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章末拓展试题 2024-2025学年数学人教A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已知函数,则( )
A. B. C. D.
2.过原点的直线与曲线都相切,则实数( )
A. B. C. D.
3.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则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A.1 B. C.2 D.
4.已知函数是定义在的奇函数,当时,,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5.已知函数,是函数的导函数,则的图像大致是( )
A. B.
C. D.
6.设,若为函数的极大值点,则( )
A. B. C. D.
7.设,则( )
A. B. C. D.
8.已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9.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B.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C.的极大值为 D.方程有两个不同的解
10.已知函数,则( )
A.有两个极值点 B.有三个零点
C.点是曲线的对称中心 D.直线是曲线的切线
11.已知函数()是奇函数,且,是的导函数,则( )
A. B.的一个周期是4 C.是偶函数 D.
三、填空题
12.曲线在处的切线与曲线相切于点,若且,则实数的值为 .
13.已知可导函数,定义域均为,对任意满足,且,求 .
14.已知和分别是函数(且)的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若,则a的取值范围是 .
四、解答题
15.已知函数.
(1)若,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若在处取得极值,求的单调区间,以及其最大值与最小值.
16.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已知时,直线为曲线的切线,求实数的值.
17.某地准备在山谷中建一座桥梁,桥址位置的竖直截面图如图所示:谷底O在水平线MN上,桥AB与MN平行,为铅垂线(在AB上).经测量,左侧曲线AO上任一点D到MN的距离(米)与D到的距离a(米)之间满足关系式;右侧曲线BO上任一点F到MN的距离(米)与F到的距离b(米)之间满足关系式.已知点B到的距离为40米.
(1)求桥AB的长度;
(2)计划在谷底两侧建造平行于的桥墩CD和EF,且CE为80米,其中C,E在AB上(不包括端点).桥墩EF每米造价k(万元)、桥墩CD每米造价(万元)(k>0).问为多少米时,桥墩CD与EF的总造价最低
18.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是否存在,使得在区间的最小值为且最大值为1?若存在,求出的所有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9.已知函数的最小值为0.
(1)求.
(2)证明:(i);
(ii)对于任意.
参考答案
1.D
利用导数的定义,把转化为,利用导数的四则运算求出,代入即可求解.
,,
.
故选:D.
2.D
设出切点,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结合两点式斜率公式列式,即可求解.
由得,由得,
设过原点的直线分别与曲线相切于点,
则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得,且,故,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所以,所以,所以,即,
代入得.
故选:D
3.D
问题转化为过点的切线与直线平行时,点P到直线的距离最小,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得点的坐标,再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因为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
所以当点处的切线和直线平行时,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小.
因为直线的斜率等于1,曲线的导数,
令,可得或(舍去),
所以在曲线上与直线平行的切线经过的切点坐标为,
所以点P到直线的最小距离为.
故选:D.
4.D
令 ,由题意可得 为定义域上的偶函数,且在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分 与 两类讨论,将不等式 等价转化为 与 ,分别解之即可.
令 ,
当 时, ,
当 时, ,
在 上单调递减;
又 为 的奇函数,
,即 为偶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
又由不等式 得 ,
当 ,即 时,不等式可化为 ,即 ,
由 在 上单调递减得 ,解得 ,故 ;
当,即 时,不等式可化为 ,即 ,
由 在 上单调递增得 ,解得 ,故 ;
综上所述,不等式 的解集为: .
故选:D.
5.C
对函数求导得,易知为奇函数,排除B、D选项;再对求导,易得在是递减,即可求解.
,为奇函数,则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排除选项B、D,
令,,
当,,也就是在递减,排除A,故C正确.
故选:C.
6.D
先考虑函数的零点情况,注意零点左右附近函数值是否变号,结合极大值点的性质,对进行分类讨论,画出图象,即可得到所满足的关系,由此确定正确选项.
若,则为单调函数,无极值点,不符合题意,故.
有和两个不同零点,且在左右附近是不变号,在左右附近是变号的.依题意,a为函数的极大值点,在左右附近都是小于零的.
当时,由,,画出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故.
当时,由时,,画出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故.
综上所述,成立.
故选:D
本小题主要考查三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快速解答.
7.C
构造函数, 导数判断其单调性,由此确定的大小.
方法一:构造法
设,因为,
当时,,当时,
所以函数在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所以,故,即,
所以,所以,故,所以,
故,
设,则,
令,,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又,
所以当时,,
所以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所以,即,所以
故选:C.
方法二:比较法
解: , , ,
① ,
令
则 ,
故 在 上单调递减,
可得 ,即 ,所以 ;
② ,
令
则 ,
令 ,所以 ,
所以 在 上单调递增,可得 ,即 ,
所以 在 上单调递增,可得 ,即 ,所以
故
8.C
分,和三种情况,结合函数在特殊点的函数值,分类讨论得到实数a的取值范围.
当时,单调递减,
故在处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满足要求,
当或时,,
令得或,
当时,恒成立,
故表格如下:
0 + 0
极小值 极大值
故在上取得极小值,
且,,
要想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则要,变形得到,
令,,
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
且,,
故的解集为,
时,令可得,
当时,,
令得,
故在上单调递减,
故在处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满足要求,
当时,恒成立,
故表格如下:
+ 0 0 +
极大值 极小值
故在上取得极小值,
且,,
要想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则要,变形得到,
令,,
时,,单调递增,
又,故上,无解,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C
三次函数是近两年高考常考考点,需要对三次函数图象理解到位,由于三次函数的导函数为二次函数,故常常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研究三次函数的性质,比如三次函数零点问题,极值点情况等.
9.BC
对于A,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解,对于B,求导后,由导数小于零求解,对于C,求导后求极值,对于D,函数与的交点个数判断
对于A,由(),得,,则,所以在处的切线方程为,所以A错误,
对于B,由,得,,所以的单调递减区间为,所以B正确,
对于C,由,得,当时,,当时,,所以当时,取得极大值,所以C正确,
对于D,由C选项可知的最大值为,且当时,,当时,, 所以函数与的交点个数为1,所以有1个解,所以D错误,
故选:BC
10.AC
利用极值点的定义可判断A,结合的单调性、极值可判断B,利用平移可判断C;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判断D.
由题,,令得或,
令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上单调递减,所以是极值点,故A正确;
因,,,
所以,函数在上有一个零点,
当时,,即函数在上无零点,
综上所述,函数有一个零点,故B错误;
令,该函数的定义域为,,
则是奇函数,是的对称中心,
将的图象向上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的图象,
所以点是曲线的对称中心,故C正确;
令,可得,又,
当切点为时,切线方程为,当切点为时,切线方程为,故D错误.
故选:AC.
11.BC
根据函数奇偶性与可得,根据导数的运算可得从而可判断B项,根据周期性与奇偶性可判断A项,根据奇偶性与导数运算可得,从而可判断C项,在中,令代入计算可判断D项.
因为函数是奇函数,,
所以,
所以,即:,故的周期为4,
所以,故的一个周期为4,故B项正确;
,故A项错误;
因为函数是奇函数,
所以,
所以,即:,
所以为偶函数,故C项正确;
因为,
所以,
令,可得,解得:,故D项错误.
故选:BC.
12.
利用导数求出在处的切线方程为,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根据两切线重合求解,求出,进而求出.
函数在处的切线斜率为则切线方程为,
函数在处的切线斜率为,则切线方程为,即,
由题意有①且②,故,,
从而,整理得,
所以,即.
代入式②,得,即.
故答案为:
13.
利用函数值的定义及函数的求导法则,结合导数值的定义即可求解.
由题意可知,令,则,解得,
由,得,即,
令,得,即,
解得.
故答案为:.
14.
法一:依题可知,方程的两个根为,即函数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构造函数,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图象变换得到的图象,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得过原点的切线的斜率,根据几何意义可得出答案.
[方法一]:【最优解】转化法,零点的问题转为函数图象的交点
因为,所以方程的两个根为,
即方程的两个根为,
即函数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因为分别是函数的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
所以函数在和上递减,在上递增,
所以当时,,即图象在上方
当时,,即图象在下方
,图象显然不符合题意,所以.
令,则,
设过原点且与函数的图象相切的直线的切点为,
则切线的斜率为,故切线方程为,
则有,解得,则切线的斜率为,
因为函数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所以,解得,又,所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
[方法二]:【通性通法】构造新函数,二次求导
=0的两个根为
因为分别是函数的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
所以函数在和上递减,在上递增,
设函数,则,
若,则在上单调递增,此时若,
则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此时若有和分别是函数
且的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则,不符合题意;
若,则在上单调递减,此时若,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令,则,此时若有和分别是函数且的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且,则需满足,,即故,所以.
【整体点评】法一:利用函数的零点与两函数图象交点的关系,由数形结合解出,突出“小题小做”,是该题的最优解;
法二:通过构造新函数,多次求导判断单调性,根据极值点的大小关系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该法属于通性通法.
15.(1);(2)函数的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1)求出、的值,利用点斜式可得出所求切线的方程;
(2)由可求得实数的值,然后利用导数分析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由此可得出结果.
(1)当时,,则,,,
此时,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2)因为,则,
由题意可得,解得,
故,,列表如下:
增 极大值 减 极小值 增
所以,函数的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当时,;当时,.
所以,,.
16.(1)答案见解析
(2)或
(1)求导后因式分解,再讨论当,,时导函数的正负,即可判断原函数的单调性.
(2)求导后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设切点,求得切线方程,根据切线过原点计算即可求得结果.
(1).
令,得或.
若,则当时,;当时,.
故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若时,,在上单调递增;
若,则当时,;当时,.
故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综上所述: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时,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2)当时,
设切点,则切线方程为
因为切线过原点, 故, 即,
解得或
所以或.
17.(1)120米(2)米
(1)根据A,B高度一致列方程求得结果;
(2)根据题意列总造价的函数关系式,利用导数求最值,即得结果.
(1)由题意得
米
(2)设总造价为万元,,设,
(0舍去)
当时,;当时,,因此当时,取最小值,
答:当米时,桥墩CD与EF的总造价最低.
本题考查实际成本问题、利用导数求最值,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18.(1)见详解;(2) 或.
(1)先求的导数,再根据的范围分情况讨论函数单调性;(2) 根据的各种范围,利用函数单调性进行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判断,最终得出,的值.
(1)对求导得.所以有
当时,区间上单调递增,区间上单调递减,区间上单调递增;
当时,区间上单调递增;
当时,区间上单调递增,区间上单调递减,区间上单调递增.
(2)若在区间有最大值1和最小值-1,所以
若,区间上单调递增,区间上单调递减,区间上单调递增;
此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所以,代入解得,,与矛盾,所以不成立.
若,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所以,代入解得 .
若,区间上单调递增,区间上单调递减,区间上单调递增.
即在区间单调递减,在区间单调递增,所以区间上最小值为
而,故所以区间上最大值为.
即相减得,即,又因为,所以无解.
若,区间上单调递增,区间上单调递减,区间上单调递增.
即在区间单调递减,在区间单调递增,所以区间上最小值为
而,故所以区间上最大值为.
即相减得,解得,又因为,所以无解.
若,区间上单调递增,区间上单调递减,区间上单调递增.
所以有区间上单调递减,所以区间上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即解得.
综上得或.
这是一道常规的函数导数不等式和综合题,题目难度比往年降低了不少.考查的函数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这种基本概念的计算.思考量不大,由计算量补充.
19.(1)
(2)(i)证明见解析;(ii)证明见解析
(1)求导,结合分类讨论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解最值,
(2)根据和得,即可求证(i),根据.
代入即可求证.
(1)的定义域为,且.
若,恒有单调递减,没有最小值,不符合题意.
若,令,解得,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取最小值,即,
得,所以.
(2)(i)由(Ⅰ)可知时,,
即,所以①,
由,可得②,
因为①②等号成立的条件不同,所以由①②可得,所以,即.
(ii)当时,,即.
令,得.
所以,
即,
所以,于是得证.
方法点睛:利用导数证明或判定不等式问题:
1.通常要构造新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最值),从而得出不等关系;
2.利用可分离变量,构造新函数,直接把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从而判定不等关系;
3.适当放缩构造法:根据已知条件适当放缩或利用常见放缩结论,从而判定不等关系;
4.构造“形似”函数,变形再构造,对原不等式同解变形,根据相似结构构造辅助函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