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练习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
“舒适型移民”已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人口流动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大众旅游以及城市化发展较为成熟的背景下,许多人要求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舒适型移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舒适型移民”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地区间( )
A.环境状况的差异 B.就业机会的差异
C.经济水平的差异 D.投资政策的差异
2.“舒适型移民”对迁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增加劳动力 ②大力开发资源 ③提升住房价格 ④劳动服务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组成的城市群。图示意1990~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及全国人口的老龄化变化趋势。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分别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及全国人口的老龄化曲线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乙、甲
4.造成丙1990~2000年、2010~2015年老龄化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①出生率明显提高②大量中西部廉价劳动力迁入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④环境优美吸引了大量老年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应对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发展趋势,丙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制定鼓励生育政策②执行严格的落户政策③大力发展轻工业④延长劳动力退休年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近几十年来,沙特的石油工业迅猛发展,外籍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下图为沙特及周边地图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6.沙特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C.政治因素 D.生态环境因素
7.石油工业的发展,对本国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是
①促使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②促使人口向城市集中
③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④促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集聚到分散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的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 )
A.2003年 B.2006年
C.2009年 D.2012年
9.该城市可能是( )
A.武汉 B.重庆
C.上海 D.西安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国内外多地的成功案例表明,合理设置城市通风廊道(主要借助宽阔的道路、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绿化用地、水域河流以及低矮楼宇群等形成贯穿于城市各部分的结构),是缓解雾霾天气的重要辅助手段。洛阳市区三面环山,并有多个森林公园,四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由于多种原因,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通风廊道并不通畅。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洛阳雾霾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稳定度高 B.交通通达度高
C.城市化水平高 D.城市绿化率高
11.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实施,促进洛阳市( )
A.城市人口比重快速提升
B.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
C.城市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D.城市建筑高度大大降低
12.洛阳城市通风廊道建设不通畅主要因为( )
A.生态载体不足 B.城市土地紧张
C.缺乏技术指导 D.缺少政策支持
下图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自1995年至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是( )
①西部和南部地区始终是人口净流入②东北部和中西部一直是人口净流出
③人口迁移规模变小④人口向中西部大量回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 B.交通状况 C.文化教育 D.自然环境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东侧,人口约4659万,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表为人均最低需求量与云南现有资源总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耕地资源(k㎡) 水资源(m3) 森林资源(k㎡)
人均最低需求量 0.001 2000 0.001
现有资源总量 60700 1480亿 182000
15.制约云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资源类型为( )
A.森林资源 B.淡水资源 C.耕地资源 D.气候资源
16.云南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挖掘自然资源潜力,扩大生产规模 B.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强资源互补性
C.大力垦荒,扩大耕地资源保有量 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万人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535.95 1705.68 1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1460.99 1543.03 1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1788.5—1870 1841.5—1935 1894.5—2000
(1)读图甲,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三个年龄段(0-14岁、15-64岁和65岁以上)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乙,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
(4)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中的住区逐渐出现建筑设施老化、环境风貌杂乱、治理水平低下等问题,成为居住品质低下的老旧住区。城市老旧住区的空间分布与建设时序、功能区划、土地价格等因素息息相关,且老旧住区具有“传染”性,呈集聚分布态势。
材料二下图示意哈尔滨市区街道层面的老旧住区空间分布。
(1)判断甲地附近主要的城市功能区类型,并说明该地住区老化严重的原因。
(2)有人建议有序引导老旧住区住户向松花江北岸迁移,请说明理由。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前,巴黎城区面积105km2,1965年巴黎政府出台规划,在巴黎外围近郊建了五座新城,建成区面积1.2万km2,至此巴黎大都市区形成,新城与巴黎市中心平均距离20~30km。按照工业疏散政策,大都市区内各城市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巴黎市中心区主要发展高附加值工业和服务业,外围新城则布局大量工业、零售网点以及物流配送机构,引导市中心区工业和人口向外围新城迁移。大都市区地铁、公交、高速环线等组成换乘便捷的交通网络。左图示意1965年前巴黎城区形态,右图示意1965年后大都市区形态。
(1)指出1965年前及1965年后巴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
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推动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巴黎在城市规划中采用“城市之间划定绿地、农田边界”的措施,说明该措施所起的主要作用。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阿拉斯加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人口仅60多万,人口密度0.42人/平方千米,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
推测阿拉斯加州人口主要分布地,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
【答案】
1.A
2.B
【详解】
1.结合材料分析,“舒适型移民”是指人们要求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其客观条件是区域之间环境状况的差异,A正确;“舒适型移民”更多的是考虑环境的舒适,与就业机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投资政策的关联性小,BCD错误。故本题选A。
2.结合上题可知,“舒适型移民”主要是为了享受慢节奏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迁入地区而言,会提升住房的价格,及带动迁入地劳动服务业的发展,③④正确;该类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享受生活,因而迁入地增加劳动力说法错误,大力开发资源说法也不正确,①②错误。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本题选B。
【答案】3.D 4.C 5.D
【解析】3.改革开放后,中西部大量劳动力前往东部沿海打工,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是主要的迁入地,因此1990~2000年该区域的老龄化程度降低,故丙是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北部有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前往珠三角,老龄化水平较粤港澳大湾区高,故乙为广东省。全国包括东北、中西部经济落后的广大地区,改革开放后大量劳动力迁出,老龄化水平高于广东和粤港澳地区,故甲为全国。综上所述,排除ABC,故选D。
4.1990~2000年,粤港澳大湾区老龄化程度下降,此阶段我国仍实行计划生育制度,出生率不会明显提高,①错;改革开放后,中西部大量剩余劳动力前往东南沿海地区打工,②对。2010~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老龄化程度上升,是因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减少,③对;粤港澳地区人口城市稠密,城市病较严重,④错。综上所述,排除ABD,故选C。
5.结合已有信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因此制定鼓励生育政策和延长劳动力退休年龄是合理的应对措施,①④正确。执行严格的落户政策不利于劳动力迁入,②错;大力发展轻工业不符合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方向,③错。综上所述,排除ABC,故选D。
【知识归纳】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答案】
6.A
7.C
【详解】
6.图中显示,沙特阿拉伯波斯湾沿岸油田密集,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生产石油最多的国家之一,开采石油需要大量工人,而本国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吸引大量外籍工人迁入,因此沙特阿拉伯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选项A符合题意。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生态环境因素不是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排除B、C、D。
7.石油工业的发展,使得第二、三产业向城市集中,推动当地城市化,①符合题意。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使得农牧民向城市集中,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②符合题意。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了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有利于城市化,③符合题意。石油工业的发展,促使人口和产业由分散到集聚,而不是由集聚到分散,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D。选项A、B不全面,因此排除A、B。
【答案】
8.D
9.C
【详解】
8.仔细读图,注意图中常住人口数量曲线、自然增长率曲线变化及标尺数值变化;图中显示常住人口数量在逐年增加,但2010-2013年间,每年人口增长最少;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该地人口多数年份是负增长,只有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是正增长,说明该城市在2012年人口净迁入量最少,故选项D正确。
9.由图可知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而且以人口迁入为主,近年来迁入人口减少,应是我国沿海开放早的城市,故排除选项B、D;近年来可能由于产业升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导致迁入人口减少,选项中最可能是上海,故选项C正确。
【知识归纳】常见地理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技巧(1)二维坐标图:在进行二维坐标图的判读时,要把握以下几点:①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和图注内容,分析横坐标与纵坐标所示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布规律,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②根据“柱”或“线”的高矮,读准对应的坐标数值,分析其变化趋势。③读图时不仅要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还要进一步区分出发展的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并对地理事物峰值、谷值及谷峰变化进行分析,否则就无法总结出地理规律。④当出现左右纵坐标甚至多个纵、横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析。⑤特别要看清纵坐标单位数值,不能简单以“柱”或“线”的高矮来比较大小。⑥判读坐标的变化趋势时不能有定势。如横坐标不一定总是向右增大。(2)三维坐标和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它们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如上图甲)。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判读和分析时,需要把握几个关键:①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②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须是100%。③构成要素只有三项。④三项要素在数轴上的比例按由低到高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由0%~100%。(3)多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且有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
【答案】10.A 11.B 12.B
【解析】10.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城市内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洛阳三面环山,地形封闭,空气运动不旺盛,加上森林、河流众多,使得水汽与悬浮污染物长期聚积,A正确。交通通达度越高,通行效率就越高,交通工具单位污染物就越少,B错误;城市化进程快、不合理容易加剧雾霾现象,而与城市化水平高低无必然联系,合理城市化对环境产生良性影响,C错误;城市绿化越高,其吸烟除尘作用越强,D错误。故选A。
11.城市人口比重的提升与城市经济水平相一致,不会因通风廊道建设大幅提高,A错误。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实施,会促进洛阳市城市的合理规划,使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B正确。通风廊道缓解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与产业结构布局无关,C错误。也不会使城市建筑高度大幅降低,D错误。故选B。
12.洛阳市有多个森林公园,四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均可作为城市通风廊道生态载体,生态载体充足,所以A错;城市规划在中心城区确定了若干城市通风廊道,说明有一定的政策和技术支持,C、D错;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建设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导致生态廊道土地紧张,通风廊道建设不通畅,B正确。故选B。
【答案】13.D 14.A
【解析】13.读图可知,西部地区在1995年人口以流出为主,2010年人口流入,南部地区始终是人口净流入,①错误;东北部和中西部一直是人口净流出,②正确,从人口迁移数量上看,2010年比1995年总量减少,人口迁移规模变小,③正确;人口仍向西部、南部迁移,④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美国中西部地区因资源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吸引人口流入的地区,故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A正确; 交通状况、 文化教育、 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知识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国家政治变革和政治中心改变等。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答案】15.C 16.B
【解析】15.由材料可知,云南人口约4659万,根据人均最低需求量可算出,耕地和森林资源最低需求量为4.659万平方千米、水资源最低需求量为9318万立方米,对比表中现有资源总量可知云南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现有耕地资源总量与最低需求量相差最小,可知制约云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资源为耕地资源,C正确、AB错;云南气候资源从表中无法判断,D错。故选C。
16.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云南现有耕地资源资源数量较少,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为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强资源互补性,B正确;云南多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不适宜大力垦荒扩大耕资源保有量,C错;挖掘自然资源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易造成生态破坏,A错;制约云南人口合理容量的资源为耕地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率,节约水资源对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影响不大,D错。故选B。
【知识归纳】资源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也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因此,在资源匮乏,但科技发展水平高、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的情况下,资源环境承载力仍可能较大,如日本。
17.【答案】
(1)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7.6%~9.6%均可)、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1%(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10%(9.6%~10.6%均可);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
(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劳动人口比重偏大。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住房、就业等压力大。
(3)1990年至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趋势。
(4)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详解】
(1)读图甲,将对应年龄段男女所占比重加在一起,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是0~14岁约8%左右,15~64岁约81.88%左右,65岁及以上约10.12%左右。说明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是严重老龄化阶段。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是劳动人口比重偏大,有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入。有利影响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是导致住房、就业等压力大,交通拥挤、环境压力大等。
(3)读图乙,根据图例,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图中,负值表示减少,正值表示人口增加。l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说明出现了郊区化现象。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中心城核心区新引力增强,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出现了人口增加的变化趋势。
(4)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提高环境人口容量,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展,其人口容量就越大。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开发能力和利用率,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18.【答案】(1)工业区。原因:哈尔滨为老工业基地,郊区工业开发较早,配套住区建筑年代较早;(随着老工业基地衰败)工厂停产、人口外迁,住区缺乏维护;改造迁移成本高。
(2)疏解住宅用地空间,减轻中心区的土地压力;松花江北岸环境优美,老化程度低,开发潜力大;松花江北岸用地充足,地价较低,能够获得较大的补偿面积,改善住房品质;带动松花江北岸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详解】(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甲地位于近郊,住区老化程度呈现孤岛状高值。哈尔滨为东北老工业城市,郊区适合发展工业,因此甲为工业区。哈尔滨早期的工厂占地面积较大,在厂房附近配建了住宅,随着时间推移,住宅变得老旧;随着老工业基地衰落,工厂停产,加上人口外流较多,居住者无力对住宅进行维修,住房老旧程度加大;同时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本也较高,无人愿意进行改造。
(2)由图可知,老旧住区集中分布在松花江南岸主城区,迁至松花江北岸可以疏解住宅用地空间,减轻中心区的土地压力;松花江北岸开发晚,受工业发展影响小,故北岸环境优于南岸,同时因开发晚,住区的老化程度低,开发潜力大;松花江北岸空间大,地价相对较低,搬迁至江北可获得较大的居住面积,改善住房条件;搬迁至江北可促进江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等。
19.【答案】(1)1965年前:同心圆模式。1965年后:多核心模式。
(2)作用:防止城市无序蔓延扩大;为市民就近游览休憩提供场所;改善环境和提供新鲜农产品。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1965年前,巴黎城市以市区为中心,呈同心圆或集中团块状向外延伸,主要分布于塞纳河两岸地区。1965年之后,在巴黎外围郊区沿塞纳河两岸和主要交通线新建了五座新城,形成以巴黎市区为核心的多中心分布模式。
(2)结合所学知识,城市之间划定绿地和农田边界,可以有效的防止城市无序的进行扩大;有利于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同时,增加绿化面积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田可以提供新鲜的农产品,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20.【答案】主要分布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原因: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南部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濒临海湾,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较早,经济较发达。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从气候、交通、资源、开发历史等方面进行分析。阿拉斯加所在的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不适合人类居住,而纬度较低的南部沿海地区,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而且有阿拉斯加暖流经过,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北部有山脉阻挡冷,因此南部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再加上东南部濒临海湾,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较早,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