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多地区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
步行仙人掌(如下图)是南美秘鲁沙漠的特有植物,具备自行迁移的生存机制。当原栖息地资源枯竭时,植株可以借助外力进行地表迁移,直至寻获适宜生境后重新“定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步行仙人掌具备的植被特征是( )
A.叶片宽大 B.根系发达 C.茎干肥厚 D.植株高大
2.步行仙人掌实现地表迁移借助的外力主要来自( )
A.风力搬运 B.地表径流 C.动物活动 D.地壳运动
3.步行仙人掌分布区的典型土壤特征是( )
A.有机质含量高 B.垂直节理显著 C.质地疏松,透水性强 D.富含铁、铝氧化物
四川省几何重心位于雅安市东北部,人口重心大致位于几何重心正东方向。下图示意2008—2022年四川省人口重心移动轨迹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四川省人口重心与几何重心的相对位置关系反映了( )
A.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B.西部地区人口增长迅速
C.东部地区经济活力较强 D.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更好
5.2008—2022年四川省人口重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政策引导产业转移 B.西部自然灾害频发 C.行政区划内部调整 D.东部进行生态保护
6.2008—2022年四川省人口重心移动所带来的影响是( )
A.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剧 B.东部地区劳动力严重短缺
C.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 D.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京津同城化效应不断显现,天津居住北京工作、商务往来、周末休闲度假的群体都在不断增加,交流互动孕育着多层面合作新机遇。下图为2020年北京和天津两地通勤、商务、旅游人口对流规模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北京、天津两地商务人口对流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地产业结构互补性强 B.两地交通方式差异大
C.两地气候条件差异明显 D.两地文化背景截然不同
8.从图中人口流动数据推测,与北京相比,天津具有明显优势的是( )
A.高端金融产业发展水平 B.日常工作通勤便利性
C.滨海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D.商务活动的活跃度
暑期,一研学小组探访我国西南某喀斯特山区,行至典型村寨所在区域观察到山顶原生林密布,藤蔓垂挂石壁;山腰梯田层叠,茶农穿梭采茶忙;谷底岩溶湖面积季节变化较大(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当地修建梯田会( )
A.减缓径流速度 B.增加降水频率 C.增强植物蒸腾 D.减少湖泊蒸发
10.冬季湖泊周边的茶树长势往往更好,原因是湖泊( )
①增大了空气湿度②增大了昼夜温差③增强了太阳辐射④减轻了茶树冻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下列对该地谷底岩溶湖面积季节变化影响最小的是( )
A.极端天气增加 B.村寨生活用水增加 C.地下裂隙扩大 D.森林大面积减小
绞圈房是上海传统民居的一种类型,绞圈房的“绞”如同上海人说的“绞链”的“绞”,其意思就是这种房子四面有房,像绞链那样。绞圈房多采用空心墙结构。江南传统民居一般以东、西两侧檐廊为单坡屋顶,但绞圈房的屋顶是四面全部双坡绞接的。绞圈房一般不面向正南方向,而是偏东南方向15°左右。左图为空心墙结构简图,右图为上海绞圈房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绞圈房多采用空心墙结构反映建房时期当地( )
A.地势较平坦开阔 B.地面承受压力有限 C.风沙发生频率较多 D.台风和暴雨多发
13.绞圈房面向偏东南方向15°左右的主要目的是( )
A.通风降温 B.抵御匪扰 C.保持美观 D.节省土地
职住比是指一个区域内,就业岗位数量与居民就业人口数量的比值,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学校、医院和公园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共服务密度与居住人口密度呈显著正相关。武汉市包括主城区和新城区(包括东部新成、南部新城、西部新城等),主城市包括长江两岸的中心城区(白色区域)和远城区(灰色区域)。下图示意目前武汉市主城区职住比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武汉市主城区的职住比分布模式大致呈( )
A.条带状 B.同心圆状 C.扇状 D.多核心状
15.武汉市优质公共服务密度最高的区域集中在( )
A.主城区 B.东部新城 C.南部新城 D.西部新城
16.武汉市中心城区长江两岸( )
A.建筑物低矮 B.地价、房租低 C.服务业落后 D.交通繁忙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盐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航海、工业、渔业等有重要的影响。下图为1981—2010年我国东部某海域表层海水平均盐度分布图。
(1)推测A海域冬、夏季表层海水盐度的季节差异,并说明原因。
(2)船舶从A海域进入B海域,船员需密切关注盐度差异及洋流,试分析原因。
(3)A海域附近淡水资源不足,有人建议修建海水淡化厂来保证水资源安全。请你论证该建议的可行性。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边疆民族省份,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2010—2020年全区人口增长率为18.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各市(州)差异显著。在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新疆的资源承载力发生了变化。下图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市(州)人口增长率分布图,图中标注数值为相应区域的人口增长率。
(1)分析乌鲁木齐市人口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2)指出人口增长率为负的区域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并说明可能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3)从自然资源角度,推测新疆气候暖湿化后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实现统一,在诸多城镇中,位于上、下埃及之间的孟菲斯形成并发展成为古埃及的第一个都城,该城前后繁荣了3300多年,因长期受尼罗河泛滥改道和沙漠等因素影响,这座城市一直在“流动”,目前人们对它的具体位置所知甚少。下图为古埃及尼罗河流域主要城镇分布图。
(1)概括古埃及城镇的空间分布特征。
(2)从地貌和河流的角度,分析孟菲斯位置和范围目前难以确定的原因。
(3)试推测孟菲斯城迅速发展过程中对周边乡村居民的拉力因素。
参考答案
【答案】1.C 2.A 3.C
【解析】1.秘鲁沙漠气候干旱,仙人掌类植物为减少水分流失,通常演化出肥厚茎干以储存水分,C正确;叶片宽大、植株高大是湿润区、半湿润区的植物特征,A、D错误;根系发达不利于仙人掌自行迁移,B错误。故选C。
2.秘鲁沙漠风力作用显著,强风可将植株从沙土中拔起并推动其滚动迁移,A正确;沙漠降水稀少,缺乏地表径流,B错误;沙漠动物稀少,难以形成稳定迁移动力,C错误;地壳运动过程漫长,无法触发植物短期迁移行为,D错误。故选A。
3.沙漠地区降水稀少,风化作用强,多发育沙质土壤,土壤质地疏松、透水性强,C正确;有机质含量高是黑土的土壤特征,垂直节理显著是黄土的土壤特征,富含铁铝、氧化物是我国南方地区红壤的土壤特征,排除ABD。故选C。
【知识归纳】沙漠荒凉贫瘠,缺少水分。步行仙人掌为了觅取自身需要的水分和养料,以便维持生命,当在某一地区生活不下去的时候,只好随风一步一步地移动;当遇到适宜的生活条件时,再停下来,用它那些软刺构成的根,吸取水分"安营扎寨",继续生长;步行仙人掌需要的营养大部分是从空气里吸取的,故能短时间离土而不死。
【答案】4.C 5.A 6.D
【解析】4.读图,四川省人口重心大致位于几何重心正东方向,说明东部地区人口相对密集,由于东部地区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等,故能吸引人口聚集,反映出东部地区经济活力较强,C正确、A错误;仅从人口重心与几何重心的位置关系无法判断出西部地区人口增长情况,B错误;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并不比东部地区更好更优,且人口重心分布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D错误。故选C。
5.读图可知,2008-2022年四川省人口重心呈现出向西偏移的趋势。近年来,由于政府加大对西部经济扶持力度,往西部转移部分产业,吸引人口向西部迁移,从而导致四川人口重心向西移动,A正确;西部自然灾害频发会让人口大量外迁,B错误;行政区划调整一般不会直接导致人口重心移动,C错误;东部地区生态保护和人口重心变化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A。
6.人口重心向西移动,意味着更多的人口向四川西部地区聚集,会使该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增大,D正确;人口迁入可能缓解四川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A错误;四川东部地区人口密集,人口部分流出不一定会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B错误;人口流出会减慢四川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C错误。故选D。
【知识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答案】7.A 8.C
【解析】7.北京和天津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存在较多的商务合作机会,促使商务人口在两地间流动,A项正确;两地交通方式都较为多样和便捷,B项错误;两地气候条件差异较小,C项错误;两地同属京津冀地区,文化背景有相似性,D项错误。故选A。
8.天津地处沿海,北京地处内陆,天津的滨海旅游资源具有相对优势,C项正确;北京高端金融产业更发达,商务活动活跃度更高,A、D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天津市民前往北京工作的通勤人数更多,无法比较二者日常工作通勤便利性,B项错误。故选C。
【知识归纳】人口对流 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现象,通常是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人口对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城乡对流、区域对流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驱动力和影响。
【答案】9.A 10.B 11.B
【解析】9.梯田通过阶梯状结构可降低坡度,减缓地表径流速度,A项正确;梯田建设不能影响气候,故不能增加降水频率,B项错误;植物蒸腾主要与植被覆盖率、光照强度、风速等因素相关,梯田建设本身不会直接导致植物蒸腾增强,C项错误;梯田建设对山下湖泊的蒸发量影响较小,D项错误。故选A。
10.湖泊通过水汽蒸发会增加空气湿度,空气湿度增大会缩小昼夜温差,空气湿度增大会削弱太阳辐射,故①正确、②③错误;湖泊的比热容较大,夜间可释放热量,且充足的水汽在夜间起到了保温作用,减轻了茶树冻害,使茶树长势更好,④正确。故选B。
11.洪涝和干旱等极端天气增加、地下裂隙扩大,均会导致该地谷底岩溶湖面积季节变化增大,A、C项错误;村寨生活用水全年波动较小,对岩溶湖水补给影响小,B项正确;该地森林位于山顶,森林面积减小,下渗量减小,地下水对湖泊水位的调控能力减弱,湖泊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D项错误。故选B。
【知识归纳】湖泊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气温调节 :湖泊的水体比热容较大,白天升温慢,夜晚降温也慢,因此湖面的气温变化比周围陆地更为和缓。这导致湖面的昼夜温差较小,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此外,湖泊与陆地之间的温差会形成湖陆风,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湖泊,白天风从湖泊吹向陆地。湿度调节 :湖泊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中释放水汽,增加了空气的湿度。这导致湖区夜雨多于日雨,冬季和夜间的降水量可能比陆地多,而夏季和白天则相反。湖泊的蒸腾作用也有助于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降水调节 :湖泊的存在会影响局地的降水分布。冷空气经过湖泊时,会从温暖的水面获得水汽和热能,导致降水现象,尤其是在冬季以雪的形式出现。这种现象被称为大湖效应。
【答案】12.B 13.A
【解析】12.上海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带,成陆较晚,成陆之前该地为滩涂和沼泽地,地面承受压力有限,采用空心墙结构可减轻房屋重量,B项正确;地势状况与墙体结构无关,A项错误;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风沙活动较少,C项错误;上海地处沿海地区,为了抵御台风和暴雨,通常采用双坡绞接的屋顶减少受风面积和增加排水效率,与墙体结构无关,D项错误。故选B。
13.上海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温高,该地夏季盛行东南风,绞圈房面向偏东南方向15°左右利于通风降温,且能够减少正午和下午进入室内的光照,有利于降低室内温度,A项正确;防御性和房屋的结构有关,与房屋的朝向无关,B项错误;该朝向不能保持美观,也不能节省土地,C、D项错误。故选A。
【知识归纳】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中,地域文化总是有着自身 独特的闪光点,不仅个性鲜明,还有着强烈的象征意 义,这些地域文化共同造就了独特性与多样性的普遍 特征,并在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中突显出来。
【答案】14.B 15.A 16.D
【解析】14.由图可知,武汉市各行政区的职住比呈现明显的圈层式(同心圆状)分布特征。整体上,从中心城区至远城区职住比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武汉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最高,经济最活跃,聚集了大量高等级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周边新城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仍在逐步配置过程中,存在大量缺口,优质公共服务密度较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武汉市中心城区长江两岸处于水陆运输的交汇处,交通繁忙,建筑物高大、稠密,地价、房租高,服务业发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知识归纳】职住平衡的基本内涵是指在某一给定的地域范围内,居民中劳动者的数量和就业岗位的数量大致相等,即职工的数量与住户的数量大体保持平衡状态,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勤交通可采用步行、自行车或者其他的非机动车方式;即使是使用机动车,出行距离和时间也比较短,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样就有利于减少机动车尤其是小汽车的使用,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17.【答案】(1)差异:夏季海水盐度低于冬季。原因:夏季长江入海径流量大于冬季,对海水的稀释作用更强。
(2)由A海域到B海域,海水盐度升高,船舶吃水深度变浅,在风力影响下船体的摆动幅度增大;由A海域到B海域,受日本暖流影响更明显,日本暖流会影响船舶的航速和航向。
(3)该海域濒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人均水资源不足;该海域附近冬季咸潮入侵,威胁供水;该海域位于沿海的河口地带,海水资源丰富,且海水盐度较低;该海域沿岸经济发达,建设资金足;我国海水淡化技术成熟等。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位于长江入海口处,夏季长江径流量较大,河流进入汛期,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对海水的稀释作用较强,海水盐度较低;冬季长江径流量较小,河流为枯水期,对海水的稀释作用较弱,海水盐度较高,所以夏季海水盐度低于冬季。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从A海域到B海域,海水的盐度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船舶吃水变浅,水面以上储量的船体增多,在风力的作用下,船体摇摆的幅度变大;从A海域进入B海域,距离日本暖流越来越近,受其影响越来越大,影响船舶航行的航速和航向等。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位于长江入海口处,该海域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人均水资源相对较少,水资源短缺;A海域冬季海水倒灌进入河流,导致淡水资源盐度升高,威胁该海域附近地区的供水安全;该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海水资源丰富,且受陆地淡水补给,海水盐度较低,适宜发展海水淡化;该海域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建设资金充足,能够保障海水淡化的资金需求;我国海水淡化的技术成熟等。
18.【答案】(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当地政策优惠,有利于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环境较好,吸引人口迁入;可能存在人口生育政策支持,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2)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人口总量减少。影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增加财政压力;劳动力不足,制约经济发展;消费市场萎缩,影响经济活力;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降低,造成公共资源浪费等。
(3)暖湿化使新疆降水增多,同时气温升高加速了冰川消融,河流水量增加,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更充足的水源;一些原本干旱的土地变得更适宜开发利用,可利用土地资源增加,从而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空间。
【详解】(1)人口的增长主要受人口迁移(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的影响。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能够吸引人口迁入;作为首府城市,乌鲁木齐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丰富且优质,这对家庭和个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促使人口向此聚集;乌鲁木齐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政策,如产业扶持政策等,进一步推动了人口的增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人口生育政策的扶持,自然增长率较高。
(2)读图联系材料可知,新疆人口迅速增加,主要受人口迁移的影响,而人口增长率为负,说明人口迁出大于迁入,迁出的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因此可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总量减少、劳动力短缺等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加剧会增加社会养老负担,政府和家庭在养老保障方面的支出增大;劳动力短缺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受限,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活力和速度;人口总量减少会使消费市场萎缩,内需不足,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人口减少导致已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下降,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等。
(3)气候暖湿化可能使新疆的降水有所增加,气温升高、高山冰雪融水也可能增多,河流径流量增加,水资源总量会有所上升,水资源的增加会使当地能够承载更多的人口和产业活动,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随着水资源的增加,部分干旱、半干旱的土地可能得到更好的灌溉和利用,土地质量可能有所改善,可耕种土地面积可能增加,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从而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19.【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于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北部(下埃及)较南部(上埃及)数量多。
(2)尼罗河改道,侵蚀、淤积等作用使得城市可能被淹没或被新的沉积物覆盖,改变地貌;每年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会带来大量的泥沙和洪水,掩盖了城市的遗迹和边界,使得原本的城市布局和范围变得模糊不清;地处沙漠边缘,长期的风沙侵蚀与堆积,掩埋城市遗迹。
(3)就业机会增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较高;文化设施较为齐全;交通便捷等。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古埃及城镇空间分布不均;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城镇主要沿尼罗河两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带分布;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越往北沿河平原越开阔,城镇数量越多。
(2)联系材料“因长期受尼罗河泛滥改道和沙漠等因素影响,这座城市一直在‘流动’”可知,尼罗河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受河流泛滥改道的影响,河水侵蚀、沉积作用使城市被洪水淹没、或被沉积物掩埋,随着时间推移,原来的地貌特征被覆盖或改变,使得现在难以依据地貌特征来确定其准确位置和范围;孟菲斯城地处沙漠的边缘,受风沙的侵蚀和堆积等因素影响,掩埋了城市遗迹,进一步模糊了城市的具体位置和范围,使得确定工作变得困难;尼罗河6-9月定期泛滥可能使孟菲斯城址被河水淹没或冲毁,洪水消退后泥沙掩埋了城市的遗迹和边界,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和范围难以确定。
(3)作为都城,孟菲斯城市发展迅速,会有更多的工商业活动,能为周边乡村居民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吸引他们前往;都城经济水平更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较高;都城通常会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如文化教育设施更为齐全,能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都城一般位于主要交通要道的交汇处,交通便利,有利于乡村居民的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