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新课导入
金庸武侠小说泰斗
(1942-2018)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现在搞建设,“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什么道路?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目标
1.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理论、人物、现象等,知道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通过用时间轴归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以表格梳理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中共二十大等史实,在了解大会的主要内容和地位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和比较,从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和作用,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基本趋势。(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与发展过程的学习,培养实事求是的品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概念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习近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理论起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②.实行改革开放后,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思想上)出现了(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 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实质:鼓吹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措施:提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四项原则是立国之本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2.初确提出——中共十二大:
①时间:
②地点:
③内容:
④意义:
中共十二大会场
1982年
北京
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结合国情,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
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3.基本形成——中共十三大
①时间:
②地点:
③内容:
④路线:
1987年
北京
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经济
建设
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
中心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①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时间
发展
1990年底
20世纪末
21世纪中叶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1956年底
达到
小康水平
达到中等
发达国家水平
解决
温饱问题
十三大“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到1990年底,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205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4.充分发展-南方谈话(1992年)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这关键时刻, 邓小平于1992年初到南方视察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陷入低潮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改革开放姓“社”还是姓“资”?
要不要继续改革开放?
怎么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中国要不要走回头路?
南方笼罩着一种压抑、疑虑、无所适从的气氛
(2)南方谈话要点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方谈话。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③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④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⑤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评价邓小平: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关键时刻,邓小平勇敢地站出来,力排众议,拨正船头——
中国共产党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意义: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5、最终确立:
①中共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①提出必须用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②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中共十五大——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②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评价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邓小平理论形成与指导地位的确立
1982年
1992年
1997年
1992年
1987年
1978年
酝酿
产生
形成
发展
确认
确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中共十四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基本形成
初步提出
充实发展
最终确立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解
放
思
想
实
事
求
是
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独立并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
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时代周刊》
主题:下一个中国!
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
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不幸与世长辞,享年93岁,神州震动,举国同悲。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大会内容:
(1)召开时间:
2002 年,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
江泽民在十六大上作报告
b.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奋斗目标:
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指出:
a.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新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意义:
(1993年-2002年)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后果是资源的消耗的增加和环境保护的严重冲突。中国的环境已经不堪重负并严重影响将来的经济发展。
1.面对着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中共十七大
——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①.十七大召开:2007年,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②主题:高举中共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③含义: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④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时间:
(2)会议主题:
(3)内容:
2012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①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③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新领导:形成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五代中央领导集体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中共十八大
⑤总布局: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④新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⑥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72年插队回京探亲时的习近平
总 书 记 的 青 葱 岁 月
1977年
读大学时(右))
1979年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时
1983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
1969-1975年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
公社梁家河大队知青、党支部书记
1987年福建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中共十九大
(1)会议报告:习近平作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2)内容
①新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②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新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②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共产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
③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2)评价:
2.评价:
(1)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2)中国共产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3.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5.中心任务: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时间:
2.地点:
4.会议报告:
2022年
北京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中共二十大
第二代领导人
第三代领导人
1989-2002年总书记
第五代领导人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四代领导人
2002-2012总书记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易错提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毛泽东思想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开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但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知识小结
素
养
提
升
材料2: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就是党的生命。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哪两条正确道路?
有什么共同点?
道路名称 时期 开创者 成就
共同点 井冈山道路
毛泽东
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课堂小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82年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
1987年中共十三大——基本形成
1992年南方谈话——充实发展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
思想。
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
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022年中共二十大,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随堂训练
2.这次大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九大
C.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D.中共二十大
D
1.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
随堂训练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这表明此后我国改革的方向是( )
A.实现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于(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八大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