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27 08:2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A. 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 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 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 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2. 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 人均消费剧增 B. 老龄化进程趋缓
C. 人均收入剧降 D. 劳动力供给过剩
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京、沪 B. 黑、吉 C. 粤、鄂 D. 渝、黔
4. 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
A. “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 “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
C. “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 “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
A. 向城市群集聚 B. 向中西部迁移 C. 沿长江带集聚 D. 分布更加均衡
伴随乡村人口迁出,部分地区出现“空心村”。根据年度空心化率和月度波动值,可以将村庄分为常年活跃村、季节性活跃村、季节性“空心村”、常年“空心村”四种类型(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识别“空心村”高效可靠的方法是( )
A. 使用遥感影像观测 B. 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判断
C. 根据用电量分析 D. 根据农田弃耕状况分析
7. 一般情况下,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乡村主要属于( )
A. 常年活跃村 B. 常年“空心村” C. 季节性“空心村” D. 季节性活跃村
8. 为降低乡村空心化率,建议( )
①适当开展合村并居②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③引进现代装备制造业④县城集中布局医疗、教育设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聚落空间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自然环境及发展需求适应的结果。专家在陕北某地调研时,将研究区内的聚落空间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地向阳缓坡聚落的空间结构最可能为( )
A. 台地行列式 B. 自由行列式
C. 密集斑块式 D. 线形展开式
10. 与密集斑块式相比,聚落采取自由行列式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低人口密度 B. 顺应自然地势
C. 增加公共空间 D. 提高通风性能
下图示意我国1979年~2019年各年城市化增量曲线(城市化增量=当年的城市化率-上一年的城市化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城市化增量最大时( )
A. 城市化水平最高 B. 城市人口数量最多 C. 逆城市化最典型 D. 人口城市化最迅速
12. 据图推测我国产业的变化是( )
A. 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 第二产业发展壮大
C. 第三产业出现衰落 D. 产业升级逐渐停滞
山东省齐河县以“擒环模式”为抓手,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出“麦秸覆盖、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技术模式”。该模式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秸秆农用十大模式之一,已向全国推介。图示意山东省齐河县秸秆利用“循环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模式最适宜推广到( )
A. 四川盆地东部 B. 黄土高原中部
C 华北平原南部 D. 太湖平原
14. 小麦收获后将秸秆均匀平铺覆盖于土壤表层的作用有( )
①抑制杂草生长②增加土壤肥力③争取农时④蓄水保墒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5. 趁玉米秸秆青绿时翻耕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轻病虫害 B. 加快有机质腐解 C. 节省劳动力 D. 减少有机质损失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成为全球第三大韩国人移居地。望京地处北京东北部,距市中心约15千米,距首都国际机场仅10千米。2000年前,望京缺乏大型商业设施,交通不便。随着城市的发展,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人聚居区。下图示意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指出1992~1998年韩国人在北京居住的主要目的。
(2)简述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人聚居区的原因。
(3)与西欧相比,分析中国成为韩国人移居地的突出优势。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区位条件特殊,以棉花、羊毛和乳品生产及加工等为主的“白色产业”得到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新疆优势更加明显,把握机遇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红色产业”。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红色的果实正在成为新疆百姓增收致富的“红色银行”。下图示意新疆主要红色作物分布及种植面积情况。
(1)从自然角度分析新疆农作物品质优良的区位优势。
(2)从白色产业到红色产业,指出新疆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3)推测新疆的红枣、辣椒及番茄等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某中学的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在开展本城市产业状况及土地利用的研究性学习时,调查了所在城市不同地点的地租水平,并统计出地租与距城市中心距离关系表(下表)。
距市中心距离(km) 0 1 2 3 4 5 6 7 8 9
地租(元 /m2) 商业(商店) 150 100 50 0 0 0 0 0 0 0
住宅 72 60 48 36 24 12 0 0 0 0
工业 30 27 24 21 18 15 12 9 6 3
(1)依据表中数据,绘制商业付租能力曲线,并在横坐标下部标注各功能区范围、名称。
(2)根据调查发现,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该城市及其所属地区转移。分析其促进该地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道宁盆地(下左图)是位于湖南西南部永州市的一座狭长的山间盆地,地处湖南、广西、广东三省区交界处,有近500个古村落密集分布于此。该区域的古村落中,以“依山近水”和“远山近水”两种类型居多,一般村落都有一个或数个池塘(下右图)。
(1)道宁盆地古村落密集分布,从地理角度解释该现象。
(2)从气候角度分析道宁盆地古村落选址多“近水”的原因。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B
【3~5题答案】
【答案】3. C 4. D 5. A
【6~8题答案】
【答案】6. C 7. D 8. A
【9~10题答案】
【答案】9 A 10. B
【11~12题答案】
【答案】11. D 12. B
【13~15题答案】
【答案】13. C 14. D 15. B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1992~1998年韩国人在北京居住的主要目的为求学与外交雪需要。
(2)外国人居住地限制解除,政策优势明显;学校、外交机构集中搬迁进入或靠近望京居住区。
(3)中国与韩国距离较近,便于迁入;中国与韩国处在东亚文化圈,文化差异较小;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西欧低,移民居住成本较低。
【17题答案】
【答案】(1)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冬季气温低,夏季干燥,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环境质量好。
(2)经济发展导致市场需求变化,红色产业市场更加广阔;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交通日益完善,贸易更频繁;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3)生产规模大,成本低,产量大;产品品质好。
【18题答案】
【答案】(1)如下图:
(2)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城镇人口增多,城镇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厂房的建设及城镇人口的增多,促使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大;大量产业转入,区域经济水平提高,推动城镇化进程。
【19题答案】
【答案】(1)道宁盆地气候和地形等自然条件优越(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农耕发达,人口众多,古村落数量较多;周围高山阻隔,盆地面积狭小,所以古村落密度大。
(2)道宁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近水有利于调节区域小气候;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雨季洪涝时,池塘可以防洪;旱季干旱时可以抗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