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2025届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
第5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C
ontents
目录
课标解读
01
考情分析
02
考点突破
04
知识结构
03
建模总结
06
典例分析
05
一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学科素养要求
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结合案例,树立合理开发宇宙资源及保护宇宙环境的意识,学会尊重自然规律。
区域认知:通过阅读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的关系图,能够描述地球在宇宙空间中的位置。
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分析地球或其他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其原因。
地理实践力:结合区域图,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两个角度分析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考情分析
二
考题 命题方向
2024 甘肃卷 以陕电入皖为背景,考察太阳辐射的分布状况;
上海卷 以柴达木盆地为背景,考察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
2020 北京卷 以河西走廊为背景,考察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关系
2019 浙江卷 以示意图为载体,考察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天体运动规律
2018 浙江卷 考察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地球与火星的环境差异及影响
2018 浙江卷 以示意图为载体,考察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天体运动规律
提取考点: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及运动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
三
知识结构
宇宙
(总星系)
太阳系
其他
恒星系统
系统
组成
运动特征
中心
天体
太阳
太阳
辐射
太阳
活动
地球
普通性
特殊性
影
响
分布
影响因素
影响
类型
影响
四
考点突破
PART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及运动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及影响
考点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及运动
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这是浩瀚的宇宙
你觉得“外星人”是否存在
如何确定一颗星球是否存在生命?
出发!去探索宇宙!
考点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及运动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卫星
恒星
行星
星云
人造卫星
彗星
必备知识
考点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及运动
总星系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其他
恒星系
其他
行星系
地月系
地球
月球(卫星)
太阳系行星运动特征 含义
同向性 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近圆性 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
共面性 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必备知识
考点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及运动
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存在生命的行星,这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自身的条件密切相关,其条件包括:
(1)外部条件宇宙环境——“一安全”“一稳定”
“一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一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必备知识
如何确定一颗星球是否存在生命?
适宜温度、大气、水,安全的宇宙环境
典例一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
1.“超级地球”应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
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
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D.适中的自转周期
C
A
银河系为10万光年
存在引力,吸附大气
星体体积质量比适中
典例一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
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A
温度变化幅度不大,利于液态水存蓄
温度适宜,利于液态水存蓄
考点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上为何存在如此绚丽的极光?
何时何地才能观赏如此景观?
考点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类型 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气候:
黑子数量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
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耀斑爆发→电磁波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扰动地球的磁场(磁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产生极光:
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高空→同稀薄大气摩擦→产生极光
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太空中宇航器的安全
必备知识
何时何地才能观赏极光景观?
高纬地区,冬半年,夜间
典例二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在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黑子数量最大年被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图为2019~2030年的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黑子数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太阳活动峰年是( )
A.2021年 B.2023年 C.2025年 D.2027年
5.剧烈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有( )
A.低纬普遍出现极光 B.地球磁场完全消失
C.卫星导航信号被扰乱 D.日地距离发生变化
B
C
太阳活动
干扰电子设备
典例三
下图中左图为“1900~2000年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太阳黑子出现在(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太阳内部
7.下列年份中在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1957年 B.1975年
C.1985年 D.1995年
黑子为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
A
A
日冕
色球
光球
太阳活动引起
考点3: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及影响
假如你是一名太阳能发电板推销员,你会向哪里的人推销产品?为什么?
考点3: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及影响
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②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③太阳辐射可转化为生物化学能。
1. 全球太阳辐射分布
(1)空间分布:
①不同纬度分布: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
(2)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必备知识
考点3: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及影响
读图思考:全球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值并不是出现在赤道地区,而是出现在回归线附近地区的原因?(4分)
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云雨,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而回归线附近的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考点3: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及影响
读图思考: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值出现在Ⅰ区域的原因?(4分)
Ⅰ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量大
读图思考: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小值出现在Ⅳ区域的原因?(6分)
Ⅳ区域位于四川地区,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遮挡太阳辐射;地形封闭,水汽难以消散,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量小;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大,阴雨天多,光照弱。
(2020北京卷)下图为我国某地立秋至处暑期间天气晴好条件下辐射量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典例四
8.代表太阳辐射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该地最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河西走廊
C.松嫩平原 D.钓鱼岛
夜间为零,正午最大
C
最高时刻处于北京时间13—14点
地处90°E——105°E之间
B
迁移训练一
(2024甘肃卷)2024年,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电入皖工程)和安徽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陕电入皖工程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点工程之一,要求电力资源输送中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岳西抽水蓄能电站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下图示意陕皖相关工程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北地区在陕电入皖工程中的主要优势有( )
①电能储存技术发达 ②风能光能资源充足
③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④水能资源分布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西北地区晴天多,光能丰富;风力大
火力发电充足,电力盈余量大
C
迁移训练二
(2024上海卷)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隆升而逐渐成为一个高原盆地,在其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油气和盐类等矿产资源,被誉为我国的“聚宝盆”。近年来,当地加强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太阳能。太阳能清洁可再生但不稳定,目前格尔木地区采取水(能)光(能)互补,保障绿电稳定供应。
2.柴达木盆地太阳能丰富,但是不稳定,分析其原因。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纬度
昼长
地形地势
天气状况
柴达木盆地
中纬度
高海拔
夏季长,冬季短
晴天多
稳定
多变
稳定
多变
柴达木盆地海拔高,大气稀薄,气候干旱、多晴天,光照强,因此太阳能丰富。但受天气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太阳能不稳定。
【方法点拨】
太阳辐射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昼长因素
地势因素
天气因素
一般太阳辐射强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一般昼长越长
太阳辐射越多
一般地势越高
太阳辐射越强
晴天,太阳辐射强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
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
地势越高大气越薄
透明度越高日照时数越长
大气削弱作用弱,日照时数长
课程结束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