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东朗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东朗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7 11:08:19

文档简介

从江县东朗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质量监测
九年级历史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在300年左右的殖民地时期,拉丁美洲殖民地形成了一个按血统划分阶层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白人殖民者与土生白人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反殖民斗争,这场斗争的领导者之一是( )
A.拿破仑 B.华盛顿 C.玻利瓦尔 D.章西女王
2.培伦在《印度通史》中说道:“从军事意义上说,印度失败了;但是从政治意义上说,印度通过维护精神自由权利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种精神自由最终导致印度的政治独立。”材料说明印度民族大起义( )
A.鼓舞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B.提高了印度人民文化水平
C.促进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D.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3.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改革宣言。从法令内容上看,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改革最终使2 100万农奴获得了解放,促使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这反映了俄国( )
A.推行文化教育B.废除农奴制C.加强中央集权D.向西方学习
4.★列宁说:“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一场无耻掠夺。”而当时的某官员则说:“农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改革是俄国历史的一次倒退B.列宁的观点正确,某官员观点错误
C.改革对农奴既是解放也是一场掠夺D.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殖民压迫
5.在国际奴隶贸易已经被禁止的大背景下,美国南方的黑奴人数却从1820年的150万增长到1860年的近400万。这说明( )
A.美国内战促进了黑奴数量增加B.美国的奴隶制逆历史潮流
C.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美国南北方经济制度不同
6.“1860年,美国在世界工业国家中排在第四位,而到1894年时却跃居首位。1860年至1900年间,工业企业的数目增加了3倍,工业雇佣劳动者的人数增加了4倍,工业制成品的价值增长了7倍,工业投资的总额增长了9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的这一记述,比较适合用来说明( )
A.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B.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C.美国政治制度的成功 D.美国社会秩序的稳定
7.★自明治元年(1868年)至三十一年,日本政府共聘请外籍专家四千多人,民间团体雇用八千多人。仅1879年外聘专家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少见的。这些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养日本人才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包括归国留学生)脱颖而出,便及时削减外聘专家人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明治时期的日本非常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
B.明治政府完全依赖外籍专家推行改革措施
C.民间团体是明治时期人才培养的唯一力量
D.外籍专家仅被明治政府用于人才培养方面
8.19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9.《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到:“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这说明当时( )
A.大工厂制度开始取代手工工场 B.生产与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
C.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工业企业不再需要技术创新
10.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B.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C.汽车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D.电的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11.1851年,英国就业女性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性达3 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技术发展进步,妇女角色转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社会分工细化,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12.某历史杂志中世界近代史专栏展示了下列内容,据此推断该专栏的标题是( )
A.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B.多彩的近代艺术宝库
C.生物科学的重大突破 D.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3.【富国强兵·俄国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的历史事件是 。
14.【宣言发表·战争转折】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发表的《 》深得人心,调动了广大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15.【社会变革·跻身列强】1868年1月,倒幕派发动了“王政复古”政变,同年,结束了幕府统治,开始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16.【俄国巨匠·革命镜子】 在小说中一方面猛烈抨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
17.【生物进化·思想革命】如图人物是英国生物学家 。1859年,他的著作《 物种起源 》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8.(10分)在国家和社会面临重大转型的历史关头,是否进行改革以及如何选择改革路线,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
材料一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布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以发动战争开始,而以彻底失败为止。它想以争夺世界与万国对峙,结果却被万国所不齿。明治维新作为日本现代化的早期努力,其一切失误均在战争中暴露无遗。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可以知道那是一次不彻底的现代化努力。
——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对俄国发展资本主义造成的两大障碍。(2分)
(2)材料二指出日本当时领导人“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回答两点即可,4分)
(3)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材料三可以证明材料二中哪一句话是错误的?(4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题10分,第20题11分,共21分。
19.(10分)19世纪60年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国家在行进的航程中都遇到了风浪与险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请分别说出上面三位领袖分别领导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来解除危机以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3分)
(2)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发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2年,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两者相同的历史作用是什么?(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5分)
20.(11分)工业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地创造美好未来。
材料一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____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
——《世界历史》
材料二 19世纪前半叶,俄国学校的类型是按等级来划分的,不同的学校招收来自不同等级的学生,教授不同的课;社会等级越高,获得的知识相对就越多,政府还曾规定农奴不得进入普通中学和大学。186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初等国民学校章程》,赋予各种社会组织(地方自治机关、地方城市管理机构)开办初等学校的权利,儿童入学再无社会等级方面的限制。
——摘编自陈美玲《俄国1861年改革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材料三 《学制》是明治政府文部省为普及初等教育于1872年颁布的。它对学区、学校、课程、教员、学生、考试、学费等作了明文规定,使初等教育迅速发展。但(《学制》)将教育置于政府的监督之下,强调灌输民族意识,要求效忠天皇和敬神道,学校也因此成为培养武士道精神的场所。
——摘编自瞿葆荃主编,钟启泉选编《日本教育改革》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表指出近代西方城市化发展有何共性趋势,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俄国教育的变化,并分析产生以上变化的背景。(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日本近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影响。(4分)
(4)综合以上材料,思考欧美国家工业化发展带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答案:
1.(C)
2.(C)
3.(B)
4.(C)
5.(B)
6.(B)
7.(A)
8.(D)
9.(C)
10.(D)
11.(A)
12.(D)
13.彼得一世改革。
1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5.明治维新。
16.列夫·托尔斯泰。
17.达尔文。
18.(1)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短缺;(1分)农民购买力低下,市场狭小。(1分)
(2)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2分)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倡“文明开化”。(2分)
(3)核心观点: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现代化努力。(2分)“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是错误的。(2分)
19. (1)图一:美国南北战争(内战);图二: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图三:日本明治维新。(每个1分,共3分)
(2)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1分)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分)
(3)观点: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扩展。(1分)
论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868年,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美国内战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3分)综上所述,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扩展。(1分)
20.(1)趋势: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持续增加,并逐渐超过农村人口比例等。(2分)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1分)
(2)变化:从不同社会等级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利到教育平等;(1分)背景: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度。(1分)
(3)特点:向西方学习,以普及初等教育为目标;政府在教育改革中起重要作用;保留大量日本传统思想。(答出两点即可,2分)影响:有助于国民素质和国力的提升;促使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2分)
(4)启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普及大众教育是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等。(任答一点,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