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
2021年6月15日,常州市出台了《常州市公安机关促进人口集聚十项措施》,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常州市人口增长和人才发展,助力打造长江三角洲人口集聚新高地。政策出台以来,“零门槛”落户政策展现成效,2022年6月常州市人口同比净增加16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常州市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 )
A.吸纳高素质人才 B.提高城市等级
C.缓解农村人地矛盾 D.增加流动人口数量
2.常州市“零门槛”落户政策的实施最有可能( )
A.提高城镇化水平 B.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C.改善居住条件 D.改善生态环境
3.为吸引落户人员定居,常州市需进一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教育投入,提高科技水平 B.扩大宣传报道,提升城市形象
C.完善交通网络,方便日常出行 D.完善公共设施,增加就业岗位
出生人口性别比指一定时期内出生男婴总数和女婴总数的比值,通常用每100名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我国202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3,比2012年降低9.4,出生人口性别结构改善明显。读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及趋势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4.近几十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单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育龄妇女数量的波动变化 B.生育政策的调整与实施
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D.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
5.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改善,这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生活成本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
澳大利亚南部的纳拉伯平原人口密度极小,大部分地区都为无人区。穿越纳拉伯平原的公路是澳大利亚重要的高等级国道的一部分,是越野自驾爱好者最喜欢的路段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纳拉伯平原几乎为无人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沙漠气候,植被稀少 B.气候干旱,水源不足
C.风蚀严重,土壤贫瘠 D.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7.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公路等级较高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平坦,修建难度较小 B.沿线经济发达,资金较为充足
C.位置重要,地处东西交通要道 D.旅游需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8.图示范围内支路的主要作用有( )
①改善沿海城镇交通条件②方便沿海与内陆的经济文化交流③扩大城市规模④提升城市等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明月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20世纪90年代“空心化”日益严重。2012年年底,明月村利用有300多年历史的明月窑建立起以陶为主的手工创意聚集区,并以此带动民宿业的兴旺,走上了以陶为本的文创兴村道路。2020年4月,明月村被命名为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据材料推测20世纪90年代明月村“空心化”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恶劣 B.经济落后 C.耕地不足 D.灾害频发
10.近年来明月村成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 )
A.文化遗产的保护 B.生态环境的修复
C.特色产业的发展 D.基础设施的完善
11.推测明月村高端民宿接待的游客主要来自( )
A.周边乡镇 B.蒲江县城 C.成都市区 D.四川省外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地区某城市(由西至东相距25km)的土地价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甲功能区主要的用地类型是( )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文化用地 D.商业用地
13.下列关于乙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商业区,土地价格高 B.为商业区,占地面积小
C.为居住区,占地面积大 D.为居住区,土地价格低
“越享湾区地理信息、构建智慧城市未来——广州空间地理信息创新院士高层研讨会”系列活动在广州举行。建设智慧城市离不开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进行城市规划需分析城市的相关信息,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电脑虚拟技术
15.广州在城市规划中,制作新建商业区规划示意图,需叠加的图层主要有( )
①水系分布图②居民点分布图③土地利用分布图④地形分布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对公交车来说,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
A.查询车辆信息 B.优化交通线路 C.实施精准定位 D.分析拥堵路段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包括少年人口抚养比与老年人口抚养比。下图为我国中部某省劳动力人口数量统计及人口抚养比变化示意图。
(1)说出该省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描述该省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3)推测开放三孩政策对该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城务工人员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农村居民,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的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农村居民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流动性强,形成“候鸟”经济现象;有的农村居民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我国某年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港澳台资料暂缺)。
(1)分析“候鸟”经济给农村社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2)说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数大于500万人的省区空间分布的特点,并简析原因。
(3)西藏是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最小的省区,简析其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截至2022年,长江三角洲“两小时经济圈”已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全境以及安徽除亳州以外的总共40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统筹推进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示意图。
(1)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特点。
(2)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简述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参考答案
【答案】1.A 2.A 3.D
【解析】1.材料中提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常州市人口增长和人才发展,助力打造人口集聚新高地,“零门槛”落户政策也是为了吸引各类人才,高素质人才是其中重要部分,A正确;城市等级主要取决于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不是主要为了提高城市等级,B错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主要是为了城市发展吸引人才,不是为了缓解农村人地矛盾,C错误;其目的是吸引人口落户成为常住人口,不是增加流动人口数量,D错误。故选A。
2.“零门槛”落户政策使得更多人能够在城市落户,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最有可能提高城镇化水平,A正确;“零门槛”落户政策主要影响人口的机械增长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影响较小,B错误;大量人口落户可能会加剧住房紧张等问题,不一定能改善居住条件,C错误;人口增多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不一定能改善生态环境,D错误。故选A。
3.完善公共设施可以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增加就业岗位能让落户人员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两者对于吸引落户人员定居最为关键,D正确;加大教育投入,提高科技水平主要是利于城市长远的科技、教育发展,对吸引落户人员定居不是最直接的措施,A错误;扩大宣传报道,提升城市形象能让更多人了解城市,但不能直接解决落户人员定居后的生活和就业等核心问题,B错误;完善交通网络,方便日常出行是重要方面,但相比之下,就业和完善公共设施对定居的吸引力更直接、更关键,C错误。故选D。
【知识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文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宗教、文化、战争等。2、自然因素:(1)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2)环境恶化、灾害频发、资源耗竭的地区人口大量迁出。
【答案】4.B 5.A
【解析】4.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时,一些家庭可能会选择性别选择性流产,以期望生育男孩,从而导致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生育政策的变化也会影响生育意愿和行为 。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如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可以释放生育潜能,提高生育意愿,从而有助于平缓总和生育率下降的趋势,B正确;育龄妇女数量的波动变化并非呈单峰变化,且题目中并无育龄妇女数量的波动变化的信息,无法判断,排除A;我国近几十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并非一直下降,C错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单峰变化与人口总数的变化关系不大,且我国人口总数并非一直增长,例如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D错误。故选B。
5.中国长期以来高出生性别比造成男女比例失衡,将直接导致婚姻拥挤现象,男性过多无法合理婚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改善会使男性婚配更加均衡,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A正确;出生人口性别比改善与人口老龄化、生活成本、产业结构优化无关,排除BCD。故选A。
【知识归纳】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答案】6.B 7.C 8.A
【解析】6.读图可知,纳拉伯平原位于澳大利亚南部,气候干旱,水源匮乏,这是导致该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虽然沙漠气候和土壤贫瘠也是影响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水源不足,无法支持人类长期居住和农业生产,B正确、AC错误。当地有高等级国道穿越,交通便利,D错误。故选B。
7.纳拉伯平原的公路是澳大利亚重要的高等级国道的一部分,其主要原因是该公路地处东西交通要道,连接了澳大利亚的东西海岸,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虽然地形平坦和旅游需求也是影响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C正确、AD错误。沿线的纳拉伯平原等是无人区,经济不发达,B错误。故选C。
8.读图可知,支路主要呈南北走向,联系了沿海和内陆,形成出海通道,可以实现海陆联运,①改善沿海城镇交通条件、②方便沿海与内陆的经济文化交流,①②正确。支路虽然可以改善交通条件,但直接扩大城市规模更多依赖于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等因素,而不是单纯依靠支路的建设,③错误。城市等级的提升通常与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支路的建设对城市等级提升的影响有限,④错误。故选A。
【知识归纳】纳拉伯平原位于澳大利亚南部,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石灰岩广布,地表水下渗严重,地表水源不足。
【答案】9.B 10.C 11.C
【解析】9.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20世纪90年代明月村可能因为经济落后,大量村民外流到相对发达的地区务工,村内人口减少导致“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B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出当地环境恶劣、耕地不足、灾害频发的信息,ACD错误。故选B。
10.明月村利用有300多年历史的明月窑建立起以陶为主的手工创意聚集区,并与民宿产业结合,发展了特色产业,促进了乡村振兴,明月村成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特色产业的发展,C正确;文化遗产的保护还需要与产业结合创造经济效益,A错误;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未在材料中体现,BD错误。 故选C。
11.蒲江县城及周边乡镇与明月村的地理环境差异不大,且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对高端民宿的需求不大,AB错误;成都市区人口众多,经济较繁荣,且距明月村较近,在都市生活的人们向往住在周边环境优美的民宿,成都市区游客成为明月村高端民宿的主要客源,C正确;四川省外的地区距明月村较远,同类别民宿选择空间大,D错误。故选C。
【知识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正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都是其影响因素,通常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其他因素也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12.D 13.C
【解析】12.城市功能区中商业区通常位于市中心附近,交通通达度高,人流量大,因而地价最高。根据图示可知,甲功能区土地价格最高,因此甲功能区主要的用地类型是商业用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甲功能区土地价格最高且占地面积小,为商业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居住用地,乙分布在甲(商业区)外围,是住宅区;城市外围,地价便宜,一般是工业区,丙为工业区。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知识归纳】商业区呈点状、条带状,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住宅区呈面状,一般面积最大,高级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工业区呈面状,位于城市外缘,沿交通干线分布。
【答案】14.C 15.B 16.C
【解析】14.遥感是获取地物信息的监测方式,但不能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A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针对地理位置的精准确定,但不能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B错误;地理信息系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可用于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为城市规划提供分析基础,C正确;电脑虚拟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错误。故选C。
15.商业区需要获取消费人口,居民点分布图能反映人口密度,商业区规划需要以居民点分布为基础,②正确;城市规划中需要对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所以制作新建商业区规划示意图需要叠加土地利用分布图,③正确;商业活动与自然地理区位因素如河流水源、地形地势关系不大,排除①④。故选B。
16.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没有分析查询的功能,无法查询车辆信息,A错误;优化交通线路、分析拥堵路段需要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统,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定位导航,没有分析功能,BD错误;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为车辆定位和导航,实施精准定位,C正确。故选C。
【知识归纳】传统选址为实地选址,需要收集大量相关资料研究和进行实地考察对比的方式确定位置,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低,成本高;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处理地理信息速度快,选址更规范化和自动化,GIS数据多样,适用性强,效率高。
17.【答案】(1)特点:人口总抚养比较高;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增加;少年人口抚养比先降后升。原因:劳动力人口数量在2016年后持续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且新增劳动人口增速慢;生育观念改变,生育率较低,人口增加缓慢,后因人口政策调整,少年人口抚养比在2016年后有所上升。
(2)特点:2013年至2016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2016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下降。原因:部分劳动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人口序列;受经济发展影响,2016年以后部分劳动人口迁出。
(3)有利于提高生育率,改善人口结构;有利于保持适度的劳动力人口规模;有利于创造部分就业机会。
【详解】(1)读取图中数据可知,该省人口总抚养比较高,其中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增加,少年人口抚养比先降后升。结合材料分析,人口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2016年后劳动力人口数量持续减少,导致抚养负担加重;同时,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而新增劳动人口增速较慢,进一步推高了老年抚养比;此外,生育观念变化导致生育率较低,人口增长缓慢,但随着人口政策调整,少年人口抚养比在2016年后有所回升。
(2)从图中可见,该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变化分两阶段。2013-2016年持续增加,这可能源于前期人口增长积累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人口阶段;2016年后持续下降,一方面是之前的劳动人口随时间推移步入老年;另一方面,当地经济发展无法提供足够有吸引力的岗位,致使部分劳动力向外迁移,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趋势。
(3)根据所学可知,开放三孩政策,能提升该省生育率,缓解老龄化进程中人口结构不合理问题,为未来储备劳动力资源,维持适度劳动力人口规模,保障经济发展活力。同时,与母婴相关的医疗、教育、服务等行业会迎来发展,创造出诸多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18.【答案】(1)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严重,造成社会环境不稳定。
(2)特点:以东南沿海和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主。原因:东南沿海和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完善,生活便利。
(3)西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不能吸纳大量人口迁入;西藏人口数量少,竞争压力小,人口迁出意愿较低;西藏经济欠发达,人口迁入较少;距中东部远,人口迁出少。
【详解】(1)据材料分析可知,“候鸟”经济意味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农闲时外出务工,农忙时短暂返回,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季节性外流,导致农村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村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使得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引导,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不足,不利于社会环境的稳定。
(2)从图中可以看出,省际人口流动数大于500万人的省区有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和北京等地区经济发达,产业发展迅速,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同时,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高,能够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相对较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吸引了大量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流入。
(3)联系已学可知,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不能吸纳大量人口迁入;西藏人口稀少,地广人稀,竞争压力小,人们生活幸福指数高,迁出意愿较低;与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遥远,迁出的人口较少;西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以农牧业和旅游业等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难以吸引大量省外人口流入。
19.【答案】(1)城市等级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城镇化水平高。
(2)完善环杭州湾大湾区交通网;加强杭州湾南北岸之间的联系;加快杭州湾南岸地区城镇化的进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跨省交通突破行政边界,促进城市间的经济协作与联系;打破行业壁垒,提高要素资源流动效率;形成区域资源互补,促进城市特色产业发展。
【详解】(1)读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多个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等,它们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区域内的中心城市。这些中心城市和其他中小城市共同构成了完备的城市等级体系,结构合理,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推动整个区域的持续发展。该区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发达的金融业和繁荣的服务业,城镇化水平高。
(2)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完善了环杭州湾大湾区交通网;加强杭州湾南北岸之间的联系,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利于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大桥的建设带动了建筑、建材、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旅游、物流等行业的繁荣;提升了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便利性和经济竞争力,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3)跨省交通突破行政边界,高质量的交通一体化加强了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人员、物资和信息的快速流动,促进城市间的经济协作与联系;交通一体化有助于优化区域内的资源配置,使资源能够更加高效地流动和利用,提高了整体的经济效益;交通一体化推动了区域内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形成区域资源互补,促进城市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