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册综合试题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整册综合试题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27 16:0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整册综合试题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一、单选题
1.化学反应速率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肉类食品进行低温冷藏,能使其永远不会腐败变质
B.在化学工业中,选用催化剂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
C.夏天面粉的发酵速率与冬天面粉的发酵速率相差不大
D.茶叶等包装中加入还原性铁粉,能显著延长茶叶的储存时间
2.某实验小组取块状石灰石与过量稀盐酸反应,测得生成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0~2min生成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C.2~4min反应速率较快的原因是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
D.将块状石灰石研磨成粉末可加快反应速率
3.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Cu(OH)2 B.BaSO4 C.HClO4 D.CO2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表示乙酸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C.
D.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 (g)和1.5mol (g)充分反应后放出42.1kJ的热量,则
5.下列措施中,会减小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煤燃烧时,将煤块粉碎
B.CaCO3与稀盐酸反应时,适当加热
C.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将食品存放在冰箱中
D.H2O2分解制取O2时,加适量的MnO2做催化剂
6.和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和HCl均为气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氢氢键的键能为
B.断裂化学键吸热,形成化学键放热
C. 
D.光照和点燃两种条件下和反应生成的反应热不同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蒸发FeCl3溶液至干,得固体FeCl3
B.用AlCl3溶液和Na2S溶液不能制得硫化铝
C.溶解FeSO4时常加入稀硫酸,配好FeSO4溶液后再加入铁屑
D.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运用了平衡移动原理
8.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金属
②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③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该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④在原电池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⑤在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A.①②⑤ B.②③ C.② D.③⑤
9.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熵减小的放热反应,在低温或常温时可自发进行
B.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有利于的合成
C.合成氨厂一般采用的压强为10~30,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高
D.的量越多,的转化率越大,因此,充入的越多越有利于的合成
10.一种捕集烟气中CO2的过程如图所示。室温下以0.1mol L-1KOH溶液吸收CO2,若通入CO2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H2O挥发可忽略,溶液中含碳物种的浓度c总=c(H2CO3)+c()+c()。H2CO3电离常数分别为Ka1=4.4×10-7、Ka2=4.4×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OH吸收CO2所得到的溶液中:c(H2CO3)>c()
B.KOH完全转化为K2CO3时,溶液中:c(OH-)= c(H+)+c()+c(H2CO3)
C.KOH溶液吸收CO2,c总=0.1mol L-1溶液中:c(H2CO3)>c()
D.如图所示的“吸收”“转化”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下降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B.由水电离的的溶液中:、、、
C.的溶液中:、、、
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1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食用白醋,测定其中醋酸含量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盛白醋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白醋溶液润洗2~3次
B.酸式滴定管在装液前要用白醋溶液润洗2~3次
C.配标准溶液是称取4.0g NaOH固体放入1000mL容量瓶中,然后加水至刻度
D.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黄色,为滴定终点
13.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
B.惰性电极电解NaOH溶液的阳极:
C.Mg-空气-NaOH溶液形成的原电池的负极:
D.乙醇燃料电池,以KOH为电解质溶液的负极:
14.下列事实(常温下)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同物质的量浓度盐酸醋酸 B.醋酸溶液
C.醋酸溶液能溶解碳酸钙 D.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后
15.已知反应:2红棕色 无色(放出热量),将一定量充入注射器中,封口,在拉动和推动注射器活塞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B.b点的操作是推动注射器活塞
C.c点与a点相比,增大,减小
D.d点:
二、填空题
16.I.地下水中的氮污染主要是由引起的。催化反硝化法是一种经济可行的脱氮方法,其原理是在双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氮肥溶于水的过程中熵值增大
B.在酸性条件下,活泼金属与反应属于自发反应
C.双金属催化剂是该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的决定因素
(2)已知:的,均为正值),该反应 (选填“能”“不能”或“无法判断是否能”)自发进行。
II.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可产生水煤气 ,。
(3)该反应在 (选填“高温下”“低温下”“任何温度下”或“一定不”)能自发。
III.
(4)汽车尾气含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已知该反应在时,平衡常数,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O的浓度分别为、和,此时反应 (选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三、解答题
17.利用与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能产生电流的装置,画出简单的装置示意图,标明使用的用品 。
供选择的实验用品:溶液、溶液、溶液、溶液、溶液、铜片、锌片、铁片、碳棒、滤纸、导线
18.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电离度是指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的百分比)均可衡量弱电解质的电离,下表是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弱酸或弱碱 HF
电离平衡常数
(1)的水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 。
(2)现测得溶解了的某盐酸的pH=4,则该溶液中的电离度约为 。
(3)常温下,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NaF、、,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将过量通入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1.D
A.将肉类食品进行低温冷藏,只能减慢腐败变质的速率,故A错误;
B.在化学工业中,选用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不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故B错误;
C.夏天温度高,面粉的发酵速率比冬天发酵速率快,故C错误;
D.还原性铁粉能与茶叶包装中的氧气反应,降低氧气的浓度,延长茶叶的储存时间,故D正确;
故选:D。
2.B
A.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离子反应为,A正确;
B.由图可知,0~2min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0.1mol,但是没有标况,不能计算生成的体积,B错误;
C.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氢离子浓度变化使反应速率降低,而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由图可知,2~4min反应速率最快,则2~4min温度对反应速率起主要作用,C正确;
D.将块状石灰石研磨成粉末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D正确;
故选B。
3.A
A.Cu(OH)2是弱碱,属于弱电解质,故A错误;
B.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正确;
C.HClO4是强酸,属于强电解质,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不能发生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
答案选A。
4.C
A.热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明物质的状态,A错误;
B.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水应处于液体,B错误;
C.中和热是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C正确;
D.可逆反应进行不能进行到底,若(g)和 (g)完全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大于84.2KJ,D错误;
故选C。
5.C
A.煤燃烧时,将煤块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A;
B.CaCO3与稀盐酸反应时,适当加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B;
C.将食品存放在冰箱中,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故选C;
D.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H2O2分解制取O2时,加适量的MnO2做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D;
故选C。
6.D
A.由图可知氢氢键的键能为,A正确;
B.断裂化学键吸热,形成化学键放热,B正确;
C.1mol和1mol反应生成2mol 共放出2×431-243-436kJ=183kJ能量,故的,C正确;
D.和反应生成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有关,与反应路径无关,D错误。
故选D。
7.A
A.加热蒸发FeCl3溶液至干,得固体氢氧化铁,A错误;
B.用AlCl3溶液与Na2S溶液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与硫化氢,故不能制得硫化铝,B正确;
C.溶解FeSO4时常加入稀硫酸,配好FeSO4溶液后再加入铁屑,防止亚铁离子发生氧化和水解,C正确;
D.CO2溶于水存在平衡,饱和碳酸钠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溶解度,HCl气体的存在,使得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除去CO2中的HCl气体,D正确;
故选A。
8.B
①构成原电池的某一极电极材料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如石墨,①错误;
②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②正确;
③在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出,流入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③正确;
④在原电池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④错误;
⑤在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⑤错误。
②③正确,答案选B。
9.A
A.根据时反应可以自发进行,该反应的、,所以在低温或常温下可自发进行,A正确;
B.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浓度没有改变,则平衡不移动,对氨气的合成没有影响,B错误;
C.合成氨的反应是分子数减小的反应,高压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能提高正反应速率,跟催化剂的活性无关,C错误;
D.的量越多,的转化率越大,但并不是越多越好,D错误;
故选A。
10.C
A.KOH吸收CO2所得到的溶液,若为K2CO3溶液,则主要发生第一步水解,溶液中:c(H2CO3)<c(),若为KHCO3溶液,则发生水解的程度很小,溶液中:c(H2CO3)<c(),A不正确;
B.KOH完全转化为K2CO3时,依据电荷守恒,溶液中:c(K+)+ c(H+)=c(OH-)+ +c()+2c(),依据物料守恒,溶液中:c(K+)=2[c()+c()+c(H2CO3)],则c(OH-)= c(H+)+c()+2c(H2CO3),B不正确;
C.KOH溶液吸收CO2,c(KOH)=0.1mol L-1,c总=0.1mol L-1,则溶液为KHCO3溶液, Kh2==≈2.3×10-8>Ka2=4.4×10-11,表明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溶液中:c(H2CO3)>c(),C正确;
D.如图所示的“吸收”“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为:CO2+2KOH=K2CO3+H2O、K2CO3+CaO+H2O=CaCO3↓+2KOH(若生成KHCO3或K2CO3与KHCO3的混合物,则原理相同),二式相加得:CO2+CaO=CaCO3↓,该反应放热(碳酸钙分解吸热),溶液的温度升高,D不正确;
故选C。
11.B
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显碱性,碱性环境 会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酸或者碱抑制水的电离,由水电离的的溶液中有肯能是酸溶液,也有可能是碱溶液,无论是酸溶液还是碱性溶液、、、相互均不反应,一定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的溶液中能与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与会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B
A.盛白醋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不能用白醋溶液润洗,否则导致待测液体积增大,故A错误;
B.酸式滴定管在装液前要用白醋溶液润洗2~3次,以确保滴定管中放出的待测液浓度准确,B正确;
C.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固体,NaOH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故C错误;
D.用NaOH溶液滴定白醋,终点生成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显碱性,应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为滴定终点,故D错误;
故选B。
13.B
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正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正极反应式为,故A正确;
B.惰性电极电解NaOH溶液,阳极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阳极反应式为,故B错误;
C.Mg-空气-NaOH溶液形成的原电池,负极镁失电子生成氢氧化镁,负极反应式为,故C正确;
D.乙醇燃料电池,以KOH为电解质溶液,负极乙醇失去电子生成碳酸根离子,负极反应式为,故D正确;
选B。
14.C
A.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同物质的量浓度盐酸醋酸,说明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则说明醋酸部分电离,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A正确;
B.如果是一元强酸, 溶液的pH=1;醋酸溶液,说明醋酸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故B正确;
C.醋酸溶液能溶解碳酸钙,说明醋酸酸性比碳酸强,但并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C错误;
D.如果是一元强酸,的溶液稀释100倍后;而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后,说明醋酸溶液存在电离平衡,是弱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C。
15.C
反应为,根据题干信息,气体颜色越深,说明平衡朝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数据对应的是透光率越小,据此作答。
A.ab段,随着时间的改变,透光率未发生改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b点后透光率突然降低,说明颜色变深,b点的操作应该是压缩注射器,也就是推动注射器活塞,故B正确;
C.c点是a点后的新平衡,由于b点的操作应该是压缩注射器,所以c(NO2)增大,c(N2O4)增大,故C错误;
D.d 点突然降低,说明颜色变深,平衡逆向移动,v(正) < v(逆),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16.(1)C
(2)无法判断是否能
(3)高温下
(4)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A.氮肥溶于水的过程中,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熵值增大,A正确;
B.在酸性条件下,活泼金属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放热,金属溶解并产生气体,熵增大,属于自发反应,B正确;
C.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取决于是否小于0,与催化剂无关,C错误;
故选C;
(2)该反应的,温度未知,不一定小于0,所以无法判断是否能自发进行;
(3)该反应的,根据ΔG=ΔH TΔS,则在高温下能自发;
(4)已知反应在时,平衡常数,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的浓度分别为和,此时浓度商,则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7.
依据原电池反应原理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铁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碘离子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所在电解质溶液为KI溶液,正极所在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画出原电池装置;
故答案为:
18.(1) 中性 Ka(CH3COOH)=Kb(NH3·H2O),条件相同时,CH3COO-和的水解程度相同,故溶液呈中性
(2)0.11%
(3)
(4)
(1)由图干数据可知,Ka(CH3COOH)=Kb(NH3·H2O),则条件相同时,CH3COO-和的水解程度相同,故CH3COONH4溶液呈中性,故答案为:中性;Ka(CH3COOH)=Kb(NH3·H2O),则条件相同时,CH3COO-和的水解程度相同,故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2)现测得溶解了H2S的某盐酸的pH=4,设H2S的浓度为c,电离度为α,则有:Ka1(H2S)===1.1×10-7,解得α=1.1×10-3,该溶液中H2S的电离度约为0.11%,故答案为:0.11%;
(3)由题干数据可知,Ka(HF)>Ka(CH3COOH)>Ka2(H2CO3),故等浓度时的水解程度为:>CH3COO->F-,故常温下,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NaF、Na2CO3、CH3COONa,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2CO3>CH3COONa>NaF,故答案为:Na2CO3>CH3COONa>NaF;
(4)由题干数据可知, Ka1(H2CO3)>Ka1(H2S)>Ka2(H2CO3)>Ka2(H2S),则根据强酸制弱酸可知,将过量H2S通入Na2CO3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