆的主要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小肠吸收的无机盐、小肠分解食物产生的氨基酸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由血浆运输;人体代谢产生的尿素、小肠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人体体内产生的废物,可由血浆运输;肠腺属于外分泌腺,分泌的肠液在小肠中起消化作用,不会进入血液,故不能通过血浆运输。
  2024年9月29日是第25个“世界心脏日”,主题为“心行合一”,旨在宣传心脏病的预
防知识,提高大众防治意识,使人人都可以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人人都可以享受愉悦
的生活。下图为人体心脏、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完成27~30题。
27.如图1,心脏的四个腔中有一个腔的心壁肌肉最厚,这个腔是 ( )
A.a B.b C.c D.d
B
【解析】心脏有四个腔:a左心房、c右心房、b左心室、d右心室,其中b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B正确。
28.如图2,血液循环中,肺循环的起点是 ( )
A.③左心房 B.④左心室 C.⑤右心房 D.⑥右心室
D
【解析】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结合题图可知,肺循环的起点是⑥右心室,D正确。
29.如图1,a和b,c和d之间有一个特殊的结构是瓣膜,它的作用是 ( )
A.使心室与血管相通 B.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心房
C.使心房与血管相通 D.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D
【解析】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结合题图可知,a和b,c和d之间有房室瓣,它的作用是: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D正确。
30.如图2,关于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血液流经⑨时,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B.③④均流静脉血,⑤⑥均流动脉血
C.动脉血的血液含氧量丰富,呈鲜红色
D.肺静脉里流静脉血,肺动脉里流动脉血
C
【解析】组织细胞不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故当血液流经⑨组织细胞时,血液中氧气减少,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A错误。心脏左侧为③左心房和④左心室,左心房连肺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都流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心脏右侧为⑤右心房和⑥右心室,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肺动脉,都流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B错误。 动脉血和静脉血主要根据血液中含氧量的多少来区分,当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时,血液中含氧量高,呈鲜红色,此时的血叫动脉血;当血红蛋白与氧气分离后,血液中含氧量低,呈暗红色,此时的血叫静脉血,C正确。并不是所有的动脉内都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不是所有的静脉内都流静脉血,如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0分)图一是小肠结构示意图,图二曲线表示某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
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结构①_________和结构②_________,这些结构特点有利
于小肠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吸收营养物质
(2)脂肪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它在人体内被消化成_____和_______,才能被人体
吸收和利用。
(3)根据图二曲线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其初步消化的场所C是___,最终被消化的
产物是_______。
(4)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其分泌的消化液与其他消化液相比,不同的是
_____________。
甘油
脂肪酸
蛋白质

氨基酸
肝脏
不含有消化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1)小肠内壁有大量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的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图一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①环形皱襞和②小肠绒毛,②的壁很薄,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2)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脂肪先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3)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胃内的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根据图二曲线判断,该物质是蛋白质,其初步消化的场所C是胃,最终被消化的产物是氨基酸。
(4)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肝脏是最大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32.(10分)科普阅读理解。
  俗话说得好,“早餐吃得像皇帝,晚餐吃得像乞丐”。这说明早餐不仅要吃,还要吃得丰富。
  为什么一定要吃早餐呢 一夜醒来,身体内的能量已消耗过多,急需食物补充营养;上午也需要大量的能量储备供人体工作学习所需,早餐中所含有的能量占全天食物中的30%~40%。另外,胃液中的胃酸在夜间大量分泌,可以被早上吃的食物中和,避免其刺激胃壁,进而减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还有研究表明,每天吃早餐,可以减少胆囊炎的发生。
  研究者研究中学生早餐的质量发现,很多中学生把“早餐吃得像乞丐”,导致能量供给不足,使学生出现了疲劳、无力、精力不集中等症状。如果长期早餐的质量不高,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研究者用上午感到饥饿的时间,作为反映早餐质量的指标,调查了232名学生所吃早餐的质量能否满足其上午学习所需,结果见下表。
中学生上午不同时段出现饥饿感的人数统计
—— 男 女 合计
8:00~9:00 3 5 8
9:00~10:00 16 17 33
10:00~11:00 50 49 99
11:00~12:00 42 50 92
合计 111 121 232
中学生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营养丰富的早餐可为上午的学习提供能源物
质,是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早餐中所含有的能量占全天食物中的30%~40%,这些能量主要来自早餐中的__(填
序号)。
A.糖类、脂肪、蛋白质 B.糖类、无机盐、维生素
C.脂肪、维生素、水 D.蛋白质、水、无机盐
A
(2)早餐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经消化液中多种___的作用而逐渐被消化。消化后
的营养物质能够快速被吸收,是因为小肠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等结构_____(填“增
大”“不变”或“减小”)了吸收的表面积。
(3)长期不吃早餐会增加患胃病的风险,因为_____在夜间分泌的_____对胃壁产生不良
刺激。根据_____的消化作用推断,若因长期不吃早餐而患了胆囊炎,应该少吃富含
_____的食物。
(4)中学生一般在12:00左右放学。由表可知,截止到上午______,已有超过半数(约60%)
的学生出现了饥饿感,说明这些学生早餐的质量_____(填“能”或“不能”)满足其上午学
习所需。因此,中学生不仅要每天吃早餐,还要保证早餐的_____。
增大
胃腺
胃酸
胆汁
脂肪
11:00
不能
质量

【解析】(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早餐中所含有的能量占全天食物中的30%~40%,这些能量主要来自早餐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2)消化道中含消化液种类最多的部位是小肠,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能对糖类、脂肪、蛋白质进行消化,这些消化液分别是肠液、胰液、胆汁,其中不含消化酶的是胆汁。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小肠长5~6米,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和微绒毛,使小肠黏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因此,早餐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经消化液中多种酶的作用而逐渐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能够快速被吸收,是因为小肠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等结构增大了吸收的表面积。
(3)胃内有胃腺,分泌胃液,胃液对蛋白质有初步消化的作用;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重约1.5 kg;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较大的脂肪颗粒乳化成较小的脂肪微粒,促进脂肪的消化。因此,长期不吃早餐会增加患胃病的风险,因为胃腺在夜间分泌的胃酸对胃壁产生不良刺激。根据胆汁的消化作用推断,若因长期不吃早餐而患了胆囊炎,应该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
(4)由表可知,截止到上午11:00,已有超过半数(约60%)的学生出现了饥饿感,说明这些学生早餐的质量不能满足其上午学习所需。因此,中学生不仅要每天吃早餐,还要保证早餐的质量。
33.(10分)图1、图2分别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及人血涂片示
意图,图3为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的_________和_______,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
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头部鳃盖
躯干部
保持小鱼正常呼吸
(2)图1中“→”表示血液流动方向,由显微镜成倒像可知,甲为_____(填“动脉”或“静脉”)。
(3)图2是人血涂片的视野,当人体有炎症时,数量高于正常值的是[___]。当①数量低于
正常值或者其中所含_________的含量过低时容易得_____。
(4)图3中,由红细胞运送的[a]_____和由血浆运输的[b]_________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生
命活动,组织细胞产生的[c]_________进入血液。
静脉

血红蛋白
贫血
氧气
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及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
(1)小鱼用鳃呼吸。图1中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的头部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小鱼的正常呼吸。
(2)图1中“→”表示血液流动方向,由显微镜成倒像可知,甲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为静脉,乙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为动脉。
(3)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当人体有炎症时,③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贫血是指人体的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因此,当①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容易得贫血。
(4)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图3中,由红细胞运送的a氧气和由血浆运输的b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生命活动,同时组织细胞产生的c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
34.(10分)如图,甲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图中A、B表示进出的物质,
③④⑤表示人体的血管,图乙是进入和离开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相对含量
的柱形图,丙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文字、序号和箭头,写出体循环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左心室流到②的血液是含_____多的_____血。
左心室→⑥→②→④→右心房
氧气
动脉
(2)上面有关图乙的描述,所指的“人体某器官”是_____。
(3)心脏是人体内血液循环流动的动力器官,位于_____内,图丙中,心脏壁最厚的腔是
[7]_______。四肢静脉及[6]和[7]、[8]和[9]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瓣、_____瓣。
(4)根据心脏结构示意图,[3]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与之相连的是[6]_______。
小肠
胸腔
左心室
静脉
房室
肺静脉
左心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路线。
(1)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⑥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②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网→全身各级静脉→④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通过体循环,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的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即由左心室流到②组织细胞的血液是含氧气多的动脉血。
(2)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葡萄糖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图乙中葡萄糖增多,可初步判定是小肠,另外血液流经小肠时,小肠壁细胞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尿素等废物,故氧气变少,二氧化碳和尿素增多,符合图乙中成分变化,因此图乙表示的人体器官是小肠。
(3)心脏是人体内血液循环流动的动力器官,位于胸腔内两肺之间,心尖指向左下方,图丙中,7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6左心房和7左心室、8右心房和9右心室之间有房室瓣,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4)根据心脏结构示意图,3是肺静脉,与之相连的6是左心房,内流动脉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