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晋教版地理(2024)七年级上册
描绘太阳系中
的宜居带
主题一 探寻人类的太空家园 1
汇报人:XXX
目录
讲授新课
1
新知探究
2
课堂练习
3
拓展延伸
4
讲授新课
1
新课导入
人类的太空家园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在浩瀚的太阳系中,为什么只有地球存在生命?
课程标准
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学习目标
1.借助相关资料,学会描述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2.阅读资料,说出地球与其他行星的主要异同,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描述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难点:
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新知探究
2
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
在盛夏或初秋的晴朗夜晚仰望星空,你会看到一条淡淡的光带横贯天穹,这就是浩瀚无垠的银河,它是银河系的一部分。
银河系是由大量恒星组成的,恒心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它们都围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太阳系就位于银河系中。
太阳系是一个宏大的系统,由太阳和围绕其运行的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组成。
太阳系
太阳是
银河系的恒星
直径约是地球的109倍
质量约是地球的33万
体积约是地球的130万倍
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
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发光,星球状或类球状。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是距太阳较近的第三颗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千米。它是目前已知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美国宇航局的“旅行者1号”空间探测器飞行至太阳系边缘时,拍摄到的地球只是一个渺小的“蓝点”。
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存,得益于太阳提供了稳定的光和热。但是,同在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为何未能孕育出生命呢?
科学家认为,地球能孕育出生命与它所处的宜居带有关。
宜居带是距离恒星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环形区域,在这一范围内,温度适宜,水可以以液态的形式存在,这对于生命的存在至关重要。
宜居带的位置与恒星的温度有关。
如果地球离太阳更近或更远一点,地球上还会有生命吗?
想一想
观看,说一说地球上有利于生命的条件还有哪些?
地球上有利于生命的条件:
太眼光照稳定;
太阳系大小行星轨道
互不干扰、运行安全
宇宙环境
课堂练习
3
2.距离太阳的第三颗行星是( )
A.金星
B.木星
C.地球
D.火星
C
课堂练习
1.在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分别是( )
A.水星、天王星
B.火星、海王星
C.水星、海王星
D.地球、水星
B
课堂练习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是( )
①有适宜的温度
②有液态水
③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课堂练习
B
课堂练习
拓展延伸
4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实践】
创作太阳系科普作品。
选择主题,如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存在?然后收集资源,创作你的太阳系科普作品。
晋教版地理(2024)七年级上册
描绘太阳系中
的宜居带
主题一 探寻人类的太空家园 1
汇报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